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混合型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幼贞 黄希庭 袁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0-1049,共10页
通过两个实验,对以往研究忽略的一种基于事件进行反应、且具有时间线索的混合型前瞻记忆的加工过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型的前瞻记忆可以通过控制加工或自动加工提取,还可能两种加工交替存在,被试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时间信息,有... 通过两个实验,对以往研究忽略的一种基于事件进行反应、且具有时间线索的混合型前瞻记忆的加工过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型的前瞻记忆可以通过控制加工或自动加工提取,还可能两种加工交替存在,被试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时间信息,有选择地、动态地将注意资源投入于不同时间段,现有理论不能解释这种现象。对多重加工理论进行补充,使之能够解释这种混合型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记忆 混合型前瞻记忆 前瞻干扰效应 加工机制
下载PDF
背景任务刺激间的时距对前瞻干扰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袁宏 袁祥勇 +2 位作者 尹天子 陈幼贞 黄希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0-508,共9页
前瞻记忆是指形成和保持一个意向直到合适的情境或时间再执行的一种记忆任务。由于在执行背景任务的过程中保持和提取前瞻意向,使成功执行前瞻记忆任务与加工背景任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保持前瞻记忆意向对背景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前瞻记忆是指形成和保持一个意向直到合适的情境或时间再执行的一种记忆任务。由于在执行背景任务的过程中保持和提取前瞻意向,使成功执行前瞻记忆任务与加工背景任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保持前瞻记忆意向对背景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有影响的现象称之为前瞻干扰效应。本研究通过操纵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的两个实验,考察了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长度对时间性前瞻记忆和事件性前瞻记忆干扰效应量的对比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缩短,两类前瞻记忆干扰效应量的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且在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长度不同的情况下执行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时,被试查看时钟的策略也有差异。提示了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与事件性前瞻记忆任务认知加工机制上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性前瞻记忆 事件性前瞻记忆 前瞻干扰效应 刺激间时距 自我启动加工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双任务前瞻记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费玥 季卫东 +1 位作者 鞠康 杨应环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7期778-780,共3页
目的根据心理学有关前瞻记忆的定义及记忆任务间相互干扰的效应,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状况进行实验室情景下的实验调查。结果在第一个任务中,患者组漏报率显著增高,其对... 目的根据心理学有关前瞻记忆的定义及记忆任务间相互干扰的效应,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状况进行实验室情景下的实验调查。结果在第一个任务中,患者组漏报率显著增高,其对内容材料理解的正确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3),错误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28)。在第二个任务中,患者组漏报率无显著增高(P>0.05),错误率增多,反应时间明显延长(t=-3.984,P=0.001)。结论在第一个任务中漏报率显著增高,而记忆的干扰效应要小于正常人;前瞻记忆的缺损与其受教育年限、性别、家庭关怀程度、态度自评分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前瞻记忆 双任务 记忆线索 干扰效应
下载PDF
前瞻记忆的干扰效应:多重加工的证据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新国 陈幼贞 张进辅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4期55-59,共5页
通过2个实验,对背景任务时间充裕和紧迫两种情况下的具体事件意向、类别事件意向、时间点意向、时间段意向四种前瞻记忆任务对背景任务的干扰效应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背景任务时间充裕情况下,类别事件意向对背景任务有干扰效应,具体... 通过2个实验,对背景任务时间充裕和紧迫两种情况下的具体事件意向、类别事件意向、时间点意向、时间段意向四种前瞻记忆任务对背景任务的干扰效应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背景任务时间充裕情况下,类别事件意向对背景任务有干扰效应,具体事件意向、时间段意向和时间点意向都没有前瞻干扰效应;在背景任务时间紧迫情况下,时间点意向产生了干扰效应,具体事件意向、类别事件意向、时间段意向均无干扰效应。结果支持前瞻记忆的实现依赖多重加工的观点,时间性前瞻记忆并不一定比事件性前瞻记忆产生更大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性前瞻记忆 时间性前瞻记忆 前瞻干扰效应 加工机制
下载PDF
执行情境已知与否对前瞻记忆加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幼贞 黄希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4-1037,共4页
操纵事件性前瞻记忆执行情境的可知性,考察其对前瞻记忆加工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已知执行情境对前瞻记忆表现有促进作用。此外,执行情境未知条件下,前瞻干扰效应持续存在于前瞻记忆加工过程中,说明被试对目标进行持续的注意加工;而执... 操纵事件性前瞻记忆执行情境的可知性,考察其对前瞻记忆加工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已知执行情境对前瞻记忆表现有促进作用。此外,执行情境未知条件下,前瞻干扰效应持续存在于前瞻记忆加工过程中,说明被试对目标进行持续的注意加工;而执行情境已知条件下,前瞻干扰效应只存在于目标情境,被试的注意资源分配表现出动态的特点,现有理论不能解释这种加工过程。对多重加工理论做了进一步补充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性前瞻记忆 加工机制 前瞻干扰效应 多重加工理论
下载PDF
