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年生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地理遗传变异及种源选择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秀花 陈柳英 +3 位作者 马丽珍 范辉华 叶穗文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 针对福建建瓯的7年生33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研究揭示其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并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进行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表明,木荷胸径、树高、枝下高、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种源变异,其中以材积指数的种源变异最大。木荷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产地温度影响,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来自纬度较低、温度较高产地的木荷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数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小。木荷各性状间也存在相关性,其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呈显著负相关。除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外,不同重复间的微立地效应也非常显著,在较差立地条件下,木荷种源的生长量较小,但木材基本密度呈现增大趋势。基于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进行种源聚类,可大致将木荷划分为中心种源区、中部种源区和北部种源区3个种源区。同时,以高于材积指数和木材基本密度种源总体均值为选择标准,分别初选出17个速生型和11个速生优质型木荷优良种源,其中多数优良种源来源于南岭山脉—武夷山脉的中心种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种源变异 种源选择
下载PDF
南酸枣8个种源的早期表现 被引量:25
2
作者 陈益泰 李桂英 +2 位作者 何贵平 封剑文 刘化桐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以南方 6个省 8个地点的种子为试材 ,研究发现南酸枣在种子形态、种子大小、苗期生长节律和造林初期生长量上均存在种源差异。西部种源种子明显小于东部种源 ,偏南部种源的苗木生长停止期较迟 ,江西会昌种源生长最佳 ,其 2年生幼林树高... 以南方 6个省 8个地点的种子为试材 ,研究发现南酸枣在种子形态、种子大小、苗期生长节律和造林初期生长量上均存在种源差异。西部种源种子明显小于东部种源 ,偏南部种源的苗木生长停止期较迟 ,江西会昌种源生长最佳 ,其 2年生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超过试验群体平均值的11.75%和 8.2 1%。南酸枣幼年期生长迅速 ,在优良圃地条件下育苗密度不宜超过每公顷 10 .8万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种源变异 种子形态 早期生长 育苗密度
下载PDF
马尾松种源与内源生根抑制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3
作者 季孔庶 王章荣 +1 位作者 陈天华 王明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8,共5页
用浸渍、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对同龄马尾松不同种源和同种源 1 0个单株的插穗内源抑制物质 (MIn)进行分离提纯。对MIn作初步定性和生物鉴定。用HPLC自动积分仪法比较MIn各组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MIn都含 7个组分 ,其中 4个组分... 用浸渍、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对同龄马尾松不同种源和同种源 1 0个单株的插穗内源抑制物质 (MIn)进行分离提纯。对MIn作初步定性和生物鉴定。用HPLC自动积分仪法比较MIn各组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MIn都含 7个组分 ,其中 4个组分属黄酮类 ,3个组分属苯酚类。种源间MI2 、MI3、MI4和MI5 差异显著 ,MI1 、MI6 和MI7含量具显著性差异。种源MI2 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 ,MI4和MI5 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江西吉安种源 1 0个单株间MI4、MI6 和MI7差异显著 ,MI1 、MI2 、MI3和MI5 含量差异极显著。MIn总相对含量以江西吉安为最高 ,广东韶关为最低。 1 0个单株MIn总相对含量以 3号母株为最低 ,9号母株为最高。MIn各组分抑制云南松种子发芽率的程度与其含量高低一致。MIn的存在是马尾松插穗难发根的原因之一 ,且MIn含量高低是不同种源插穗生根能力变异的重要原因。阻遏控制MIn的基因表达 ,将是提高马尾松扦插成活率的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插穗 内源抑制物 种源变异 相关性 扦插生根
下载PDF
长白山区核桃楸结实性状种源变异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思羽 杨辉 +5 位作者 韩姣 张大伟 赵珊珊 张忠辉 郭忠玲 杨雨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40,共9页
以长白山14个核桃楸种源的结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核桃楸种源结实性状的种源变异规律,分析了空间地理变异和地形因子对不同种源核桃楸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楸不同种源的单株产量、... 以长白山14个核桃楸种源的结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核桃楸种源结实性状的种源变异规律,分析了空间地理变异和地形因子对不同种源核桃楸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楸不同种源的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宽等差异显著,其中单株产量差异最为明显,其变异系数高达36.12%,而干果质量、干果长和干果宽变异较小,变异系数的范围为2.25%~6.67%。PCA分析表明,PC1综合反映了核桃楸的果实产量、干果质量和树木高生长信息;而PC2则综合反映了果实表型性状和径生长信息,如干果长、干果宽和胸径。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变量对核桃楸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长、干果宽、树高和胸径空间变异的解释量为13%~69%;地形变量对单株产量、干果宽、树高和胸径解释量范围为19%~24%;空间变量对PC1和PC2的解释量分别为33%和24%,地形变量对PC1和PC2的解释量分别为52%和66%。结实性状与地形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干果宽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P〈0.05)。聚类分析显示,种源组Ⅱ中核桃楸单株产量最高,是最优的果实种源组;种源组ⅡI中核桃楸单株产量最低、平均胸径值最高,是最优的木材种源组。因此,在林业实践中应根据最终的培育目标来选取合适的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 结实性状 种源变异 主成分分析 方差分解
