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接触网曲线段定位器坡度优化调整研究——以贵广高铁提质改造工程为例
1
作者 李彬 《现代工程科技》 2024年第21期101-104,共4页
决定高铁运行水平的关键因素就是接触网和受电弓之间的动态性能,如果高铁接触网弓网关系不够稳定,会给高铁的供电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深入探讨了贵广高铁接触网曲线段定位器坡度优化调整策略,针对定位器既有的坡度问题,提出了一系... 决定高铁运行水平的关键因素就是接触网和受电弓之间的动态性能,如果高铁接触网弓网关系不够稳定,会给高铁的供电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深入探讨了贵广高铁接触网曲线段定位器坡度优化调整策略,针对定位器既有的坡度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优化方案,提升了列车运行平稳性、安全性及接触网系统整体性能,保障高铁安全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广高铁 接触网 曲线段 定位器坡度 优化调整 运行平稳性
下载PDF
不同立地因子对楠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5
2
作者 陈淑容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对楠木进行不同立地因子造林试验,造林后31a的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楠木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坡度,坡向影响最小。坡位对楠木生长从好到差为下部>中部>上部。坡向对楠木生长的影响较为复杂,在水分条件好...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对楠木进行不同立地因子造林试验,造林后31a的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楠木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坡度,坡向影响最小。坡位对楠木生长从好到差为下部>中部>上部。坡向对楠木生长的影响较为复杂,在水分条件好的林地下部,阳坡阳光充足有利于楠木生长;而在水分条件差的林地上部阴坡更有利于楠木生长。坡度对楠木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斜坡>缓坡>陡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立地因子 坡位 坡度 坡向
下载PDF
东灵山地区辽东栎叶性状与地形因子关系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晨 刘丹辉 +4 位作者 吴键军 康慕谊 张金屯 刘全儒 梁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31-2139,共9页
地形特征通过光照、温度和降水等生态因子的再分配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以北京东灵山南坡地区辽东栎(Quercuswutaishanica)为对象,通过地形因子调查,辽东栎叶片取样、称重、扫描和图像处理,相关性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研究... 地形特征通过光照、温度和降水等生态因子的再分配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以北京东灵山南坡地区辽东栎(Quercuswutaishanica)为对象,通过地形因子调查,辽东栎叶片取样、称重、扫描和图像处理,相关性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研究其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等结构性状在地形因子影响下的变化。结果表明:辽东栎sLA、LDMC、叶密度(LD)等叶性状之间具相关关系;叶面积(LS)、鲜重(LFw)和干重(LDW)随海拔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二次曲线变化特征,最小值均出现在海拔1400~1600133;SLA和LDMC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在山谷和山脊地区不同,且能够通过山谷和山脊局地不同的水分情况加以解释;LS、LDW、LFw在阴坡和阳坡间存在显著差异;海拔是影响SLA、LDMC的首要地形因子,而坡向是影响LS、LDW和LFW的首要地形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性状 海拔 坡位 坡向 东灵山
原文传递
地形条件对毛竹林分结构和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范叶青 周国模 +3 位作者 施拥军 杜华强 周宇峰 徐小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7-182,共6页
在积极实施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的固碳特征、储碳能力和环境影响机制颇受关注(Schmid et al.,2006;Thtirig et al.,2010;Werner,2010)。光照、温度、水分等多个自然因子共同影响着森林的碳汇功能,而海拔、坡向、坡... 在积极实施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的固碳特征、储碳能力和环境影响机制颇受关注(Schmid et al.,2006;Thtirig et al.,2010;Werner,2010)。光照、温度、水分等多个自然因子共同影响着森林的碳汇功能,而海拔、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又通过温度、降水等气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变化(吕超群等,2004;赵敏等,2004;陈茂铨等,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林分结构 碳储量 海拔 坡向 坡位 坡度
下载PDF
坡向和坡位对水曲柳中龄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向荣 孙海龙 +1 位作者 余鑫 谷加存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了评价地形因子对水曲柳中龄林生长的作用,以帽儿山地区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中龄人工纯林为对象,研究了坡向和坡位对林木胸径、优势木高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对林分平均胸径和优势木高的影... 为了评价地形因子对水曲柳中龄林生长的作用,以帽儿山地区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中龄人工纯林为对象,研究了坡向和坡位对林木胸径、优势木高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对林分平均胸径和优势木高的影响要大于坡位,且坡向对优势木平均高有显著的影响(P<0.05)。综合比较,西向坡林分生长状况好于东向坡,而且坡下与坡上林分生长状况的相对优劣,受到坡向的影响。林分总生物量和地上、地下各组分,均以西向坡高于东向坡。林木个体的径级分布,对林分水平上的生物量分配格局有重要影响。虽然幼龄阶段水曲柳林分在阴坡下坡位生长不良,但在中龄林时期生长较好。这些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等立地因子对水曲柳林木生长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表明了林分生长与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也会随林龄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坡位 立地条件 异速生长 水曲柳
