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hemorrhage position,hemorrhage volume,surgical timing,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被引量:114
1
作者 Feng-ling Chi Tie-cheng Lang +4 位作者 Shu-jie Sun Xue-jie Tang Shu-yuan Xu Hong-bo Zheng Hui-song Zhao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4年第3期203-208,共6页
BACKGROUND: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gical methods,hemorrhage position,hemorrhage volume,surgical timing 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METHOD... BACKGROUND: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gical methods,hemorrhage position,hemorrhage volume,surgical timing 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METHODS:A total of 1 310 patients,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six hospitals from January 2004 to January 2008,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craniotomy through bone fl ap(group A),craniotomy through a small bone window(group B),stereotactic drilling drainage(group C1 and group C2),neuron-endoscopy operation(group D) and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group E) in consideration of hemorrhage position,hemorrhage volume and clinical practic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f surgical timing and curative effect of the surgical methods.RESULTS:The effectiveness rate of the methods was 74.12% for 1 310 patients after onemonth follow-up. In this series,the disability rate was 44.82% 3–6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Among the 1 310 patients,241(18.40%) patients died after the operation. If hematoma volume was >80 mL and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within 3 hours,the mortality rate of group A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s B,C,D,and E(P<0.05). If hematoma volume was 50–80 mL and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within 6–12 hours,the mortality rate of groups B and 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s A,C and E(P<0.05). If hematoma volume was 20–50 mL and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within 6–24 hours,the mortality rate of group C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s A,B and D(P<0.05).CONCLUSIONS:Craniotomy through a bone f lap is suitable for patients with a large hematoma and hernia of the brain. Stereotactic drilling drainage is suggested for patients with hematoma volume less than 80 mL.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ICH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would be improved via the suitable selection of operation time and surgical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and volume of hemorrh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emorrhage position Hemorrhage volume Surgical timing Stereotactic drilling drainage Treatment effect Individualized polycentric
下载PDF
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绩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解释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95
2
作者 韦亚平 赵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6,共8页
基于城市空间多中心发展的经济解释,提出了形成“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必要条件;同时,通过对空间结构的理解,提出了空间结构的绩效测度方法;此外,提出了高密度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四种模式,并指出当前中国都市区发展在空间结构方面的矛... 基于城市空间多中心发展的经济解释,提出了形成“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必要条件;同时,通过对空间结构的理解,提出了空间结构的绩效测度方法;此外,提出了高密度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四种模式,并指出当前中国都市区发展在空间结构方面的矛盾,以及结构引导、控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绩效 多中心 大都市地区发展
下载PDF
空间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的创新绩效 被引量:94
3
作者 王峤 刘修岩 李迎成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32,共19页
什么样的空间结构更利于城市创新?城市多中心化发展及规模扩张对城市创新绩效存在何种影响?本文从集聚外部性视角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1—2016年LandScan高分辨率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运用ESDA方法对城市内... 什么样的空间结构更利于城市创新?城市多中心化发展及规模扩张对城市创新绩效存在何种影响?本文从集聚外部性视角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01—2016年LandScan高分辨率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运用ESDA方法对城市内部多中心程度进行测度,同时利用城市—行业—时间维度的创新指数数据和地形复杂度、清代城墙面积等工具变量,系统地识别了城市空间结构与规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多中心化发展会增加其内部知识流之间的地理距离,进而消解各个中心可能的集聚优势,最终对城市创新绩效带来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城市规模的扩张会通过促进创新要素集聚而提升创新绩效。此外,进一步分析了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创新抑制作用,城市规模和行业两个维度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多中心化对创新绩效的不利影响逐渐得到缓解;同时,城市多中心化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创新抑制效应更强,而多中心的影响也会随着产业成熟度的提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中国城市发展应坚持紧凑式空间布局,避免无序蔓延,从而激发创新集聚的空间外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多中心 城市规模 创新绩效
