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失效后钢板固定和关节置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立云 孙永强 +2 位作者 李昂 王宏博 高延征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6-502,共7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FP)翻修术及人工髋关节重建翻修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失效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3月—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FP)翻修术及人工髋关节重建翻修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失效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3月—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效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65~83岁[(71.2±2.0)岁]。病程60~267 d[(83.1±3.6)d]。骨折Evans分型:Ⅱ型11例,Ⅲ型13例,Ⅳ型19例。23例行人工髋关节重建翻修术(人工关节翻修组),20例行LPFP翻修术(LPFP翻修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8个月,平均13.6个月。人工关节翻修组和LPFP翻修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1±3.2)d和(13.2±2.9)d(P<0.05),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0.2±2.8)d和(16.4±3.4)d(P<0.05)。人工关节翻修组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21.7±3.2)分,术后1,2,3,6,9,12个月分别为(70.7±4.8)分、(74.6±4.1)分、(78.6±3.3)分、(82.9±5.2)分、(83.8±5.8)分、(84.9±6.4)分;LPFP翻修组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21.1±3.7)分,术后1,2,3,6,9,12个月分别为(59.9±2.1)分、(64.79±3.4)分、(70.1±4.2)分、(73.9±4.2)分、(76.2±6.3)分、(77.9±6.8)分。人工关节翻修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LPFP翻修组逐渐提高(P<0.05)。术后两组各出现1例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后伤口愈合;人工关节翻修组1例发生股骨骨折,LPEP翻修组3例发生股骨骨折,均给予钢丝捆扎固定后愈合。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效患者,人工髋关节重建翻修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LPFP内固定翻修术相当,但前者可缩短住院时间,更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 不愈合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原文传递
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2
作者 曾昭勋 陈宗雄 邱俊钦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DHS、Gamma钉及PFNA治疗。比较3种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DHS、Gamma钉及PFNA治疗。比较3种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 162例均获随访,时间1~2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引流量:PFNA组与D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DHS组最高(P〈0.05);术后疗效比较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Gamma钉比较,PFNA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中占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GAMMA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杰 苏永刚 +2 位作者 张知博 姜永冲 李小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3期2540-2544,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以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观察组采用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患者髋关节各项评分相比术前均有升高,术后3个月的各项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减少住院时间,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且可改善髋关节各项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不稳定型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疗效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北南 邓腾孝 +2 位作者 黄河 肖孝银 李忠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22期3391-3392,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该院收治的38例年龄75~95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对围术期的准备及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伤口...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该院收治的38例年龄75~95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对围术期的准备及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伤口痊愈出院,未出现围术期并发症(1例因术后3个月再次摔倒致内固定松动,取出后择期行关节置换手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评定标准,优20例,良17例,差1例,优良率97.4%。结论闭合复位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少、早期活动、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外科学 闭合复位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老年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顺势双向牵引复位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喻单根 李宏杰 +6 位作者 郑宏江 刘彩霞 王红 樊英 吕飞 张建河 张娜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52-55,60,共5页
目的探讨顺势双向牵引复位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自本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4~86岁,平均65岁;随机分成两组,采用顺势双向牵引复位器复位25例,采用牵... 目的探讨顺势双向牵引复位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自本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4~86岁,平均65岁;随机分成两组,采用顺势双向牵引复位器复位25例,采用牵引床牵引复位23例,手术选择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骨折闭合复位率、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4个月。两组病人中,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骨折闭合复位率、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及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顺势双向牵引复位器复位骨折端,骨折闭合复位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的次数少及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顺势双向牵引复位器 骨折固定
下载PDF
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凤龙 李东亮 +3 位作者 张利辉 张世虎 张晓光 杨凤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分析髓内固定系统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 Tan)及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4种髓内固定系统治疗9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比... 目的分析髓内固定系统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 Tan)及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4种髓内固定系统治疗9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比较4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结果 9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PFNA组1例术后5个月发生外伤后股骨颈骨折;PFNA-Ⅱ组1例术后3个月发生螺旋刀片切出;PFN组2例术后1周时发生深静脉血栓。手术时间:PFN组长于其他3组,与PFNA组、PFNA-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nter Ta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与PFNA组、PFNA-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PFNA-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PFN组多于其他3组,与PFNA组、PFNA-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nter Ta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与PFNA组、PFNA-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PFNA-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臂机透视次数:PFN组多于其他3组,与PFNA组、PFNA-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nter Ta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与PFNA组、PFNA-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PFNA-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选择合适的髓内固定系统治疗都可以获得良好疗效,而PFNA-Ⅱ和PFNA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PFN与DHS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健民 黄炳生 +3 位作者 黄炯峰 陈立安 王永胜 廖文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08年6月收治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随机分为DHS和PFN两类手术组(分另为307例及32例)。比较...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08年6月收治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随机分为DHS和PFN两类手术组(分另为307例及3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等。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5.1月。与DHS组相比,PFN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且可早期下床负重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PFN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老年 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并股骨中上段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8
