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局调整: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27
1
作者 柳海民 娜仁高娃 王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2,共8页
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大众给农村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实现的办法和路径也是众多的。其中,布局调整可能是一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大众给农村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实现的办法和路径也是众多的。其中,布局调整可能是一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在布局调整中,辽宁省桓仁县"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探索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局调整 农村 基础教育质量 “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
下载PDF
基础教育机会不平等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楠 林嘉彬 李建军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2-60,共19页
中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起点公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本文使用CEPS 2013—2014年对中国初中生的随机调查数据,从"制度—市场—结果"多层次测度了基础教育... 中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教育起点公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本文使用CEPS 2013—2014年对中国初中生的随机调查数据,从"制度—市场—结果"多层次测度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并探讨了学生努力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教育结果不平等。结果显示:学校教育质量、影子教育支出和学生成绩的机会不平等分别达到14.68%、29.75%和18.10%,教育结果机会不平等程度高于儒家文化圈的其他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家庭背景、居住地和城乡户籍构成了基础教育质量机会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在Roemer和Barry两种情境下,以决心、耐心和学习时长衡量的努力变量对教育结果不平等的贡献度较低,说明如果学生仅仅是采用重复劳动般的刻苦方式,将无法弥补优质教育资源差异导致的成绩差距。据此,政府应当注重学区间与城乡间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干预民办学校和辅导机构的过度逐利行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以及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机会不平等 环境 努力
原文传递
基础教育质量的内涵与监测评价理论模型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刚 辛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9,共15页
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的理解需从形成规定性定义或纲领性定义转向给出描述性定义,包括:(1)教育质量的内涵是多要素、多层面的,需要建立起系统的教育质量观;(2)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3)学生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4)学生的发展是多因... 对基础教育质量内涵的理解需从形成规定性定义或纲领性定义转向给出描述性定义,包括:(1)教育质量的内涵是多要素、多层面的,需要建立起系统的教育质量观;(2)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3)学生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4)学生的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的理论模型是对质量内涵的结构化呈现,其以CIPO(背景-输入-过程-产出)为框架,从学生发展角度对教育产出进行定义,并遴选关键影响因素,对教育质量的各层面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考察,最后从教育因素的作用这一视角表征教育质量。我国监测评价工作还需利用教育质量标准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明确定义,完善关键影响因素监测,加强对教育质量的追踪调查和实验研究,建构教育质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内涵 监测评价 理论模型
下载PDF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认知与实践推进 被引量:20
4
作者 郑星媛 柳海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3,共5页
如何为全民提供优质教育向来是国际社会关切的议题。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经历了从“教育机会普及”到“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脉络,其政策演变也经历了“机会性普及”“提质化实践”及“个性化成全”三... 如何为全民提供优质教育向来是国际社会关切的议题。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经历了从“教育机会普及”到“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脉络,其政策演变也经历了“机会性普及”“提质化实践”及“个性化成全”三次主题转换。研究认为:把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公平发展的质量更高”为价值位序首位以实现“均衡发展的质量更高”之内涵特质,能更好地于实践中形成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路:在“量”上巩固基础教育发展成果,在“质”上提高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在监测与评价上保障基础教育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高质量发展 优质均衡
下载PDF
教师教育者基础教育素养: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智松 李婷婷 唐艺祯 《教师教育学报》 2018年第5期8-14,共7页
在师范类高等院校中,存在着一群基础教育素养缺乏却在教授师范生如何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教育者。这些无论从入职背景、教育经历、单位分布还是从课程教学、在岗提升等角度考察,都显示基础教育素养欠缺的教师教育者,其课程教学带来了诸... 在师范类高等院校中,存在着一群基础教育素养缺乏却在教授师范生如何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教育者。这些无论从入职背景、教育经历、单位分布还是从课程教学、在岗提升等角度考察,都显示基础教育素养欠缺的教师教育者,其课程教学带来了诸如教师教育类课程效果欠佳、师范生基础教育素养弱化、教师教育目标难以实现、教师教育者专业形象矮化等消极后果。为此,需要通过在国家层面上完善顶层设计,监督到位,学校层面上研制落实制度,考评到位,教师层面上制定行动方案,落实到位,来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者的基础教育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素养 欠缺 提升
下载PDF
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模式与途径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佳慧 李峰 辛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41,共12页
