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发现与问责悖论 被引量:26
1
作者 黄溶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192,共11页
利用2003-2010年全国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发现在审计主体之间以及审计对象之间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审计机关之间在查出主要问题的查证环节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问责环... 利用2003-2010年全国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发现在审计主体之间以及审计对象之间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审计机关之间在查出主要问题的查证环节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问责环节存在显著差异,高层级的审计机关问责力度较大,且较少采取内部问责方式。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在查出主要问题的查证环节存在显著差异,国有企业的损失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但两者在问责环节不存在显著差异。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查证与问责环节相互脱节的现象,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规制俘获理论的解释,提出在经济责任中防范规制俘获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受托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发现 问责悖论 规制俘获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评估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悖论刍议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超湘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59,共3页
我国已完成的4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因为强化了原有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而与当前进行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悖论。二者之间的悖论不仅阻碍了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而且也削弱了公共图书馆评估的作用,影响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长... 我国已完成的4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因为强化了原有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而与当前进行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悖论。二者之间的悖论不仅阻碍了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而且也削弱了公共图书馆评估的作用,影响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为此,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现有的公共图书馆行政层级评估方式,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发挥两者合力,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评估 管理体制改革 悖论
下载PDF
信访制度的社会稳定功能:一个悖论及其解释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50,共5页
信访制度的一项重要政治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然而由于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大量增加,加之信访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这一制度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信访制度的这一悖论有其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根源。要真正... 信访制度的一项重要政治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然而由于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大量增加,加之信访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这一制度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信访制度的这一悖论有其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根源。要真正发挥信访制度的政治功能,必须根据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社会目标从根本上改革并完善信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社会稳定 政治功能 悖论
下载PDF
公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逻辑困境及行政法调整 被引量:6
4
作者 姚锋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7,共10页
公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以馆藏各类文化资源为原型,吸收和转化其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以创意重构出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并将馆内优秀文化元素与现代社会生活融合进而实现功能再造的产品。相较于其... 公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以馆藏各类文化资源为原型,吸收和转化其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以创意重构出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并将馆内优秀文化元素与现代社会生活融合进而实现功能再造的产品。相较于其他文化创意产品,公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涉及的问题尤为纷繁复杂,诸如"自利性""代理人风险""公地悲剧"等逻辑悖论并不鲜见,法律上也存在开发的实践困境和依据缺乏等难题。鉴于文化创意转瞬即逝的时空特殊性和优秀文化创意产品的稀缺性,行政法可充分发挥其"有形之手"的作用,通过规制和促进功能以分别实现"分配正义"和"效率正义"。行政法通过和财税法、社会法的互动,在实现公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财务管理优化的基础上,再以公益为宗旨构建当代社会化的理事会制度,以达成公共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力"与"利"的多方博弈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博物馆 文化创意产品 逻辑悖论 行政法 自利性 “代理人风险” “公地悲剧”
原文传递
公共性与反公共性:网络空间公共参与的悖论与破解 被引量:6
5
作者 阎国华 何珍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146,161,共15页