下载PDF
我国梭梭林地理分布和适应环境及种源变异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景波 王葆芳 +2 位作者 郝玉光 刘芳 任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6-171,共6页
提要:综合国内对梭梭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我国梭梭林的地理分布、群落特征、林分结构、适生环境、种源变异,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保护策略,为梭梭的推广应用和生产经营提供借鉴。
关键词 梭梭 地理分布 适生环境 种源变异 天然林保护
原文传递
麻风树种源间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惠文凯 陈晓阳 +4 位作者 刘明骞 陈丽君 刘双霜 李俊成 丁美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对位于海口市东山林场试验基地的2年生麻风树种源的种实特征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了麻风树种实的遗传变异。种源来源包括泰国、越南以及我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海南等43个种源。对麻风树种实的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出仁率、出籽... 对位于海口市东山林场试验基地的2年生麻风树种源的种实特征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了麻风树种实的遗传变异。种源来源包括泰国、越南以及我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海南等43个种源。对麻风树种实的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出仁率、出籽率、种子大小、种子含油量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麻风树种源间种实呈显著的地理变异趋势,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和种子体积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单果均质量和种子百粒质量存在极显著的地理变异。本文揭示了麻风树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与特点、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对海南省发展麻风树产业和促进麻风树种实经济性状的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种实特征 种源变异 地理变异趋势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种源变异和速生种源初选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景平 张蕊 +1 位作者 周志春 冯建国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5,共4页
为了解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情况,对24个产地的南方红豆杉2年生圃地种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林树高、当年抽梢长、地径、冠幅、最长侧枝长、当年侧枝数和侧枝总数等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不... 为了解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情况,对24个产地的南方红豆杉2年生圃地种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林树高、当年抽梢长、地径、冠幅、最长侧枝长、当年侧枝数和侧枝总数等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来自气候温暖但年降水量较少地区的种源生长快、分枝多、树冠浓密。相关分析表明,种源生长和分枝性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速生的种源冠宽、枝多。基于种源幼林测定结果,初选出云南石屏、福建沙县、湖南通道、福建武夷山和贵州锦屏5个早期速生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种源 生长 种源变异 选择
下载PDF
桤木种源苗期生长和固N能力的变异 被引量:10
8
作者 贺超英 陈益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0-686,共7页
1996年秋采集桤木自然分布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19个产地的种子用于种源试验研究。苗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源之间,种子性状(千粒质量、发芽率)、苗木生长性状(高径生长、分枝数、根茎比)、固N性状(根瘤量、固N酶活力、叶N量)和... 1996年秋采集桤木自然分布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19个产地的种子用于种源试验研究。苗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源之间,种子性状(千粒质量、发芽率)、苗木生长性状(高径生长、分枝数、根茎比)、固N性状(根瘤量、固N酶活力、叶N量)和抗冻性等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不同性状变异量的相对大小和种源遗传力估计值高低顺序是:抗冻性>生长性状>固N性状。苗木生长性状与固N性状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正向遗传相关,与抗冻性之间也有一定正相关。应用综合指数法筛选出南江、都江堰和金堂3个最优种源,可供生产单位参考应用。桤木苗木大多数性状与种子产地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而与纬度关系轻微,呈现出以垂直变异为主、经向变异为次、纬向变异不明显的地理变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种源变异 苗木生长 固氮能力 抗冻性 种源试验
下载PDF
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及其苗期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祉漪 战昊 +5 位作者 张家榕 雷鸣雷 杨立东 李亚亚 陆秀君 张晓林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筛选蒙古栎的优良种源,在辽宁省7个蒙古栎种源地(丹东市,西丰县,弯甸子镇,碱厂镇,草河口镇,朝阳县,普乐堡镇)采优树种子,测量种子长径、短径、千粒重(质量,下同)以及幼苗的苗高、地径、侧枝数、叶脉数、顶芽体积、生物量进行方差显著... 为筛选蒙古栎的优良种源,在辽宁省7个蒙古栎种源地(丹东市,西丰县,弯甸子镇,碱厂镇,草河口镇,朝阳县,普乐堡镇)采优树种子,测量种子长径、短径、千粒重(质量,下同)以及幼苗的苗高、地径、侧枝数、叶脉数、顶芽体积、生物量进行方差显著性分析及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蒙古栎的种子和苗期的所有表型性状均有显著差异(P<0.05),种子长径、千粒重、茎生物量和根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碱厂镇,种子短径、苗高、侧枝数、叶生物量的最大值为西丰县。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小于苗期,种内变异最大的性状为顶芽体积,变异系数74.70%,种内变异最小的性状为千粒重,变异系数0.18%。对蒙古栎生长表现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排序:碱厂镇>西丰县>弯甸子镇>朝阳县>丹东市>普乐堡镇>草河口镇。初步评价结果:7个种源之中,碱厂镇为辽宁地区蒙古栎最优种源,西丰县种源表现次之,可作为备选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种源变异 种子 苗期 表型性状
