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之探讨——从现实和法理的角度考察 被引量:49
1
作者 陈丽玲 诸葛旸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88-94,共7页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违法案件,迫切需要有一个适格主体代表国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不是静止不变的,检察机关代表公益的特性,使其可以成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违法案件,迫切需要有一个适格主体代表国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不是静止不变的,检察机关代表公益的特性,使其可以成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国外早已开展。我国亦应明确:检察机关对涉及重大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可以原告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行政公益诉讼 行政违法案件 行政诉讼 行政相对人 中国
原文传递
论公益诉讼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颜运秋 陈幸华 颜运夏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3-47,共5页
公益的提倡及维护 ,是现代法治运作行为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一般认为 ,公法侧重于对公益的调整 ,私法偏重于对私益的调整。但是 ,行政诉讼如同民事诉讼一样 ,偏重于对私益的救济 ,所以 ,在经济生活中 ,公益经济的司法救济是相当缺乏的。... 公益的提倡及维护 ,是现代法治运作行为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一般认为 ,公法侧重于对公益的调整 ,私法偏重于对私益的调整。但是 ,行政诉讼如同民事诉讼一样 ,偏重于对私益的救济 ,所以 ,在经济生活中 ,公益经济的司法救济是相当缺乏的。本文着重从公益的内涵入手 ,检讨传统诉讼在救济公益经济方面的制度缺陷 ,分析公益诉讼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公法 公益诉讼 合理性 可行性 司法救济
下载PDF
台湾地区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与实践——以“美丽湾案”为切入点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莉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6,共9页
我国台湾地区现有涉及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有行政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第一个依据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第九条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件是美丽湾案,该案也是少有的原告获得胜诉的案件。该案明确了环保公益团体具有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诉讼类型为... 我国台湾地区现有涉及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有行政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第一个依据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第九条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件是美丽湾案,该案也是少有的原告获得胜诉的案件。该案明确了环保公益团体具有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诉讼类型为给付诉讼中的课予义务诉讼;作为课予义务诉讼的例外,环保公民诉讼不需提起诉愿程序。台湾地区行政公益诉讼在立法与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严格的诉讼类型观念下将公益诉讼类型限定为课予义务诉讼,可能并不利于完整而全面地实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行政诉讼 公民诉讼 环境保护 美丽湾案 台湾地区立法
下载PDF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条款的立法意图——兼论人民法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和权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小钢 《政法论丛》 2008年第5期39-43,共5页
从对1970年美国公民诉讼立法辩论和当下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争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当前紧迫的任务之一是确立某部环境单行法上环境公益诉讼条款的具体立法意图。环境公益诉讼旨在减少对环境本身的损害,而不是赔偿对受害者的人身损害和... 从对1970年美国公民诉讼立法辩论和当下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争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当前紧迫的任务之一是确立某部环境单行法上环境公益诉讼条款的具体立法意图。环境公益诉讼旨在减少对环境本身的损害,而不是赔偿对受害者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环境公益诉讼的第一审审判机关应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既要拓展严格审查的角色,又要恪守职能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公民诉讼 环境权 立法意图 对环境本身的损害
下载PDF
论环境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 被引量:8
5
作者 郭翔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环境民事诉讼涉及公共利益,其审理结果不能仅满足当事人的公正性要求,还应当满足社会的公正性要求,这要求环境民事诉讼实行专属管辖。虽然按照现行《民事诉讼法》,环境民事诉讼并不属于专属管辖的案件,但实质上已在实行专属管辖。在修... 环境民事诉讼涉及公共利益,其审理结果不能仅满足当事人的公正性要求,还应当满足社会的公正性要求,这要求环境民事诉讼实行专属管辖。虽然按照现行《民事诉讼法》,环境民事诉讼并不属于专属管辖的案件,但实质上已在实行专属管辖。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应当对环境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作出合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害 公共利益 地域管辖 民事诉讼
下载PDF
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歆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7-79,共3页
 经济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的诉讼类型,有着与传统诉讼类型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文章着重阐述了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特征和现实必要性,并对该制度的建立提出了若干设想。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既是诉讼法对只顾及私人利益的狭隘性的突破,...  经济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的诉讼类型,有着与传统诉讼类型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文章着重阐述了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特征和现实必要性,并对该制度的建立提出了若干设想。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既是诉讼法对只顾及私人利益的狭隘性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法律制度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经济公益诉讼
下载PDF
论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 被引量:1
7
作者 伍玉功 刘道远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9-32,共4页