作者 史宏伟 王振普 杨占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0-261,26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配合有限切开复位钛捆绑带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并股骨中上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21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并股骨中上段骨折的病人,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或...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配合有限切开复位钛捆绑带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并股骨中上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21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并股骨中上段骨折的病人,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或配合行有限切开复位钛捆绑带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21例病人全部获得9个月~5年的随访,平均13个月,所有病例均达临床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折断、松动、脱出等情况。患肢髋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根据病人的年龄和骨折的类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或配合行有限切开复位钛捆绑带内固定技术是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易行、固定牢固可靠、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良好的保留了患肢的功能。技术的主要关键是在微创的前提下达到解剖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钛捆绑带 股骨干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大粗隆后方分离骨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梓元 李康养 +7 位作者 王彬 高峰 郭胜洋 马明 易存国 周小小 王秀会 夏胜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合并股骨大粗隆后方分离骨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股骨大粗隆分离骨块是否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06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65例合并股...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合并股骨大粗隆后方分离骨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股骨大粗隆分离骨块是否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0-06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65例合并股骨大粗隆后方分离骨块的Evans-JensenⅢ、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通过X线片、CT图像判断股骨大粗隆后方分离骨块是否存在>2 mm的间隙或骨皮质明显不连续情况。股骨大粗隆后方骨块愈合位置满意者纳入A组,股骨大粗隆后方骨块愈合位置欠佳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VAS评分、患侧髋关节外展活动度。结果16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6个月。147例术后3~4个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良好,其余18例骨折于术后6个月内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7个月。术后1年93例股骨大粗隆后方骨块愈合不良、位置欠佳,较术后1周增加23例。A组与B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年患侧髋关节外展活动度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满意的优点,但是髓内钉置入过程中对骨块的推挤是加剧股骨大粗隆后方骨块进一步分离的主要原因,针对股骨大粗隆后方分离骨块缺乏有效的固定方法,容易造成分离骨块愈合位置不佳,进而影响髋关节外展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大粗隆骨块 股骨近端髓内钉 髋关节外展活动度
原文传递
应用中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成云 查庆林 张鸿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髓内钉(PFNA)术后患者应用中药治疗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应用中药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髓内钉(PFNA)术后患者应用中药治疗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应用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骨折不愈合率。结果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骨折不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应用中药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有效缓解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髓内钉 髋关节功能评分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骨折愈合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 复元活血汤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不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杜尧 徐杨俊 +1 位作者 李悦 范步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各54例。内固定组以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置换组予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2...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各54例。内固定组以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置换组予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2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本体感觉平衡功能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 术后6个月,置换组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2组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Harris髋部评分、髋部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升高,置换组高于内固定组(P <0.05);2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升高,但置换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低于内固定组(P <0.05);置换组骨密度升高,且高于内固定组(P <0.05);随访期间,置换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P <0.05)。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内固定可改善髋部骨折患者平衡能力,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螺旋刀片 内固定 人工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骨代谢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耿彦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1-01-2012-12间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全...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1-01-2012-12间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观察并对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等指标,采用Medli D'Aubigne评分方法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对增多(P〈0.05),下床活动时间及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优于股骨近端髓内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陈剑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心卫生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心卫生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PFN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1)。结论:与钢板内固定相比,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14
作者 程海松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3期52-55,共4页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在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简单随机选取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接受锁定钢板法治疗)与观...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在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简单随机选取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接受锁定钢板法治疗)与观察组(20例,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患者术后康复情况、髋关节功能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在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中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与锁定钢板治疗相比,股骨近端髓内钉法在缩短手术时间与康复时间指标,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其髋关节功能改善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下骨折 愈合时间