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可以为教育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对教育指标体系和教育指数的相关探索,总结了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模式,为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提供参考。结合我国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和新时... 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可以为教育质量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对教育指标体系和教育指数的相关探索,总结了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模式,为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提供参考。结合我国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趋势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提出的具体要求,本文提出了基础教育质量指数构建的可能途径:以CIPP框架为出发点初步构建并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基于效度证据选择投入、过程和结果指标;建立多方参与的综合评价系统;基于质量标准科学地使用和解释指数;在评价质量水平时兼顾公平。同时,为落实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的构建,我们认为,还需要一系列教育实证研究的支撑,未来研究应关注数据链接和填补、质量指标的本土化效度验证、不同水平指数的效度验证、“互联网+”时代的指数构建、综合指数合成方法的比较、结合质量标准的指数使用案例,以及融合质量水平与公平的指数构建等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指数 指标体系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中小学“课本问题”及其化解完善之策——以若干中小学文理科“问题课本”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曾铁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7期1-7,共7页
中小学课本是基础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证,它关系学生进步、民族发展,关乎文化昌盛、社会文明。时下,有问题的中小学课本不鲜见,它显示并强烈要求:编、审中小学课本的管理方、组织方、实施方当高度重视课本建设,应用情、用心地做好课本的... 中小学课本是基础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证,它关系学生进步、民族发展,关乎文化昌盛、社会文明。时下,有问题的中小学课本不鲜见,它显示并强烈要求:编、审中小学课本的管理方、组织方、实施方当高度重视课本建设,应用情、用心地做好课本的细节,提高课本文化品质。课本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源头与依托,必须评估课本的文化质量,应让劣质课本出局;评估课本是教育改革、发展必备的内容。文章还就提升课本的文化质量与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必须认真地编写、审核教材,需提高编写者、编审者的素质,邀请经验丰富的师范大学教师参与编审,应健全课本质量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课本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研究 中小学课本 教材编写 问题课本 课本细节 基础教育质量
下载PDF
新时代基础教育质量的社会保障:基本特征、主要途径和实现之道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善超 徐成源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6,共8页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政府、中小学、社会是支撑基础教育运行的三大主体,也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三种力量。社会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特征主要有保障主体的多元性与情境多样性、保障作用的积极性与消极性...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政府、中小学、社会是支撑基础教育运行的三大主体,也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三种力量。社会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特征主要有保障主体的多元性与情境多样性、保障作用的积极性与消极性、保障过程的自觉性与离散性、保障机制的间接性与软制约、保障效应的深刻性与长期性。社会保障作用发挥的主要途径有市场经济的支持与引导、民众问责与舆论监督、社会中介组织的评价与帮扶。实现社会保障作用的路径是转变治理理念,建构社会力量保障基础教育的合作监控机制;发挥“自觉性”,建构基于社会质量需求的基础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完善市场与利用社会中介组织,整合社会保障基础教育质量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质量保障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基础教育质量之惑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彦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6,共4页
基础教育目的的偏移异化了教育质量标准,这种异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又扭曲了教育的追求,而且,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还存在忽视弱势群体诉求的问题。基础教育质量强调基础性,其内涵可以界定为:以个体生存和社会化所需要的素质为标准,注重个体... 基础教育目的的偏移异化了教育质量标准,这种异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又扭曲了教育的追求,而且,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还存在忽视弱势群体诉求的问题。基础教育质量强调基础性,其内涵可以界定为:以个体生存和社会化所需要的素质为标准,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己任,基础教育的过程以及其他的制度体系都以此为核心的集合。因而,基础教育的质量标准可以概括为全面基础、底线合格和差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全面基础 底线合格 差异评价
下载PDF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及启示——兼论“学生优先”一揽子改革项目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洋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2,共9页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为实现上述目标,澳大利亚提出了"学生优先"一揽子改革项目。该项目从学校、教师、家长及课程等维度出发,探寻了改进学校质量的可为策略:首...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为实现上述目标,澳大利亚提出了"学生优先"一揽子改革项目。该项目从学校、教师、家长及课程等维度出发,探寻了改进学校质量的可为策略:首先,加强师范教育、提高师资水平;其次,强化学校自治、提升领导效能;再次,引导家长参与、促进家校合作;最后,完善课程体系、培育国际人才。以上举措给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我们应汇集多方力量,共同致力于学校质量的优化;加强对职前教师的培养与评定;赋予学校更大自主权;引导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开发符合国际趋势的课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质量 “学生优先”项目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烨晖 王发明 +1 位作者 韦小满 赵茜 《中国考试》 2018年第6期32-37,43,共7页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是评估区域教育改革成效、引导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纵观国际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现状,在监测内容、监测设计、结果应用等方面日趋成熟。