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意识”的颠覆与重构——弗洛伊德“心理小说”理论及其批评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黎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73,共7页
从20世纪初期起弗洛伊德就在小说观念领域悄然发动了一次革命,他把自己的"深层心理学"理论延伸到了小说理论研究和批评之中,明确肯定了"心理小说"的人性意义和现代审美价值,并从"无意识"表现的历史存在... 从20世纪初期起弗洛伊德就在小说观念领域悄然发动了一次革命,他把自己的"深层心理学"理论延伸到了小说理论研究和批评之中,明确肯定了"心理小说"的人性意义和现代审美价值,并从"无意识"表现的历史存在揭示了西方小说史的心理学本质,对西方古典主义的小说创作原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有力地影响了西方现代小说家的理论立场和创作观念。但其理论和批评中过于浓厚的"泛性论"色彩和古典主义传统的余波又阻碍了弗洛伊德小说思想与西方现代小说创作批评界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心理小说 无意识 精神分析批评
下载PDF
鲁迅心理小说艺术综论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卓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2-66,共5页
鲁迅的心理小说是带动中国小说现代化转型的先锋创作,它以丰富多彩的心理结构形态和回熟深刻的心理表现技巧,率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视野。鲁迅心理小说多样化的内心独白和独具特色的心理分析、意识流表现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 鲁迅 心理小说 内心独白 心理分析 意识流
下载PDF
漫游在自然与心灵的堤岸——关于小说发展的几个断片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明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90-95,共6页
随着"新小说"对传统小说创作方法的颠覆,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合理性问题得以突显,也使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有了重新构造的契机。小说样态从现实主义小说到心理小说,再到"新小说"的变迁,一方面体现人类运用语言把... 随着"新小说"对传统小说创作方法的颠覆,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合理性问题得以突显,也使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有了重新构造的契机。小说样态从现实主义小说到心理小说,再到"新小说"的变迁,一方面体现人类运用语言把握对象方式的变迁,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诗意在人类不断循环往复的文学创新中向历史深处的积淀。诗意在"新小说"艺术探索终极处的呈现,应被视作文学在面对混沌与深邃的世界时又一次向诗性的皈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心理小说 新小说 诗意
下载PDF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将军底头》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7期61-64,共4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新感觉派小说的领军人物之一,施蛰存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人的心理,进行文学创作,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树立了心理分析小说的旗帜。《将军底头》中他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并塑造了历史中的唐朝将军花惊定,对人...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新感觉派小说的领军人物之一,施蛰存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人的心理,进行文学创作,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树立了心理分析小说的旗帜。《将军底头》中他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并塑造了历史中的唐朝将军花惊定,对人性复杂和矛盾的特点进行了生动的表现。施蛰存的小说对推进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军底头》 精神分析 爱情悲剧 心理小说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西方文学的“内转”倾向
5
作者 刘友利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77-179,共3页
20世纪西方文学最主要的变化是“内转”,即作家从关注外部物质现实转移到内部心理现实。”内转”是当时时代变化的产物,也与当时弗洛伊德心理学说和柏格森哲学等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内转的具体表现是心理小说和意识流小说的产生。
关键词 西方文学 20世纪 意识流小说 心理现实 时代变化 弗洛伊德 心理小说 具体表现 柏格森
下载PDF
被人遗忘的“最后一个维多利亚人”——论乔治·梅瑞狄斯的文学创作
6
作者 赵国龙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2-83,86,共3页
乔治·梅瑞狄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重要作家,但与同时代的哈代、劳伦斯的声名显赫相比,作为"最后一个维多利亚人"的梅瑞狄斯的名声却黯淡很多,甚至长期被人遗忘和忽视。事实上,他在喜剧精神、心理小说以及自传体诗歌等... 乔治·梅瑞狄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重要作家,但与同时代的哈代、劳伦斯的声名显赫相比,作为"最后一个维多利亚人"的梅瑞狄斯的名声却黯淡很多,甚至长期被人遗忘和忽视。事实上,他在喜剧精神、心理小说以及自传体诗歌等方面为英国文学作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和值得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 梅瑞狄斯 喜剧精神 心理小说 自传体诗歌
下载PDF
西化与化西——论施蜇存早期作品的复合特色
7
作者 王晓岗 《绥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7-99,共3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是经历了西化和化西的双重变奏的,施蛰存的早期作品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他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深入开掘人的内在世界,存在明显的西化特点,但同时施蛰存努力使西方技巧本土化,他把笔... 中国近现代文学是经历了西化和化西的双重变奏的,施蛰存的早期作品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他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深入开掘人的内在世界,存在明显的西化特点,但同时施蛰存努力使西方技巧本土化,他把笔下的人物还原到日常生活当中来,从正常人的角度刻画他们的细微心理活动,显示出作品对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的认识和批判,化西成分显著。西化和化西复合变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化 化西 心理小说
