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盆腔炎患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莉 吕耀凤 姚丽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5292-529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选择8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妇女69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结果:病例组患...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选择8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妇女69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IL-6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4和IL-10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促炎因子的表达与抗炎因子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促炎因子过度激活,而抗炎因子被抑制,并且二者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共同促进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原文传递
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致炎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唐毅 张良兵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3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致炎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致炎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下腰痛功能分级评分(FR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致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VAS、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F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致炎因子水平,改善腰腿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针刀 推拿 致炎因子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白及多糖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庞素秋 王国权 +3 位作者 吴双 孙爱静 刁勇 许瑞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研究白及多糖(RBP)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脂多糖(LPS)及Toll样受体4(TLR4)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和RBP组。复制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每天观察烫伤大鼠创面,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计算... 目的:研究白及多糖(RBP)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脂多糖(LPS)及Toll样受体4(TLR4)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和RBP组。复制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每天观察烫伤大鼠创面,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于烫伤后第1、3、7、14、21、28天分别通过尾静脉采血收集大鼠静脉血。采用鲎试剂检测血浆中LPS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相关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相点大鼠外周血中TLR4阳性表达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RBP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1);用RBP 7 d后,大鼠血清中LPS、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大鼠外周血中TLR4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RBP可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烫伤大鼠LPS、TLR4以及相关的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多糖 烫伤创面 内毒素 TOLL样受体4 致炎细胞因子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开胸单肺通气时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林文前 陆霄云 +3 位作者 操隆辉 温丽丽 白晓晖 钟忠键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0-873,共4页
背景与目的:开胸手术需长时间维持单肺通气,这一过程可引起炎性细胞激活并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引起肺部炎性反应及并发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关键在于减... 背景与目的:开胸手术需长时间维持单肺通气,这一过程可引起炎性细胞激活并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引起肺部炎性反应及并发症。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关键在于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减轻肺炎性反应。但它应用于正常肺组织单肺通气时,能否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开胸单肺通气时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conventional ventilation,CV组)和保护性通气组(protective ventilation,PV组),每组20例。CV组病人双肺及单肺通气参数设定:潮气量(tidal volume,VT)10mL/kg,吸/呼比(inspiration:expiration,I∶E)为1∶1.5。PV组病人双肺通气时参数设定同CV组,但单肺通气时VT为5~6mL/kg,I∶E=1∶1,并给予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3~5cmH2O。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后(T1)、单肺通气120min(T2)和术后24h(T3)各时点抽取静脉血3mL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浓度;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监测两组呼吸力学参数。结果:CV组IL-6、IL-8浓度在T2时点[(269.4±57.2)ng/L],[(180.8±35.0)ng/L]、T3时点[(335.8±98.7)ng/L],[(178.5±18.3)ng/L]较T1时[(17.0±5.4)ng/L],[(18.2±2.8)ng/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组IL-6、IL-8浓度在T2时[(209.3±55.7)ng/L],[(115.3±71.5)ng/L]、T3时[(278.2±100.8)ng/L],[(124.2±40.1)ng/L]较T1时[(20.0±7.1)ng/L],[(15.3±3.6)ng/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V组IL-6、IL-8浓度在T2、T3时点高于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组气道峰压、平台压、气道阻力(33.6±4.6cmH2O,21.5±3.1cmH2O,26.3±2.1cmH2O·L-·1s-1)在T2时点高于PV组(26.7±3.5cmH2O、12.4±2.1cmH2O、18.3±2.3cmH2O·L-1·s-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及术后IL-6、IL-8显著增加。