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蔡育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8年1月—2019年9月84例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42例,实施胸腹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研究组(42例,实施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组间固定效... 目的探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8年1月—2019年9月84例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42例,实施胸腹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研究组(42例,实施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组间固定效果。结果研究组头足、左右、前后摆位误差均较常规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程度呼吸后研究组患者头足、左右、前后体位误差均较常规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与胸腹部真空袋体位固定术相比,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可减少体位摆位误差及呼吸运动误差,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热塑体膜 真空袋 误差
下载PDF
基于CBCT分析三种体位固定技术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宇留 方涌文 +3 位作者 林晓生 姚文燕 方键蓝 肖亮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237-3242,共6页
目的:比较三种体位固定技术在盆腔肿瘤患者放疗中六维方向的摆位误差,探讨盆腔肿瘤患者放疗的理想体位,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03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放疗的盆腔肿瘤患者,根据不同固定技术,分为真空袋、orfit架和改良式个体化俯... 目的:比较三种体位固定技术在盆腔肿瘤患者放疗中六维方向的摆位误差,探讨盆腔肿瘤患者放疗的理想体位,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03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放疗的盆腔肿瘤患者,根据不同固定技术,分为真空袋、orfit架和改良式个体化俯卧装置,共3组,每组各25例,放疗前均先行CBCT扫描,将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骨性配准,获得头脚方向(SI)、左右方向(LR)、前后方向(AP)、绕Z轴旋转(RTN)、绕X轴旋转(PITCH)、绕Y轴旋转(ROLL)6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记录数据,进行单项方差分析和Games-Howell(A)多重比较。结果:三组线性误差绝对值>0.5 cm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旋转角度绝对值>3°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三组在SI、LR、AP方向上摆位误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I方向,第二组低于第一组及第三组,在LR方向,第三组低于第一组及第二组;在AP方向,第一组低于第二组及第三组;两两比较三组在PITCH、ROLL方向的旋转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ICTH方向,第一组/第二组存在差异(P<0.05);在ROLL方向,第一组/第二组、第二组/第三组存在明显差异(P<0.001)。结论:在盆腔肿瘤放疗中,三种体位固定技术各有优势,相对于orfit架,传统真空袋以及改良式个体化俯卧装置在LR、AP、ROLL三个方向上,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度,但在SI、PITCH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体位固定 锥形束CT 六维方向
下载PDF
体位固定装置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陈洋 傅彬海 +4 位作者 吴明康 孙雪琴 张建芳 崔叶谦 王绍波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146-151,158,共7页
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目前头颈部肿瘤放疗的难点在于其解剖复杂,摆位偏大,必须实现精准定位。体位固定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放疗定位的精准度。本文综述了各类头颈部体位固定装置... 放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目前头颈部肿瘤放疗的难点在于其解剖复杂,摆位偏大,必须实现精准定位。体位固定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放疗定位的精准度。本文综述了各类头颈部体位固定装置的应用情况、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头颈部放疗体位固定装置的选择提供参考,以解决治疗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升放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体位固定 固定装置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放疗四种体位固定方式对锁骨上区域动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万宝 黄键兵 +14 位作者 覃仕瑞 芦凤玉 张文博 张焜 赵宇 洪天航 杨博宇 侯露 刘帆 周宗玫 肖泽芬 陈东福 冯勤付 王健仰 毕楠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年第6期538-543,共6页
目的:胸段食管癌放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使用胸腹平架进行体位固定。在放疗实施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手臂位置对射野设计的影响,以及手臂本身所受的辐射剂量。本研究意在探讨对胸段食管癌需要锁骨上联合纵隔放疗时,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对锁骨... 目的:胸段食管癌放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使用胸腹平架进行体位固定。在放疗实施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手臂位置对射野设计的影响,以及手臂本身所受的辐射剂量。本研究意在探讨对胸段食管癌需要锁骨上联合纵隔放疗时,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对锁骨上区域动度和重复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8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放疗野包括纵隔和锁骨上区域。在CT定位时,分别使用如下4种不同的固定方式,即胸腹平架固定上肢置于体侧、胸腹平架固定双手上举、颈胸一体架固定手臂置于体侧和颈胸一体架固定双手上举。放疗期间第一周行5次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验证体位,之后每周行一次CBCT验证。根据CBCT图像评价四种体位固定方式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以及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位移误差。