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 被引量:112
1
作者 彭知辉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46-50,共5页
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特征有: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网络舆情常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为... 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特征有: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网络舆情常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为加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应重视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与研判;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把关;建立网络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形成舆论强势;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引导网络舆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情 临控 引导
下载PDF
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认识论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上官酒瑞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47,共12页
网络舆论生态是由政府—网民—媒体三维互动形成的舆论场。虽然近年来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但现实中仍存在不少"行为盲点",其背后则是"认知误区"。在认识论上,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并处理... 网络舆论生态是由政府—网民—媒体三维互动形成的舆论场。虽然近年来网络舆论生态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但现实中仍存在不少"行为盲点",其背后则是"认知误区"。在认识论上,网络舆论生态治理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网络民意的虚与实、网络传播的一与多、网络言论的好与坏、网络治理的软与硬及网上治理与网下治理等关系。这构成网络舆论生态治理需要遵循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治理 网络舆论生态 网络民意 网络监督 软治理 硬治理
下载PDF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10
3
作者 乔云霞 胡连利 王俊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53-58,共6页
为全面了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状况 ,我们对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情况以及受众对舆论监督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发现 :不论新闻舆论监督从业人员还是受众一致认为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解决和社会稳定。舆论监督的从... 为全面了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状况 ,我们对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情况以及受众对舆论监督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发现 :不论新闻舆论监督从业人员还是受众一致认为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解决和社会稳定。舆论监督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较高 ,有魄力、有活力 ,但监督层次低、力度不够。舆论监督工作有“三难” ,从业者存在畏难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从业人员应树立大局意识 ,提高思想修养 ,增强法律意识 ;角色定位准确 ,讲究监督技巧 ,用事实说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从业人员 受众
下载PDF
网络舆论与公正司法的实现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海英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在网络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舆论因诸多原因出现了异化的险情,甚至造成对司法公正与司法独立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探究和谐解决二者冲突关系的路径,保持网络舆论与司法的平衡便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司法裁判 司法独立
原文传递
论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 被引量:14
5
作者 车英 成协中 孙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755-759,共5页
新闻舆论监督要求司法审判公开进行 ,要求对司法审判进行公开评论和报道 ;而司法独立则要求法官审判案件独立进行 ,不受任何组织、个人的干涉 ,包括舆论的干涉 ,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二元悖论由此产生。但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 新闻舆论监督要求司法审判公开进行 ,要求对司法审判进行公开评论和报道 ;而司法独立则要求法官审判案件独立进行 ,不受任何组织、个人的干涉 ,包括舆论的干涉 ,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二元悖论由此产生。但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并没有本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和矛盾 ,也不存在所谓必然层面上的冲突。只要对二者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配置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是能够和平共处的 ,在二者之间是能够形成良性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舆论审判 司法独立
下载PDF
论网络传播的舆论监督 被引量:10
6
作者 金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7-101,共5页