公益诉讼是指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它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公民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方式之一。建立公益诉讼可以完善我国司法制度,促进法治发展。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是公益诉讼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建构我... 公益诉讼是指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它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公民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方式之一。建立公益诉讼可以完善我国司法制度,促进法治发展。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是公益诉讼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建构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既包括检察机关,还包括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公共事务管理 提起主体 检察机关 社会团体 公民
下载PDF
两大法系公益诉讼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式军 孙晓晓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2-46,共5页
公益诉讼是当前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公益诉讼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两大法系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可借鉴于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比较研究 “公民诉讼”
下载PDF
域外公益诉讼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武艳 倪翔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68-71,共4页
公益诉讼源于古罗马法,并在英、美等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已成为西方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的检察总长理论更是影响深远。相比较,我国公益诉讼虽在司法实践中日渐增加,但在法律上还未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机制,需要借鉴与吸收国... 公益诉讼源于古罗马法,并在英、美等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已成为西方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的检察总长理论更是影响深远。相比较,我国公益诉讼虽在司法实践中日渐增加,但在法律上还未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机制,需要借鉴与吸收国外理论,完善当事人适格制度,从而寻求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检察总长理论 民众诉讼 启示
下载PDF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困局与出路 被引量:69
10
作者 刘加良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94,共11页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后来居上,使检察公益诉讼起诉案件的基本结构受到巨大冲击,侧重数量的考核压力和容易办理的特征使其备受基层人民检察院的青睐。我国《民事诉讼法》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法依据,当下应从规范出发型论证...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后来居上,使检察公益诉讼起诉案件的基本结构受到巨大冲击,侧重数量的考核压力和容易办理的特征使其备受基层人民检察院的青睐。我国《民事诉讼法》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法依据,当下应从规范出发型论证转向聚焦于立法权限的法理分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书不应列我国《刑事诉讼法》为法律依据,诉前公告程序必须履行,一审法院必须适用七人陪审合议庭。要破解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困境,一方面应把海洋生态环保领域的案件和诉讼标的额超出基层法院管辖上限的案件排除到基层检察院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之外,另一方面应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与刑事被告人一致”设定为法院受理的硬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基本法依据 主体困境 全同模式 单独起诉
下载PDF
大同小异抑或貌合神离?中美环境公益诉讼比较研究 被引量:55
11
作者 巩固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25,共21页
美国公民诉讼原告范围宽泛而起诉资格严苛,只能在有特别立法的具体领域、针对法定违法行为、在违法状态存续时提起,受"通知"、"勤勉起诉"等诉前程序制约,以禁令为主要救济手段,鼓励机构或部门干预以更充分地保护国... 美国公民诉讼原告范围宽泛而起诉资格严苛,只能在有特别立法的具体领域、针对法定违法行为、在违法状态存续时提起,受"通知"、"勤勉起诉"等诉前程序制约,以禁令为主要救济手段,鼓励机构或部门干预以更充分地保护国家利益,诉讼费用可双向转移,同时救济原告私益与国家利益。我国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这些方面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其根源在于理论基础的差异。从理论层面来看,美国制度具有"公法私法化"色彩,而我国具有"私法公法化"特征。尽管我国制度看起来比美国更为宽泛,但实效不佳,存在诸多疑难。环境公益诉讼内在地兼具公、私不同属性,须妥善处理诸多问题,其良好实施有赖于法律层面的细密规则,我国在此方面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公民诉讼 比较研究 中美
原文传递
环保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之功能定位——兼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 被引量:47
12
作者 胡静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8-176,共9页
国外立法通例将环保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定位为监督执行、递补执行或平行执行之诉,作为行政机关执行的辅助手段。我国司法解释允许环保组织起诉前无需告知行政机关并垄断起诉资格,不以违法性为生态环境责任要件,将其定位于取代执行之诉,... 国外立法通例将环保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定位为监督执行、递补执行或平行执行之诉,作为行政机关执行的辅助手段。我国司法解释允许环保组织起诉前无需告知行政机关并垄断起诉资格,不以违法性为生态环境责任要件,将其定位于取代执行之诉,违背了行政机关的公益代表性优先于环保组织的原则以及司法谦抑性原则。定位失当的修补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增加通知行政机关的诉前条件,增加违法性为责任要件。但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完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组织 环境公益诉讼 功能定位 公民诉讼 生态环境修复
原文传递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适格限制——以德国利他团体诉讼制度为借鉴 被引量:26
13
作者 高琪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3-153,共11页