结果:CBCT数据结果显示四种固定方式对整体靶区(医生勾画靶区)系统误差∑(个体病例误差平均值的标准差)和随机误差σ(个体病例误差标准差的均方根)都小于0.5 cm。颈胸一体架上举组在Z、Rx、Rz方向的摆放误差小于胸腹平架上举组,在X、Rx方向的摆放误差小于胸腹一体架体侧组,在Z方向的摆放误差小于颈胸一体架体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肩锁关节空间位移,颈胸一体架上举组(0.21±0.13)cm的肩锁关节动度的误差都小于胸腹平架体侧组(0.24±0.17)cm、胸腹平架上举组(0.28±0.16)cm及颈胸一体架体侧组(0.23±0.13) cm。结论:对于胸段食管癌,采用颈胸一体架固定双臂上举置于臂托架的体位,锁骨上区域摆位误差最小、重复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体位固定 锁骨上区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不同体位固定在脊柱转移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周悦 瞿宜艳 +1 位作者 黄星武 何朝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7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予以不同体位固定方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51...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予以不同体位固定方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51例)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同方向(左右、前后、头脚)摆放体位的误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于不同方向摆放体位(左右、前后、头脚)的误差值分别为(2.60±0.45)mm、(2.68±0.37)mm、(2.58±0.35)mm,均低于对照组的(6.81±0.74)mm、(7.91±0.77)mm、(6.79±0.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例数为40例,对照组为28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8.43%)高于对照组(5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放射性肠炎、呕吐恶心、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其不同方向摆放体位的误差和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 热塑体膜固定技术 调强放射治疗 临床观察 体位固定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宇留 方涌文 +4 位作者 肖亮杰 姚文燕 林晓生 方键蓝 迟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835-3839,共5页
目的:本文通过对食管癌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研究,对比分析其摆位误差以及靶区外扩边界的差异,为临床实践中食管癌放疗选取何种固定方式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86例,随机分为A组(双手下垂96例),B... 目的:本文通过对食管癌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研究,对比分析其摆位误差以及靶区外扩边界的差异,为临床实践中食管癌放疗选取何种固定方式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186例,随机分为A组(双手下垂96例),B组(双手上举90例),治疗前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总共得到CBCT图像1087次,获得头脚SI、左右LR、前后AP平移方向误差和冠状位RTN、矢状位Pitch、横断位Roll旋转方向误差。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计划靶区外扩边界公式M_(PTV)=2.5∑+0.7σ分别计算平移方向的相应外放边界值(M_(PTV))。结果:临床数据中的正负号代表平移的前后、左右、升降方向以及三个绕轴旋转的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而绝对值只代表误差数值的大小。A、B组在SI方向的误差差异性:t值为(SI:-5.632),SI方向P值小于0.05,在RTN、Roll方向的误差差异性:t值为(RTN:3.408;Roll:4.842),RTN与Roll方向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六维方向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A组SI方向与LR、AP、Pitch、Roll方向低度相关,AP方向与Pitch、Roll方向低度相关;B组SI方向与AP、Pitch低度相关,LR方向与AP方向低度相关,AP方向与RTN、Pitch方向低度相关。通过外扩边界公式计算得到A、B组的SI、LR和AP方向的外扩值分别为:(10.17,6.75,6.70)mm、(10.94,7.57,6.22)mm。结论:A组在SI、Roll方向误差值比B组小,在RTN方向B组误差值比A组小。通过外扩边界计算得到A组比B组在SI、LR分别减少0.77 mm、0.82 mm,B组在AP方向比A组减少0.48 mm。两组固定方式均可满足临床需求,A组(双手下垂)略为优胜,临床应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相关性分析 外扩边界
下载PDF
乳腺托架联合头膜固定术与乳腺托架固定术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柯瑞全 肖轩 +1 位作者 林布雷 吴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乳腺托架联合头膜固定术与乳腺托架固定术的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的126例乳腺癌术后保乳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试验组采用乳腺托架头膜联合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单纯乳腺托架固定术。比较两... 目的乳腺托架联合头膜固定术与乳腺托架固定术的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的126例乳腺癌术后保乳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试验组采用乳腺托架头膜联合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单纯乳腺托架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结果试验组摆位误差在X、Y、Z轴分别为(2.20±1.06)mm、(3.04±1.08)mm、(2.64±1.25)mm;对照组摆位误差在X、Y、Z轴分别为(4.00±1.89)mm、(3.69±1.19)mm、(4.30±1.96)mm。两种不同固定术的摆位误差比较,X,Y,Z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摆位误差小于对照组。试验组X,Y,Z轴方向在线性摆位误差通过率分别为93.7%,90.5%,88.9%,而X,Y,Z轴三方向同时合格通过率为85.7%;对照组为88.9%,90.5%,82.5%,而X,Y,Z轴方向同时合格通过率为69.8%。两组比较X,Y,Z轴三方向同时通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同时合格通过率高。结论乳腺癌放疗者使用简易乳腺托架头膜联合固定术,可降低摆位误差,提升摆位重复性,有利于提升摆位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乳术 乳腺托架 记忆热塑头膜 摆位误差 体位固定 精确性
下载PDF