下载PDF
新时期心理小说的发展与变革
8
作者 周雪花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新时期的心理小说经历了一个从超我情结到自我的尴尬 ,再到本我欲望的书写过程。“超我情结”是一种个人欲求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是一种高蹈的救世情怀的体现 ,“自我尴尬”是本能欲望在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中 ,主人公的精神处于一种被... 新时期的心理小说经历了一个从超我情结到自我的尴尬 ,再到本我欲望的书写过程。“超我情结”是一种个人欲求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是一种高蹈的救世情怀的体现 ,“自我尴尬”是本能欲望在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中 ,主人公的精神处于一种被围攻的尴尬境地。而“本我欲望”则是对“超我情怀”的颠覆 ,是个人化欲望的直接书写。在现实的生存原则中体现出的人的本真存在 ,才是文学的使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小说 发展 超我 自我 本我 意识流小立 人格
下载PDF
中国现代心理小说的寻位和缺失
9
作者 张宝春 《长春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78-80,共3页
《狂人日记》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又是中国现代心理小说的发端,与当时世界文坛最前卫的小说具有同步性。然而鲁迅之后的作家们却没有承继鲁迅的开拓,偏离了现代小说的方向,造成了中国现代心理小说的缺失。究其原因是鲁迅之后的... 《狂人日记》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又是中国现代心理小说的发端,与当时世界文坛最前卫的小说具有同步性。然而鲁迅之后的作家们却没有承继鲁迅的开拓,偏离了现代小说的方向,造成了中国现代心理小说的缺失。究其原因是鲁迅之后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心理小说丧失了其发展所需要的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心理小说 《狂人日记》 缺失 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环境 文化环境
下载PDF
施蛰存心理现代小说的本土化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满建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4-89,共6页
施蜇存成功地推进了心理现代小说的本土化,他的心理小说在对人的复杂心理进行剖析的同时,充溢着古典的情怀,回荡着东方的文化神韵,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滋养,江南人文环境的濡染,形成了施蜇存独特... 施蜇存成功地推进了心理现代小说的本土化,他的心理小说在对人的复杂心理进行剖析的同时,充溢着古典的情怀,回荡着东方的文化神韵,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滋养,江南人文环境的濡染,形成了施蜇存独特的文化心理积淀。这也是他能将西方心理现代主义本土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心理现代小说 本土化
下载PDF
从小说集《将军底头》看施蛰存历史小说书写特征
11
作者 李昱萱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70-72,90,共4页
《将军底头》是三十年代海派作家施蛰存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历史小说集。在小说当中他完成了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审美实践,并从历史出发关照更为深刻的内部现实,从而展现人在潜意识和欲望之下的真实人性。本文主要从小说的文本特征探寻,叙... 《将军底头》是三十年代海派作家施蛰存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历史小说集。在小说当中他完成了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审美实践,并从历史出发关照更为深刻的内部现实,从而展现人在潜意识和欲望之下的真实人性。本文主要从小说的文本特征探寻,叙事艺术上的突破及其取得的审美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寻施蛰存历史小说书写特征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将军底头》 心理分析历史小说 海派
下载PDF
钱钟书小说创作心态管窥 被引量:1
12
作者 伏涤修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1期20-23,共4页
从分析钱钟书小说的题旨、选材、艺术旨趣、为文风格入手 ,探讨了钱钟书小说创作的心态 ,认为钱钟书的小说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人性批判精神 ;反知识分子的外在表象只是他崇尚真学术、维护学术尊严的反向反应 ;他不炫学却自具过... 从分析钱钟书小说的题旨、选材、艺术旨趣、为文风格入手 ,探讨了钱钟书小说创作的心态 ,认为钱钟书的小说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人性批判精神 ;反知识分子的外在表象只是他崇尚真学术、维护学术尊严的反向反应 ;他不炫学却自具过人睿智与不羁才情 ;他的为文风格并不等同于他的为人作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人文思想 艺术旨趣 创作心态
下载PDF
困境中的挣扎——丁玲早期小说创作心态分析
13
作者 陈红玲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97-99,共3页
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反映了"五四"运动退潮后激进的女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世界,道出了她们内心的苦闷,发泄她们对社会的不满,这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和主体创作心态:迷惘、求索与抗争等,这些构成了丁玲早期创作... 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反映了"五四"运动退潮后激进的女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世界,道出了她们内心的苦闷,发泄她们对社会的不满,这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和主体创作心态:迷惘、求索与抗争等,这些构成了丁玲早期创作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早期创作心态 孤独 欲望表达与抗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