下载PDF
野生玫瑰抗旱性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红梅 丰震 +2 位作者 杨科家 莫镇华 尹海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2-176,共5页
以吉林珲春,山东牟平,山东荣成3个地理种源的野生玫瑰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玫瑰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3个种源野生玫瑰的5个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 以吉林珲春,山东牟平,山东荣成3个地理种源的野生玫瑰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玫瑰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3个种源野生玫瑰的5个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种源不同而异。通过"坐标综合评定方法"对5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得到3个种源野生玫瑰的抗旱性强弱等级依次为吉林珲春,山东牟平,山东荣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地理种源 生理生化指标 抗旱性
下载PDF
闽楠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与环境地理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欧汉彪 董利军 +2 位作者 李娟 林建勇 梁瑞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5-50,共6页
以14个天然分布在6省的闽楠(Phoebe bournei)林为对象,采用巢式分析、冗余分析、热图等方法,探究不同种源间7个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闽楠种实表型性状与环境地理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闽楠种实的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种源内均... 以14个天然分布在6省的闽楠(Phoebe bournei)林为对象,采用巢式分析、冗余分析、热图等方法,探究不同种源间7个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闽楠种实表型性状与环境地理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闽楠种实的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种源内均呈极显著差异,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0.83%,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为种源间。种源间,种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高(13.33%),果实横径的变异系数最低(7.03%)。种源内,湖南永顺的平均变异系数最高,为7.62%,福建延平最低,为4.93%。种子平均变异系数高于果实,表明果实表型性状比种子更稳定。冗余分析得出,在环境地理影响因子中,年降水为影响种实表型性状的主要因素,随年降水增加,种子呈狭长瘦小的生长趋势。热图将种源按种实表型性状分为3类,江西南部种实较瘦小的为第1类;湖南及周边种实较宽阔饱满的为第2类;福建及东南线种实较狭长的为第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性状 环境地理因子 种源变异 闽楠
下载PDF
乐东拟单性木兰地理种源变异与选择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军 姜景民 +4 位作者 刘昭息 栾启福 孙洪刚 邵文豪 张建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4-568,共5页
对乐东拟单性木兰14个种源种子、苗期以及幼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千粒质量、苗高、地径、叶长和叶宽等5个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造林保存率种源间差异显著,来自北部的种源,如浙江龙泉种源保存率较高,而来自南部... 对乐东拟单性木兰14个种源种子、苗期以及幼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千粒质量、苗高、地径、叶长和叶宽等5个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造林保存率种源间差异显著,来自北部的种源,如浙江龙泉种源保存率较高,而来自南部的海南尖峰岭种源保存率较低;幼林期4年生树高、5年生树高和胸径、6年生树高和胸径等5个主要生长性状种源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生长性状广义遗传力为0.855~0.930,说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期主要生长性状的表型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乐东拟单性木兰苗高和地径与纬度负相关,表明随种源纬度的升高,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源苗期生长有减小趋势;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期树高和胸径与经度正相关,与纬度极显著正相关。根据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源幼林期试验结果,选择出浙江龙泉、福建顺昌和湖南新宁3个优良种源。通过聚类分析,把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源初步划分为3个区:西部种源区、东部种源区和南部种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东拟单性木兰 种源 变异 选择
下载PDF
东北地区花楸种子质量的种源变异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丽颖 任军 +1 位作者 林玉梅 周义发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135,共5页