图像引导下乳腺癌调强放疗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对比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大钡 郭纪慈 李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4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下应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对乳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3—9月接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的乳腺癌患者60例,根据患者放疗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n=30)和B组(n=30),分别选...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下应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对乳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3—9月接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的乳腺癌患者60例,根据患者放疗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n=30)和B组(n=30),分别选取热塑体模(A组)和个体化定位泡沫垫联合热塑体模(B组)进行固定,所有患者分别在每次治疗摆位纠正前和摆位纠正后行锥形束CT(CBCT),获取两组摆位误差值。结果摆位纠正前,A组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纠正后,两组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均低于摆位纠正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维方向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周数增加,两组三维方向的分次间误差逐渐减少,且A组1~5周三维方向的分次间误差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调强放疗使用个体化定位泡沫垫联合热塑体模固定体位能提高摆位稳定性和重复性,采用CBCT图像引导放疗可有效减少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体位固定 锥形束CT
下载PDF
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分析自制脚垫对盆腔肿瘤调强放疗摆位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伟亮 蔡育欣 +2 位作者 何丽红 王侦艺 王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19期40-42,共3页
目的:通过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比较盆腔肿瘤放疗摆位时使用自制脚垫与未使用脚垫时的误差大小,以判断自制脚垫是否有助于提高盆腔肿瘤调强放疗摆位的精准性。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3月于本院... 目的:通过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比较盆腔肿瘤放疗摆位时使用自制脚垫与未使用脚垫时的误差大小,以判断自制脚垫是否有助于提高盆腔肿瘤调强放疗摆位的精准性。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32例盆腔肿瘤放疗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体位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固定组和自制脚垫组,两组各16例。在患者的第1、6、11、16、21次治疗摆位后行EPID拍摄,获得两组患者在腹背、头足、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对比并分析。结果:32例患者共进行EPID拍摄160次。常规固定组和自制脚垫组在腹背、头足、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9±0.9)和(2.1±1.0)mm,(4.22±1.3)和(2.3±1.1)mm,(3.1±1.2)和(1.6±0.8)mm,其中两组在头足、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足方向自制脚垫组摆位误差≤3mm的次数占总扫描次数的比例较高,优于常规固定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左右、头足方向自制脚垫组>5mm的次数占总扫描次数的比例较低,优于常规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摆位误差率中,自制脚垫组在头足和左右两方向均明显低于常规固定组。结论:在盆腔肿瘤放疗摆位中,使用自制脚垫可以降低头足、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有利于提高放疗摆位的重复性和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自制脚垫 EPID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下载PDF
红外定位系统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超 葛彬彬 +3 位作者 蔡晶 金建华 葛云 储开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研究红外定位系统(optical positioning system,OPS)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对摆位误差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3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均采用改进型仰卧位固定技术固定,所有患者均辅以OPS标记。患者治疗时按常规方法对照激光线摆位,行... 目的:研究红外定位系统(optical positioning system,OPS)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对摆位误差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3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均采用改进型仰卧位固定技术固定,所有患者均辅以OPS标记。患者治疗时按常规方法对照激光线摆位,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后移床治疗,记录移床后的CBCT误差值(对照组)以及OPS读数(观察组),包括X(左右方向)、Y(头脚方向)、Z(腹背方向)三个方向的线性误差,并分析比较两种误差结果。结果:以CBCT为标准,常规对激光线摆位的线性误差X、Y、Z三个方向分别为(1.95±1.16)mm、(3.87±1.67)mm、(1.71±1.03)mm;对应的OPS显示误差X、Y、Z三个方向分别为(0.63±0.56)mm、(0.31±0.49)mm、(0.32±0.22)mm。三个方向上OPS误差均小于传统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S辅助摆位技术与常规对激光线摆位相比,在放疗中可明显减小胸腹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治疗时的摆位精度,给临床胸腹部肿瘤患者放疗的摆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肿瘤 体位固定 红外定位系统(OPS) 锥形束CT(CBCT)
下载PDF
肺癌放疗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差异性及摆位误差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宇留 方涌文 +5 位作者 肖亮杰 姚文燕 刘镖水 方键蓝 林承光 林晓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8期2604-2608,共5页