伴随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网络空间的交互性和参与性属性日益增强,正在由技术意义上的数字化信息流动空间演进为观念传递意义上的社会交往空间,逐渐具备了作为公共参与新型空间的基本要件。但以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思想交融与观念同化、... 伴随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网络空间的交互性和参与性属性日益增强,正在由技术意义上的数字化信息流动空间演进为观念传递意义上的社会交往空间,逐渐具备了作为公共参与新型空间的基本要件。但以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思想交融与观念同化、信息多元与信息窄化、深度互联与浅层交往、海量议题与有限关注等多重悖论为特征的公共性与反公共性并存造就了网络空间公共参与的复杂局面。由此,网络空间公共参与既能够拓展公共空间的场域、孕育具有批判精神的公众以及强化公共议题的传播,但也可能遭遇公共空间被资本力量侵蚀、话语权力不均和议题设置被操控等困境。基于此,促进网络空间公共参与的良性运行,需重点从遵循公共参与达成逻辑优化网络空间、培育公共参与所需的主体精神品质、增强重要公共议题的深度破圈能力和强化网络空间公共参与的秩序治理等多个方面加以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公共参与 公共性 反公共性 悖论
下载PDF
试论公共权力的异化及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洪侠 邢宝君 《行政与法》 2005年第9期15-17,共3页
本文从公共权力异化的两种现象——公共悖论和权力腐败出发,分析了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异化,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人的因素,二是制度的因素。公共权力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 本文从公共权力异化的两种现象——公共悖论和权力腐败出发,分析了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异化,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人的因素,二是制度的因素。公共权力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文章结合我国现实,提出了一系列制约公共权力异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权力 异化 公共悖论 权力腐败
下载PDF
公共选择理论框架下投票出席行为论述 被引量:4
7
作者 宗计川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本质上,投票是揭示个体偏好并进而加总成社会偏好的一种手段。从个体投票出席行为入手,可以有效地揭示个体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的个体偏好以及事实存在的利益冲突。作为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投票人的出席行为,通过设计具体的投票机... 本质上,投票是揭示个体偏好并进而加总成社会偏好的一种手段。从个体投票出席行为入手,可以有效地揭示个体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的个体偏好以及事实存在的利益冲突。作为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投票人的出席行为,通过设计具体的投票机制有效地调和上述矛盾。而最优投票机制设计与应用有赖于对投票出席行为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利益冲突,进而为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矛盾解决方案提供依据。鉴于此,本文重点从个体出席投票动机、个体偏好与出席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其出席行为的诸多因素这三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选择 投票出席行为 投票悖论
原文传递
学术期刊公益性保护的悖论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铁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学术期刊的公益性源于学术期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它不同于商业期刊有很大的受众市场,它的价值在于其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交流的平台,肩负着推动学术发展、促进社会科学文化进步的责任。学术期刊的公益性要求其应该受到主办单位... 学术期刊的公益性源于学术期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它不同于商业期刊有很大的受众市场,它的价值在于其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交流的平台,肩负着推动学术发展、促进社会科学文化进步的责任。学术期刊的公益性要求其应该受到主办单位、相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保护和挟持,不能走完全的市场化道路。但是,学术期刊的公益性并不应该成为学术期刊逃避竞争、不求创新的借口。强调学术期刊的公益性本来是为了促进学术期刊的发展,但如果这种公益性发生异化,保护扶持也会阻碍其发展,这无疑形成了学术期刊公益性保护的悖论。在公益性的背景下,学术期刊需要整个社会的保护和扶持,但经常将保护挂在嘴边的学术期刊,却往往正是不应该受到保护的对象。畸形的存活换来高投入和少产出,却要美其名曰"保护",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公益性 保护 悖论
下载PDF
知识领域的公共悖论与学术评价的伦理可能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忠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29,190,共5页
知识领域是社会总分工、总运行体系中的一个领域和环节。知识的不断地去神圣性、日常化,以及公共性的不断增加,是知识与学术发展的历史趋势。但在现实中,学术领域往往表现出具体的准私人性。学术领域、学术评价、学术活动具有深刻的政... 知识领域是社会总分工、总运行体系中的一个领域和环节。知识的不断地去神圣性、日常化,以及公共性的不断增加,是知识与学术发展的历史趋势。但在现实中,学术领域往往表现出具体的准私人性。学术领域、学术评价、学术活动具有深刻的政治性、行政性、社会性、情感性。增加学术评价的标准和过程的公开度,推进评价委员会及其人员的定期流动,对推进学术评价的伦理化,实现学术评价的公平、公正,具有基础意义。我国的学术期刊承担了重要的学术评价功能,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与水平,对推进学术评价的伦理化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复杂的办刊语境,对学术期刊发展是挑战,也为未来的期刊领袖提供了难得的创新与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领域 学术评价期刊责任 历史趋势 公共悖论 伦理可能
下载PDF
公共利益悖论及其消解
10
作者 戴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5-40,共6页
当前关于公共利益的研究,在公共利益立法诉求与理论特性、公共利益与行政权、公共利益与法律、公共利益与公众心理以及公共利益研究目的与研究结果的关系中都存在着悖论,而这些悖论告诉我们必须对公共利益标准的制定转换视角。我们应该... 当前关于公共利益的研究,在公共利益立法诉求与理论特性、公共利益与行政权、公共利益与法律、公共利益与公众心理以及公共利益研究目的与研究结果的关系中都存在着悖论,而这些悖论告诉我们必须对公共利益标准的制定转换视角。我们应该放弃对公共利益标准的制定,回归到约束行政权力尤其是保护公民个人权利的行政法治轨道上来,而最终我们会发现,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皈依的公共利益其实只是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博弈实现行政法治后必然的剩余价值。而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政府法治论"应当是最合适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悖论 解构