原文传递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朱俊成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72-1277,共6页
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 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嵌套共生结构模式;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断裂点、经济能级指数建立了多中心共生空间结构模型,分析了多中心共生机制、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多中心协同共生的发展战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区域共生 协同发展 武汉城市圈
原文传递
城市规模分布的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市域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孙斌栋 李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8-334,共7页
基于2010年市域数据,定量分析市域范围的城市规模分布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并探索最优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其它重要的生产要素后,单中心规模分布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随着规模由小变大,具有最优经济绩效的城市规... 基于2010年市域数据,定量分析市域范围的城市规模分布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并探索最优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其它重要的生产要素后,单中心规模分布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随着规模由小变大,具有最优经济绩效的城市规模分布形式存在单中心-多中心-单中心的转变;3没有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优城市规模分布的明确证据;4西部地区城市规模单中心分布更有助于提高经济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空间结构 单中心 多中心 经济绩效 市域
下载PDF
多中心城市网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驱动效应——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50
6
作者 丁如曦 刘梅 李东坤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3-105,共13页
本文从集聚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相结合的视角探讨多中心城市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影响,并以长江经济带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典型区域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域城市网络多中心程度与其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本文从集聚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相结合的视角探讨多中心城市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影响,并以长江经济带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典型区域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域城市网络多中心程度与其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经典生产要素后,非中心城市通过嵌入多中心城市网络过程中相对节点中心度的提升,缩小了其与中心城市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影响,并且整体上通过中小城市获得节点集聚增长效应、中等城市发挥正向溢出效应以及节点中心大城市突破地理近邻的长波辐射效应的叠加互锁来实现;加快区域要素流动集散、促进区域产业竞合协作,是多中心城市网络驱动区域板块融合互动和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作用机制,而地理邻近城市间因节点中心度提升在制造业发展等方面展开的过度竞争,则不利于区域地域功能的整合提升和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范围内应统筹推进中心城市与城市网络建设,培育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以更加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城市网络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史雅娟 朱永彬 +2 位作者 冯德显 王发曾 熊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30-1438,共9页
通过实证中原城市群不同空间的集聚-碎化程度、经济集聚力和交通网络对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影响,剖析长期以来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的特征,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的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基本处于持续均质发展状态,... 通过实证中原城市群不同空间的集聚-碎化程度、经济集聚力和交通网络对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影响,剖析长期以来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的特征,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的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基本处于持续均质发展状态,其发展符合中心地理论K值原则;核心增长极弱核牵引,节点城市发展程度差异不大,节点在区域以发达道路交通交织成网,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成为一种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城市网络 理论模式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中国多中心城市分析 被引量:40
8
作者 李娟 李苗裔 +1 位作者 龙瀛 党安荣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3期30-36,共7页