目的探究肺癌放疗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差异性及摆位误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108例(男84例,女24例,中位年龄5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真空袋固定。按照固定方式不同... 目的探究肺癌放疗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差异性及摆位误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108例(男84例,女24例,中位年龄5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真空袋固定。按照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双手上举52例)、B组(双手下垂56例)。患者治疗前使用机载锥形束CT(CBCT)扫描,总共得到容积CT图像677次。重建后和定位CT图像进行六维配准,记录摆位误差数值。原始数据取绝对值后行Kolmogorov-Smirnov Z非参数秩和检验,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和B组六维度配准误差取绝对值后,在头脚(SI)、左右(LR)、腹背(AP)方向的误差值依次为:0.20(0.30)cm、0.20(0.20)cm、0.20(0.20)cm和0.20(0.30)cm、0.20(0.20)cm、0.10(0.20)cm;原始数据取绝对值后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Z值分别为0.875、0.844、2.164,AP方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A组和B组在冠状位(RTN)、矢状位(Pitch)、横断位(Roll)方向的误差依次为:0.50(0.60)°、0.60(0.70)°、0.70(0.90)°和0.50(0.60)°、0.80(1.20)°、0.60(1.00)°;原始数据取绝对值后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Z值分别为0.942、2.645、2.356,Pitch与Roll方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方向的误差与LR、AP、Pitch方向的误差有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209、0.338、0.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P方向的误差与Pitch、Roll方向的误差有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150、-0.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线性方向:B组在AP方向的摆位误差比A组小;旋转方向:A组在Pitch方向的摆位误差比B组小,B组在Roll方向的摆位误差比A组小。根据相关性分析,SI方向误差与LR、Pitch方向误差低度相关,与AP方向误差中度相关;AP方向误差与Pitch、Roll方向误差低度相关。临床应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疗 体位固定 CBCT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体位固定技术分析
12
作者 李善良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3期177-179,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接受放射治疗干预的胸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翼型板联合真空垫体位固定)、B组(热塑体膜联合体板、... 目的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接受放射治疗干预的胸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翼型板联合真空垫体位固定)、B组(热塑体膜联合体板、真空垫体位固定),每组31例。对患者进行首次放疗前需给予千伏锥形束CT(CBCT)扫描,比较两组各个方向[左右(X轴)、头脚(Y轴)、腹背(Z轴)]摆位误差。结果A组Z轴误差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轴、Y轴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放疗时选择热塑体膜联合体板、真空垫体位固定能提升患者治疗期间舒适感,更有利于固定体位,保障治疗过程中重复摆位及调整精准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技术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在模拟定位机床面增设体位固定架固定设施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13
作者 祝洪义 黄艳宾 +2 位作者 张芝 赵德龙 邓晓琴 《医疗装备》 2010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在模拟定位机床面增设体位固定架固定设施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利用已成型热塑膜在具有固定设施的加速器床面取样,到模拟定位机上按相同条件复位,在床面标记各类体位固定架相应位置,增设固定设施。结果:对270例热塑膜... 目的:研究在模拟定位机床面增设体位固定架固定设施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利用已成型热塑膜在具有固定设施的加速器床面取样,到模拟定位机上按相同条件复位,在床面标记各类体位固定架相应位置,增设固定设施。结果:对270例热塑膜固定患者进行首次加速器治疗摆位观察。热塑膜上标记的等中心定位十字线于治疗激光灯中心线重合性误差统计:在x、y、z任一方向上,误差>2mm的有24例,误差≤2 mm为246例,分别占热塑膜固定总数的8.9%,91.1%。结论:该方法稳定性好、经济实用,可以保证"摆位固定器的允许误差一般为±2 mm[1]"的精度要求,值得在具有相同设备条件的医院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定位机床面 体位固定架 热塑膜固定
下载PDF
体位复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13
14
作者 尚立 王欣文 +1 位作者 刘继军 王文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在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8月收治的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在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8月收治的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27例(微创组)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切开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 d、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12个月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 0. 05),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和术后1 d、12个月VAS评分显著优于切开组(P <0. 05,P <0. 01);两组患者术后3 d、12个月时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 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 0. 05);微创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显著多于切开组(P <0. 01)。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较,体位复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关注X线暴露次数对患者及术者带来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经皮微创撑开复位 体位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X线暴露