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单肺通气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痛的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眭明红 Sherrie Lessans +3 位作者 燕铁斌 曹冬元 劳力行 Susan G.Dorsey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紫杉醇诱导的化疗机械痛小鼠痛阈的影响及持续时间,探讨其镇痛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C 57BL/6J小鼠64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假电针组、空白+电针组、紫杉醇+假电针组、紫杉醇+电针组,每组16只。紫杉醇...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紫杉醇诱导的化疗机械痛小鼠痛阈的影响及持续时间,探讨其镇痛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C 57BL/6J小鼠64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假电针组、空白+电针组、紫杉醇+假电针组、紫杉醇+电针组,每组16只。紫杉醇+假电针组、紫杉醇+电针组在第1、3、5、7d腹腔注射紫杉醇制备化疗痛模型。4组小鼠于第9、11、13、16、18、20、23、25、27、30d行假电针或电针治疗,取双侧"足三里",针刺后,电针组施予一定的电流刺激(2Hz/100Hz,1~1.5mA,30min),假电针组只有针刺激而无电流输入。于造模前,造模后即第8、14、21、28天采用VonFrey法检测小鼠机械痛阈;第31d,每组取8只小鼠心脏快速采血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每组余下的8只继续用VonFrey法每周检测1次机械痛阈,即在第35、42、49d检测4组小鼠的机械痛阈直至两个紫杉醇组机械痛阈无明显差异。结果:造模前各组小鼠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8d)两个紫杉醇组痛阈值低于两个空白组(均P〈0.05)。电针干预后,紫杉醇+电针组机械痛阈值在各时间点均比紫杉醇+假电针组高,第14、21、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镇痛效应持续至第49d。紫杉醇+电针组血液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α、IL-1β水平比紫杉醇+假电针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IL-1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抑制紫杉醇诱导的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痛,其镇痛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促炎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痛 电针 促炎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心力衰竭中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康玉明 李祥 李宏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任何心室结构或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充盈障碍或射血障碍均可引起心力衰竭。发达国家成年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达到1%~2%,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升高到≥1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冠心病患病...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任何心室结构或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充盈障碍或射血障碍均可引起心力衰竭。发达国家成年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达到1%~2%,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升高到≥1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冠心病患病率的增加,心力衰竭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并且已经成为人类致残、致死的重要疾病。心衰受到体内各种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中枢神经激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PIC)、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的改变可能与心衰中枢活动增强密切相关,并可以明显改变外周交感神经的活动。持续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是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成为心衰治疗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中枢神经激素对心衰的影响和可能的中枢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炎性细胞因子 活性氧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核因子ΚB
下载PDF
通经定晕丸阻断颈椎病大鼠NF-κB激活MCP-1/CCR2通路及TNF-α及IL-1β、IL-6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先海 李珍斌 +5 位作者 李小妹 张建国 石新民 许海燕 冯旻璐 石孟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70-376,共7页
目的:研究通经定晕丸阻断颈椎病大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趋化因子受体-2(CCR2)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手术的方法制作颈椎病大鼠模型,用... 目的:研究通经定晕丸阻断颈椎病大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趋化因子受体-2(CCR2)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手术的方法制作颈椎病大鼠模型,用通经定晕丸(5.0和10.0 g/kg)和颈复康冲剂(0.84 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每天观察实验大鼠一般状况。4周后检测,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黏度,血液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分析;取颈椎椎间盘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颈椎椎间盘组织中MCP-1和CCR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椎间盘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通经定晕丸(5.0和10.0 g/kg)和颈复康冲剂(0.84 g/kg)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模型大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液低切黏度值、中切黏度值、高切黏度值,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及椎间盘组织中MCP-1、CCR2和NF-κB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减轻促炎因子对椎间盘造成的损伤,降低颈椎间盘高度和退变程度,降低纤维环裂隙、髓核、细胞数量、软骨厚度,其中以通经定晕丸10.0 g/kg剂量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结论:通经定晕丸对颈椎病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抑制MCP-1/CCR2信号通路激活、NF-κB活化及TNF-α、IL-1β和IL-6的生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经定晕丸 颈椎病 核因子-κ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趋化因子受体-2通路 促炎因子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吴飞翔 张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5期129-132,共4页