为满足区域教育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在监测内容上,应关注学生学业结果与非...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是评估区域教育改革成效、引导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纵观国际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现状,在监测内容、监测设计、结果应用等方面日趋成熟。为满足区域教育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在监测内容上,应关注学生学业结果与非学业发展;在监测设计上,应采用聚合交叉设计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在环境因素上,应充分挖掘家庭、学校、区域等不同层面环境因素对区域教育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监测 区域教育质量 教育评估
下载PDF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富平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8-50,共3页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探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原则和内容,对全面评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基础教育 质量监控指标 基础教育质量
下载PDF
精粹教育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文军 张丽纳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第9期27-33,共7页
精粹教育思想的主旨在于在建构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包括建立四级课题群和主题研修模式,及进行精粹办学、精粹教研和精粹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实践。经过"十二五"期间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在精粹教育思想、精粹教... 精粹教育思想的主旨在于在建构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包括建立四级课题群和主题研修模式,及进行精粹办学、精粹教研和精粹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实践。经过"十二五"期间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组在精粹教育思想、精粹教育主题研修手册和评估指标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在实践中推动了教师、学生和区域整体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基础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粹教育 基础教育质量 精益求精 办学特色
下载PDF
新西兰中小学校评价体系:构成、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蓉蓉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2年第1期70-79,共10页
新西兰具有国际公认的高效的中小学校评价体系。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评价机构,构建了包括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的学校评价指标框架,采用了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其学校评价充分发挥了问责和促进学校改进的双重功能,保障了新... 新西兰具有国际公认的高效的中小学校评价体系。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评价机构,构建了包括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的学校评价指标框架,采用了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其学校评价充分发挥了问责和促进学校改进的双重功能,保障了新西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新西兰中小学校评价体系的特点主要有:成立了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目标紧紧围绕国家教育改革目标、将内部评价视为促进学校改进的核心、开展个性化的外部评价、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有机结合、重视评价队伍的能力建设、强调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借鉴新西兰的经验,我国可成立专门的中小学校评价机构,强化学校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引导和支持学校开展内部评价,提升评价的科学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评价 基础教育质量 第三方评价机构 外部评价 内部评价
下载PDF
基于第三方评估的“双师教学”项目质量监控与促进研究
15
作者 柯李 《创新人才教育》 2021年第3期91-95,共5页
农村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偏差、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在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学习体验以及学习习惯与方法方面也普遍存在不足。"双师教学"项目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名校优质课程同步直播到农村地区的... 农村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偏差、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在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学习体验以及学习习惯与方法方面也普遍存在不足。"双师教学"项目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名校优质课程同步直播到农村地区的试点学校,旨在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第三方项目评估组通过前后测对比,对该项目实效进行评估。前测确定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初始状况及影响学业成绩较大的因素,后测通过数学学业成绩的增值比较来展现实验效果。评估项目旨在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发展,总结出优秀实验校的经验实践模式,为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 教学评估 农村教育
原文传递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向度转变 被引量:23
16
作者 檀慧玲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104,共7页