原文传递
宫颈癌放疗中体位固定方式、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延花 黄栎有 温林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时,体位固定方式、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俯卧位固定,B组为仰卧位固定。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时,体位固定方式、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俯卧位固定,B组为仰卧位固定。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Ⅰ组(<60岁)和Ⅱ组(≥60岁)。根据患者的BMI分为Ⅲ组(<24 kg/m^(2))和Ⅳ组(≥24 kg/m^(2))。首次治疗前进行CBCT扫描,使用自动骨性配准结合手动微调,计算出X轴、Y轴和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体位固定方式、年龄以及BMI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仰卧位的固定方式在X轴方向、Y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小于俯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固定方式在Z轴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体位的固定方式中不同年龄分组在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摆位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体位中BMI<24 kg/m^(2)组在X轴向、Y轴和Z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小于BMI≥24 kg/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的患者仰卧位在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显著小于俯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24 kg/m^(2)且自我配合意识较强的患者,建议选择俯卧位;BMI<24 kg/m^(2)且配合意识差的患者和BMI≥24 kg/m^(2)的患者,建议选择仰卧位,这样尽可能的降低摆位误差,实施精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体位固定方式 体质量指数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放疗体位固定辅助装置优选及其对摆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俊禹 周舜 +6 位作者 杨敬贤 卢子红 于松茂 陈吉祥 王振飞 丁大庆 杜乙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体位固定辅助装置对宫颈癌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体位固定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57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根据体位固定辅助装置的不同分为A组(20例)、B组(16例)和C组(21例),3组患者头下均垫C型头枕,其中B、... 目的:探究体位固定辅助装置对宫颈癌放疗摆位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体位固定辅助装置的优选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57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根据体位固定辅助装置的不同分为A组(20例)、B组(16例)和C组(21例),3组患者头下均垫C型头枕,其中B、C组头枕与体板之间相对位置固定,A、B组患者膝下加硬质海绵膝垫。比较3组间左右(x轴向)、升降(y轴向)、进出(z轴向)、旋转(Rtn)、进出倾斜(Pitch)和左右转动(Roll)6个维度的摆位误差、误差分布和异常摆位次数。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组摆位误差除Roll方向外均优于A、B 2组,且Pitch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误差分布除Roll方向外均优于A、B 2组,且Pitch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03,P<0.001)。相较A、B 2组,C组异常摆位次数大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7,P=0.026)。结论:宫颈癌放疗时将头枕与体板之间相对位置固定并去除患者膝下的硬质海绵膝垫,有助于提高摆位精度、降低重复摆位次数、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疗 体位固定辅助装置 摆位精度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两种不同体位固定装置在肿瘤患者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志 左权 +2 位作者 刘蓉 贾洁琦 向志碧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目的比较热塑个体化体垫联合体模、体架固定技术与体模联合体架固定技术对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采用热塑个体化体垫联合体模、体架固定技术与体模联合体架固定的患者(A组)52例,体模联合体架固定的患者(B组)58例,在放射治疗前、... 目的比较热塑个体化体垫联合体模、体架固定技术与体模联合体架固定技术对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采用热塑个体化体垫联合体模、体架固定技术与体模联合体架固定的患者(A组)52例,体模联合体架固定的患者(B组)58例,在放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各进行一次模拟定位机复位、采集图像(治疗次数少的腹盆肿瘤治疗前、治疗2周各复位一次,采集图像),对其X轴、Y轴和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体而言,A组在放疗前、治疗第2周Y轴及Z轴方向摆位误差比B组更小(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对不同部位的肿瘤分层分析,头颈部肿瘤:A组在放疗前X轴、Y轴,放疗2周Y轴、X轴,放疗4周Y轴的摆位误差小于B组(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肿瘤:A组与B组相比,除放疗前X轴、放疗2周X轴方向无统计学差异,其余A组摆位误差均小于B组(P<0.05);腹盆腔肿瘤:A组放疗前Y轴、放疗2周X、Y、Z轴各方向摆位误差小于B组(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对头颈部肿瘤不同放疗时间点摆位误差比较分析,X轴放疗4周的摆位误差明显大于放疗前(P<0.05);Y轴放疗前与放疗4周,放疗2周与放疗4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摆位误差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结论针对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热塑个体化体垫联合体模、体架固定技术摆位误差更小,具有更好的治疗精准性。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4周摆位误差明显大于放疗前,若条件允许建议重新定位、制定放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固定技术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个体化体垫
