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史前孙家城和黄家堰等遗址出土玉器的无损科技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荣 朔知 承焕生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30,I0001-I0004,F0003,共15页
孙家城和黄家堰等遗址是安徽史前文化的重要遗址,针对这些遗址出土的玉器,从材质无损鉴别的方法、化学成分、加工微痕迹以及受沁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用785 nm激发光源的拉曼光谱可以有效克服荧光背景,结合632.8 nm激发光源... 孙家城和黄家堰等遗址是安徽史前文化的重要遗址,针对这些遗址出土的玉器,从材质无损鉴别的方法、化学成分、加工微痕迹以及受沁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用785 nm激发光源的拉曼光谱可以有效克服荧光背景,结合632.8 nm激发光源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古代玉器的无损材质鉴别;采用Gbel Mirror的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增强信噪比,消除峰位漂移,从而能更好地应用于古代玉器的无损材质鉴别;外束PIXE主量元素成分数据有助于无损鉴别材质,外束PIXE微量元素成分数据有助于无损揭示古玉器尤其是透闪石玉的产地信息;加工微痕迹的观察有助于解读史前玉器的加工工艺;受沁情况分析显示白化是最主要的风化现象,其原因系结构变得疏松,而非物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家城遗址 黄家堰遗址 史前玉器 无损科技研究
原文传递
模仿与化形:史前玉器与动物崇拜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鞠荣坤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7,86,共12页
新石器时代有许多表现动物崇拜的玉雕。从红山文化晚期到龙山时期(约公元前3500年—前1700年),在先民的思维中,人与动物的联结愈加紧密,投射到艺术品的形象塑造上,即是与动物形体的融合和转化逐渐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图像中的“眼睛”... 新石器时代有许多表现动物崇拜的玉雕。从红山文化晚期到龙山时期(约公元前3500年—前1700年),在先民的思维中,人与动物的联结愈加紧密,投射到艺术品的形象塑造上,即是与动物形体的融合和转化逐渐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图像中的“眼睛”“獠牙和羽翼”以及“冠冕”是三个最重要的特征,体现了人对动物自然力量的汲取和尊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玉器 玉人 动物玉雕 动物崇拜
原文传递
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媒介域”与华夏精神形塑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向慧 《传媒观察》 2023年第12期80-89,共10页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玉器是史前天文观测和传播天文知识的主要媒介,后发展为神器、法器、礼器、饰器和葬器。围绕着史前玉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媒介域”。玉器“媒介域”发挥着记...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玉器是史前天文观测和传播天文知识的主要媒介,后发展为神器、法器、礼器、饰器和葬器。围绕着史前玉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媒介域”。玉器“媒介域”发挥着记忆工具、权力装置和社会组织核心的功能,建构特定的时空组合。围绕着玉器这一“媒介域”,形成了中国文明特有的宇宙观、伦理观与传播观。史前玉器对华夏传播至少有三个方面深远影响:一是以“器以藏礼”的方式承载和传播礼乐文明;二是传播仪式观的思维取向成为理解华夏传播的重要线索;三是史前玉器“媒介域”使得传播权力高度集中,对于理解传播权力变迁与圣王崇拜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玉器 媒介域 华夏传播
原文传递
黄河中上游地区玉器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广林 翟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76-581,共6页
中国玉器最早的发祥地并不以东部濒海地区为限,黄河中上游乃至长江中游一带的内陆地区,也是中华古玉的重要发源地。黄河中长游地区玉器最早发现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一期文化遗存内,玉器多为小件绿松石质穿孔几何形人体佩戴物。这一... 中国玉器最早的发祥地并不以东部濒海地区为限,黄河中上游乃至长江中游一带的内陆地区,也是中华古玉的重要发源地。黄河中长游地区玉器最早发现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一期文化遗存内,玉器多为小件绿松石质穿孔几何形人体佩戴物。这一用玉传统在河南中部地区延续时间超过千年。同时可知,绿松石之于中国玉文化传统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迹象表明,玉器最初的社会功能是用于宗教礼仪生活,充当的是强化社会秩序建设的角色。以距今7 000年左右为界,玉器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以大地湾文化玉器为代表的新突破。陕西宝鸡关桃园遗址第三期遗存内出土玉环1件。这是本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真玉制品,同时也是黄河中上游地区迄今发现的第一件环状玉器,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 史前玉器 起源与早期发展
下载PDF
从古史传说的角度看史前玉器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士奇 《珠宝科技》 2003年第5期27-30,共4页
为了全面探求中国玉文化的渊源 ,对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三大变革与相应考古玉器作了探讨。认为 :史前玉器中的玉律管对产生我国最早的音律和度量衡制起着重要作用 ;考古玉器诸多实物的品种、形制、结构及用玉习俗都反映了氏族图腾... 为了全面探求中国玉文化的渊源 ,对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三大变革与相应考古玉器作了探讨。认为 :史前玉器中的玉律管对产生我国最早的音律和度量衡制起着重要作用 ;考古玉器诸多实物的品种、形制、结构及用玉习俗都反映了氏族图腾以至史前政治中的玉崇拜的盛况 ,是实行“绝地天通”举措以后社会变革的重大成果。指出 :史前玉器的高度发展加速了我国古代礼仪文明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玉器 历史作用 古史传说 五帝时期 中国 玉文化 考古
下载PDF
吉林省史前玉器的拉曼光谱研究——以六件文物为例
6
作者 史梦可 崔剑锋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69,共6页
使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的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检测了六件吉林省史前玉器,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文物主要属于水晶、玉髓、透闪石软玉。结合此六件玉器出土地周围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推测吉林省史前玉器制作原料取材于本地。
