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89
1
作者 姜朝晖 金紫薇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基石形成的高效能、高质量生产力,具有更显创新性、更具数字化、更富跨越性、更重高质量等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基石形成的高效能、高质量生产力,具有更显创新性、更具数字化、更富跨越性、更重高质量等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发展有着双向驱动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引发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式、体系和治理的系统性变革;另一方面,教育通过促进劳动力再生产提升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促进知识再生产升级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随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亟待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升级、供需匹配的优化以及国际链接的畅通。基于问题提出四个方面建议:一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的“大教育观”;二要坚持协同创新,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三要坚持动态调整,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协同发展;四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快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教育 理论逻辑 现实挑战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被引量:86
2
作者 蒋西明 邓明 徐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结合实践,从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激励措施、运作管理规章制度等6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开展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操作方法和经验,对于高校学科竞赛的健康发展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学科竞赛 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
下载PDF
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纪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十周年 被引量:67
3
作者 杨叔子 余东升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共8页
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也是改革开放30年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模式。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教育理念与传统,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也是改革开放30年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模式。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教育理念与传统,学习与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在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发展的产物。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华中科技大学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即是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 教育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原文传递
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68
4
作者 肖焕禹 方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2,共4页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统论述素质教育的概念、特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即,转变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把健康教育和学科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统论述素质教育的概念、特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即,转变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把健康教育和学科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新的学校体育与保健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教育观念 保健课程体系
下载PDF
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被引量:62
5
作者 康忠民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0-62,88,共4页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列举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形式 ,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教育职能 藏书建设 综合素质
下载PDF
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被引量:50
6
作者 卢元镇 《体育科研》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人的素质指的是人具有的特质所规定的活动能力及其状态。人的素质大致由身体、智力、心理 (人格 )、道德和社会角色 5个层面构成。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人的素质的问题日益突出。素质教育是对教育本质深化理解的结果 ,是教育从社... 人的素质指的是人具有的特质所规定的活动能力及其状态。人的素质大致由身体、智力、心理 (人格 )、道德和社会角色 5个层面构成。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人的素质的问题日益突出。素质教育是对教育本质深化理解的结果 ,是教育从社会本位向人本位发展的必然结果。身体素质是人的基本生命条件 ,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教育在我国长期被忽视 ,并带来严重的恶果。“健康第一”作为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是基于对学校本质功能的认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是学生获得健康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 ,获得“学会生存”各种知识技能的必要途径 ,对于学生培养健全人格 ,提升道德素质和社会角色素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 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 身体素质
下载PDF
从教育质量到质量教育的议论——香港特区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38
7
作者 曾荣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9-144,共16页
教育质量渐渐成为内地教育政策议论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香港特区, 有关教育质素与优质教育的议论已推行了近十年。本文旨在探讨香港特区教育质素政策的发展,并分析有关政策措施带来的一种“核数文化”的后果;继而剖析香港特区推行的优... 教育质量渐渐成为内地教育政策议论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香港特区, 有关教育质素与优质教育的议论已推行了近十年。本文旨在探讨香港特区教育质素政策的发展,并分析有关政策措施带来的一种“核数文化”的后果;继而剖析香港特区推行的优质教育所蕴含着对教育的特定的知识论与本体论的设定;最后应用哈贝马斯对知识旨趣的三种界定,来说明优质教育的三种不同的构思,并揭示现行香港特区所推行的优质教育措施的偏闭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 教育质素 优质教育
下载PDF
文明以止 化成天下——纪念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 被引量:37
8
作者 杨叔子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共6页
教育是“以人为本”、“以育为法”的“育人”,而非“以器为本”、“以制为法”的“制器”。在素质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其核心是人格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周易·贲卦·彖辞》中的“文明以止”、“化成天下”与文化... 教育是“以人为本”、“以育为法”的“育人”,而非“以器为本”、“以制为法”的“制器”。在素质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其核心是人格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周易·贲卦·彖辞》中的“文明以止”、“化成天下”与文化素质教育关系极为密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教育 科学 人文
原文传递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体育教师素质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涤非 刘雪勇 马勇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6-48,共3页
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素质和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并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论述作为一名优秀优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 素质 素质教育 体育教师
下载PDF
再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义遒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3,共5页
