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惩罚对犯罪的威慑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屹立 张卫国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50,60,共11页
通过构建破案率、逮捕率、起诉率和重刑率四个指标来衡量惩罚的确定性和严厉性,借此研究惩罚对犯罪的威慑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无论是惩罚的确定性还是严厉性均对总犯罪率、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产生了显著的威慑作用。其中破案率的威慑力... 通过构建破案率、逮捕率、起诉率和重刑率四个指标来衡量惩罚的确定性和严厉性,借此研究惩罚对犯罪的威慑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无论是惩罚的确定性还是严厉性均对总犯罪率、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产生了显著的威慑作用。其中破案率的威慑力最强。而无论惩罚的确定性还是严厉性对暴力犯罪的威慑作用均小于财产犯罪。这些结论对治理犯罪及刑事政策的完善都颇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 犯罪 威慑效应
下载PDF
犯罪的成立范围与处罚范围的分离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明楷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9,共15页
刑事立法论上的积极刑法观与消极刑法观,虽然就犯罪的成立范围表现出明显的对立,但对犯罪的刑罚处罚范围不一定存在实质分歧;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违法必究”与“有罪不罚”并存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对于行为构成犯罪但不给予刑罚处... 刑事立法论上的积极刑法观与消极刑法观,虽然就犯罪的成立范围表现出明显的对立,但对犯罪的刑罚处罚范围不一定存在实质分歧;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违法必究”与“有罪不罚”并存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对于行为构成犯罪但不给予刑罚处罚的普遍做法,不必用也难以用“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分离”来解释,不应得出“某种行为根据行为规范构成犯罪但根据裁判规范不构成犯罪”的结论;在刑事立法的活跃化不可避免的当今时代,刑事司法应当摒弃“有罪必罚”的观念,积极推进“犯罪的成立范围与处罚范围的分离”;对于大量情节较轻的犯罪只需认定犯罪的成立(可以同时给予非刑罚处罚),不必科处刑罚,这是最大限度实现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实现预防犯罪目的)与自由保障机能的最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的成立范围 犯罪的处罚范围 积极刑法观 消极刑法观 行为规范 裁判规范
下载PDF
论西汉初期的赎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建国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42,共7页
张家山汉简中见到的赎刑等级非常完整 ,共分为六个等级。赎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刑在适用中表现为一种混合型 ,既可以作为实刑的换刑 ,也可以作为单独的一个刑罚级别。前者适用于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 (即疑罪 ) ,后者则可能产生于刑罚的扩... 张家山汉简中见到的赎刑等级非常完整 ,共分为六个等级。赎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刑在适用中表现为一种混合型 ,既可以作为实刑的换刑 ,也可以作为单独的一个刑罚级别。前者适用于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 (即疑罪 ) ,后者则可能产生于刑罚的扩张。本文推测 ,正是疑罪从赎的存在构成汉初赎刑存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罪 适用 刑罚 财产刑 特定 推测 基础 存在 等级
原文传递
贪污罪的法定刑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翟长玺 《河北法学》 200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分析刑法典中贪污罪法定刑设置存在的不足 ,并认为贪污罪法定刑的设置从根本上违反了刑法三大基本原则 ,即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而且贪污罪法定刑的设置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 ,如附加刑包括罚金刑... 分析刑法典中贪污罪法定刑设置存在的不足 ,并认为贪污罪法定刑的设置从根本上违反了刑法三大基本原则 ,即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而且贪污罪法定刑的设置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 ,如附加刑包括罚金刑和没收财产刑等设置不当。最后 ,提出与上述问题相应的立法建议 ,如使贪污罪的量刑档次的划分法定化、确定化、均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 法定刑 法定化 没收财产刑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 附加刑 档次 划分法 问题
下载PDF
轻罪时代刑事立法泛刑化与重刑化之理性反思——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艳红 《法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2,共12页