骨关节炎(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或增生性O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关节疾病,而对于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尚无明确有效的手段。随着一些基础学科的发展,OA的发病机制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并试图从该病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找到控制以及治疗的... 骨关节炎(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或增生性O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关节疾病,而对于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尚无明确有效的手段。随着一些基础学科的发展,OA的发病机制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并试图从该病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找到控制以及治疗的可能。OA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种病理机制参与其中。经研究发现,OA进行性退变的各个环节均有细胞因子的参与:细胞因子通过影响软骨细胞基质的合成、分解与代谢的平衡在OA的病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关节滑膜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可部分解释OA的病理过程。在关节组织中发现的能影响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功能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等。本文就白细胞介素在O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类 促炎性细胞因子 抗炎性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抗炎与致炎因子表达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郭靖 闫平 殷占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338-3340,共3页
目的研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为难治性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的防控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的60例同龄健康儿童为... 目的研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为难治性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的防控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的60例同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及研究组中不同分类患儿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抗炎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分别为(293.75±28.94)ng/L、(25.63±3.46)pg/ml及(236.76±24.98)pg/ml,血清致炎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7.88±0.93)pg/ml、(8.92±1.03)pg/ml及(1.82±0.31)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中不同分类患儿血清抗炎因子(IL-4、IL-10和TGF-β)及致炎因子(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进展性肺炎患儿水平最高。结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抗炎与致炎因子均呈现高表达,且以进展性肺炎的表达更高,应重视对本类患儿进行上述抗炎与致炎因子表达的监测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抗炎因子 致炎因子
原文传递
盐酸克林霉素与喜炎平注射液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疗效 被引量:22
10
作者 彭向东 陈立民 王金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克林霉素(简称克林霉素)单独使用及与喜炎平注射液合用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仅给予克林霉素,观察组... 目的探讨盐酸克林霉素(简称克林霉素)单独使用及与喜炎平注射液合用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仅给予克林霉素,观察组给予喜炎平联合克林霉素。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促炎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咽喉疼痛消失时间、扁桃体充血消退时间及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0%vs 7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优于单纯克林霉素治疗,抑制机体促炎因子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炎 克林霉素 病例对照研究 儿童 促炎因子
下载PDF
黄芪杂多糖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促炎因子分泌及关节滑膜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宏全 邱建东 杨丽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1-736,共6页
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研究黄芪杂多糖(AHPS)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促炎因子分泌及关节滑膜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大鼠膝关节滑膜,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Tunel检测滑膜细胞凋亡,免疫组... 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研究黄芪杂多糖(AHPS)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促炎因子分泌及关节滑膜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大鼠膝关节滑膜,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Tunel检测滑膜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表达,并进行足爪容积测定和关节炎症评分。结果显示:AHPS和雷公藤多苷(TWP)均能显著改善AA大鼠原发和继发性临床症状及关节滑膜炎的炎性变化;AHPS(1 000和500 mg.kg-1)及TWP(60 mg.kg-1)可使AA大鼠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并可使AA大鼠的膝关节滑膜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AA大鼠的Bax阳性表达率有所升高(P>0.05),Bcl-2阳性表达率升高显著(P<0.01),而AHPS(1 000和500 mg.kg-1)可显著下调AA大鼠膝关节滑膜Bcl-2的阳性表达和上调Bax的阳性表达(P<0.01或P<0.05)。结果表明:AHPS诱导AA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抑制促炎因子分泌是其抗炎症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杂多糖 佐剂性关节炎 促炎因子 细胞凋亡 BAX Bcl-2
原文传递
近年来国内外中药抗炎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靖 宋晓凯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3期171-173,共3页
中药抗炎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很多中药都有很好的抗炎作用,而其抗炎作用机制表现为多种不同的途径。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药通过抑制外源及内源性炎症介质发挥抗炎作用的报道进行综述。
关键词 炎症 中药 抗炎 炎症介质
下载PDF