网络传播为用户提供了自由获取信息和发表意见的权利,也提供了意见交流的公共空间。舆论监督是网络传媒的一项职能。当前网络传播的舆论监督呈现弱势形态,还需要通过技术管理和制度化、法制化加以完善。
关键词 网络传播 舆论 舆论监督
下载PDF
新媒体生态下的舆论监督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梅芳 赵高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98,共8页
舆论监督的主体无疑是公众,但是由于现实的原因,在舆论监督的实施过程中,传媒往往作为代理人来代表公众进行舆论监督。然而,媒体由于处在政府的严格管理之下,从而使舆论监督这种公众独立自主对政府进行的监督,成了政府管理之下的监督和... 舆论监督的主体无疑是公众,但是由于现实的原因,在舆论监督的实施过程中,传媒往往作为代理人来代表公众进行舆论监督。然而,媒体由于处在政府的严格管理之下,从而使舆论监督这种公众独立自主对政府进行的监督,成了政府管理之下的监督和批评,甚至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一种工具。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带来的变革,开启了公众表达的平台,它突破原有信息控制格局,使公众作为真正意义上之舆论监督主体的权力得到回归。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模式已经悄然呈现。为此,在新的传媒环境下,政府应该以发展的眼光顺应变革,消除对抗式的控制思维,与公众积极对话、理性博弈,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这才是适合当前传媒生态的理想舆论监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 监督 媒体 网络 政府
下载PDF
破解垃圾分类困境的社区经验及其优化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泗通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128,共8页
垃圾分类对资源再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但现阶段社区垃圾分类困境仍比较突出。调查发现,N市D社区以居民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方式,逐步摸索出一套破解垃圾分类难题的基层经验。一方面,社区基于居民间的"人情关系"... 垃圾分类对资源再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但现阶段社区垃圾分类困境仍比较突出。调查发现,N市D社区以居民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方式,逐步摸索出一套破解垃圾分类难题的基层经验。一方面,社区基于居民间的"人情关系"互动,使得居民在认同垃圾分类的基础上自觉形成垃圾分类行为;另一方面,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居民依靠群体话语形成的舆论监督,降低未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居民的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倾向。但从模式复制及推广的角度而言,社区经验还存在政府缺位、制度保障相对滞后等不足,由此提出应鼓励社区促进居民之间网络互动、提升居民集体行动意识和能力、完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等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困境 社区经验 人情关系 舆论监督
下载PDF
试析我国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奠红兵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6-50,共5页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新闻传媒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法律不健全、行政权力滥用、传统思想束缚等问题,妨碍了新闻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因此,须从改...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新闻传媒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法律不健全、行政权力滥用、传统思想束缚等问题,妨碍了新闻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因此,须从改革舆论监督体制、完善舆论监督法制、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新闻工作队伍、提高舆论监督实效、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等方面,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 新闻传媒 舆论监督
下载PDF
网络舆情之于司法审判:冲突与优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彩虹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5,共8页
网络舆情作为民意表达的一种方式,正在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司法审判也不例外。近几年来,已经有多起案件通过互联网影响并左右了司法裁判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司法既是独立性的司法,也是回应性的司法,只有通过完善司法程序本身的技术... 网络舆情作为民意表达的一种方式,正在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司法审判也不例外。近几年来,已经有多起案件通过互联网影响并左右了司法裁判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司法既是独立性的司法,也是回应性的司法,只有通过完善司法程序本身的技术灵活性以增强审判活动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尤其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处理社会冲突的能力,积极地回应民意对司法的公正期待和正义需求,以制度消解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负面影响,才能实现审判权与网络舆情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监督 司法审判 制度完善
原文传递
从新名词到关键词:近代以来中国“舆论监督”观念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6
11
作者 邓绍根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72,123,124,共20页