为了探讨花楸种子质量的变异规律,对我国东北自然分布区7个种源地的花楸种子的种子千粒重、饱满度、含水量和生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楸种子千粒重远远小于乔木树种的平均水平,其中白河种源的种子千粒重最大,带岭种源的最小.新采... 为了探讨花楸种子质量的变异规律,对我国东北自然分布区7个种源地的花楸种子的种子千粒重、饱满度、含水量和生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楸种子千粒重远远小于乔木树种的平均水平,其中白河种源的种子千粒重最大,带岭种源的最小.新采收的未经贮藏直接播种的种子生活力最高,其次是低温干藏,而经室温干藏和低温湿藏的种子生活力只能达到20%左右;长白种源的种子无论哪种贮藏处理方式,其生活力都要明显高于其他种源.花楸种子从西南到东北有变轻、变小的趋势;饱满度与经纬度有关,海拔和年降水量也有一定影响;含水量则主要与年均气温和无霜期有关;生活力的变化主要受年均气温的影响.长白种源的花楸种子质量最佳,而汪清和带岭的种源则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 种子质量 种源变异
下载PDF
Effects of variation in seed sources and pre-sowing treatments on seed germination of Tamarindus indica: a multi-purpose tree species in Bangladesh 被引量:3
14
作者 Md. Salim AZAD Nurun NAHAR Md. Abdul MATI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13年第2期121-129,共9页
We investigated the morphology and germination of Tamarindus indica seeds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ef- fects of variation in seed sources and pre-sowing treatments on germination.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We investigated the morphology and germination of Tamarindus indica seeds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ef- fects of variation in seed sources and pre-sowing treatments on germination.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ursery of the Forestry and Wood Technology Discipline, Khulna University, Bangladesh. Seeds 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but healthy trees from various locations in Bangladesh and subjected to four pre-sowing treatments, i.e., control, immersion in cold water (4℃ for 24 h), immersion in hot water (80℃ for 10 min) and scarification with sand paper. Seed germin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poly-bags with a mixture of topsoil and cow dung in the ratio of 3:1. The average length of the fresh seeds was 1.35 + 0.26 cm, their width 1.07 + 0.20 cm and thickness 0.69 + 0.11 cm.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pre-sowing treatments affected the germination process of seeds, 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with the cold water (81.67%) and scarification with sand paper (82.33%) 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58.33%) and hot water treatment (59.00%). In all treatments germination started on average within 5 to 7 days after the start of the treatments and were completed from 13 to 19 days later. The greatest success in germination (82.33%) was found in scarification with sand paper, followed with 81.67% in the cold water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analyses of variance (ANOVA)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in germination closing dates, seed germination periods and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mong the treatment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eed sources. However, the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ed source variation and pre-treatment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seed germination closing dates and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We recommend cold water treatment (submersion of seed at a temperature of 4℃ for a 24-h period) for seed germination of T. indica in rural Banglade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rmination techniques provenance variation SCARIFICATION seed dormancy water treatment
下载PDF
果用乌饭树浆果性状及内含物的种源变异研究
15
作者 李肇锋 黄淑燕 +4 位作者 黄华明 雷泽兴 俞群 余荣卓 陈杰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探明果用乌饭树的浆果性状及内含物种源变异,为优良果用乌饭树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在乌饭树浆果自然成熟季节,采集了福建、江西、浙江等地20个种源野生浆果进行表型性状与内含物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乌饭树浆... 为探明果用乌饭树的浆果性状及内含物种源变异,为优良果用乌饭树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在乌饭树浆果自然成熟季节,采集了福建、江西、浙江等地20个种源野生浆果进行表型性状与内含物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乌饭树浆果表型直径存在显著差异,20个种源乌饭树浆果平均直径为5.67 mm,最大为8.07 mm,最小为3.27 mm。2)乌饭树浆果内含物主要为可溶性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平均分别为156.12 mg/g、21.99 mg/g、8.45 mg/g、0.92 mg/g、0.78 mg/g,不同种源间差异显著,内含物中酸度平均为7.21 mg/g,呈现出随纬度的升高和内陆性的增强而增加的趋势。3)不同种源乌饭树浆果表型直径与可溶性糖类、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与氨基酸、维生素含量及酸度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果用乌饭树的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及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 浆果性状 内含物 种源变异