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如今虽已正式生效,但立法过程中有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适格限制的激烈争论不应随着立法工作告一段落而被遗忘。文章将结合德国利他团体诉讼的相关经验,重新识别、审视原告适格之争背后未解的、甚至被忽视... 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如今虽已正式生效,但立法过程中有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适格限制的激烈争论不应随着立法工作告一段落而被遗忘。文章将结合德国利他团体诉讼的相关经验,重新识别、审视原告适格之争背后未解的、甚至被忽视的法律问题。文章将首先关注社会组织原告适格的理论基础,进而从法律人格、法人类型、登记级别限制、活动实绩和能力、以及适格与否的判断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适格限制。一个基本结论是:除了对原告法律人格部分的限制有所不周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过度放开"的忧虑几成伪命题。更为紧迫的需求,应是如何加强符合适格要件限制的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能力。然而,德国环境利他团体诉讼的经验也表明,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本身存在根本性局限,试图以此弥补环境保护行政监管之不足有南辕北辙之嫌。在此情况下,仅仅放宽原告适格限制,增强社会组织的相关人员、资金和组织能力还远不足以保障制度设计初衷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利他团体诉讼 社会组织 原告适格
原文传递
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春业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0-37,共8页
通过两年的试点,《行政诉讼法》正式明确将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写入法律之中,并将诉前程序作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必经程序。但仍需要对诉前程序的选择运用、检察建议的内容、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程度以及少数特... 通过两年的试点,《行政诉讼法》正式明确将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写入法律之中,并将诉前程序作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必经程序。但仍需要对诉前程序的选择运用、检察建议的内容、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程度以及少数特殊案件的诉前程序进行明确,以指导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诉前程序 检察机关监督
下载PDF
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晓(山军)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0-24,共5页
由于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缺失对环境公益案件的救济制度,即使是环境公益屡屡受损,而司法却无法成为最权威、最有效的维护手段。倘要使环境公益得以最终维护,还必须在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是:环境权... 由于我国现行司法制度缺失对环境公益案件的救济制度,即使是环境公益屡屡受损,而司法却无法成为最权威、最有效的维护手段。倘要使环境公益得以最终维护,还必须在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是:环境权是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基础,诉之利益的扩张使得任何公民均可以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提起诉讼,赋予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益代表人的主体资格,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权 诉权 检察权
下载PDF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14,共5页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明确原告的主体资格。如果把原告限定在传统诉讼法认可的利害关系人这一狭窄范围,将不利于公共环境利益的保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赋予检察机关、环保团体、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公民个人原告资格有着重大而深...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明确原告的主体资格。如果把原告限定在传统诉讼法认可的利害关系人这一狭窄范围,将不利于公共环境利益的保护。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赋予检察机关、环保团体、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公民个人原告资格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原告多元化的情形下,有必要对起诉顺序、鼓励公民提起诉讼等问题给予回应,以期让公益诉讼这一制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最大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公民诉讼
下载PDF
行政公益诉讼内涵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邹效顺 徐寅哲 《零陵学院学报》 2005年第1X期8-12,共5页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危险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特定机关也可以...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危险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特定机关也可以不经申请而依职权主动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特定机关包括检察院和公益性社会团体及自治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诉的利益 直接利害关系 公共利益
下载PDF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建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志中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1-74,共4页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西方国家保护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具有监督公民和企业等污染源自觉守法、督促环境主管部门严格执法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功能。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探索在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西方国家保护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具有监督公民和企业等污染源自觉守法、督促环境主管部门严格执法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功能。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探索在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必要且可行的一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诉讼 公民 理论基础
下载PDF
论公民个人和环保部门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直接原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0-32,共3页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环保组织和检察机关作为直接原告已基本形成共识,除此之外的资格限定尚有争议。统筹兼顾,权衡利弊,公民和环保部门作为直接原告,条件尚不成熟。
关键词 公民 环保部门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
下载PDF
环境公益诉讼
20
作者 陈先年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2-54,共3页
环境公益诉讼在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一种制度。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中并没有体现环境公益诉讼。相反,我国的环境形势决定了建立这种制度的必要性。从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特点、法律依据浅显地谈谈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基本设想。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公民诉讼 制度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