下载PDF
砒砂岩区不同地形位置土壤物理性质分异特征 被引量:20
6
作者 赵晓雪 饶良懿 申震洲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9-1368,共10页
砒砂岩区土壤侵蚀剧烈、生态环境脆弱,其复合侵蚀综合治理备受关注.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二老虎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小流域不同地形位置的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土壤容重在空间上属弱变异性,变异系数为0.09,土壤... 砒砂岩区土壤侵蚀剧烈、生态环境脆弱,其复合侵蚀综合治理备受关注.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二老虎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小流域不同地形位置的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土壤容重在空间上属弱变异性,变异系数为0.09,土壤含水量、吸湿水以及土壤砂粒、粉粒、黏粒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7、0.57、0.15、0.34、0.30,均属中等变异强度.(2)不同坡向,土壤吸湿水和土壤水分变化均为阴坡>阳坡,阴阳坡土壤容重相差0.01 g/cm^3;不同坡位土壤容重为坡中最大,坡上次之,坡下最小,坡面土壤含水量从坡顶到坡下依次为11.29%、12.18%、12.27%、13.22%,土壤吸湿水从坡上到坡下依次减小且相差0.3%.方差分析显示坡向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坡位对土壤吸湿水、容重、黏粒和植被种类都产生显著影响(P<0.05).(3)土壤物理性质在沟头和沟口变化相对稳定,而上中游位置变化相对活跃.土壤容重、吸湿水和黏粒在不同断面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和植被盖度及植被种类之间相关性明显.综上所述,砒砂岩区不同地形位置土壤物理性质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结果可为评价当地的土壤性质以及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土壤物理性质 坡位 坡向 地形位置
原文传递
天山北坡醉马草群落种间关联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靳瑰丽 董莉莉 +3 位作者 安沙舟 何龙 梁娜 张梦妮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9-1185,共7页
运用方差比率法、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天山北坡不同坡位和坡向的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群落进行总体联结性和种对间的联结性分析,同时利用Ochiai指数测定各种对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坡位及... 运用方差比率法、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天山北坡不同坡位和坡向的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群落进行总体联结性和种对间的联结性分析,同时利用Ochiai指数测定各种对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坡位及坡向对醉马草群落总体关联性无影响,各样地上群落主要植物种间总体表现为显著负相关,群落处在不稳定发展阶段;坡位及坡向对群落成对物种间的关联性影响较小,除了阳坡下段极显著、显著相关的种对数较多外,其他样地上极显著、显著相关的种对数都较少,所占比例很低。成对物种关联程度受坡向而不受坡位的影响,OI值显示沟底、阳坡主要物种间负联结关系松散,物种比较独立,阴坡负联结关系较强;所有样地上醉马草与大多数物种表现为负关联且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马草群落 坡位 坡向 种间联结 群落演替
下载PDF
曲靖市坡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及其与利用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7
8
作者 尹梅 洪丽芳 +4 位作者 付利波 陈华 任石所 张志明 苏帆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41,共7页
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面积为1 km2的典型性坡耕地为研究区,应用常规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养分变异的关系。... 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面积为1 km2的典型性坡耕地为研究区,应用常规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养分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程度以pH值最小,速效磷最大。速效养分、有机质和pH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它们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等或较弱。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主要养分呈现出西北-东南方向逐渐增高的空间格局,与海拔和地形走势有明显相关性。不同坡位(坡位高低)间的土壤养分差异显著,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指标呈现随坡位下降而升高的趋势。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性也有明显的影响,施肥强度大的水田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次为施肥中等的旱地,土壤养分最低的是施肥量小或不施肥的果林和桉树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土地利用 坡位
原文传递
坡向、坡位对水曲柳中龄林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于顺龙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我国东北林区珍贵的阔叶用材树种,研究其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研究在帽儿山地区水曲柳中龄人工林不同坡向、坡位设置样地,进行胸径、树高的测定,并通过异速生长方程,估...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我国东北林区珍贵的阔叶用材树种,研究其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研究在帽儿山地区水曲柳中龄人工林不同坡向、坡位设置样地,进行胸径、树高的测定,并通过异速生长方程,估计总生物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的分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水曲柳中龄林林分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坡向对林分平均胸径和优势树高的影响要大于坡位,但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仅坡向对优势树高有显著的影响(P<0.05)。总体而言,西向坡林分生长状况好于东向坡,而且坡下与坡上林分生长状况的优劣,强烈地受到坡向的影响,并且在不同坡向上表现出相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坡向 坡位 立地条件 生物量