据迄今掌握的史料,1909年12月汨《大公报》社论《现政府与责任内阁》最早使用“舆论监督”新名词表达出“运用舆论监督政府机关”的观念,民国时期,“舆论监督”观念发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野。资产阶级使用“舆论监督”表达出“... 据迄今掌握的史料,1909年12月汨《大公报》社论《现政府与责任内阁》最早使用“舆论监督”新名词表达出“运用舆论监督政府机关”的观念,民国时期,“舆论监督”观念发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野。资产阶级使用“舆论监督”表达出“运用舆论手段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观念:而无产阶级使用“舆论监督”则表达出“通过群众舆论对坏人坏事或不良社会现象开展批评进行监督”的意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舆论监督”一词逐渐超过“报纸批评”呈上升趋势,并于1987年至今岀现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和学术关键词之一。总之,近现代中国“舆论监督”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不仅是“舆论监督”从新名词到关键词的发展过程,而且是“舆论监督”和“报纸批评”一词在报刊上此消彼长的过程,更是中国特色舆论监督观念的形成及其制度建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报纸批评 历史演变
原文传递
论当代媒介环境中舆论监督的权力嬗变 被引量:16
12
作者 彭华新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103,共12页
当代媒介环境是指以报纸、电视为载体,以官方新闻、民生新闻为核心的传统媒体,向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进化和共生。这一环境为各种社会行为提供了大背景,包括媒介本身在舆论监督中的权力制约与权力实现,以及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的权... 当代媒介环境是指以报纸、电视为载体,以官方新闻、民生新闻为核心的传统媒体,向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进化和共生。这一环境为各种社会行为提供了大背景,包括媒介本身在舆论监督中的权力制约与权力实现,以及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的权力博弈。"主体(权力行使)→客体(权力指向)→效果(权力作用)"是一种立体分析路径,通过这一路径,可以观察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舆论监督权力嬗变的多元视角,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实现舆论效率、权力平衡与监督规范的方法,建构理性化"媒介分权"的权力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权力嬗变 官方新闻 民生新闻 网络媒介
原文传递
基于博弈论的微信虚假信息传播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魏德志 陈福集 郑小雪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6-149,166,共5页
微信作为一个信息交流沟通传播的平台已经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虚假信息在微信的传播给社会带来很多不良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参与微信虚假信息传播、管理、监控的三个角色出发,对微信用户、微信运营商... 微信作为一个信息交流沟通传播的平台已经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虚假信息在微信的传播给社会带来很多不良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参与微信虚假信息传播、管理、监控的三个角色出发,对微信用户、微信运营商、政府监管部门建立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推导出演化方程,并根据方程首次采用三维仿真模拟研究虚假信息的传播演化过程,给出模型的指导意义,获得虚假信息的传播方式规律以及监管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博弈 网络舆情 仿真分析 微信监管
原文传递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被引量:13
14
作者 毕静 《科技与创新》 2015年第12期35-36,共2页
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关键在"人"——基层新闻工作者,他们是反映社会现状的主要人员,是记录最真实的时代发展轨迹的团体。结合近几年的新闻宣传工作经验,简要叙述了新形势下基层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方法,并针... 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关键在"人"——基层新闻工作者,他们是反映社会现状的主要人员,是记录最真实的时代发展轨迹的团体。结合近几年的新闻宣传工作经验,简要叙述了新形势下基层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方法,并针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宣传 新闻工作者 舆论监督 宣传报道
下载PDF
舆论监督乏力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潇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7-101,共5页
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舆论监督近年来却呈现出疲软状态。新闻媒体的批评性报道数量少,监督层次偏低,对突发事件缺乏快速的反应机制等问题是舆论监督乏力的具体表现。造成舆论监督乏力的主要原因是:... 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舆论监督近年来却呈现出疲软状态。新闻媒体的批评性报道数量少,监督层次偏低,对突发事件缺乏快速的反应机制等问题是舆论监督乏力的具体表现。造成舆论监督乏力的主要原因是:舆论监督的主体错位,把公众监督变成了新闻媒体的监督;舆论监督立法滞后,新闻管理体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等反舆论监督的力量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力度等。建立"五位一体"的舆论监督互动机制,将舆论监督的"软监督"变成具有一定强制力的监督,这是在"舆论监督法"未出台的背景下,加大舆论监督力度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政治 社会生活 新闻媒体 媒介公信力 中国
下载PDF
论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 被引量:6
16
作者 方军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5-77,共3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其相较于传统舆论监督具有监督范围更广、监督效率更高、监督方式更加灵活等特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开始形成并逐步增强,但其监控力度还不足。鉴于网络的双面性作用,应采取相... 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其相较于传统舆论监督具有监督范围更广、监督效率更高、监督方式更加灵活等特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开始形成并逐步增强,但其监控力度还不足。鉴于网络的双面性作用,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舆论监督 引导