关键词 吉林省 史前玉器 拉曼光谱
原文传递
《山海经》夏启“右手操环”解码——佩玉环的史前巨人
7
作者 叶舒宪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2期5-40,共36页
论文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利用四重证据法,探讨镇原县博物馆墓葬中,史前“巨人”佩玉环和《山海经》夏启“右手操环”的文化意义。史前巨人左手腕部的墨绿色玉环,将问题引向史前的玉环与葬俗文化间的关联。通过考察多个史前遗址考古新发... 论文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利用四重证据法,探讨镇原县博物馆墓葬中,史前“巨人”佩玉环和《山海经》夏启“右手操环”的文化意义。史前巨人左手腕部的墨绿色玉环,将问题引向史前的玉环与葬俗文化间的关联。通过考察多个史前遗址考古新发现情况,认识到龙山文化时代较普遍的葬礼现象是将玉镯、玉环等套在墓主人右手或手臂上。这种奇特礼仪行为模式寄托着死者魂灵升天的幻想目标和动力。以此为基础,论文转向对《山海经》中“夏启右手操环”的叙事解读。通过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发现该神话叙事与龙山文化时代右手戴玉环的葬俗吻合。玉环在史前文化中具有通神和象征永生不死的意义,关于夏代开国君王“右手操环”叙事之解码长期以来真相不明,如今得到史前玉环镯葬俗的考古真相之印证。玉环镯在神话传说与考古新发现之间的相互印证,彰显了四重证据法的“物证优先原则”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证据法 物证优先 出土史前玉环 《山海经》 夏启右手操环 玉镯源流史
下载PDF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的史前遗玉 被引量:5
8
作者 林继来 《东南文化》 2002年第3期77-80,共4页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六号墓出土一件玉鹰虎饰,与同墓的玉雕风格迥异,却与龙山-石家河文化玉雕风格一致。从玉雕工艺及文化交流方面考证此件玉鹰虎饰为史前遗玉。
关键词 玉鹰虎饰 龙山-石家河文化 史前遗玉
下载PDF
西辽河史前玉器与中华礼制文明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国强 田广林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6-119,共4页
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尚玉传统,追根溯源,与史前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密切相关,红山文化的玉器,与兴隆洼文化玉器一样,都是当时社会政教礼仪生活的产物,史前西辽河地区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玉器群... 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尚玉传统,追根溯源,与史前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密切相关,红山文化的玉器,与兴隆洼文化玉器一样,都是当时社会政教礼仪生活的产物,史前西辽河地区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玉器群与中华礼制文明的内在关系问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 史前玉器 礼制文明
下载PDF
环南中国海史前玉器文化的互动
10
作者 石荣传 《考古学集刊》 2023年第1期90-111,共22页
相较于东北亚地区,环南中国海周围大陆与岛屿的玉器文化萌芽滞后许多,直至距今约6000年,玉器才零星出现于岭南大陆,半岛及岛屿带则更迟。新石器时代晚期,东亚内陆各区域文化互动频繁,社会格局急剧重组。此时,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明渐... 相较于东北亚地区,环南中国海周围大陆与岛屿的玉器文化萌芽滞后许多,直至距今约6000年,玉器才零星出现于岭南大陆,半岛及岛屿带则更迟。新石器时代晚期,东亚内陆各区域文化互动频繁,社会格局急剧重组。此时,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明渐趋消亡,随着族群的外散,其玉器文化给各地的文明注入新的生机,华南大陆、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岛屿一带,玉器数量逐渐增多。随着夏、商王朝玉器文化渐次进入东亚南部大陆、半岛及岛屿,其与当地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文化融合,形成颇具特色的环南中国海史前用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南中国海 史前玉器 文化互动
原文传递
扬州西汉墓出土的崧泽文化双龙首玉环
11
作者 赵琪 崔天兴 《洛阳考古》 2022年第4期32-40,共9页
近年来,史前遗玉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持续不断的关注。尤其是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后石家河文化等风格玉器在商周乃至汉代遗存中不断发现,显示了早期中国对玉文化的统一认知。而作为良渚文化源头的崧泽文化玉器很少在晚期的... 近年来,史前遗玉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持续不断的关注。尤其是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后石家河文化等风格玉器在商周乃至汉代遗存中不断发现,显示了早期中国对玉文化的统一认知。而作为良渚文化源头的崧泽文化玉器很少在晚期的遗址中被发现。本文通过对2001年扬州邗江西湖蚕桑砖瓦场西汉墓出土的双龙首玉环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这件器物具有崧泽文化风格,为认识汉代早期形制玉器的收藏和使用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首玉饰 西汉墓 崧泽文化 遗玉
原文传递
地域环境视阈下的史前古玉刍议——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谷会敏 徐健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106-111,M0005,共7页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古玉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对红山文化玉器从地域环境视角的解读,不仅仅只是针对玉器的研究,更是对北方民族甚至是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一隅的窥探。对于了解中国史前玉的发展和以玉为礼的中华民族礼制形成,甚至中...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古玉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对红山文化玉器从地域环境视角的解读,不仅仅只是针对玉器的研究,更是对北方民族甚至是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一隅的窥探。对于了解中国史前玉的发展和以玉为礼的中华民族礼制形成,甚至中国人的民族特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环境 史前古玉 红山文化玉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