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员工职业生涯的心理契约的动态管理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文静 《经济与管理》 2004年第10期59-61,共3页
员工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员工的需求、态度、工作行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在内容上也会发生变化。而心理契约作为一种隐性契约,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对... 员工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员工的需求、态度、工作行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在内容上也会发生变化。而心理契约作为一种隐性契约,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对其进行动态管理。本文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视角阐述了员工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动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 心理契约 动态管理
下载PDF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并购人员动态管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帆 金占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处于并购动荡中的心理契约容易失衡,产生心理契约破裂和违背,进而导致并购整合的危机或失败。从心理契约的定义和基础入手,分析了并购对被并购企业内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针对心理契约的变化提出了人员动态管理模型,并探讨了相应的管理... 处于并购动荡中的心理契约容易失衡,产生心理契约破裂和违背,进而导致并购整合的危机或失败。从心理契约的定义和基础入手,分析了并购对被并购企业内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针对心理契约的变化提出了人员动态管理模型,并探讨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企业并购 人员 动态管理
下载PDF
我国品德心理结构研究综述 被引量:8
3
作者 马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11,19,共4页
品德心理结构是品德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静态”、“动态”、“本质”三个层面对我国品德心理结构研究的理论进行了整理、汇总 ,为提升德育工作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国 品德心理结构 品德心理研究 综述 德育工作
下载PDF
心理契约在合同制护士管理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丽燕 吴卫红 冯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2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在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分析2010~2011年某医院合同制护士在实施心理契约管理前后的职业倦怠率及离职率。结果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对合同制护士进行管理,能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 目的探讨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在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分析2010~2011年某医院合同制护士在实施心理契约管理前后的职业倦怠率及离职率。结果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对合同制护士进行管理,能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感,降低离职率。二者前后对比,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能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对合同制护士进行全程动态心理契约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护理人员流失,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制护士 心理契约 职业倦怠 离职率 动态管理
下载PDF
城市公园的多维可达性动态评估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卢雨蓉 邓建锋 +1 位作者 韩贵锋 雷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97,共6页
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评估除了基于交通(距离、时间、成本)的可达性外,视觉可达性、心理可达性也是度量居民对公园服务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从交通可达性、视觉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3个维度,构建可达性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选取重庆市3个城市综... 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评估除了基于交通(距离、时间、成本)的可达性外,视觉可达性、心理可达性也是度量居民对公园服务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从交通可达性、视觉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3个维度,构建可达性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选取重庆市3个城市综合公园作为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对距离公园边界1km区域内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到发展期,3个维度的可达性均明显增加;至成熟期,交通可达性趋于稳定,视觉可达性下降,心理可达性持续增加。在空间分布上,交通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呈现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趋势,视觉可达性在不同方位上差异显著;综合可达性由早期的“同心圆”模式分布逐渐演变为“偏向”式聚集,在某些方位上呈现跳跃式分布。多维可达性的动态评估能有效挖掘城市公园的潜在服务功能和价值,客观评估城市公园布局的公平性和居民对公园的可获得性,让更多的人包括弱势群体能够共享环境福利,为城市公园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和旧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交通可达性 视觉可达性 心理可达性 动态评估
下载PDF
陆军新兵集训期心理特点动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辛阔林 王云贵 侯霞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406-2408,共3页
目的探讨陆军男性新兵集训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问卷(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SPSS)对3个旅所有入伍的2 532名新兵训练前后进... 目的探讨陆军男性新兵集训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问卷(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SPSS)对3个旅所有入伍的2 532名新兵训练前后进行4次测试,测试结果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 SCL-90分析显示新兵集训前的情绪问题(抑郁与焦虑)、人际和集训中期的躯体症状较其他阶段明显,且在下连队两周后较集训末期有所升高(F值分别为11.85、27.65、5.54、14.33,P<0.05);不同阶段个性特征变化显示新兵神经质、掩饰性评分逐步降低,精神质评分呈整体升高趋势(F值分别为98.91、166.25、1 107.96,P<0.05);集训不同阶段应付方式显示新兵在集训中期较多运用"自责"、"退避"方式,集训末期运用"合理化"、"解决问题"方式较多,新兵下连后"幻想"、"求助"方式较多(F值分别为162.96、176.59、99.64、60.62、361.90、49.27,P<0.05);社会支持情况显示集训中期整体社会支持状况为最低阶段,随着集训结束与下连队后与各方面联系增加,社会支持也随之提高。结论集训期新兵心理状况存在两个明显的波动期,分别是集训中期和下连后两周,应加强这两个波动期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军新兵 集训期 心理特点 动态研究
下载PDF
论心理契约的动态过程 被引量:5
7
作者 樊立三 冯彩玲 时勘 《社会心理科学》 2008年第2期3-6,共4页
本文对心理契约的形成、改变、破裂和补救的动态过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特别就研究中有关心理契约的形成规律和补救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开展深入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形成 破裂 补救 动态过程
下载PDF
隐喻话语动态分析法:理论、应用与前瞻
8