炎症:肿瘤的推进器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一 黎燕 +1 位作者 沈倍奋 陈国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3-67,74,共6页
目前,肿瘤是人类疾病的头号死因,尽管其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在下降,但下降幅度仅为10%,与曾经的高死亡率疾病(如鼠疫、天花、流行性感冒和肺结核)相比微不足道。因此,战胜肿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量的研究表明,炎症与肿瘤似乎是... 目前,肿瘤是人类疾病的头号死因,尽管其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在下降,但下降幅度仅为10%,与曾经的高死亡率疾病(如鼠疫、天花、流行性感冒和肺结核)相比微不足道。因此,战胜肿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量的研究表明,炎症与肿瘤似乎是一对相生相伴的疾病,炎性微环境因素及其影响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很可能为攻克肿瘤治疗难题提供全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炎症在肿瘤的产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以及靶向炎症相关因子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肿瘤 炎性细胞因子 肿瘤治疗
下载PDF
抑郁症与炎症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真真 陈乃宏 《神经药理学报》 2013年第5期27-37,共11页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认知和睡眠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一线抗抑郁药主要是基于单胺假说的药物,通过对单胺递质的调节发挥抗抑郁作用,尽管疗效肯定,但普遍存在起效延迟、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多...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认知和睡眠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一线抗抑郁药主要是基于单胺假说的药物,通过对单胺递质的调节发挥抗抑郁作用,尽管疗效肯定,但普遍存在起效延迟、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多等诸多缺憾,单胺假说也不能解释抑郁症的全部现象。因此,近年来除单胺假说外的其它假说越来越引起重视,炎症假说认为应激刺激引发炎症过程,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该文着重通过抑郁症的(神经)炎症假说阐述抑郁症与炎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前炎症因子 抗抑郁药 抗炎药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大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戴绍军 马鹏 +2 位作者 金灿 胡帝 汤绍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大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乌司他丁组及对照组。3组均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方案,乌司他丁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加用乌司他丁...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大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乌司他丁组及对照组。3组均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方案,乌司他丁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加用乌司他丁及大黄治疗。对比3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TNF-α与IL-6。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及乌司他丁组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低于乌司他丁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TNF-α、IL-6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其余2组(P均<0.05);乌司他丁组TNF-α、IL-6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大黄可有效控制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瀑布级联反应,减轻胰腺损伤及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大黄 急性胰腺炎 促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致炎细胞因子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朱明光 常雅萍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前全身性炎症反应仍然是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这一传统DNA结合蛋白是强大的致炎细胞因子。HMGB1可由单核/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在致炎细胞因子刺激下主动分泌,也可由坏死细胞被动释放。该分... 目前全身性炎症反应仍然是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这一传统DNA结合蛋白是强大的致炎细胞因子。HMGB1可由单核/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在致炎细胞因子刺激下主动分泌,也可由坏死细胞被动释放。该分子刺激炎症细胞活化并向炎症部位聚集,促进炎症细胞因子分泌造成组织损伤。针对HMGB1的靶向治疗为临床救治感染危重病人拓展了治疗时机,因而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HMGB1的致炎细胞因子作用是炎症损伤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致炎细胞因子 内毒素血症 全身性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己酮可可碱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发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健 朱娟 +3 位作者 管忍 朱四海 李伟彦 徐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腹腔给予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腰5脊神经切断后机械痛觉过敏的作用,以及相应脊髓节段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8只。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等渗盐水对照组;... 目的:观察预防性腹腔给予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腰5脊神经切断后机械痛觉过敏的作用,以及相应脊髓节段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8只。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为等渗盐水对照组;Ⅲ组为12.5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Ⅳ组为25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Ⅴ组为50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Ⅵ组为100mg/kg己酮可可碱治疗组。采用大鼠腰5脊神经切断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术前1h,Ⅰ和Ⅱ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Ⅲ-Ⅵ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己酮可可碱。术后第1—6d每天16时,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计数手术前、术后第1、4、7d各组大鼠2g和12g范氟雷丝刺激手术同侧后爪后跟撤腿次数。