以市民借助互联网的活动为出发点重新定义城市中心,采用百度热力图数据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识别全国658个城市的城市中心,其中69个城市表现出多中心性。基于识别出的多中心城市,进一步研究中国城市多中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依据城市中心的数... 以市民借助互联网的活动为出发点重新定义城市中心,采用百度热力图数据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识别全国658个城市的城市中心,其中69个城市表现出多中心性。基于识别出的多中心城市,进一步研究中国城市多中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依据城市中心的数量,将多中心城市划分为起步型多中心城市、成长型多中心城市以及成熟型多中心城市3类;分析了城市中心面积、城市中心之间的平均距离、城市活动强度等,以此考察中国多中心城市的多中心特征。其中,中国大城市表现出明显的多中心性,而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市的中心发育极其滞后;各城市中心面积的差距悬殊,但总体上都有层级化发展的趋势;随着多中心城市由起步到成熟,中心间的沟通距离会逐渐增大,但中心对于城市活力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就业人数和人均GDP与城市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显著相关。最后,从中心培育的重要性、中心网络效率以及中心识别方式3方面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多中心 百度热力图 人群聚集
下载PDF
北京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33
9
作者 孙铁山 王兰兰 李国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32,41,共6页
探讨北京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2008年,北京都市区共有5个就业次中心,已具备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集聚经济和交通可达性是解释就业次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北京都市区的就业次中心形成的可能性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降低... 探讨北京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2008年,北京都市区共有5个就业次中心,已具备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集聚经济和交通可达性是解释就业次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北京都市区的就业次中心形成的可能性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降低,说明就业次中心虽然形成但与城市中心区比较接近,整体上都市区内就业的分散化程度有限。同时,城市规划对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有引导作用,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目前北京都市区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市域内分散集团的空间布局仍有差距,主要是远郊区就业次中心的发育相对缓慢。研究发现,地区服务业比重的上升会显著增加就业次中心形成的可能性,说明服务业增长是北京都市区就业次中心形成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就业次中心 城市空间结构 北京都市区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刘凯 吴怡 +1 位作者 王晓瑜 王成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35,共8页
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发展在空间维度的反映,并且对经济、社会、环境可产生溢出效应。随着大气污染逐渐制约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亟须探索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作者以我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16年面... 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发展在空间维度的反映,并且对经济、社会、环境可产生溢出效应。随着大气污染逐渐制约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亟须探索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作者以我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16年面板数据,通过位序-规模法则测度的中心度指数反映城市群空间结构,运用遥感影像反演的PM 2.5浓度反映大气污染状况,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多中心化特征。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成渝、中原、关中平原、山东半岛、辽中南、海峡西岸、哈长、宁夏沿黄、长江中游、呼包鄂榆城市群是多中心空间结构,黔中城市群由单中心演化为多中心,只有滇中、晋中、北部湾、天山北坡、兰西城市群是单中心空间结构。第二,城市群PM 2.5浓度均值演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黔中、山东半岛、海峡西岸、晋中、北部湾、长江中游、兰西城市群PM 2.5浓度呈现倒U形演化特征,京津冀、中原、关中平原城市群PM 2.5浓度呈现N形演化特征,滇中、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PM 2.5浓度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第三,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呈现出线性负相关关系,提高中心度可以减少大气污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大气污染 单中心 多中心 PM 2.5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多中心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31
11
作者 孙斌栋 丁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1,共8页
通过回顾国外多中心经济绩效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探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特别是单中心与多中心绩效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由于城市之间可以通过"互借规模"、发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比较优势,加之较小的城市规模... 通过回顾国外多中心经济绩效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探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特别是单中心与多中心绩效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由于城市之间可以通过"互借规模"、发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比较优势,加之较小的城市规模可以相对避免集聚不经济的产生,多中心空间结构理论上可以获得同等规模单一城市享有的集聚经济;受城市规模、发展阶段、地理空间尺度、功能联系、行业构成的异质性等因素影响,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表现不一。最后提出了深化国内研究的方向以及相关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多中心 集聚经济 经济绩效
下载PDF
多中心合作治理:环境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25
12
作者 肖建华 邓集文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3,共5页
理论和实践已证明:私有化——市场、中央集权——利维坦作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均已遭遇失败,从而产生对多中心环境治理的制度需求。目前,建构环境公共事务的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应简化政府环境管制、构筑公众参与的基础、推行环境管理... 理论和实践已证明:私有化——市场、中央集权——利维坦作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均已遭遇失败,从而产生对多中心环境治理的制度需求。目前,建构环境公共事务的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应简化政府环境管制、构筑公众参与的基础、推行环境管理的地方化及区域合作、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治理 生态环境 政府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国外多中心规划理念与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杨振山 蔡建明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2008年第4期71-77,共7页
