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生物降解塑料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于慧敏 沈忠耀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1年第8期11-14,共4页
目前全球生产的化学合成塑料已超过1亿t/a,由于多数合成塑料制品很难在自然界中降解,且废旧塑料回收、运输、处理和利用效率都很低,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开展对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研究。PHB作为一种微生物合成塑... 目前全球生产的化学合成塑料已超过1亿t/a,由于多数合成塑料制品很难在自然界中降解,且废旧塑料回收、运输、处理和利用效率都很低,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开展对生物降解性塑料的研究。PHB作为一种微生物合成塑料,具有比重大、光学活性好、透氧性低、抗紫外线辐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组织相容性、压电性和抗凝血性等特点,可望在电子、光学、生物医学等高技术领域中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 聚羟基链烷酯 PHAS 微生物聚酯 可降解塑料
原文传递
Z_5-G菌生产聚β-羟基丁酸发酵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建新 杨金水 卫阳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研究了Z5 G菌株在 3L搅拌发酵罐中以蔗糖为碳源分批发酵生产聚β 羟基丁酸 (PHB)的生长特性。在Lo gistic方程和Luedeking Piret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Z5 G菌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应用MathCAD软件处理... 研究了Z5 G菌株在 3L搅拌发酵罐中以蔗糖为碳源分批发酵生产聚β 羟基丁酸 (PHB)的生长特性。在Lo gistic方程和Luedeking Piret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Z5 G菌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应用MathCAD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和模型,拟合出所有模型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经过验证模型预测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此动力学模型对指导PHB的发酵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丁酸(phb) 发酵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对卤虫幼体的强化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慧贤 隋丽英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2-398,共7页
通过投喂实验,探讨了不同浓度聚β-羟基丁酸酯PHB(0,50,100,150,200,400和800 mg/L)和不同强化培养时间(24 h,48 h和72 h)对卤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采用超声波处理方法将不溶于水的PHB粉末分散成颗粒较小的均匀悬浮液(直径为10... 通过投喂实验,探讨了不同浓度聚β-羟基丁酸酯PHB(0,50,100,150,200,400和800 mg/L)和不同强化培养时间(24 h,48 h和72 h)对卤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采用超声波处理方法将不溶于水的PHB粉末分散成颗粒较小的均匀悬浮液(直径为10~50μm),并按上述浓度投喂初孵卤虫。卤虫无节幼体初始密度为100个/200 mL。结果表明,当PHB浓度为100 mg/L时,卤虫成活率显著高于其它组,且成活率随PHB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24 h卤虫成活率明显高于48 h和72 h(P〈0.05),同时72 h卤虫的体长也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定量测定结果表明,24 h内卤虫体内PHB含量随强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强化24 h卤虫体内PHB含量最高,达到卤虫干重的10.73%。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利用卤虫生物包裹的方法将PHB应用于水产育苗,以100 mg/L PHB浓度强化卤虫幼体24 h效果最佳。研究亮点:β-羟基丁酸酯(PHB)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可替代抗生素的生物控制剂,目前针对其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尚属首次。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PHB和不同强化培养时间对卤虫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得出以100 mg/LPHB浓度强化卤虫幼体24 h效果最佳的结论。该结论对PHB在水产育苗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营养繁殖学研究方面,本文是国内较早关注生物饵料作为活性物质载体的作用,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 β-羟基丁酸酯 强化 生长 成活
原文传递
污泥龄对A/A工艺反硝化除磷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微 王宇佳 +1 位作者 祝雷 席秋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59,共5页
利用厌氧/缺氧SBR驯化成功的反硝化聚磷污泥进行试验,研究了泥龄对反硝化除磷及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SRT污泥性质的变化,分析产生不同除磷效果的原因,探讨SRT与污泥浓度、除磷机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稳定运行的反硝化除磷系... 利用厌氧/缺氧SBR驯化成功的反硝化聚磷污泥进行试验,研究了泥龄对反硝化除磷及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SRT污泥性质的变化,分析产生不同除磷效果的原因,探讨SRT与污泥浓度、除磷机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稳定运行的反硝化除磷系统在不排泥情况下,最多可连续运行3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污泥停留时间 聚-β-羟基链烷酯酸 聚磷
下载PDF
一株新型高产PHB假单胞菌SCH17的分离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戴君 高毅 +3 位作者 刘洋 徐德聪 程香 彭惠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5-640,共6页
通过丁醇富集筛选,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菌株SCH17。经过生理特性和16S rRNA分析,鉴定菌株SCH17属于假单胞菌属。透射电镜显示该菌细胞内聚集了大量颗粒状物质,经过氯仿抽提和核磁共振分析,确认这些颗粒物质是聚β-羟基丁酸(PHB)。通... 通过丁醇富集筛选,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菌株SCH17。经过生理特性和16S rRNA分析,鉴定菌株SCH17属于假单胞菌属。透射电镜显示该菌细胞内聚集了大量颗粒状物质,经过氯仿抽提和核磁共振分析,确认这些颗粒物质是聚β-羟基丁酸(PHB)。通过对碳源和氮源的优化,得到最佳积累PHB的碳源是果糖,氮源是蛋白胨。在该培养基中仅需发酵14 h,菌体干重和PHB含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3.52 g/L和2.69 g/L,PHB含量高达细胞干重的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丁酸(phb) 假单胞菌 核磁共振 发酵
原文传递
酸性矿坑水中一株兼性菌及其胞内聚合物的分离及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宇 徐爱玲 +3 位作者 张燕飞 钱林 刘学端 邱冠周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3-758,共6页