下载PDF
公共设施建设的经济学悖论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昱乔 王庆石 《建筑经济》 2015年第12期98-102,共5页
在市场经济下,公共设施作为共享型社会产品,如何在保证其优质高效地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的同时保证其经济效益和避免寻租空间,成为其建设理论的一道难题。本文尝试运用解构主义方法,剖析其内在结构机制,从其产品双重性和体制双重性的各自... 在市场经济下,公共设施作为共享型社会产品,如何在保证其优质高效地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的同时保证其经济效益和避免寻租空间,成为其建设理论的一道难题。本文尝试运用解构主义方法,剖析其内在结构机制,从其产品双重性和体制双重性的各自特性和其融合的形式与程度可能性出发,探讨其有效"架构"和"度"的把握,并提出公共设施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设施 经济学悖论 解构分析 发展策略
下载PDF
公共性和私人性:丁玲前期创作的悖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晓萍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7,共5页
本文分析了丁玲前期的生活和写作,并由此探讨“五四”以来女性寻求独立过程中所经历的突破和面临的困境。丁玲独自离家赴异地求学,并以种种实际行动表明了同封建父权制的彻底决裂,从而初步确立了现代女性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丁玲前期的生活和写作,并由此探讨“五四”以来女性寻求独立过程中所经历的突破和面临的困境。丁玲独自离家赴异地求学,并以种种实际行动表明了同封建父权制的彻底决裂,从而初步确立了现代女性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在此基础上,丁玲的写作本身既打破了女性在公共空间的“沉默”历史、公开展示了女性隐秘的身体欲望,因而极具颠覆意义和革命力量;同时又因为日记体的特殊体例而重新被置于私人话语的圈子里,削弱了其公共权力和合法性,并且再次把女性作为有待窥视的秘密加以性别化———这构成了丁玲创作的一个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文学创作 创作特点 公共权力
下载PDF
长三角公共合作的悖论及其解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臧乃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公共合作面临着悖论:利益主体多元与区域公共利益、行政区分割与区域一体化、绩效评估价值与区域公共价值。这些悖论形成的原因在于:政府绩效评估出现价值导向偏离、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缺乏游戏规则、公共合作的主体... 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公共合作面临着悖论:利益主体多元与区域公共利益、行政区分割与区域一体化、绩效评估价值与区域公共价值。这些悖论形成的原因在于:政府绩效评估出现价值导向偏离、地方政府间利益博弈缺乏游戏规则、公共合作的主体单一。重置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创设区域多层次和多元化公共合作平台、强化中央政府对区域公共合作的指导和协调是消除悖论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公共合作 悖论
下载PDF
On Kripke's Dogmatism Paradox: A Logical Dynamical Analysis
14
作者 XU Zhaoqi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5年第2期298-310,共13页
As a byproduct of solving the surprise-exam paradox, Saul Kripke formulates a "dogmatism paradox" which seems to show that knowledge entails dogmatis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nature of the dogmatism ... As a byproduct of solving the surprise-exam paradox, Saul Kripke formulates a "dogmatism paradox" which seems to show that knowledge entails dogmatis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nature of the dogmatism paradox from a logical dynamical perspective.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dogmatism paradox is better understood as a paradox of knowledge attribution rather than of knowledge. Therefore, the dogmatism paradox could be solved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principle of epistemic closure. Based on a famous version of relevant alternatives theory, the author formalizes a logic of knowledge attribution in the style of logical dynamics, namely, public retraction logic, and analyzes how knowledge attributions are retract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relevant altema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gmatism paradox epistemic closure knowledge attribution relevant alternatives public retraction logic
原文传递
“曼德维尔悖论”中公共理性何以可能的三个重要前提——兼论其在伦理学发展史的理论意义及自身局限
15
作者 王道林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3-39,108,共8页
“曼德维尔悖论”尽管在形式逻辑上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但从感性的“私恶”出发论证公共理性产生的独到视角,使其在近代伦理学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转折性地位.通过对私恶与道德、经济、政治之间关系的探讨,从道德实践的动机、现实物质基... “曼德维尔悖论”尽管在形式逻辑上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但从感性的“私恶”出发论证公共理性产生的独到视角,使其在近代伦理学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转折性地位.通过对私恶与道德、经济、政治之间关系的探讨,从道德实践的动机、现实物质基础与效果三个维度理解公共理性何以可能的问题,可以形成对“曼德维尔悖论”的批判性认识.在理论上,“曼德维尔悖论”使近代伦理学研究开始关注到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为英国功利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问题导向,化解了动机论与结果论的片面性,为解决动机与效果间的一致性问题提供了方案.但该理论本身也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阶级的局限使曼德维尔将恶的产生仅仅归结到人性,并寄希望于“优秀政治家”的善良意志,因而无法像马克思那般深入到历史本质性维度发现“资本逻辑”的影响并提出变革不合理社会制度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恶 公利 公共理性 曼德维尔悖论 现代性