下载PDF
坡位和坡度对黑木相思人工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文东 李凯 +4 位作者 沈健 朱传晟 林熙 何宗明 丁国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84,104,共8页
以福建省福清灵石国有林场的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 R.Br.)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坡位(上坡、中坡、下坡)和不同坡度(12°<α≤18°、18°<α≤24°、24°<α≤31°)的土壤样品,测定其pH... 以福建省福清灵石国有林场的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 R.Br.)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坡位(上坡、中坡、下坡)和不同坡度(12°<α≤18°、18°<α≤24°、24°<α≤31°)的土壤样品,测定其pH、全碳质量分数(w(TC))、全氮质量分数(w(TN))、碳氮比(w(C)∶w(N))、全钾质量分数(w(TK))、全磷质量分数(w(TP))、水解氮质量分数(w(AN))、速效钾质量分数(w(AK))、有效磷质量分数(w(AP)),分析坡位、坡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地各项指标变异系数(C_(v))由大到小依次为C_(v)(有效磷质量分数)、C_(v)(速效钾质量分数)、C_(v)(水解氮质量分数)、C_(v)(全氮质量分数)、C_(v)(全磷质量分数)=C_(v)(全碳质量分数)、C_(v)(碳氮比(w(C)∶w(N)))、C_(v)(全钾质量分数)、C_(v)(pH)。①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土壤养分受坡位和坡度影响显著,坡位对土壤养分各项指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度对土壤养分各项指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12°<α≤18°、18°<α≤24°、24°<α≤31°,但坡位和坡度对pH、全磷质量分数的影响不显著。在垂直方向,随着土壤层的加深,各项指标整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坡位,与全氮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碳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坡度,与pH、全氮质量分数、全碳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水解氮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有效磷质量分数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全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②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坡位和坡度的交互作用,对全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碳氮比(w(C)∶w(N))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相思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理化性质 坡位 坡度
下载PDF
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及适宜地形因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文思 朱清科 +3 位作者 刘蕾蕾 马欢 赵维军 王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6,共8页
【目的】确定沙棘人工林在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适宜的地形条件,为该区人工林的稳定性建设及其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样方法对陕西省延安市吴旗县的13年生沙棘人工林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坡位、坡向和坡度3... 【目的】确定沙棘人工林在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适宜的地形条件,为该区人工林的稳定性建设及其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样方法对陕西省延安市吴旗县的13年生沙棘人工林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坡位、坡向和坡度3个方面,比较不同地形条件下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差异。【结果】随坡位降低,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先增大后减小,上坡、中坡和下坡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38%,47%和31%,不同坡位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不同坡向中,沙棘人工林死亡率最轻的是阴坡,最大值仅21%,平均为4%,死亡率最高的是阳坡,最小值为33%,平均值为63%,半阴坡和半阳坡的死亡率介于阴坡和阳坡之间,其中半阴坡的平均死亡率稍低于半阳坡,阴坡与半阴坡、半阳坡、阳坡的死亡率均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坡向中,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均随坡度升高而增大,阴坡死亡率增大趋势不明显,半阴坡呈对数型增大,半阳坡呈直线型,阳坡呈指数型;沙棘人工林死亡率与坡位相关不显著,与坡向和坡度相关均极显著(P<0.01),其中,坡度比坡向对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影响更大;阴坡沙棘人工林均属于轻度衰退(死亡率0%~30%),半阴坡和半阳坡的平缓坡(5°~15°)和缓坡(15°~25°)属于轻度衰退,陡坡(25°~35°)和极陡坡(35°~45°)属于中度衰退(死亡率30%~70%),阳坡的平缓坡、缓坡和陡坡均属于中度衰退,极陡坡属于重度衰退(死亡率70%~100%)。【结论】在年均降水量小于500 mm的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沙棘人工林衰退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其适宜的地形条件是阴坡、半阴坡平缓坡、半阴坡缓坡、半阳坡平缓坡和半阳坡缓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人工林 衰退 坡位 坡向 坡度 半干旱区
下载PDF
