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成因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艳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2-35,共4页
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主要包含:爱是对人类存在问题的回答;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是一种态度;爱是一种实践等等。弗洛姆生活的社会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社会批判方式以及马克思的历史... 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主要包含:爱是对人类存在问题的回答;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是一种态度;爱是一种实践等等。弗洛姆生活的社会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社会批判方式以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其异化理论都对这一思想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虽然是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意识形态下的产物,但是弗洛姆反思爱的失落与危机,追寻真爱的过程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爱的哲学 精神分析学说 社会批判理论 异化理论
下载PDF
沈从文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正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沈从文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沈从文在表现都市情欲、乡村性爱、"诗与火"内在个人爱欲体验等性爱题材小说方面,自觉借鉴和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从而深化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沈从文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沈从文在表现都市情欲、乡村性爱、"诗与火"内在个人爱欲体验等性爱题材小说方面,自觉借鉴和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从而深化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但同时也给其创作带来某种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 都市情欲 乡村性爱 个人爱欲体验
下载PDF
人性的一面——自私个性的剖析——《呼啸山庄》主题新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建玫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9-50,共2页
运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人性的一面——自私个性的角度出发,剖析主人公希克厉和凯瑟琳的自私性格,对《呼啸山庄》的主题提出一些不同以往的看法。
关键词 《呼啸山庄》 自私性 凯瑟琳 主人公 人性 主题 新探 希克 精神分析理论 剖析
下载PDF
精神分析理论的非理性主义
4
作者 郝敬习 李林森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2-75,共4页
弗洛伊德主义 ,又称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理论 ,这一理论产生于 19世纪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与 17、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哲学把理性当作人类本性的传统观点完全对立 ,强调人的无意识本能欲望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因 ,从而也汇入了 2 ... 弗洛伊德主义 ,又称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理论 ,这一理论产生于 19世纪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与 17、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哲学把理性当作人类本性的传统观点完全对立 ,强调人的无意识本能欲望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因 ,从而也汇入了 2 0世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中 ,并为非理性主义哲学提供了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 非理性主义 心理分析理论 无意识本能欲望 人生哲学
下载PDF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爱情心理与经典阐释——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琰 余炯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87-90,共4页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一个陌生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向一位著名作家坦露自己的思慕之情。文章认为,与其说这是一种狂热的爱情,不如说是一种非正常人格在男女关系中的曲折反映。文章从女主人公心理入手,以精神分析理论为观照...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一个陌生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向一位著名作家坦露自己的思慕之情。文章认为,与其说这是一种狂热的爱情,不如说是一种非正常人格在男女关系中的曲折反映。文章从女主人公心理入手,以精神分析理论为观照,简要分析其畸形爱情心理及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 爱情心理 父亲缺位 力比多
下载PDF
论精神分析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6
作者 曹蓝田 王道阳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99-102,共4页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不断汲取文学领域内的营养来填充自己;另一方面又对文学领域内的诸多问题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从而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不断吸收西方思潮,弗洛伊德理论被引进以后,就...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不断汲取文学领域内的营养来填充自己;另一方面又对文学领域内的诸多问题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从而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不断吸收西方思潮,弗洛伊德理论被引进以后,就对中国心理学、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产生影响。本文旨在论述弗洛伊德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从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三个方面考察了弗洛伊德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内的接受和运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 文学理论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下载PDF
精神分析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同构互补性
7
作者 刘伟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4-57,共4页
借助于阴阳四象的观念与逻辑结构,会发现精神分析学与唯物辩证法在宏观框架上具有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弗氏的以性本能为核心的潜意识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也具有同构性。把马克思学说关于意识的触角往前延伸到精神分析学所提示的潜... 借助于阴阳四象的观念与逻辑结构,会发现精神分析学与唯物辩证法在宏观框架上具有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弗氏的以性本能为核心的潜意识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也具有同构性。把马克思学说关于意识的触角往前延伸到精神分析学所提示的潜意识领域里,再转过身来将精神分析学的潜意识与意识连接在马克思的“物质”范畴上,就能将两种理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弥补各自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 辩证唯物主义 阴阳 四象