多中心性是(后)现代城市和区域空间演变的共同趋势。本文介绍了多中心性最新发展理念和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特点,并以荷兰兰斯塔德地区、欧洲空间发展远景规划和美国大城市地区为例进行典型分析和比较,总结多中心规划或发展在不同尺度和... 多中心性是(后)现代城市和区域空间演变的共同趋势。本文介绍了多中心性最新发展理念和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特点,并以荷兰兰斯塔德地区、欧洲空间发展远景规划和美国大城市地区为例进行典型分析和比较,总结多中心规划或发展在不同尺度和不同维度的特点。最后,在规划实施尺度、战略规划、形成动力、中心区载体、空间与社会经济联系,规划的制度建设和整体考虑社会环境等方面对我国城市和区域规划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空间规划 城市和区域规划 国际经验
下载PDF
中部地区省域中心城市竞争力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朱俊成 杨益明 黄继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57,共6页
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区域内生产和交换集中的地方,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部省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与条件、竞争力差异... 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区域内生产和交换集中的地方,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部省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与条件、竞争力差异等进行了研究,认为中部地区多中心竞争是限制竞争力、协调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合作与互动是中部地区整合优势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结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从区域经济、产业、要素流等方面提出了通过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区域合作、发展现代服务经济等培育竞争力与协调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中心城市 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 城市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多中心 中部地区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技术知识单中心与多中心探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周灿 曾刚 宓泽锋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5-246,共12页
城市空间组织的多中心、网络化特征受到区域经济研究关注。但由于发展阶段、空间尺度、研究视角的差异,城市区域多中心格局有待商榷,知识经济时代解读知识流作用下的城市空间组织应成为经济地理学重点破解的命题。基于中国知识产权局201... 城市空间组织的多中心、网络化特征受到区域经济研究关注。但由于发展阶段、空间尺度、研究视角的差异,城市区域多中心格局有待商榷,知识经济时代解读知识流作用下的城市空间组织应成为经济地理学重点破解的命题。基于中国知识产权局2014年申请和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基尼系数,从知识生产和知识网络层面,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五大城市群技术知识形态多中心和多尺度功能多中心进行测度。研究发现:①城市群技术知识创新呈现网络化模式,但在形态和功能上多呈现单中心格局,与已有研究基于城市间基础设施联系、企业联系、科学知识联系广泛认同城市群呈现多中心格局的观点不同;②城市群技术知识网络结构具有空间异质性,国家尺度技术知识流强度的空间不均衡性更加显著,强联系由少数核心城市控制;③形态和功能多中心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同城市群创新基础、经济实力、协同发展水平有关;④功能多中心程度具有尺度敏感性,区域尺度功能多中心程度高于国家尺度。研究结论有助于引发对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技术知识 城市网络 单中心 多中心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基于开发区联系的视角 被引量:19
16
作者 赵新正 冯长安 +2 位作者 李同昇 刘晓琼 芮旸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8-910,共13页
城市网络研究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基于开发区数据,借助引力模型构建了中国城市关联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①城市网络中心度呈现为少数城市占主导的金字塔结构,网... 城市网络研究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基于开发区数据,借助引力模型构建了中国城市关联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①城市网络中心度呈现为少数城市占主导的金字塔结构,网络覆盖城市具有沿海、沿江和地方中心三个指向。高新区城市关联网络由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内的城市共同主导,经开区城市关联网络由长三角地区城市主导。②城市网络从城市群内部开始向其他区域扩展,并从团簇结构逐步向鸟巢结构转变。高新区和经开区城市关联网络在哈尔滨-成都-深圳(广州)-福州-上海围合成的网络密集区内分别呈现北密南疏和东密西疏的非对称格局。③基于国家级开发区所形成的两类城市网络均表现出极弱的多中心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类网络的多中心趋势均在增强。④板块经济的运行以及城市群战略的实施对城市网络联系具有积极的影响。基于国家级开发区数据,测度了城市间的关联网络,结果反映了开发区政策对于中国城市网络体系重构的重要作用,不仅对于理解中国城市关联网络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城市网络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关联网络 引力模型 开发区 多中心 制度邻近性
原文传递
1990年代上海人口密度模型及演变 被引量:18
17
作者 吴文钰 马西亚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7年第2期40-47,共8页
以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单核心和多核心人口分布模型模拟了上海1990年代的人口分布模型。(1)单核心人口密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1990年代上海人口分布。Clark模型在拟合1990年的城市中心区和2000年的城市中心区以及中心近郊区时... 以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单核心和多核心人口分布模型模拟了上海1990年代的人口分布模型。(1)单核心人口密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1990年代上海人口分布。Clark模型在拟合1990年的城市中心区和2000年的城市中心区以及中心近郊区时占优。Smeed模型在拟合包括郊区的全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分布时占优。(2)多核心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上海的人口密度分布。1990年的模拟,上海有2个人口分布次中心,都分布在城市的核心区边缘区,多核心结构刚刚发育,城市核心对上海人口分布起主要作用,2000年模拟表明,上海有6个人口分布次中心,分布在中心区和近郊区,各个次中心对人口分布都有重要影响,多核心结构已经发育较为成熟。2000年上海人口扩散的距离较1990年远。(3)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变动,上海人口空间结构已经从简单的单核心结构变为复杂的多核心结构。由于上海城市郊区的发展,城市郊区和原城市核心区一起组成了新的城市核心区。上海人口空间结构变化日趋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心 多核心 城市空间结构