目标显著性和任务重要性对数学学业不良生和学优生前瞻记忆和前瞻干扰效应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幼贞 许艳凤 +2 位作者 刘建榕 杨丽娴 连榕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6-593,共8页
有问卷调查表明,个体的学业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与前瞻记忆表现有一定的相关,学业不良生报告更多的前瞻记忆失败。也有实验研究显示,学业不良生在很多情况下前瞻记忆表现劣于学优生。但是,影响学业不良生前瞻记忆表现的因素却并不是很明... 有问卷调查表明,个体的学业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与前瞻记忆表现有一定的相关,学业不良生报告更多的前瞻记忆失败。也有实验研究显示,学业不良生在很多情况下前瞻记忆表现劣于学优生。但是,影响学业不良生前瞻记忆表现的因素却并不是很明确。本研究从目标显著性和任务重要性这两个可以着手于改善前瞻记忆的主要因素入手,考察其对数学学业不良生和学优生事件性前瞻记忆和前瞻干扰效应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学业不良生的前瞻记忆表现提供实证依据。采用2学业成就(学业不良生、学优生)×2前瞻记忆任务重要性(强调重要、不强调)×2目标显著性(显著、不显著)混合实验设计,目标显著性为被试内变量,其他两个因素为被试间变量,在双任务实验范式(前瞻记忆任务镶嵌于进行中任务)中,考察三个因素对前瞻记忆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影响。此外,被试还需完成基线条件,在基线条件下被试只有进行中任务,没有前瞻记忆任务,通过实验条件和基线条件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差异,考察前瞻记忆任务对进行中任务的干扰效应,推测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结果表明,学业不良生所有前瞻记忆任务表现均劣于学优生;目标显著性与前瞻记忆任务重要性对前瞻记忆正确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强调任务重要性使目标不显著条件下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提高,对显著条件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没有影响。强调任务重要性使所有实验条件的前瞻记忆反应时下降,目标显著使所有实验条件的前瞻记忆正确率提高。所有实验条件进行中任务正确率低于基线条件,反应时也慢于基线条件,表明执行前瞻记忆任务对进行中任务产生了干扰,学业不良生和学优生在本实验条件下对前瞻记忆任务均采用监控的加工方式。结果说明,学业不良生前瞻记忆成绩较差,可以通过设置显著的目标提高其前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性前瞻记忆 学优生 学业不良生 目标显著性 任务重要性 前瞻干扰效应
下载PDF
线索突出性强化前瞻记忆监控及任务切换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 周曙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目的通过考察前瞻干扰效应的神经相关,探讨前瞻记忆提取机制。方法进行中任务为判断两幅先后呈现的模式图片是否相同,前瞻记忆任务为检测2种线索突出性不同的模式图片,2种突出性线索图片分别与进行中任务刺激混编为2组,单纯执行进... 目的通过考察前瞻干扰效应的神经相关,探讨前瞻记忆提取机制。方法进行中任务为判断两幅先后呈现的模式图片是否相同,前瞻记忆任务为检测2种线索突出性不同的模式图片,2种突出性线索图片分别与进行中任务刺激混编为2组,单纯执行进行中任务为对照组。每个被试均接受上述3组测试。观察指标为行为数据及19通道事件相关电位。结果行为绩效未发现显著的任务干扰效应[反应时:对照组(750.29±161.33)ms,高突出组(770.94±174.89)ms,低突出组(764.79±174.12)ms,F(1.52.25.82)=0.48,P=0.57;正确率:对照组(85.89±8.07)%,高突出组(88.26±7.00)%,低突出组(87.91±7.28)%,F(1.50.25.57)=2.46,P=0.12]。混编了2种突出性线索的进行中任务出现显著双侧额叶事件相关电位效应(160—240ms),高突出线索导致右前额区出现显著事件相关电位效应(360~440ms)。结论前瞻记忆提取以策略监控为基础,高突出性线索不仅强化前瞻记忆任务的目标保持,而且促进两类任务的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记忆 前瞻干扰效应 事件相关电位
原文传递
一种混合型前瞻记忆的干扰效应的神经机制
8
作者 陈幼贞 孟迎芳 +1 位作者 袁宏 杨丽娴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3-1078,共6页
采用3(任务类型)×2(时段)被试内实验设计,对比一种混合型前瞻记忆(MPM)和事件性前瞻记忆(EBPM)在不同时段对进行中任务的干扰效应的神经机制。结果表明,在目标出现的时段,MPM对进行中任务有干扰效应,额区电极最活跃且电压... 采用3(任务类型)×2(时段)被试内实验设计,对比一种混合型前瞻记忆(MPM)和事件性前瞻记忆(EBPM)在不同时段对进行中任务的干扰效应的神经机制。结果表明,在目标出现的时段,MPM对进行中任务有干扰效应,额区电极最活跃且电压最高;在非目标时段MPM无干扰效应,但刺激出现后200~300ms额区电极较活跃。说明前瞻记忆任务在大脑中可能处于较高的激活状态,额叶灵活地调配意识的不同状态在MPM中参与的程度和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性前瞻记忆 混合型前瞻记忆 前瞻干扰效应 神经机制
下载PDF
预期式时距估计干扰效应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贾丽娜 张志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4-167,共4页
采用时间和非时间双重作业的实验范式,以11 s和23 s为目标时距,探讨了干扰项数(1,3或5个无意义音节)和延迟时间(0 s,9 s或27 s)对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在双重作业中,干扰项数没有显著的影响时距估计,延迟时间表现出显著... 采用时间和非时间双重作业的实验范式,以11 s和23 s为目标时距,探讨了干扰项数(1,3或5个无意义音节)和延迟时间(0 s,9 s或27 s)对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在双重作业中,干扰项数没有显著的影响时距估计,延迟时间表现出显著的主效应.干扰项数和延迟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实验结果说明了单一的注意模型、变化/分割模型不能对时距估计的干扰效应做出全面的解释,时间分段综合模型促进了时间认知研究向综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式时距估计 干扰效应 双重作业的实验范式 延迟时间
下载PDF
采用ICP-AES法同时测定化探样品中13种元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希棠 白英彬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9年第4期26-27,共2页
介绍了同时测定化探样品中13 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讨论了元素间的干扰效应及其校正,结论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符合化探规范要求, 可用于化探样品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探矿 元素分析 化探样品 ICP-AES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