下载PDF
Seed germination of Albizia procera(Roxb.)Benth.in Bangladesh:a basis for seed source variation and pre-sowing treatment effect 被引量:2
16
作者 Md.Salim AZAD Rajib Kumar BISWAS Abdul MATI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12年第2期124-130,共7页
An experiment in seed morphology and seed germination techniques of Albizia procera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ursery of the Forestry and Wood Technology Discipline, Khulna University, Bangladesh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An experiment in seed morphology and seed germination techniques of Albizia procera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ursery of the Forestry and Wood Technology Discipline, Khulna University, Bangladesh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source variation in seeds and pre-sowing treatment effects on seed germination. Mature seeds ofA. procera were collected from healthy trees in home garden plan- tations from five different districts in Bangladesh and treated with four pre-sowing treatments, i.e., control, immersion in cold water (4~C for 24 h) and immersion in hot water (80~C for 10 min and 100~C for 1 min). The average length, width and thickness of seeds were calculated as 0.502 + 0.485, 0.420 ~ 0.060 and 0.191 ~ 0.118 cm, respectively. Germination was conducted in poly-bags with a mixture of topsoil and cow dung in a ratio of 3:1.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pre-sowing treatments affected the rate of germination of seeds, 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of seeds in hot water 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60.60%) and the cold water treatment (4℃ for 24 h, 63.53%).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success was 82.07% in the treatment of im- mersion in hot water (80℃) for 10 min, followed by 79.00% in immersion in hot water (100℃) for l rain. Germination started 4 to 6 days after seed sowing and completed in a period of 22 to 25 days in all treatments. ANOVA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 ferences (p 〈 0.05) in seed germination starting dates, closing dates,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nd rates of germination among treat- ment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ed germination starting dates, closing dates, germination period,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nd rates of germination among the seed sources.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ed source variation and treat- ment effect significantly differed in seed germination starting dates, closing dates,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nd rates of germination. The hot water (100℃ for 1min) treat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 dormancy provenance variation germination techniques water treatment small-scale nursery owners
下载PDF
Differentia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Growth in Ten Provenances of Eucalyptus Microtheca 被引量:1
17
作者 KariTuomel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3-19,共7页