作者 刘文宇 孙明月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隐喻研究视角逐渐从心理认知转向社会认知。在此背景下,Cameron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引入隐喻研究,提出隐喻话语动态分析法。该方法更加关注语言、认知、情感、物质、文化等语境的相互作用,强调活动参... 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隐喻研究视角逐渐从心理认知转向社会认知。在此背景下,Cameron将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引入隐喻研究,提出隐喻话语动态分析法。该方法更加关注语言、认知、情感、物质、文化等语境的相互作用,强调活动参与者在交流、互动和协商中形成的动态隐喻认知过程。相较于传统隐喻研究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灵活的解析维度和观察路径。鉴于国内目前相关研究尚缺乏实证性考察和规范性研究,本文通过介绍和评析隐喻话语动态分析法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实施过程,一方面致力于推动隐喻研究范式发展,另一方面也对阐释话语参与者所传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 隐喻话语动态分析法 隐喻 社会认知 心理认知 动态过程
原文传递
论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景春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67-72,共6页
本文对制约心理发展因素进行了动态的系统的分析,把制约心理发展基本因素概括为遗传和生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生活因素、主体活动因素、内在心理因素五个方面,并对遗传、成熟、异变。母体环境、地理环境、教育、社会环境、学习、... 本文对制约心理发展因素进行了动态的系统的分析,把制约心理发展基本因素概括为遗传和生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生活因素、主体活动因素、内在心理因素五个方面,并对遗传、成熟、异变。母体环境、地理环境、教育、社会环境、学习、劳动、阅历、创造、内部矛盾、关键期,能动性等主要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时期,制约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和主要因素是不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发展 制约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发展因素 生理因素 基本因素 生活因素 主体活动 心理因素 地理环境 社会环境 内部矛盾 作用机制 不同时期 主导因素 关键期 能动性 遗传 学习 文章
下载PDF
建筑造型动态性的分析与研究(二)──力的呈示与建筑造型动态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86-96,共11页
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研究,将建筑产生“动感”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心理力”,正是这种“力”,才使建筑造型静中有动,使不同的建筑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活力;造型元素的倾斜、形变和重复是形成这种“心理力”... 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研究,将建筑产生“动感”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心理力”,正是这种“力”,才使建筑造型静中有动,使不同的建筑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活力;造型元素的倾斜、形变和重复是形成这种“心理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筑动态造型创造的主要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造型 格式塔心理学 心理力 动态平衡
下载PDF
基于心理契约的饭店员工流失动态管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赤建 李建达 喻彩霞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108-111,共4页
饭店员工是饭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然而饭店业员工流失现象日益增多,给饭店经营管理带来了严重影响。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对饭店员工心理契约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员工流失动态管理模型,并从微观、宏观两方面提出控制员工流失的对策。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员工流失 动态管理
下载PDF
科研人员主动职业转换的心理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发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国东 李柱 王甫希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110,共17页
科研人员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科研人员的职业选择和去向不仅关乎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更成为实践界、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等众多利益相关方关注的焦点。国内对于职业转换的研究关注较少,尤其对于科研... 科研人员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科研人员的职业选择和去向不仅关乎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更成为实践界、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等众多利益相关方关注的焦点。国内对于职业转换的研究关注较少,尤其对于科研人员职业群体的职业转换的动态过程研究更为缺乏。本研究通过对16名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了科研人员主动职业转换决策的心理机制模型,即"个体与科研匹配(初次匹配)-科研动机与效能感变化-职业转换意愿产生-个体与新职业匹配(再次匹配)-职业转换完成"五阶段模型;此外,该模型还揭示了个体与职业的动态匹配机制,即如果个体与新职业不匹配,会再次诱发个体与新职业的匹配机制,直至职业转换完成。本研究构建的科研人员职业转换的理论模型扩展了职业转换的相关理论,对于启发未来实证研究、指导科研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转换 心理机制 科研人员 动态匹配
原文传递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违约现象分析——基于心理契约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欣雨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4年第8期13-16,共4页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诸多分析和建议,这些分析基本上厘清了问题出现的原因,但违约现象的出现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原因造成的,全面衡量分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违约的内在原因才是解决的首要方面,二者之间不仅仅有着经济契约,...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诸多分析和建议,这些分析基本上厘清了问题出现的原因,但违约现象的出现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原因造成的,全面衡量分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违约的内在原因才是解决的首要方面,二者之间不仅仅有着经济契约,还有彼此构建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在双方之间是否能够达到均衡是违约是否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基于心里契约的视角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出现的就业违约现象进行心理契约机理分析,进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实现心理契约的动态均衡,从而减少就业违约现象,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沟通机制 动态均衡
原文传递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管理工作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倩 《科教导刊》 2014年第1期215-,217,共2页
文章尝试通过分析和总结现有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管理模式中凸显出的学生干部工作动机复杂,工作效率低下,在教育管理中激励教育使用过度,学生干部个体和群体的培养教育失衡等问题,积极引入心理契约理论,将其应用于高校的学生干部培... 文章尝试通过分析和总结现有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管理模式中凸显出的学生干部工作动机复杂,工作效率低下,在教育管理中激励教育使用过度,学生干部个体和群体的培养教育失衡等问题,积极引入心理契约理论,将其应用于高校的学生干部培养管理实践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的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学生干部 动态平衡 培养 管理
下载PDF