地形因子及整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应彪 杨曾奖 +2 位作者 蒋虎 苏树祥 曹平 《热带林业》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通过对不同坡向、坡位、坡度等地形因子以及整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对桉树人工林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偏南坡向比偏北坡向好;不同坡位对桉树... 通过对不同坡向、坡位、坡度等地形因子以及整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对桉树人工林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趋势相同,均表现为偏南坡向比偏北坡向好;不同坡位对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影响不大,对桉树人工林的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随着坡位的降低生长表现越好;不同坡度对桉树人工林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坡度的降低生长表现越好,保存率影响不大;不同整地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年均胸径、年均树高的影响均表现为人工挖穴的最差,机械全垦的最好。因此选择不同地形进行桉树人工林造林时,应选择坡向偏南、坡位偏下、坡度<10°的立地类型,并采用机械全垦的模式,才能获得最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坡位 坡度 整地方式 桉树人工林 保存率 年均胸径 年均树高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封禁流域立地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中奇 朱清科 +2 位作者 王晶 邝高明 赵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019-8022,共4页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封禁流域立地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陕西吴起县内封禁流域进行植被调查,研究了不同立地类型内植被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调查区域内植被群落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物种组成相对单...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封禁流域立地因子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陕西吴起县内封禁流域进行植被调查,研究了不同立地类型内植被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调查区域内植被群落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物种组成相对单一,结构简单。地带性植被类型为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群落;植物多样性在不同地貌部位表现为梁顶>沟底>梁坡>沟坡,在不同坡向表现为半阴坡>阴坡>半阳坡>阳坡;阳坡多样性指数随坡度的增加表现为"S"形变化趋势,37°左右达到最大值。[结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植物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植被恢复 地貌部位 坡向 坡度
下载PDF
内蒙古砒砂岩不同类型区土壤有机质与速效钾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邢启鑫 饶良懿 +2 位作者 王志臻 胡剑汝 徐也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7-264,272,共9页
选择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不同类型砒砂岩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试验,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特征,并探讨不同土层、坡位和坡向以及植被丰富度等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覆土区、覆沙区和裸露区有机质含量介于6.65~... 选择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不同类型砒砂岩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试验,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特征,并探讨不同土层、坡位和坡向以及植被丰富度等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覆土区、覆沙区和裸露区有机质含量介于6.65~7.41 g/kg,处于低水平,速效钾含量介于74.61~137.38 mg/kg,处于中高水平。(2)覆土区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影响最明显,根据3个不同类型区坡向、坡位及坡向与坡位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呈现的显著或者极显著关系出现频数,初步判断其影响程度大小为坡位(6次)>坡向(4次)>坡向×坡位(2次)。(3)3个类型区植被丰富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相关性较高,是进行土壤养分研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有机质 速效钾 坡位 坡向 植被丰富度
下载PDF
坡面和坡向对遂渝铁路岩石边坡创面人工土壤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裴娟 艾应伟 +2 位作者 刘浩 张志卿 曾丽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针对采用客土喷播人工土壤进行植被恢复的铁路边坡,对铁路边坡岩石创面人工土壤植被的盖度、高度、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坡向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边坡植被盖度在不同坡位... 针对采用客土喷播人工土壤进行植被恢复的铁路边坡,对铁路边坡岩石创面人工土壤植被的盖度、高度、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坡向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边坡植被盖度在不同坡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坡下(87%)>坡上(31%)>坡中(19%)。铁路边坡坡位对植被的盖度、高度、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影响,但对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Marg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显著。铁路边坡坡向对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影响,表现为西坡>北坡>南坡>东坡,但对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lef丰富度指数以及植被的盖度、高度、平均根深、根幅、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边坡 人工土壤 植被恢复 坡位 坡向
下载PDF
左家自然保护区坡地土壤动物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邱丽丽 殷秀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9-634,共6页