An investiga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growth of Eucalyptus microtheca was based onseed collection from 10 widely,separated provenanes in Australia. Genetic varia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carly see... An investiga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growth of Eucalyptus microtheca was based onseed collection from 10 widely,separated provenanes in Australia. Genetic variation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carly seedling growth was observed among a series of provcnances whose natural habitats range from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 Inthe ten provenances, both the model of seed relativ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and the model of seed total germination percentage fitted Logistic regression [y=a/(1+exp(-cx+b))]. In comparison with provenanccs from four high temperature (meanannual maximum temperature >30.0 ℃: mean annual minimum temperature > 17.0 ℃) areas, six low temperature (meanannual maximum temperature <30℃, mean annual minimum temperature <17.0 ℃) areas showed the thst genninationrate and the high total germination percentage, For each provenance we have 45 seedlings equally divided into three watering levels (100%, 50%. and 25% of field capacity), and studi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seedling growth and climaticfactors of the natural habitat of provenance. In control treatment. height growth of the seedling has beeb associated with intrinsically the driest quarter precipitation in the seed collection areas of provenance. In all the treatments, length growth ofthe biggest Ieaf of the seedling was related to mean annual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mean annual minimum temperaturein origin of provenance. In contrast, basal diameter growth of the seedling was related to mean annual minimum temperature of the seed collection areas in water stress treatment. From an ecological viewpint, the fast germination rate and thehigh total germination perecntage of the seed and rapid early grouth of the seedling appear to bc favourable adaptations tothe climatic conditions prevailing in the natural habitat of prove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seedling growth Eucalyptus microtheca provenance variation Seed germination
下载PDF
福建省杉木和松类良种选育与基地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文芳 《福建林业科技》 1994年第3期71-75,共5页
本文对福建省杉木、松类良种基地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优树、优良种源和优良单株的选择,杉木良种化的途径,松类工业原料林的定向培育,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等提出探讨意见。
关键词 林木良种 良种基地 轮回选择 种源
下载PDF
白花树地理种源苗期变异和初步选择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因刚 柳新红 +3 位作者 谢建秋 赵勋 徐梁 刘伟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1,共5页
利用福建南平、福建永安、广东乳源、贵州从江、江西萍乡、江西大余、湖南宜章、福建尤溪、汀两吉水9个白花树(Styraxtonkinensis)地理种源的1年生苗木苗期测定材料,系统研究其苗木生长、叶片形态和生物量积累、分配等性状的种源遗... 利用福建南平、福建永安、广东乳源、贵州从江、江西萍乡、江西大余、湖南宜章、福建尤溪、汀两吉水9个白花树(Styraxtonkinensis)地理种源的1年生苗木苗期测定材料,系统研究其苗木生长、叶片形态和生物量积累、分配等性状的种源遗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白花树苗木生长和形态的各性状存在极显著的种源差异;恨、茎、叶各部分及总的生物量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白花树各部分的生物量分配顺序为茎,叶〉根,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保持在0.21-0.48的较低水平;根据苗期种源测定结果初选出福建南平、福建永安和广东乳源3个优良种源,其苗高生长量比总体均值分别提高了15.03%-24.83%,地径生长量提高了4.49%-1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树 苗木性状 种源变异 初步选择
下载PDF
甘草形态和种源变异与其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春英 蔡景竹 +2 位作者 王文全 杨太新 刘冬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8-600,共3页
目的研究甘草外部形态和不同种源与甘草中药用活性成分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草外部形态以及甘草药用活性成分含量进行调查和测定。结果经相关分析,筛选出一些与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相... 目的研究甘草外部形态和不同种源与甘草中药用活性成分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草外部形态以及甘草药用活性成分含量进行调查和测定。结果经相关分析,筛选出一些与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相关的性状,筛选出内蒙古杭锦旗栽培的多年生甘草种源46和一年生高沙窝种源为优良育种材料。结论从单株性状对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进行选择的范围和改良潜力很大,甘草中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受遗传和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形态变异 种源变异 药用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