下载PDF
公共关系活动中女性领导的角色悖论解析
16
作者 陈清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领导-社会行为"的互动中,为了能获得双向的沟通,达到"共荣"而避免"共损",领导就必须树立公共关系意识。随着女性踏上领导岗位,其不可避免也要进行公共关系活动。但在公共关系视域下的女性领导者却面... 在"领导-社会行为"的互动中,为了能获得双向的沟通,达到"共荣"而避免"共损",领导就必须树立公共关系意识。随着女性踏上领导岗位,其不可避免也要进行公共关系活动。但在公共关系视域下的女性领导者却面临着多重角色悖论,文章基于对这些悖论的分析,试图提出一些解决悖论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关系 女性领导 角色悖论
下载PDF
悖论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评马长山《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
17
作者 王彬 《北方法学》 2007年第6期145-149,共5页
马长山先生所著《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一书,沿用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理论逻辑,以理想类型的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作为社会坐标和价值标尺,同时借助具体翔实的实证材料为读者展示当代中国"看得见的市民社会",以此阐释民间社... 马长山先生所著《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一书,沿用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理论逻辑,以理想类型的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作为社会坐标和价值标尺,同时借助具体翔实的实证材料为读者展示当代中国"看得见的市民社会",以此阐释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的内在关系,揭示民间治理的法治诉求。然而,该书更多地从政治哲学的理论维度,对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进行功能定位和价值探讨,没有很好地从现实经验出发利用社会理论分析民间治理内在的秩序生发机制,因此,移植而来的理论框架仍不能完全适应悖论社会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治理 市民社会 公共领域 悖论社会 法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人员合法权益维护和“顾客导向”极端化的逻辑悖论--以侵权类公共冲突为例
18
作者 肖新平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第11期58-71,共14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文献阅读获得相关资料,论证了公共服务人员合法权益维护和"顾客导向"极端化制度安排引发的逻辑悖论及其危害、根源。"顾客导向"极端化的制度安排产生"一损俱损"效应,导致个体、群体...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文献阅读获得相关资料,论证了公共服务人员合法权益维护和"顾客导向"极端化制度安排引发的逻辑悖论及其危害、根源。"顾客导向"极端化的制度安排产生"一损俱损"效应,导致个体、群体与内部顾客多个层面"难以顾客至上",从而背离制度初衷。因此,只有积极、有效维护公共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公共服务真正与持久的"顾客导向"价值。社会各方应对此逻辑悖论形成清醒、客观的认知,并从根本上促进公共组织考核价值与宗旨的实现,建设真正具有公信力的"顾客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在于站在公共服务人员合法权益维护的角度,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此逻辑悖论进行理论与实践分析,并从组织行为学、制度环境角度进行解读,指出逻辑悖论的产生具有其内在必然性与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人员 合法权益维护 公共组织 “顾客导向”极端化 逻辑悖论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悖论与价值赓续 被引量:43
19
作者 陈浩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文化下乡隶属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我国中央顶层设计的重要价值面向。公共文化服务既是文化治理的存在形态,亦是文化扬弃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布局昭示了乡村人口离土时代的到来,随着乡村精英与文化断裂的共荣共生,文化脉络的续... 文化下乡隶属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我国中央顶层设计的重要价值面向。公共文化服务既是文化治理的存在形态,亦是文化扬弃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布局昭示了乡村人口离土时代的到来,随着乡村精英与文化断裂的共荣共生,文化脉络的续延面临着秩序危机和公共性消解的窘境。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演变过程来看,存在从人情文化到契约文化、臣民文化到公民文化,专制文化到民主文化,个体文化到集体文化四重价值赓续理路。因此,要不断消解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的惯性认知,建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下乡 公共文化服务 治理悖论 公共价值
下载PDF
上市公司选择股票增发的时间吗?——中国市场股权融资之谜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34
20
作者 王亚平 杨云红 毛小元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3-115,共13页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A股市场增发和配股两种再融资方式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融资成本大小,研究上市公司股票增发过程中的“股票市场择时性”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两点工作:(1)验证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也存在“股权融资...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A股市场增发和配股两种再融资方式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融资成本大小,研究上市公司股票增发过程中的“股票市场择时性”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两点工作:(1)验证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也存在“股权融资之谜”,且间接成本理论不能解释“股权融资之谜”;(2)利用“股票市场择时性”假说来解释“股权融资之谜”,并且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发 配股 股权融资之谜 股票市场择时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