在教育评价改革当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需要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监测目标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测评转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测评;监测内容从侧重抽测样本群体的学业表现向... 在教育评价改革当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需要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监测目标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测评转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测评;监测内容从侧重抽测样本群体的学业表现向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其中软性指标的监测转变;监测重心从单一结果监测向多元全过程监测转变;监测方式方法从传统教育测评向基于信息与智能技术的测评转变;监测主体从注重学校监测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监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测评 转变
原文传递
均衡发展背景下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与住房价格的空间关联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伊婷 陈虹 +2 位作者 杨家文 黄慧明 林雄斌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53,共13页
促进优质基础教育覆盖率提高及均衡分布、控制大城市房价高涨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领域的讨论热点。以广州市街镇一级行政区划为案例研究单元,基于2018年包括POI在内的多源数据,探究学区化管理政策下不同类型优质基础教育资... 促进优质基础教育覆盖率提高及均衡分布、控制大城市房价高涨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领域的讨论热点。以广州市街镇一级行政区划为案例研究单元,基于2018年包括POI在内的多源数据,探究学区化管理政策下不同类型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与住房价格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1)决定二者空间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共财政投入、教育改革、招生政策、人口、生源、街镇所处的市辖区历史及地方空间规划和发展功能定位等;(2)从不同学段来看,优质小学的分布密度与房价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幼儿园、初中、高中依次递减;(3)从全市范围来看,基础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房价分布在空间上均有“中心高-边缘低”的特征,街镇一级的优质学校密度越高,房价越高;(4)把城市划分为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个圈层,发现中心区的学区房效应极高,各级各类的优质学校均与房价呈强关联;在近郊区,优质民办学校聚集的特征明显,其中市一级民办幼儿园与房价的关联性最强;而在远郊区,优质学校分布较少,房价也明显比中心区低,二者在街镇一级尺度的空间关系并不明显。研究建议未来应打破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和住宅间的空间关联性,通过均衡选址规划名校校区,改善中心区与郊区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基础教育 房价 空间关联 均衡发展 广州
原文传递
PISA测试的限度:国际学者的批判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志军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9年第1期11-17,44,共8页
近年来,PISA测试的效应及其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也招来了不少国际学者批判的声音。针对PISA测试的批判体现出视角多元化的特点,聚焦的议题主要涉及PISA测试的技术、内容,以及政治层面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PISA测试体... 近年来,PISA测试的效应及其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也招来了不少国际学者批判的声音。针对PISA测试的批判体现出视角多元化的特点,聚焦的议题主要涉及PISA测试的技术、内容,以及政治层面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PISA测试体现了新全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属性。基于国际学者对PISA测试的批判,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应汲取PISA测试长处、规避其不足,理性看待PISA测试的结果及其解释,并建构中国本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测试 批判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下载PDF
基础教育质量观的哲学转向——价值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继红 张俊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8-11,共4页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供给决定需求,基础教育的质量单纯地由教育活动的属性来决定,“客体主义”的教育质量观居于主导地位。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供给出现了多样性,适龄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到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供给决定需求,基础教育的质量单纯地由教育活动的属性来决定,“客体主义”的教育质量观居于主导地位。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供给出现了多样性,适龄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到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校甚至到国外接受基础教育,“主体主义”的基础教育质量观开始显现。“客体主义”与“主体主义”质量观都有其局限性,只有“主客互动主义”的教育质量观才能完整揭示教育质量的本质,才能给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完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观 客体主义 主体主义 主客互动主义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政策工具使用现状与优化建议
20
作者 刘伟豪 吴蔚 +1 位作者 阳荣威 程昆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12,共13页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颁布后,基础教育质量评价领域陆续出台了多份贯彻落实的相关政策,基本上形成了新时代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政策体系。政策实施的效果,需要多种政策工具交叉协同运用来保障。运用内容分析法,对4份基础教...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颁布后,基础教育质量评价领域陆续出台了多份贯彻落实的相关政策,基本上形成了新时代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政策体系。政策实施的效果,需要多种政策工具交叉协同运用来保障。运用内容分析法,对4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政策文件中的政策工具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权威工具使用比例较高、激励工具和学习工具使用低频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失衡等情况,这与我国新时代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真问题不匹配。因此,建议后续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政策调整宜适当减少权威工具的使用,合理释放权威工具的正向效能;提升激励工具的使用频次,激发评价体系内部动力;增强学习工具的使用力度,充分发挥多重工具效能;完善政策工具内部结构,提升政策工具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评价 政策工具 政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