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维记忆固定器修复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雷玉凯
曲志军
许硕贵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观察三维记忆固定器修复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的疗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内固定物不同分为三维记忆组46例和重建钢板组45例,其中三维记忆组给予三维...
目的观察三维记忆固定器修复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的疗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内固定物不同分为三维记忆组46例和重建钢板组45例,其中三维记忆组给予三维记忆内固定器修复治疗,重建钢板组给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三维记忆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重建钢板组(P<0.05);治疗后1年两组关节畸形、活动度、疼痛程度、肢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三维记忆组显著高于重建钢板组(P<0.05);三维记忆组优良率91.30%稍高于重建钢板组82.22%(P>0.05);三维记忆组并发症发生率4.35%,稍低于重建钢板组13.33%(P>0.05)。结论三维记忆固定器用于修复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记忆固定器
重建钢板内固定
髋臼后壁骨折
关节后脱位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淑明
兰树华
+2 位作者
褚旭峰
邢海林
王翀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7期64-66,70,共4页
目的比较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89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组(对照组,n=49)和螺钉联合重建接骨...
目的比较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89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组(对照组,n=49)和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组(研究组,n=4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9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79.6%(39/49)](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8/40)、26.5%(13/49)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
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
髋臼后壁骨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髋臼后方包容角法和Keith法评价髋臼后壁骨折稳定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吕良庆
韦向东
+1 位作者
蒙世远
苏义生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后方包容角法评价髋臼后壁骨折髋臼后方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单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在CT上分别采用髋臼后方包容角法和Keith法评估髋臼后方的稳定性,并对判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髋臼后方的完全包容角、稳定包容...
目的探讨髋臼后方包容角法评价髋臼后壁骨折髋臼后方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单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在CT上分别采用髋臼后方包容角法和Keith法评估髋臼后方的稳定性,并对判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髋臼后方的完全包容角、稳定包容角和不稳定包容角的平均值分别为92.38°±10.53°、73.86°±9.36°、51.90°±6.43°,2名测量人员自身和两者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95,说明此方法的可信度高且可重复性好。Keith法和髋臼后方包容角法对髋臼后方稳定性的判定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24。以髋臼后方稳定性试验为参照,髋臼后方包容角法判定髋臼后方稳定性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均高于Keith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4、0.764、0.904,P>0.05)。结论髋臼后方包容角法与传统的Keith法在髋臼后壁骨折稳定性的判定结果基本一致,但该法不需参照对侧,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对侧髋臼合并骨折或有先天性畸形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后壁骨折
稳定性
髋臼后方包容角法
Keith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记忆固定器修复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雷玉凯
曲志军
许硕贵
机构
辽阳市中心医院骨科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
出处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15-21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项目(30872640)
文摘
目的观察三维记忆固定器修复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的疗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内固定物不同分为三维记忆组46例和重建钢板组45例,其中三维记忆组给予三维记忆内固定器修复治疗,重建钢板组给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三维记忆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重建钢板组(P<0.05);治疗后1年两组关节畸形、活动度、疼痛程度、肢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三维记忆组显著高于重建钢板组(P<0.05);三维记忆组优良率91.30%稍高于重建钢板组82.22%(P>0.05);三维记忆组并发症发生率4.35%,稍低于重建钢板组13.33%(P>0.05)。结论三维记忆固定器用于修复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
三维记忆固定器
重建钢板内固定
髋臼后壁骨折
关节后脱位
髋关节功能
Keywords
three
dimensional
memory
fixator
reconstruct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posterior
wall
fracture
of
acetabulum
posterior
dislocation
hip
function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淑明
兰树华
褚旭峰
邢海林
王翀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7期64-66,70,共4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5KYB450)
浙江省丽水市科技局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6RC19)
文摘
目的比较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89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组(对照组,n=49)和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组(研究组,n=4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9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79.6%(39/49)](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8/40)、26.5%(13/49)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显著。
关键词
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
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
髋臼后壁骨折
Keywords
Microplate
combined
with
reconstructed
plate
Screw
combined
with
reconstructed
plate
posterior
wall
fracture
of
acetabulum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髋臼后方包容角法和Keith法评价髋臼后壁骨折稳定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吕良庆
韦向东
蒙世远
苏义生
机构
横县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髋臼后方包容角法评价髋臼后壁骨折髋臼后方稳定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单侧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在CT上分别采用髋臼后方包容角法和Keith法评估髋臼后方的稳定性,并对判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髋臼后方的完全包容角、稳定包容角和不稳定包容角的平均值分别为92.38°±10.53°、73.86°±9.36°、51.90°±6.43°,2名测量人员自身和两者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95,说明此方法的可信度高且可重复性好。Keith法和髋臼后方包容角法对髋臼后方稳定性的判定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24。以髋臼后方稳定性试验为参照,髋臼后方包容角法判定髋臼后方稳定性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均高于Keith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4、0.764、0.904,P>0.05)。结论髋臼后方包容角法与传统的Keith法在髋臼后壁骨折稳定性的判定结果基本一致,但该法不需参照对侧,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对侧髋臼合并骨折或有先天性畸形的患者。
关键词
髋臼后壁骨折
稳定性
髋臼后方包容角法
Keith法
Keywords
posterior
wall
fracture
of
acetabulum
stability
acetabular
posterior
arc
angle
method
Keith
method
分类号
R683.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维记忆固定器修复髋臼后壁骨折伴关节后脱位的疗效研究
雷玉凯
曲志军
许硕贵
《实用骨科杂志》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型接骨板联合重建接骨板与螺钉联合重建接骨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黄淑明
兰树华
褚旭峰
邢海林
王翀
《中国现代医生》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髋臼后方包容角法和Keith法评价髋臼后壁骨折稳定性的对比研究
吕良庆
韦向东
蒙世远
苏义生
《临床骨科杂志》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