根据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坡地不同坡位土壤动物的调查,以物种多度为指标,运用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分割线段模型综合研究了各坡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对数级数分... 根据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坡地不同坡位土壤动物的调查,以物种多度为指标,运用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分割线段模型综合研究了各坡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土壤动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形成富集种少,稀有种多的格局。但该区土壤动物物种—多度分布不符合分割线段模型。整体上来说,物种与多度呈正相关关系,对数级数分布模型是最优物种—多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群落 物种-多度 模型 坡位
下载PDF
坡度和坡位对岩质边坡早期生态恢复土壤养分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潘树林 周顺涛 辜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9-292,共4页
通过对浙江省经过1a生态恢复的16个岩质边坡,在坡面没有植被和坡面环境形成交互发展的植被早期恢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45°~52°类型的边坡土壤有效磷含量为坡下>坡中>坡上外,其它3个坡度类型中全氮、全磷、全钾都... 通过对浙江省经过1a生态恢复的16个岩质边坡,在坡面没有植被和坡面环境形成交互发展的植被早期恢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45°~52°类型的边坡土壤有效磷含量为坡下>坡中>坡上外,其它3个坡度类型中全氮、全磷、全钾都呈现出较明显的坡中>坡下>坡上的分布规律。(2)在相似坡度及不同坡位条件下,全氮、全钾、有机质都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土壤养分多重比较出现较多差异的是有效态养分。(3)在相同坡位不同坡度条件下,对岩质边坡早期生态恢复的土壤养分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坡度在30°~52°的情况下,岩质边坡早期生态恢复演替中的土壤养分不会受到坡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生态恢复 土壤养分 变异性 坡位 坡度
下载PDF
恢复方式和地形对晋西黄土区退耕林分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武文娟 查同刚 张志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1127,共7页
运用样带样方调查法,对比不同恢复方式和地形条件下退耕林分的物种多样性,以期为晋西黄土区植被恢复效果评价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恢复方式对退耕林分物种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自然恢复林物种数为刺槐人工林的1.6倍,Shannon指数... 运用样带样方调查法,对比不同恢复方式和地形条件下退耕林分的物种多样性,以期为晋西黄土区植被恢复效果评价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恢复方式对退耕林分物种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自然恢复林物种数为刺槐人工林的1.6倍,Shannon指数大于刺槐人工林,Pielou指数小于刺槐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受坡位影响显著,各指数均表现为沟底>沟坡>梁峁坡>梁峁顶;坡向对退耕林分物种多样性影响不显著,各指数均表现为阴坡>阳坡.物种多样性受地形和恢复方式综合作用影响显著,在自然恢复林阴坡沟底处最高,物种均匀度在刺槐人工林阴坡沟底处最高.从提高物种多样性角度,黄土区植被恢复在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的同时,应参照自然恢复林分,在不同地形部位采用不同的造林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方式 坡位 坡向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广西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与地形因子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菲 蒋燚 +5 位作者 韦烁星 张家昌 王勇 黄荣林 姜英 刘雄盛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1期59-64,共6页
选择广西6个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种植点,设置标准地进行林木生长指标测定,以5株优势木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坡向、坡位、坡度对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南油杉人工林在阳坡的生长优于... 选择广西6个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种植点,设置标准地进行林木生长指标测定,以5株优势木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坡向、坡位、坡度对江南油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南油杉人工林在阳坡的生长优于阴坡;在下坡的生长优于中坡,在上坡的生长为三种坡位中最低;在斜坡的生长水平优于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地形因子 坡向 坡位 坡度
下载PDF
露天煤矿边坡相对稳定性判据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东 姜聚宇 +3 位作者 刘帅 韩新平 曹兰柱 宋子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81,共6页
针对软岩露天矿边坡滑坡数量多、规模大、难于防治的问题,以白音华1号露天矿东南帮顺倾软岩边坡为工程背景,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确定边坡滑体几何形态,通过滑坡变形反分析获取弱层指标参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揭示边坡岩土体应力-应变演... 针对软岩露天矿边坡滑坡数量多、规模大、难于防治的问题,以白音华1号露天矿东南帮顺倾软岩边坡为工程背景,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确定边坡滑体几何形态,通过滑坡变形反分析获取弱层指标参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揭示边坡岩土体应力-应变演化规律及破坏机制,提出边坡相对稳定性判据,进而确定合理的横采内排追踪距离与降深位置。结果表明:该矿东南帮边坡稳定性随留煤柱宽度的增加逐渐增大,随追踪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当留煤柱宽度大于或等于180 m,追踪距离在50-300 m范围内时,东南帮可以安全降深;留煤柱宽度取180 m,追踪距离取50 m,可实现资源采出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顺倾软岩边坡 降深位置 追踪距离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