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悦红 孟文静 +1 位作者 贾勇圣 佟仲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breast,PSCCB)十分罕见,对其认识较少。本研究拟探讨PSCCB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01-01-2017-01-31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34例PSCCB患者的临床... 目的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breast,PSCCB)十分罕见,对其认识较少。本研究拟探讨PSCCB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01-01-2017-01-31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34例PSCCB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进行生存随访,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4例患者中,女33例,男1例,年龄28~87岁,中位年龄55岁,Ⅰ、Ⅱ和Ⅲ期患者分别是6例(17.6%)、18例(52.9%)和10例(29.4%)。ER、PR和HER-2阳性率分别是14.7%(5/34)、8.8%(3/34)和10.7%(3/28),EGFR表达率为90.0%(9/10)。患者5年生存率为85.0%,其中Ⅰ~Ⅱ期100%,Ⅲ期58.0%。单因素生存分析示,TNM分期(P=0.013)、N分期(P=0.013)、淋巴结外浸润(P<0.001)和乳头浸润(P=0.003)影响预后,而与年龄、是否绝经、肿瘤最大径、T分期、脂肪浸润、ER、PR、HER-2、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无关。结论 PSCCB发病率低,病理特点为肿块大,淋巴结转移率低,大部分患者分期较早,ER、PR、HER-2阳性率低,EGFR高表达,预后相对较好,TNM分期、N分期、淋巴结外浸润、乳头浸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12例原发性乳腺鳞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冯莉 陈国际 +2 位作者 王一澎 张扬 王翔 《癌症进展》 2014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12例原发性乳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生存情况。结果 1999年至2014年,我院共治疗2075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乳腺鳞癌患者12例(0.058%)。中位发病年龄为52岁;Ⅰ期2例,ⅡA期6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12例原发性乳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生存情况。结果 1999年至2014年,我院共治疗2075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乳腺鳞癌患者12例(0.058%)。中位发病年龄为52岁;Ⅰ期2例,ⅡA期6例,ⅡB期1例,ⅢA期3例。9例患者予改良根治术,2例予保乳术,1例因局部晚期予全乳切除+淋巴结清除术;4例予术后放疗,9例予术后化疗,3例予内分泌治疗。随访到2014年7月,4例因年代久远失访;1例患者于术后4年发生肺、胸骨、肝和脑的多发转移,行曲妥珠单抗+托瑞米芬治疗1年,带瘤生存4年;1例保乳术8个月后局部复发予乳腺全切后无瘤生存6年;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3年出现肺转移,经多程化疗分别于11个月后、3年后死亡;余4例均无复发转移,无瘤生存期最长者157个月,短者7个月。结论乳腺鳞癌发生率低,治疗多联合改良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鳞癌 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辅助放疗对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生存影响
3
作者 张亚萍 范晓东 +1 位作者 张冉 张志方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进行根治性手术加或不加辅助放疗的结果。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获取组织学诊断为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数据。采用竞争风险模型、Kaplan-Meier方法和Lasso Cox回归模型评估有或无辅助放疗的手术类型... 目的:研究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进行根治性手术加或不加辅助放疗的结果。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获取组织学诊断为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数据。采用竞争风险模型、Kaplan-Meier方法和Lasso Cox回归模型评估有或无辅助放疗的手术类型对病因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4例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患者。构建多因素竞争风险模型分析发现,接受单独乳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比接受肿瘤切除术加辅助放疗的患者死于癌症的风险更高(HR 1.77,p<0.05)。根据Kaplan-Meier分析,接受肿瘤切除术加辅助放疗的患者比接受肿瘤切除术、乳腺切除术和乳腺切除术加辅助放疗的患者生存率更高。结论:肿瘤切除术加辅助放疗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可能是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竞争风险模型 Lasso Cox回归模型 Kaplan-Meier方法
下载PDF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诊断的相关性
4
作者 王淼 董鑫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造影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随机样本抽签的研究方法,选择诊治的乳腺肿块80例患者,其中病理确诊为良性肿块60例(良性组),鳞状细胞癌20例(恶性组),两组都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造影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随机样本抽签的研究方法,选择诊治的乳腺肿块80例患者,其中病理确诊为良性肿块60例(良性组),鳞状细胞癌20例(恶性组),两组都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了免疫组化、病理特征的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良性组患者中ER阳性率为53.3%,恶性组为60.0%;良性组患者中PR阳性率为50.0%,而恶性组为55.0%,对比无差异(P> 0.05)。相对于良性组,恶性组常规超声多表现为后方回声衰减、边界缘毛刺、内部微钙化、乳腺周边高回声(P <0.05)。恶性组超声造影评分为(3.54±0.14)分,良性组的超声造影评分为(1.56±0.24)分,恶性组高于对照组(P <0.05)。超声造影评分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不同分化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对比差异明显(P <0.05),而在不同ER与PR免疫组化阳性患者中的对比无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恶性组患者的分化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与超声造影评分也存在相关性(γ=0.341,0.368,-0.289,P <0.05)。结论常规超声诊断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能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与超声造影评分情况有相关性,从而为疾病诊断提供很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病理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宇 陈智伟 +3 位作者 陈仲辉 李金秋 周君 林伟 《莆田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66-70,共5页
探讨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PSCCB)的临床、病理、超声及预后情况。回顾性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我院)2009—2020年9例PSCCB患者的临床、病理、超声和预后资料,并分析相关的文献。结果,PSCCB占我院同期乳腺癌的0.35%,平均直径3.4 cm,6例... 探讨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PSCCB)的临床、病理、超声及预后情况。回顾性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我院)2009—2020年9例PSCCB患者的临床、病理、超声和预后资料,并分析相关的文献。结果,PSCCB占我院同期乳腺癌的0.35%,平均直径3.4 cm,6例为囊实性混合回声,病理7例ER、PR、HER2均为阴性;9例P63、CK5/6、E-cad均为阳性,8例P120胞膜、EGFR阳性,中位Ki-67为60%,淋巴结转移率19.8%,平均复发时间25.7月,复发率57.1%。结果表明,PSCCB发病率低,直径较大,超声多为囊实性回声,病理上三阴性多见,P63、CK5/6是诊断的敏感指标,P120和E-cad有助于证明其起源于导管上皮,腋窝淋巴转移率较低,复发时间短,复发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