下载PDF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志刚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3-35,共3页
多中心理论源起经济领域对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之后在政治行政领域获得进一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现代治理理论伴随着政治和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上逐渐关注的公共管理理论,并在我国政府治理研究中获得一定发展。多中心和治理... 多中心理论源起经济领域对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之后在政治行政领域获得进一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现代治理理论伴随着政治和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上逐渐关注的公共管理理论,并在我国政府治理研究中获得一定发展。多中心和治理理论两者随着时代需求逐渐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政府公共管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治理 多中心治理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spatial structures and organizational patterns of city networks in China: A highway passenger flow perspective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伟 刘卫东 +1 位作者 柯文前 王女英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477-494,共18页
The use of multi-perspective and multi-scalar city networks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range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 spatial interactions and linkages. In particular, road linkages represent key chara... The use of multi-perspective and multi-scalar city networks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range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 spatial interactions and linkages. In particular, road linkages represent key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ependence and distance decay, an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depicting spatial relationships at the regional scale. Therefore, based on highway passenger flow data between prefecture-level administrative units,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identify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s and regional impacts of city networks in China,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patterns of the existing functional regions, aiming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city network structures and to provide new cognitive perspectives for ongoing research. The research results lead to four key conclusions. First, city networks that are based on highway flows exhibit strong spatial dependence and hierarchical characteristics, to a large extent spatially coupled with the distributions of major megaregions in China. These phenomena are a reflection of spatial relationships at regional scales as well as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Second, 19 communities that belong to an important type of spatial configuration are identified through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 and we suggest they are correspondingly urban economic regions within urban China. Their spatial metaphors include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economy,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megaregions, and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Third, each community possesses a specific city network system and exhibits strong spatial dependence and various spatial organization patterns. Regional patterns have emerged as the result of multi-level, dynamic, and networked characteristics. Fourth, adopting a morphology-based perspective, the regional city network systems can be basically divided into monocentric, dual-nuclei, polycentric, and low-level equilibration spatial structures, while most are developing monocentr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of flows city network urban economic region urban system monocentric structure polycentric structure community detection
原文传递
多主体多中心的社会治理与发展模式 被引量:17
20
作者 魏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84,共6页
治理与发展相互交织和贯通构成当代社会生活的基本主题。在面对新的问题和矛盾中,传统的治理模式与发展道路都遭遇了困境。作为一种回应,实践中出现了多主体、多中心的治理发展模式的探索。它突破了以往单主体的行动格局,强调了张扬主... 治理与发展相互交织和贯通构成当代社会生活的基本主题。在面对新的问题和矛盾中,传统的治理模式与发展道路都遭遇了困境。作为一种回应,实践中出现了多主体、多中心的治理发展模式的探索。它突破了以往单主体的行动格局,强调了张扬主体性以及民众的有效参与;它也冲击了单中心的权力结构,突出了交互主体性以及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模式。这种探索具有方向性的意义,其推广则需要更广泛的观念和制度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发展 多主体 多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