工程项目团队心理授权动态演化因子辨识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春玲 许芝卫 姬玉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98,共6页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探究心理授权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动态演化机制和发展规律。首先,识别、分析工程项目团队心理授权与其动态演化要素之间因果关系;其次,构建工程项目团队心理授权动态演化的SD模型;最后,揭示团队心理授权发展、转...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探究心理授权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动态演化机制和发展规律。首先,识别、分析工程项目团队心理授权与其动态演化要素之间因果关系;其次,构建工程项目团队心理授权动态演化的SD模型;最后,揭示团队心理授权发展、转换规律及动态调控机理,并提出工程实施三阶段的项目管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项目团队 心理授权 动态演化 系统动力学
原文传递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心理问题预警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童欢欢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14期65-69,共5页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管理问题,基于网络与数据库等大数据技术,文中提出了具有较高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心理预警动态管理系统。通过详细分析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原因,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心理动态管理机制与模式。在此基础上...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管理问题,基于网络与数据库等大数据技术,文中提出了具有较高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心理预警动态管理系统。通过详细分析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原因,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心理动态管理机制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Hadoop与HDFS技术建立了具有较优实时性的动态管理平台,同时引入SQL数据库软件技术,实现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查询、记录和预警等数据处理功能,形成了以校园网为共享平台的心理预警动态管理系统。实验与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完整地实现设计功能且运行良好,所得出的分析结果与数据也具有较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问题 危机预警 动态管理 大数据技术 ASP技术 跟踪评价
下载PDF
试论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勾柏频 《安顺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87-89,共3页
心理契约是以期望为主要形式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主观心理约定,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建构符合学校组织特点和教师角色特点的心理契约管理模式,加强沟通、保持学校与教师之间期望的动态平衡,信守对教师的承诺并在学校不得不违... 心理契约是以期望为主要形式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主观心理约定,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建构符合学校组织特点和教师角色特点的心理契约管理模式,加强沟通、保持学校与教师之间期望的动态平衡,信守对教师的承诺并在学校不得不违背契约时及时进行政策解释,努力提高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营造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学校管理 动态平衡 工作满意度
下载PDF
视觉动态评估联合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瘢痕疙瘩患者临床疗效及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花花 马园园 +1 位作者 赵倩楠 周粤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视觉动态评估联合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瘢痕疙瘩患者临床疗效、焦虑及对瘢痕区域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42例瘢痕疙瘩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放疗+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视... 目的探讨视觉动态评估联合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瘢痕疙瘩患者临床疗效、焦虑及对瘢痕区域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42例瘢痕疙瘩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放疗+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视觉动态评估联合系统化心理干预。观察12个月。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12个月末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瘢痕状况,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状况,应用视觉测量尺评估患者对瘢痕区域满意度,干预12个月末统计复发率。结果干预6个月及12个月末两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及12个月末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视觉测量尺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干预12个月末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系统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瘢痕疙瘩患者予以视觉动态评估联合心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心理干预 动态评估 临床疗效 焦虑
下载PDF
心理契约视角下高职产业学院师资的动态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百军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29-34,共6页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师资队伍直接决定着产业学院的建设效果。在分析产业学院建设对师资的要求和产业学院教师心理契约失衡的基础上,以心理契约微观研究视角,构建产业学院师资心理契约的EAR循环系统,并建立促...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师资队伍直接决定着产业学院的建设效果。在分析产业学院建设对师资的要求和产业学院教师心理契约失衡的基础上,以心理契约微观研究视角,构建产业学院师资心理契约的EAR循环系统,并建立促进EAR系统而有效循环的运行机制,从组织管理上保障产业学院师资形成积极的有序变化,达成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产业学院 师资队伍 动态管理
下载PDF
昆明市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活力状态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思栋 徐畅洋 +1 位作者 王晓琴 普照民 《体育科技》 2014年第2期88-89,共2页
本研究主要调查昆明市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心理活力状态的现状,分析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昆明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一般,总体来说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不是很好;二、大学生的心理... 本研究主要调查昆明市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心理活力状态的现状,分析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昆明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一般,总体来说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不是很好;二、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指数成正相关,体育锻炼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认知活力、情绪活力、行为活力、动机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体育锻炼指数越高其心理活力越高,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活动指数 心理健康 心理活力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