当下我国犯罪治理已进入轻罪时代,然而,十二部刑法修正案表明,轻罪时代我国刑事立法一直存在泛刑化与重刑化的趋势。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例,泛刑化立法体现为扩大犯罪圈,重刑化立法体现为加重刑罚来惩治贿赂犯罪。从轻罪时代犯罪... 当下我国犯罪治理已进入轻罪时代,然而,十二部刑法修正案表明,轻罪时代我国刑事立法一直存在泛刑化与重刑化的趋势。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例,泛刑化立法体现为扩大犯罪圈,重刑化立法体现为加重刑罚来惩治贿赂犯罪。从轻罪时代犯罪治理现代化要求以观,刑法应谨慎介入民营企业经营活动,相关法律已对民营企业内部背信行为设置较为完善的保护及救济措施,对之入罪会对民营企业正常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并违背现代公司治理的公司自治基本原则。加大刑罚力度难以实现贿赂犯罪预期治理效果,“行贿受贿一起查”不等于“行贿受贿同等罚”,重刑化反而会导致贿赂双方订立攻守同盟,增加查处难度。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保护与治理单位贿赂犯罪应从企业内部推动其依法合规经营,企业合规改革应该成为轻罪治理的首选方案。轻罪时代的犯罪治理不能延续传统泛刑化与重刑化的方式,刑事立法应谨慎进行犯罪化,刑罚配置应尽量轻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治理 《刑法修正案(十二)》 泛刑化 重刑化 民营企业 贿赂犯罪
原文传递
恐怖活动犯罪中资助行为之内涵——从国际社会立法差异性角度进行的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于志刚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年第2期1-8,共8页
国际社会对于恐怖活动犯罪中“资助”一词的立法理解在切入点存在着差异,此种差异在体现各自特色和优越性的同时,相互之间起着正面示范作用,也实际影响着国际反恐协作。本文认为在立法上,资助行为之主观要素,涵盖间接故意是国际社会的... 国际社会对于恐怖活动犯罪中“资助”一词的立法理解在切入点存在着差异,此种差异在体现各自特色和优越性的同时,相互之间起着正面示范作用,也实际影响着国际反恐协作。本文认为在立法上,资助行为之主观要素,涵盖间接故意是国际社会的一致立法选择。资助对象,应当是“恐怖主义行为”而非“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行为实施者”而非“恐怖主义行为”,是“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而非“恐怖分子”,是“恐怖活动组织”而非“恐怖组织”。用于“资助”的资产类型,包括实体资产和服务。“资助”行为的行为模式,包括一切提供物质帮助的行为。最后,在资助行为入罪化的价值取向上,应当注意与传统洗钱罪的冲突与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刑罚 恐怖犯罪 资助行为 国际刑法 内涵
下载PDF
骗取贷款罪新论 被引量:9
7
作者 孙道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6,共16页
在立法上,骗取贷款罪先后经历了由作为贷款诈骗罪的规范补足到理性回应金融监管政策进行限缩适用的立法过程。《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其他严重情节”的规定后,有必要重新审视骗取贷款罪的立法旨意与司法政策,防止矫枉过正。信贷资... 在立法上,骗取贷款罪先后经历了由作为贷款诈骗罪的规范补足到理性回应金融监管政策进行限缩适用的立法过程。《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其他严重情节”的规定后,有必要重新审视骗取贷款罪的立法旨意与司法政策,防止矫枉过正。信贷资金安全应是修改后客体的具体内容。本罪系结果犯,在基本罪层面不可能是行为犯或危险犯。本罪虽有诈骗犯罪的一般属性,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故需单独设定骗取的行为构造以及认定规则,防止扩大化。在基本罪层面,应对构成要件要素做“减法”,成立犯罪的法定构成标准已然有变。应当立足“损失(数额)”与“情节”的二元定量因素,重构与基本罪、加重罪相适应的立案追诉标准。应当根据最新修正规定,从骗取行为、贷款目的、造成实际损失、通知后及时还款等方面,充分为骗取贷款罪开辟正当、合法的出罪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骗取贷款罪 立法变迁 限制处罚 犯罪构成 立案追诉标准 出罪
下载PDF
“亲亲相隐”与当代刑法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殷东伟 《襄樊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8-63,共6页
“亲亲相隐”思想的产生首先是基于长期历史形成的人类自然亲情关系 ,其次也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观念的影响 ,并且为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刑事立法所承认。从根本上说 ,它体现了一种对社会弱者怜悯、关切的人道精神 ,并且... “亲亲相隐”思想的产生首先是基于长期历史形成的人类自然亲情关系 ,其次也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观念的影响 ,并且为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刑事立法所承认。从根本上说 ,它体现了一种对社会弱者怜悯、关切的人道精神 ,并且也符合刑罚思想的谦抑原则 ,应当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上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亲相隐" 刑罚 立法 犯罪
下载PDF
中国早期罪观念的产生、特征及其影响
9
作者 李勤通 《南大法学》 2024年第2期119-141,共23页