术后第7d行为学检测完毕,处死大鼠,取腰5脊髓,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胶质细胞表面标记物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分化抗原11b(CD11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腰5神经切断后,与Ⅰ组相比各手术组对2g和12g刺激均有明显增多的撤腿反应,但与Ⅱ组相比,Ⅴ组和Ⅵ组对2g和12g刺激的撤腿次数明显减少,Ⅲ组和Ⅳ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与Ⅰ组相比各手术组腰5脊髓TNFα、IL-1β、IL-6及胶质细胞表面标记物TLR-4、CD11b、GFA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但与Ⅱ组相比,Ⅴ组和Ⅵ组TNFα、IL-1β、IL-6及TLR-4、CD11b、GFAP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P〈0.05),Ⅲ组和Ⅳ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能够剂量依赖的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发展,这与它能减轻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因子表达的效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神经病理性疼痛 痛觉过敏 胶质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抗肺结核治疗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永宏 肖江峰 +2 位作者 陈瑞华 田冰 向江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293-3296,共4页
目的分析抗肺结核治疗患者血清促炎及抗炎因子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3个月时进行痰液涂片检测,分为痰液阳性组和痰液转阴组;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抗肺结核治疗患者血清促炎及抗炎因子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3个月时进行痰液涂片检测,分为痰液阳性组和痰液转阴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血清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干扰素-γ(IFN-γ)及抗炎因子IL-10、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以及肺部病灶的吸收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痰液转阴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中TNF-α、IL-1、IL-6及IFN-γ含量降低(P<0.05);IL-10、IL-4及TGF-β升高(P<0.05);痰液阳性组血清TNF-α、IL-1及IFN-γ的含量仅在治疗后6个月降低(P<0.05);IL-6的含量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中的含量降低(P<0.05);痰液阳性组血清IL-10、IL-4及TGF-β的含量仅在治疗后6个月升高(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痰液转阴组血清中TNF-α、IL-1、IL-6及IFN-γ的含量均降低(P<0.05);IL-10、IL-4及TGF-β的含量均升高(P<0.05);与痰液阳性组相比,痰液转阴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肺部病灶吸收率增加(P<0.05)。结论治疗效果良好的肺结核患者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升高,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能够对肺结核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促炎细胞因子 抗炎细胞因子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Toll样受体4与炎性细胞因子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邱荣 雷可 +2 位作者 李艳 陈芊凝 石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43-1548,共6页
目的:研究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与正常皮肤(NS)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HS组织及余留的NS组织,采用HE、Masson染色验证HS组织的特征,采用免疫组化以及实时定量PCR(RT-qPCR)检... 目的:研究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与正常皮肤(NS)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HS组织及余留的NS组织,采用HE、Masson染色验证HS组织的特征,采用免疫组化以及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HS组织中TLR4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与NS组织比较,HS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目、胞外基质蛋白水平、炎性分子TLR4、p65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水平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LR4表达与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8、MCP-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S组织中TLR4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NS,TLR4与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呈正相关性,表明炎症是引起HS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正常皮肤 TOLL样受体4 炎性细胞因子 创面愈合 真皮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左金丸阻断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F-κB激活MIF、TNF-α及IL-1β、IL-6表达 被引量:14
20
作者 易文 陈置丰 +6 位作者 石孟琼 常敏 邓为 罗云春 姚宇宙 陈继武 尹龙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左金丸阻断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UC模型,用左金丸水煎... 目的:研究左金丸阻断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UC模型,用左金丸水煎液(3.0和6.0g/kg)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观察实验小鼠一般状况。3周后检测,眼球取血,进行血液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分析;取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中MIF及对应的受体CD7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左金丸(3.0和6.0g/kg)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g/kg)可显著改善UC模型小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液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及结肠组织中MIF、CD74和NF-κB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减轻促炎因子对结肠造成的损伤,其中以左金丸6.0g/kg剂量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左金丸对UC结肠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抑制效应,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可能对于UC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金丸 溃疡性结肠炎 核因子-κB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促炎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