下载PDF
PFN和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平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7期48-50,共3页
目的 研究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将襄汾县人民医院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组与DHS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切... 目的 研究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将襄汾县人民医院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组与DHS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与治疗效果.结果 PFN组、DHS组切口长度分别为(13.67±1.87)、(23.17±3.20)em,手术时间分别为(53.11±16.10)、(88.10±22.97) 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279.54±118.31)、(476.30±174.61) ml,住院时间分别为(20.61±5.21)、(24.60±5.48) min,PFN组均显著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H组优良率(73.33%)显著高于DHS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内固定术较为适合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骨质特点,同时具有手术创伤小、康复快、手术时间及手术失血量低的优势,可作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的优选内固定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髋关节功能、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小涛 刘军明 +1 位作者 田庆良 李卫科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 探究手法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髋关节功能、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201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牵引方法分为无需牵... 目的 探究手法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髋关节功能、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201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牵引方法分为无需牵引床手法复位(无需牵引组,120例)与牵引床复位(牵引床组,81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其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1) 201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回访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需牵引床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均低于牵引床组患者(t=20.481、5.786,P<0.05)。(2)无需牵引床组患者术后有6例患者存在并发症;牵引床组出现42例术后并发症患者;牵引床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高于无需牵引床组,除髋关节内翻外其余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良好,采用非牵引床手法复位的患者缩短了术前准备及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较少,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好,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手法复位 内固定 股骨粗隆骨折 髋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辅助钢板与钢丝加固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郑浩 李开南 +2 位作者 兰海 员晋 胡正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辅助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与环扎钢丝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部骨折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并辅助外侧壁固定手术患者...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辅助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与环扎钢丝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部骨折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并辅助外侧壁固定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辅助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钢板组39例和钢丝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钢板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钢丝组(P<0.05),两组患者在平均失血量、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高于钢丝组(P<0.05)。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1±2.92)个月。钢板组平均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钢丝组(P<0.05)。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钢板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钢丝组(P<0.05),至术后6、12个月时,钢板组的Harris评分仍高于钢丝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评估方面,钢板组骨折复位质量优秀率为71.79%,钢丝组为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钢丝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钢板组内固定松动2例,髋内翻2例;钢丝组股骨头坏死1例,髋内翻3例。[结论]对不稳定性转子部骨折髓内钉辅助固定,钢丝环扎手术时间短、费用相对低。锁定钢板则有助于缩短完全负重及骨折愈合时间,并早期改善髋关节功能,骨折复位质量相对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部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锁定钢板 环扎钢丝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生林 阙玉康 +4 位作者 曹坤 江正 胡博 周健 胡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根据术中不同骨折移位情况采用相应的复位技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复位后股骨近端颈干角、术中...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根据术中不同骨折移位情况采用相应的复位技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复位后股骨近端颈干角、术中骨折复位效果、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复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感染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手术时间40~120(79.7±22.6)min,术中出血量20~100(46.6±24.3)ml。术中微创切口辅助复位21例(55.3%)。复位后股骨颈干角115°~140°(130.1°±5.8°)。术中骨折复位效果:优31例,良7例。术后住院时间2~6(3.6±1.1)d。3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4~15(6.7±1.6)月,1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因高血压继发脑梗死死亡。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为80~95(90.1±3.5)分,末次随访时为86~97(91.9±2.9)分。结论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复位 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DHS与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锋 谌业光 +1 位作者 黄凯 王彦波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7期615-61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4例该院于2013-01~2014-12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入院顺序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4例该院于2013-01~2014-12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入院顺序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效果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比较,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更适合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临床效果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思栋 张政 +1 位作者 韦德才 王威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7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FNA治疗。结果本组30例经9~18个月随访,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FNA治疗。结果本组30例经9~18个月随访,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优16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6.67%,没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等。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患者早期活动,是理想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