殷商刑罚是否是法律意义上的刑罚缺乏明确证据,其应当被谨慎地认为是一种以占卜为前提,通过毁损身体标识身份的特定做法。但这对后世刑罚制度及其理念有深远影响,包括肉刑的执行方式及其与身份的密切关系等,通过以刑识罪的方式可见殷商... 殷商刑罚是否是法律意义上的刑罚缺乏明确证据,其应当被谨慎地认为是一种以占卜为前提,通过毁损身体标识身份的特定做法。但这对后世刑罚制度及其理念有深远影响,包括肉刑的执行方式及其与身份的密切关系等,通过以刑识罪的方式可见殷商罪观念可能与身份秩序关系密切。透过分析基本确定为西周文献中与罪字直接相关的记载发现,西周罪观念较殷商发达,罪涉及对君、臣、民三者的规范要求,且罪与刑开始分离。当时的罪主要是对身份秩序的违反,后果是刑罚,所施加的刑罚是新身份的标识。整体上,殷周罪观念关系密切,而且两者的罪观念都未摆脱原始宗教的影响,渗透了鬼神色彩。早期罪观念塑造了传统法理念的双重性,包括规范君主的高级法和规范臣民的制定法等。这种双重性催生了普遍守法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到今天仍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观念 殷周变革论 以刑识罪 身份刑 君罪
下载PDF
从消极惩罪到积极治理: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的反思与完善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宏 袁方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3,共10页
当今中国社会的犯罪现象正在经历从重罪到轻罪的重大变化,我国轻罪治理体系也应与时俱进地进行完善。这要求我们取轻罪之长,避轻罪之短。首先,要明确轻罪的定义,可以法定刑3年有期徒刑为上限、以处带有保安处分性质的限制或剥夺人身自... 当今中国社会的犯罪现象正在经历从重罪到轻罪的重大变化,我国轻罪治理体系也应与时俱进地进行完善。这要求我们取轻罪之长,避轻罪之短。首先,要明确轻罪的定义,可以法定刑3年有期徒刑为上限、以处带有保安处分性质的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措施为下限,这一轻罪概念既契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的现实,也是面向未来轻罪立法的一种前瞻性考虑。然后,对轻罪扩张现象进行反思,厘清轻罪扩张带来的正面功能和负面效应,指明其具有回应民意、完善立法、规范行为的优势,也揭示其简化司法、异化刑罚、附随后果过剩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轻罪治理体系进行完善,在实体层面依据《刑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和第37条的定罪免刑规定,建立多元的轻罪处遇模式;在程序法层面贯彻“三分原则”;在附随后果上严格限制适用主体、对象和内容;在前科消灭上逐步建立犯罪记录封存、注销和复权制度。这样多措并举,推动我国轻罪治理体系从消极惩罪向积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治理 风险社会 刑法处遇 犯罪附随后果 前科消灭
下载PDF
对解释论上“以刑制罪”现象的反思 被引量:7
11
作者 潘文博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2期73-81,共9页
为解决规则与正义相冲突的难办案件,学者提出由刑到罪的方案,包括抽象的、量刑优于定罪的或者实质解释或者刑事政策导向的"以刑制罪"方案。后一种以刑事政策为中介,把价值判断转化为解释技术,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在这一... 为解决规则与正义相冲突的难办案件,学者提出由刑到罪的方案,包括抽象的、量刑优于定罪的或者实质解释或者刑事政策导向的"以刑制罪"方案。后一种以刑事政策为中介,把价值判断转化为解释技术,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在这一模型中,刑事政策、处罚必要性及其程度与危害性评价均置于对构成要件的解释之前,会产生诸多弊端,其根本原因在于实质解释论的缺陷。把价值判断引入到刑法之中需要通过犯罪论体系的实质化而非实质解释,在思维逻辑上实质性的判断不能过于靠前。只有将刑事政策用以指引刑法体系的构建而不是进行实质解释,才能实现体系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刑制罪” 实质解释 刑法实质化 刑事政策
下载PDF
污染环境罪的刑事处罚研究——以480份裁判文书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7-42,共6页
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配置饱受争议,扩张自由刑幅度、改采限额罚金刑是学界的主流观点。然而实证分析发现,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适用与理论预设存在背离。现阶段不宜扩张自由刑幅度,而应当降低"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增大3-7年自... 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配置饱受争议,扩张自由刑幅度、改采限额罚金刑是学界的主流观点。然而实证分析发现,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适用与理论预设存在背离。现阶段不宜扩张自由刑幅度,而应当降低"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增大3-7年自由刑幅度的适用率。无限额罚金刑是立法需要,无需过度诟病,出台司法解释细化罚金数额标准、强化量刑说理制度同样能够限制罚金刑滥用。预防犯罪和修复环境的双重目的,决定了环境犯罪处罚中刑罚辅助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环境刑罚辅助措施补充自由刑和罚金刑的不足,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刑事处罚 预防犯罪 恢复理念
下载PDF
反抗与惩罚 20世纪50年代嘉定县乡村的犯罪与财产法秩序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佩国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3,共33页