下载PDF
菲利普·罗斯《凡人》的精神分析学解读
8
作者 朱娟辉 《云梦学刊》 2011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凡人》,其死亡主题和对人性本能欲望的描述契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即"死的本能"和"力比多"(Libido)说。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凡人》 精神分析学 解读
下载PDF
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网络成瘾症分析
9
作者 韩大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11-112,共2页
网络成瘾症或称网络病态使用,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何科学的认识这种社会现象,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本文试用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加以解释。
关键词 网络成瘾 精神分析理论 分析
下载PDF
浅论郁达夫小说中的心理描写
10
作者 徐月月 《环球首映》 2019年第9期116-117,共2页
郁达夫的小说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本论文拟从四个角度,对其小说的心理描写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研究其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以及表达方式;其次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其小说心理描写独有的特点;再者从文学即人... 郁达夫的小说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本论文拟从四个角度,对其小说的心理描写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研究其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以及表达方式;其次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其小说心理描写独有的特点;再者从文学即人学的角度,探究作家自我心理与其作品人物心理的联系。最后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其小说心理描写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研究其小说心理描写的独有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描写 精神分析相关理论 美学 施蜇存 劳伦斯
下载PDF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观照下《飘》的人物形象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俊广 曾建湘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文章运用荣格关于"阿尼玛"、"阿尼姆斯"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分析了玛格丽特.米歇尔《飘》中的几组人物形象,认为他们的形象是"阿尼玛"、"阿尼姆斯"付诸行动的结果,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心理原型的... 文章运用荣格关于"阿尼玛"、"阿尼姆斯"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分析了玛格丽特.米歇尔《飘》中的几组人物形象,认为他们的形象是"阿尼玛"、"阿尼姆斯"付诸行动的结果,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心理原型的投射,同时也源于玛格丽特.米歇尔自身的"阿尼姆斯"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荣格心理分析法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下载PDF
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诊青春期抑郁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丽 袁金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4期139-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诊青春期抑郁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青春期抑郁症自杀服药急诊抢救患儿,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 目的探讨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诊青春期抑郁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青春期抑郁症自杀服药急诊抢救患儿,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抢救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杀态度评分、压力知觉评分及用药总依从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自杀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压力知觉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诊青春期抑郁症患儿中的应用,可改善患儿的自杀态度与压力感知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抑郁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自杀态度 压力感知 用药总依从率
下载PDF
“诙谐模仿”:纳博科夫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批判
13
作者 熊哲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3-168,共6页
本文在"纳博科夫的圈套"概念基础上,全面论述了纳博科夫"诙谐模仿"的创作方法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关系。纳博科夫正是通过对弗洛伊德文本的诙谐模仿,特别是在"伊底帕斯情结"、"性象征"... 本文在"纳博科夫的圈套"概念基础上,全面论述了纳博科夫"诙谐模仿"的创作方法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关系。纳博科夫正是通过对弗洛伊德文本的诙谐模仿,特别是在"伊底帕斯情结"、"性象征"、"力比多"和"自由联想"("原始场景")方面的杰出运用,从而圆满地实现了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文学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诙谐模仿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伊底帕斯情结 性象征 力比多 自由联想
下载PDF
心理分析与自杀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库少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99,共8页
弗洛伊德的驱力和性心理发展、E ROS—T HANATOS、精神结构、人格结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是研究自杀的重要依据。本文依据弗洛伊德的这些理论重点研究了自杀行为的原因与动力。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理论 自杀行为 动因
下载PDF
《在路上》的精神分析理论观
15
作者 李竹君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47-,共1页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垮掉派"的经典之作,以文学形式体现了二战后"美国梦"扭曲的表现形式,半自传的叙述手法更能增加读者的参与性.本文着眼于作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和理想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探讨凯鲁亚克是...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垮掉派"的经典之作,以文学形式体现了二战后"美国梦"扭曲的表现形式,半自传的叙述手法更能增加读者的参与性.本文着眼于作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和理想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探讨凯鲁亚克是如何将其心理特征刻画在作品人物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 《在路上》 人格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