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对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后男性患者生活质量和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文强 刘海 +1 位作者 蒋松江 王呎方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对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后男性患者生活质量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接受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和尿流改道术男性患者根据尿流改道术式不同分为两组,130例患者接受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新膀胱组),130例患者接... 目的:探讨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对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后男性患者生活质量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接受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和尿流改道术男性患者根据尿流改道术式不同分为两组,130例患者接受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新膀胱组),130例患者接受回肠膀胱术(回肠膀胱组)。对比两组手术资料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情况,分析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状况。结果:新膀胱组在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回肠膀胱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膀胱组患者术后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回肠膀胱组(P<0.05)。新膀胱组患者治疗后IIEF-5评分明显高于回肠膀胱组,ASEX评分则显著低于回肠膀胱组(P<0.05)。结论: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虽然操作难度高,但其能够保留正常排尿功能,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性功能的影响较小,可作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后男性患者尿流改道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回肠膀胱术 膀胱癌根治术 生活质量 性功能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在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回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桂英 宫满成 +1 位作者 董文静 袁润强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1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回肠代膀胱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回肠代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肠...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回肠代膀胱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回肠代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相关并发症(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09、0.52,P>0.05);肠内营养组手术并发症(切口愈合不良、尿瘘)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4.63,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4.90,P<0.05)。结论:3D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加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膀胱癌根治术
下载PDF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疗效分析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朝裕 邓超雄 +1 位作者 林志艺 张剑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住院治疗的9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5例)采用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治疗... 目的观察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住院治疗的9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5例)采用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n=45例)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天血清白介素(IL)-6、干扰素-γ(IFN-γ)、P物质(P-substance)、前列腺素E2(PGE2)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总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期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IFN-γ等细胞因子和P-substance、PGE2等应激反应相关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P-substance、PGE2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而IFN-γ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6、P-substance、PGE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而IFN-γ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疗效显著,对IL-6、IFN-γ、P-substance、PGE2水平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 细胞因子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外周血IL-8/CXCR1/2轴信号通路基因表达与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的关联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威 王崇锋 +2 位作者 王凯剑 何耿 何国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8受体1(CXCR1)/白细胞介素-8受体2(CXCR2)轴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尿路感染(UT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行腹腔...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8受体1(CXCR1)/白细胞介素-8受体2(CXCR2)轴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尿路感染(UT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后发生UTI的80例患者为感染组,同期80例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后未发生UTI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UTI病原菌分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IL-8、CXCR1、CXCR2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水平。结果80例UTI患者共分离8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74.39%)为主;感染组IL-8、CXCR1、CXC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1β、PGE2、MMP-9、VEGF、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IL-8、CXCR1、CXCR2表达分别与TNF-α、IL-1β、PGE2、MMP-9、VEGF、FGF呈正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后UTI与IL-8/CXCR1/2轴信号通路高表达密切相关,且可能会促进患者肿瘤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尿路感染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8受体1 白细胞介素-8受体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