20世纪50年代互助组、合作化、统购统销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呈现了反抗和惩罚并存的实践面相。在互助合作运动和统购统销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反抗可能部分地映射了农民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生存伦理,而从社会工程和治理的角度看,反抗则会演变... 20世纪50年代互助组、合作化、统购统销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呈现了反抗和惩罚并存的实践面相。在互助合作运动和统购统销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反抗可能部分地映射了农民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生存伦理,而从社会工程和治理的角度看,反抗则会演变为破坏从而招致更为正式化的惩罚。全能主义姿态的治理实践与村落传统有机结合,惩罚的政治化与反抗的日常化成为这一时期乡村政治和法律实践的基本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抗 惩罚 犯罪 财产法秩序 历史实践
下载PDF
行政处罚与行政罚的关系之解
14
作者 王明喆 《法学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7,191,192,共16页
行政处罚是我国实定法和学理上的重要概念,它与德日行政法上的行政罚概念并不相同。行政罚概念在德国最先由戈尔德施密特提出,经美浓部达吉等人介绍传入日本,并对我国民国时期行政法学产生重要影响。新中国建立后,行政罚概念被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我国实定法和学理上的重要概念,它与德日行政法上的行政罚概念并不相同。行政罚概念在德国最先由戈尔德施密特提出,经美浓部达吉等人介绍传入日本,并对我国民国时期行政法学产生重要影响。新中国建立后,行政罚概念被行政处罚取代,二者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并不相同。行政罚是指对违反行政义务的行为科处的法律制裁,其“行政性”体现在处罚对象的违反行政性。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的不法行为科处的法律制裁,其“行政性”体现在处罚主体与处罚程序的行政性。我国的行政处罚概念是受到苏联法学影响的产物。在德日法上,真正与我国行政处罚类似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罚,而是目前德国法上以《违反秩序法》为核心建构起的德国版“行政处罚”制度。厘清行政处罚与行政罚的区别,有助于理解我国行政处罚的概念,探究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有益于比较法研究的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 行政罚 行政犯 违反行政义务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资格刑的制度完善
15
作者 徐瑞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31-35,47,共6页
作为现代刑罚规范结构组成部分的资格刑,在刑罚轻型化的趋势下具有重要价值,发挥资格刑效用是刑事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需求。审视我国立法,资格刑存在内容设置失当、类型单一、主体片面、体系性缺乏的问题,难以回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现代刑罚规范结构组成部分的资格刑,在刑罚轻型化的趋势下具有重要价值,发挥资格刑效用是刑事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需求。审视我国立法,资格刑存在内容设置失当、类型单一、主体片面、体系性缺乏的问题,难以回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与我国轻罪立法趋势不相适应。应当对资格刑实体规范进行体系化建设以及结构优化,对剥夺政治权利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增设从业禁止的刑罚措施、将单位犯罪纳入惩治体系,完善我国资格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格刑 剥夺政治权利 职业禁止 单位犯罪
下载PDF
环境刑事司法视域下生态修复制度的建构与运行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帅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66,共12页
目前环境刑事司法中的生态修复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修复措施与环境刑事司法割裂、生态修复碎片化、生态修复效果不佳等问题,原因在于:缺乏贯穿环境刑事司法全程的生态修复制度对于生态修复责任的全流程约束。因此,应当构建统一的生态修... 目前环境刑事司法中的生态修复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修复措施与环境刑事司法割裂、生态修复碎片化、生态修复效果不佳等问题,原因在于:缺乏贯穿环境刑事司法全程的生态修复制度对于生态修复责任的全流程约束。因此,应当构建统一的生态修复制度以期问题的克服。生态修复制度立足于司法规律与生态规律的平衡,内含三种递进逻辑:“惩罚”与“修复”的权衡是其二元价值追求,即以生态修复责任的附加补强环境刑法威慑的不足,从而实现刑事司法与生态修复的良性互动;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及时调整是对二元价值的递进实现,即以轻刑结果的激励与程序回流的威慑倒逼犯罪人积极、持续地承担生态修复义务,保证修复结果的最优化;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全流程调整是对价值的再递进,即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循环检视对生态修复过程全程跟进,实现制度的动态优化与修复措施的及时调整。生态修复制度的内在逻辑生成了制度架构,具象为整体架构中的三个主要机制:类别化机制是在环境犯罪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确定生态修复措施的着力点,实现生态修复的优化功能;预防机制着眼于生态修复责任增加犯罪人义务的法律属性,以生态修复过程的展示减少环境犯罪的发生,扩充环境法益增量;匹配机制在立足于环境刑事司法特殊性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修复效果的最优化,从而达到生态修复效果与刑事司法的高度匹配。生态修复制度外接三条路径:技术路径保证生态修复方案制定的科学性;资金路径保证生态修复方案在充足的财力支撑下不折不扣地落实;监督路径保证公众全程参与生态修复,倒逼第三方以最低成本博得最优修复效果。运行路径的科学稳固是保障制度落地的重要抓手,因此,只有依靠这样科学高效的生态修复制度,并以稳定的路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环境刑事司法 惩罚 犯罪预防 修复资金
