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技术在精确作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俊娴 黄春蓉 +1 位作者 雷瑢 李航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110,共6页
针对未来战争环境下精确作战能力提升的问题,明确了精确作战的概念内涵,分析了未来战场环境对精确作战的新需求,提出了智能化技术在精确作战中侦察感知、目标识别、指挥决策、精确打击、综合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及优势,并指出了当前阶... 针对未来战争环境下精确作战能力提升的问题,明确了精确作战的概念内涵,分析了未来战场环境对精确作战的新需求,提出了智能化技术在精确作战中侦察感知、目标识别、指挥决策、精确打击、综合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及优势,并指出了当前阶段主要应用难点。为提升精确作战体系作战能力、适应未来复杂战场环境变化,在激烈的对抗环境中夺取战争主动权提供了支撑,为精确作战体系装备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精确作战 人工智能 侦察感知 目标识别 指挥决策
原文传递
基于配电物联网的单相接地故障抢修精准指挥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志华 张波 《电力与能源》 2020年第4期467-469,498,共4页
在智能配网和泛在物联网加速建设的大环境下,通过充分应用配电自动化、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配网故障信息全面感知及各系统应用的灵活配合;并梳理出新的配网单相接地故障精准指挥模式,使得在配网发生故障时,各专业班组间... 在智能配网和泛在物联网加速建设的大环境下,通过充分应用配电自动化、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配网故障信息全面感知及各系统应用的灵活配合;并梳理出新的配网单相接地故障精准指挥模式,使得在配网发生故障时,各专业班组间能高效联动,综合开展故障主动研判,精准定位故障点,大幅缩短故障隔离时长,有效降低故障停电时户数,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配网单相接地故障 停电时户数 精准指挥
下载PDF
关于防空兵精确指挥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粟琛钧 王敬华 杨启科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2期34-36,共3页
随着防空兵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防空兵指挥精确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影响防空兵精确指挥的因素,研究防空兵精确指挥的主要内容,提出提高防空兵精确指挥能力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防空兵 精确指挥 信息
下载PDF
基于ArcgisWeb的人工增雨(雪)防雹指挥平台简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兴涛 任丽雯 孙占峰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6期66-67,69,共3页
建立智能化的地市级人工增雨(雪)作业指挥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预警及信息处理自动化精准程度,建立适当的作业时机、部位和剂量业务指标,不断提高作业前后效益评估并加强弹药、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 精准指挥 安全管理 智能化
下载PDF
基于5G通信网络的精准负荷控制系统 被引量:9
5
作者 林晓亮 白申义 +2 位作者 史俊潇 段玉帅 魏艳伟 《浙江电力》 2021年第2期61-67,共7页
为有效解决3G/4G网络时延过长、带宽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5G通信网络的精准负荷控制系统。首先,介绍了基于5G通信网络的精准负荷分层控制系统架构,提出了基于5G通信网络的精准负荷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然后,分析研究了基于5G通信网络的... 为有效解决3G/4G网络时延过长、带宽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5G通信网络的精准负荷控制系统。首先,介绍了基于5G通信网络的精准负荷分层控制系统架构,提出了基于5G通信网络的精准负荷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然后,分析研究了基于5G通信网络的精准负荷控制通信体系架构及协议,并总结了系统的创新性;最后,通过验证表明,系统能够通过无线5G网络上传可切负荷量和用户侧终端状态信息,实现可切负荷量的计算,并依据核心控制策略,实现控制命令的下发和执行。相比光纤通信系统,无线5G通信具有建设成本低、业务接入灵活的特点,为大用户和海量柔性负荷数据的泛在接入控制、安全传输和快速响应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网络 精准负荷控制系统 切负荷命令 恢复负荷 UDP/IP
下载PDF
基于5G无线通信的可中断负荷快速响应系统
6
作者 杨燕 王云 +5 位作者 胡熊伟 纪平 董樑 陈罡 金欣晨 陈海滨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4年第10期83-89,共7页
配电网控制系统面临数据信息在核心网络转发中,通信数据包丢失率高和累积时延长的问题,使得电力负荷难以精确控制,鉴于5G通信能够有效承载电力负荷智能精准化调控业务,文章提出了基于5G无线通信的可中断负荷快速响应系统。该系统通过5G... 配电网控制系统面临数据信息在核心网络转发中,通信数据包丢失率高和累积时延长的问题,使得电力负荷难以精确控制,鉴于5G通信能够有效承载电力负荷智能精准化调控业务,文章提出了基于5G无线通信的可中断负荷快速响应系统。该系统通过5G技术实现主站、子站与切负荷终端的信息传输,系统的精准中断负荷方法融合了中断最小负荷容量、中断响应时效和SVM负荷容量预测,有效满足了电力精准负荷控制处理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精准切负荷 切负荷命令 低时延
下载PDF
One-to-Any Command and Control Model:Precisely Coordinated Operation on Uncooperative Controlled Nodes 被引量:1
7
作者 QIU Han LI Yufeng +1 位作者 LI Heshuai ZHU Junhu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90-498,共9页
New precisely cooperative attacks, such as the coordi- nated cross plane session termination (CXPST) attack, need thou- sands upon thousands machines to attack diverse selected link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given ra... New precisely cooperative attacks, such as the coordi- nated cross plane session termination (CXPST) attack, need thou- sands upon thousands machines to attack diverse selected link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given rate. However, almost all command and control(C&C) mechanisms only provide publishing one com- mand to the whole once, so-called one-to-all C&C model, and are not productive to support CXPST-alike attack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one-to-any C&C model on coordination among the unco- operative controlled nodes. As an instance of one-to-any C&C model, directional command publishing (DCP) mechanism lever- aging on Kademlia is provided with a range-mapping key creating algorithm for commands to compute the publishing range and a statistically stochastic node querying scheme to obtain the com- mands immediately.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one-to-any C&C model fits for precisely coordi- nated operation on uncooperative controlled nodes with least complexity, better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Furthermore, DCP mechanism can support one-to-all command publishing at the same time. As an example of future C&C model, studying on one-to-any C&C model may hel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icient counter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to-any command and control(C&C) model directional command publishing(DCP) mechanism precisely cooperative attack uncooperative controlled no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