下载PDF
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曲泊霖 王江波 +2 位作者 曹剑 鲍志磊 郑德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811-815,共5页
目的:比较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病人,其中微创组治疗43例患者采用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开放组治... 目的:比较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病人,其中微创组治疗43例患者采用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开放组治疗40例患者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组(均P<0.05);微创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显著多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均P<0.05);两组术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与同组术前相比较,Cobb角显著减小、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增高(均P<0.05),但两组间术后Cobb角恢复值和丢失值,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和丢失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住院费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但体位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置钉内固定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另外还要关注术中X线暴露次数对医患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体位复位 手法复位 经皮置钉内固定 无神经症状 X线暴露
下载PDF
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体位改变在三踝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中的治疗效果
19
作者 勒世海 邓玲 许琴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体位改变在三踝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及联合组(n=30),常规组行仰卧位传统... 目的分析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体位改变在三踝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及联合组(n=30),常规组行仰卧位传统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联合组行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术中体位改变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骨性愈合时间、Bia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负重下床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时间水平短于常规组,Bia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术中体位改变进行内固定可提高手术效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术后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手术入路 体位改变 三踝骨折 内固定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下颈部及上纵隔肿瘤放疗体位固定技术对比
20
作者 张超强 林布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3期91-9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真空垫与热塑膜联合碳纤维一体板固定技术在下颈部及上纵隔肿瘤放射治疗(放疗)体位固定中对摆位误差、照射体积、剂量等的影响,为临床相关疾病患者放疗时的固定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00例下颈部及上纵隔肿瘤放疗患者,采... 目的通过观察真空垫与热塑膜联合碳纤维一体板固定技术在下颈部及上纵隔肿瘤放射治疗(放疗)体位固定中对摆位误差、照射体积、剂量等的影响,为临床相关疾病患者放疗时的固定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00例下颈部及上纵隔肿瘤放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真空组与热塑膜组,每组50例。真空组疗效体位采取真空垫联合碳纤维一体板固定技术,热塑膜组疗效体位采取热塑膜联合碳纤维一体板固定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靶病灶区域及周围器官的照射体积与剂量,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真空组X轴、Y轴、Z轴第10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均大于第1次放疗,X轴第20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大于第1次放疗、小于第10次放疗,Y轴、Z轴第20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大于第1、10次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塑膜组X轴第20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小于第1、10次放疗,Y轴第10、20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大于第1次放疗,Z轴第10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大于第1次放疗,第20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小于第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塑膜组X轴、Y轴、Z轴第1、10、20次放疗的摆位误差均小于真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靶病灶区域、肝脏及胃照射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塑膜组靶病灶区域照射剂量(50.23±3.85)Gy多于真空组的(45.07±1.75)Gy,肝脏照射剂量(12.20±2.80)Gy、胃照射剂量(27.30±2.72)Gy少于真空组的(20.68±3.18)、(37.75±3.69)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性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颈部及上纵隔肿瘤患者放疗时采取热塑膜联合碳纤维一体板固定技术,可明显减少患者放疗过程中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同时提高靶病灶区域的照射剂量,降低周围器官的照射剂量,利于确保放疗精确度,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相关疾病患者放疗固定技术中开展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真空垫 热塑膜 体位固定技术 碳纤维一体板固定技术 放射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