下载PDF
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刑罚配置及其有效治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蕴智 张广超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8-55,共8页
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社会问题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从整个刑法体系的罪刑设置来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法定刑过低,既与我国其它罪名的刑罚设置不相协调,也未能与其他发达国家地区以及国际上重视人性尊严和弱... 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社会问题由来已久,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从整个刑法体系的罪刑设置来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法定刑过低,既与我国其它罪名的刑罚设置不相协调,也未能与其他发达国家地区以及国际上重视人性尊严和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理念相接轨。从司法运行中的刑罚适用情况来看,对于收买方的处罚不力以及礼制传统观念在思想层面的推波助澜均是造成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治理困境的现实成因。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有效治理,需要在刑事法律内外进行立体化与综合性的施策应对。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问题的有效化解,需要回归犯罪生成的社会机理层面进行对症下药,通过事前堵截与综合施策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法定刑 刑事政策 犯罪治理
下载PDF
论我国古代刑法中的拟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健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78-81,共4页
刑法中的拟制在我国刑法发展进程中的各个时期都占有一席之地。现阶段,客观存在于我国刑法中的拟制是在承继中华法系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刑法中拟制的产生和发展是作为公法的理性刑法理性的必然结果,是理性刑法理性思考后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拟制 刑罚拟制 犯罪拟制
下载PDF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被引量:4
19
作者 储槐植 李梦 《刑法论丛》 CSSCI 2018年第4期409-429,共21页
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全国18个地区的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工作进展十分顺利。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范围广泛,影响人数众多。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同时完善具体司法过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考察行为... 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全国18个地区的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工作进展十分顺利。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范围广泛,影响人数众多。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同时完善具体司法过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态度,与预防刑的刑罚目的功能密切相关。认罪认罚从宽主要从出罪路径评价行为人的因素影响刑事裁判,与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并无本质区别。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工作通过与刑法中轻刑刑种的典型代表——拘役刑相互促进,客观上也将推动刑法结构向轻刑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拘役刑 刑罚目的 罪刑法定主义
原文传递
“由刑及罪”逆向司法逻辑:迹象、成因及适用场域——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律文件及典型案例为样本
20
作者 袁翠婵 聂昭伟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0-56,共7页
面对定性争议案件,司法人员时常会放弃传统的"由罪及刑"正向路径,而沿用一种"由刑及罪"的逆向路径,即在定罪之前预先考虑刑罚的必要性与妥当性。原因在于,当我们按传统的正向路径寻找作为难办案件大前提的刑法规范... 面对定性争议案件,司法人员时常会放弃传统的"由罪及刑"正向路径,而沿用一种"由刑及罪"的逆向路径,即在定罪之前预先考虑刑罚的必要性与妥当性。原因在于,当我们按传统的正向路径寻找作为难办案件大前提的刑法规范时,离不开如何适用刑罚这一案件结论的提前参与;而且,犯罪的"应受刑罚处罚性"特征也要求我们在定罪过程中,预先考虑刑罚的必要性与妥当性。"由刑及罪"逆向司法逻辑与罪刑法定原则相辅相成,其主要适用于定性争议案件,在适用时还应通过教义学解释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关系 由刑及罪 由罪及刑 刑罚必要性 逆向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