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积极反刍思维的内观疗法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英莲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反刍思维的内观疗法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NSSI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反刍思维的内观疗法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NSSI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积极反刍思维的内观疗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冲动情绪[Barratt冲动量表(BIS-11)]、自我伤害行为及社会功能[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结果两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及BIS-11、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SPI评分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积极反刍思维的内观疗法应用于NSSI青少年中,能减轻其焦虑、抑郁、冲动情绪,减少自我伤害行为,提高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积极反刍思维 内观疗法
下载PDF
积极情绪在护理本科生积极反刍与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效应
2
作者 李晨 徐奕旻 +1 位作者 陈玮 郭明灏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分析积极情绪在积极反刍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护生生命意义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6-8月,利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314名在校护理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生命意义感问卷中文修订...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现状,分析积极情绪在积极反刍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护生生命意义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6-8月,利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314名在校护理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生命意义感问卷中文修订版(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MLQ-C)、大学生反刍思维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PANAS)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总分为(50.88±8.71)分,其中寻求意义感维度得分为(27.04±5.25)分,拥有意义感维度得分为(23.83±5.46)分。积极反刍、积极情绪与生命意义感均呈正相关(r=0.442、0.496,均P<0.01)。积极反刍与积极情绪间呈正相关(r=0.619,P<0.01)。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显示,积极情绪在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与积极反刍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3.02%。结论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水平处于中上等,积极反刍可直接影响护生生命意义感,也可通过积极情绪间接影响护生生命意义感。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培养护生积极反刍的认知方式,提高护生积极情绪,以提升生命意义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生命意义感 积极反刍 积极情绪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大学生孤独感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
3
作者 李雪 常扩 +1 位作者 张磊 张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3期65-68,89,共5页
目的探究孤独感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因果关系及影响机制,为有效干预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纵向设计,使用手机成瘾问卷、孤独感量表、大学生积极-消极反刍思维问卷和逃避动机分量表,对411名大学生进行2次追踪调查,第1次... 目的探究孤独感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因果关系及影响机制,为有效干预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纵向设计,使用手机成瘾问卷、孤独感量表、大学生积极-消极反刍思维问卷和逃避动机分量表,对411名大学生进行2次追踪调查,第1次测量时间(T1)为2021年12月,第2次测量时间(T2)为2022年3月。结果T1、T2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率分别为68.6%、70.1%,T1孤独感可以显著预测T2问题性手机使用,而T1问题性手机使用对T2孤独感无显著预测作用;孤独感既可以分别通过消极反刍和逃避动机预测后续问题性手机使用,也可以通过消极反刍和逃避动机的链式中介来预测,积极反刍显著调节孤独感对逃避动机的影响路径(P<0.05)。结论针对孤独感、消极反刍思维和手机使用动机的干预措施可能是降低大学生出现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手机使用 孤独感 消极反刍 积极反刍 逃避动机
下载PDF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初探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宏飞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9年第3期272-280,共9页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是在梳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理论依据源自积极心理学和认知疗法。其核心技术是用《积极和消极反刍思维量表》中的积极因子条目为指导思想进行思考;辅助技术包括听录音、抽象化和具体化、主体化和客题化、问题解...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是在梳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理论依据源自积极心理学和认知疗法。其核心技术是用《积极和消极反刍思维量表》中的积极因子条目为指导思想进行思考;辅助技术包括听录音、抽象化和具体化、主体化和客题化、问题解决、接纳和宽容等。该方法包括七个步骤:介绍规则、了解问题、介绍原理、确定目标、核心技术训练、辅助技术训练、结束。其效果在大学生心理咨询和中学生心理课中得到了初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 消极反刍思维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的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效果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晨虹 杨宏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抑郁症的促进作用,并以注意偏向为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组8人和对照组6人完成了整个研究过程,实验组每人接受为期4周的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每周1次,每次约1小时),结束后进行再测。结果:实验组积...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抑郁症的促进作用,并以注意偏向为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组8人和对照组6人完成了整个研究过程,实验组每人接受为期4周的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每周1次,每次约1小时),结束后进行再测。结果:实验组积极反刍思维和生活满意度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77/0.037),消极反刍思维和抑郁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32);对照组的所有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注意偏向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能改善抑郁症,但对注意偏向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 积极反刍思维 消极反刍思维 注意偏向
下载PDF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消极反刍思维大学生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宣之璇 杨宏飞 +1 位作者 杨逸云 熊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910-1914,共5页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大学生消极反刍思维的效果。方法:选取消极型反刍思维大学生28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人,实验组有2人中途退出。实验组接受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每周2次,每次120分钟,共5次)。结果:所有指标的时间效应和交...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大学生消极反刍思维的效果。方法:选取消极型反刍思维大学生28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人,实验组有2人中途退出。实验组接受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每周2次,每次120分钟,共5次)。结果:所有指标的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F=5.63~30.73,P<0.05);两组前测差异不显著,但后测差异显著;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显著,对照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反刍思维 消极反刍思维 团体心理咨询
下载PDF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方莉 陈磊 黄桂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1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 目的:探究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1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调查统计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知觉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合理休息、情绪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和健康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能显著降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知觉压力,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自我感受负担 知觉压力 自我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