下载PDF
准确理解“党媒”新闻报道“全面”观念与“正面为主”观念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保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全面”观念和“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观念,都是“党媒”的新闻实践观念,是“党媒”用来指导新闻宣传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观念。全面报道是“党媒”新闻传播的基本观念,它要求新闻报道要实事求是,全面而非片面地反映报道对象的... “全面”观念和“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观念,都是“党媒”的新闻实践观念,是“党媒”用来指导新闻宣传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观念。全面报道是“党媒”新闻传播的基本观念,它要求新闻报道要实事求是,全面而非片面地反映报道对象的实际情况;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是“党媒”的核心工作观念,它实质要求新闻报道要把对正面事实的报道置于主导地位,并从追求正面效应的目标出发报道负面事实,展开新闻批评或舆论监督。“全面”观念与“正面报道为主”观念之间在逻辑上似乎是矛盾的、冲突的,但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全面观念是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全面观念,以正面报道为主的观念是全面观念下的正面报道为主观念。理解这种统一性的关键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国新闻追求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标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媒 新闻舆论 舆论引导 新闻报道 全面观念 正面宣传 舆论监督
下载PDF
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走向选择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澄生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2,共4页
我国审计体制改革走向的现实选择应完善、维护现行审计体制 ,加强人大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采取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行政处理和司法处理相结合的做法 ;制订审计机关负责人任职资格和任免程序 ,并严格执行 ;建立乡镇经济的审计监督... 我国审计体制改革走向的现实选择应完善、维护现行审计体制 ,加强人大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采取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行政处理和司法处理相结合的做法 ;制订审计机关负责人任职资格和任免程序 ,并严格执行 ;建立乡镇经济的审计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体制改革 舆论监督 中国 审计监督 乡镇经济 审计机关
下载PDF
功能、特征、问题与对策:我国政务微信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勇 孙刚 张建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91-100,共10页
政务微信是近几年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我国的政务微信研究主要聚焦于政务微信的功能、特征、问题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学者们研究认为,政务微信具有信息发布、民生服务、舆论引导、政民沟通、形象塑造等功能,但当前我国政务微... 政务微信是近几年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我国的政务微信研究主要聚焦于政务微信的功能、特征、问题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学者们研究认为,政务微信具有信息发布、民生服务、舆论引导、政民沟通、形象塑造等功能,但当前我国政务微信存在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组织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落后;宣传力度不够,推广有限;用户意识不强,信息质量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改善,互动性差等问题,并提出了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在理念上树立和坚持用户为本、服务立身,在操作上优化信息、加强互动,在运营上重视推广、加强监管等建议。我国的政务微信研究具有多学科研究、研究方法多样、紧贴实践等特点。但总体来看,尚处于探索阶段,下一步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拓宽研究面,开掘研究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微信 信息公开 政民沟通 舆论引导 舆论监督
原文传递
论新闻舆论监督的合法界限——基于名誉侵权抗辩规则的考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岳业鹏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31,117-118,共18页
《民法典》通过建构名誉侵权抗辩规则,划定新闻舆论监督的合法界限。名誉侵权抗辩区分事实陈述与意见表达,主要包括真实抗辩、诚实意见和公共利益抗辩。真实抗辩的适用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利益言论,与行为人是否尽核实义务无关。公正评论... 《民法典》通过建构名誉侵权抗辩规则,划定新闻舆论监督的合法界限。名誉侵权抗辩区分事实陈述与意见表达,主要包括真实抗辩、诚实意见和公共利益抗辩。真实抗辩的适用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利益言论,与行为人是否尽核实义务无关。公正评论抗辩对意见保护不足,建议借鉴英国诽谤法上的诚实意见抗辩。侮辱性言辞的认定应当结合上下文整体语境进行理解。《民法典》第1025条、第1026条确立了公共利益抗辩,对已尽合理核实义务的严重失实内容给予保护。该抗辩不应当对自己和他人提供的失实报道区别对待,认定"合理核实义务"的核心在于行为人是否合理确信内容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舆论监督 真实抗辩 诚实意见 公共利益抗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