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人文的终极关怀 ,所以必须在高校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而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 ,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既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也是专业课的应有之义 。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专业课人文精神 高校
原文传递
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被引量:30
11
作者 徐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分析当今大学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弊端,论述在大学教育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指出在大学生的素质形成中,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人文 人文素质 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下载PDF
“道”、“德”的层次性与学校德育改革 被引量:20
12
作者 易连云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2-95,共4页
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当前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 ,培养新的道德主体 。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德育改革
原文传递
素质教育新视野 被引量:23
13
作者 田建国 《现代大学教育》 2002年第2期3-10,共8页
立足 2 1世纪时代背景 ,以全新视角界定素质教育内涵。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标志教育理念深刻变革 ,教育思想的飞跃。素质教育的灵魂是道德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人... 立足 2 1世纪时代背景 ,以全新视角界定素质教育内涵。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标志教育理念深刻变革 ,教育思想的飞跃。素质教育的灵魂是道德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人文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内涵 创新教育 人文教育 通才教育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瑞蓉 卢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7,共6页
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通高等学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艺术教育。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京莲 董超凤 《现代情报》 2003年第3期162-162,103,共2页
本文阐明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具有的优势 。
关键词 大学生 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
下载PDF
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体会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陈利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1期88-90,共3页
鉴于当前较为复杂的社会医疗环境,加强临床医学人文教育尤为重要,而临床实践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从学生成长为医生的一个桥梁。针对目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医学培养体系缺乏人文教育、师资匮乏、医学生不重视人文教... 鉴于当前较为复杂的社会医疗环境,加强临床医学人文教育尤为重要,而临床实践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从学生成长为医生的一个桥梁。针对目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医学培养体系缺乏人文教育、师资匮乏、医学生不重视人文教育等不足,本文探讨如何在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各个环节中融入临床人文素质教育,强化医学生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完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学习环境,加强医学人文素质的实践,旨在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实践 人文素质 医学教育 医学人文 素质教育
下载PDF
信息意识及信息素质教育 被引量:21
17
作者 韩颖 《继续教育研究》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本文结合我国国民教育的实际,阐述了如何增强全民的信息意识、知识创新意识与信息素质。探讨了提高全民信息素质的重要性及对全民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等。
关键词 信息意识 信息素质 知识创新 信息素质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徐涌金 郑磊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包括以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和以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为主体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有效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对于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大学生素质拓展... 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包括以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教学活动和以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为主体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有效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对于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化、规范化,是有效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拓展 素质教育
下载PDF
面向2030的教育质量:核心理念与保障模式——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政策报告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凡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2015年,联合国将"优质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2030"行动框架正式出台,教育质量提升成为未来十五年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优质教育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核心... 2015年,联合国将"优质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2030"行动框架正式出台,教育质量提升成为未来十五年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优质教育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主的重要国际组织相关政策与报告的文本中,教育质量的核心理念主要围绕"什么是质量"、"谁的质量"以及"如何评价质量"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并基于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解答形成了三种质量保障模式:一是基于人文主义的学习者中心模式,二是基于经济理性的输入—过程—输出模式,三是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多维社会互动模式。这三种模式对深化理解"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的教育质量概念,推动质量保障体系改革,促进优质教育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质量 优质教育 教育2030
原文传递
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再审视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叔子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在为贯彻党十七大精神而撰写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一文基础上,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圆中国梦而撰写。论文先后就文化、基因、教育、素质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人的素质就... 本文在为贯彻党十七大精神而撰写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一文基础上,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圆中国梦而撰写。论文先后就文化、基因、教育、素质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人的素质就是在人的先天基因基础上,与文化这个后天"基因"的融合,而教育起着重大作用。接着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文化素质教育,再一次强调这个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信仰、信念、人生价值取向,锋芒是针对忽视人文教育,解决好做人的问题;重点是针对漠视民族文化教育,解决好做中国人的问题;核心是针对割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要促进两者融合。本文最后提出文化素质教育下一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基因 教育 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