从取自江西德兴铜矿的酸性矿坑废水中分离出一株菌株(DX1-1),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底物利用等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具有兼性菌的典型特征.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20~35℃,pH范围是2.0~5.0.提取该菌基因组DNA,扩增... 从取自江西德兴铜矿的酸性矿坑废水中分离出一株菌株(DX1-1),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底物利用等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具有兼性菌的典型特征.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20~35℃,pH范围是2.0~5.0.提取该菌基因组DNA,扩增其16SRNA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经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菌是一株Acidiphilium菌,进一步分析了其全细胞脂肪酸和DNA G+C含量,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将其定为隐藏嗜酸菌(Acidiphilium cryptum).透射电镜显示该菌胞内可积累大量颗粒状聚合物.取该聚合物并进行红外、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结果显示该聚合物具有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典型特征.研究表明DX1-1菌株具有生产生物可降解材料(PHB)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坑废水 兼性菌 聚-β-羟基丁酸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塑料聚β-羟基丁酸酯产生菌的选育 被引量:6
7
作者 季爱云 崔志芳 +1 位作者 李春露 刘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0-102,120,共4页
作为一类可望替代传统塑料的新型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PHB)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采用尼罗蓝荧光法结合苏丹黑染色法从污水筛选出产PHB的细菌,并发酵复筛得到一株PHB产量较高的菌株,PHB含量占细胞干重的16.64%,PHB产量... 作为一类可望替代传统塑料的新型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PHB)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采用尼罗蓝荧光法结合苏丹黑染色法从污水筛选出产PHB的细菌,并发酵复筛得到一株PHB产量较高的菌株,PHB含量占细胞干重的16.64%,PHB产量为0.57 g/L。对其进行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初步鉴定为动胶菌属,编号为Z-13。以Z-13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得到突变菌株uZ-13,PHB含量(21.54%)和PHB产量(0.78 g/L)分别比诱变前提高了29.45%和36.84%,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为微生物法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塑料 β-羟基丁酸酯 筛选 紫外诱变 动胶菌
下载PDF
外环流气升式反应器发酵生产聚β-羟基丁酸酯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建新 秦华明 +2 位作者 杨金水 唐雪玲 赵景联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提高Z5 G菌株发酵生产聚β 羟基丁酸酯(PHB)产量。方法 采用改变营养配比、通气条件,研究了Z5 G菌在3L外环流气升式反应器中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 表明该菌株在C源N源配比为4∶1,发酵前期通气量为1L/L·min-1,后期为0 7... 目的 提高Z5 G菌株发酵生产聚β 羟基丁酸酯(PHB)产量。方法 采用改变营养配比、通气条件,研究了Z5 G菌在3L外环流气升式反应器中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 表明该菌株在C源N源配比为4∶1,发酵前期通气量为1L/L·min-1,后期为0 7L/L·min-1,发酵时间为36h,PHB发酵产率可提高10 7%。结论 Z5 G菌株在外环流反应器中发酵PHB比机械搅拌反应器产率高,发酵周期短,从而降低了能耗,对工业化发酵生产PHB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丁酸酯 phb 发酵 生物量 外环流气升式反应器 ELALR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月 段亚飞 +1 位作者 董宏标 张家松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4,共7页
以平均体质量为(5.66±0.14)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含聚β-羟基丁酸酯(PHB)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1%、3%和5%的对虾配合饲料,饲养35 d后检测并比较不同水平PHB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 以平均体质量为(5.66±0.14)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含聚β-羟基丁酸酯(PHB)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1%、3%和5%的对虾配合饲料,饲养35 d后检测并比较不同水平PHB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3%PHB添加组凡纳滨对虾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oll基因表达量随PHB含量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1%和3%PHB添加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5%PHB添加组的淀粉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量的PHB有利于增强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的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β-羟基丁酸酯(phb) 肝胰腺 免疫 消化
下载PDF
生物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会芬 郝喜海 李奎 《包装学报》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聚β-羟基丁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主要利用细胞发酵来进行生产,其主要合成途径有遗传工程菌发酵生产、植物生产、活性污泥等工程生产法,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化学试剂法、酶法等,主要改性方法有共聚改性、... 聚β-羟基丁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主要利用细胞发酵来进行生产,其主要合成途径有遗传工程菌发酵生产、植物生产、活性污泥等工程生产法,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化学试剂法、酶法等,主要改性方法有共聚改性、与纳米材料改性以及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等。筛选和构建高产菌株、优化提取工艺、深化改性研究是聚β-羟基丁酸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丁酸酯 生物降解 菌株 改性
下载PDF
从活性污泥中提取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和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哲君 赵敏 +1 位作者 潘俊波 钱永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14-217,共4页
考察了提取方法和提取条件对从活性污泥中提取聚-β-羟基丁酸酯(PHB)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EDTA、SDS和NaClO混合组成的破壁溶液同有机溶剂氯仿边破壁边提取的方法最为有效。在该方法中,当EDTA溶液、SDS溶液和NaClO的体积比为5∶5∶... 考察了提取方法和提取条件对从活性污泥中提取聚-β-羟基丁酸酯(PHB)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EDTA、SDS和NaClO混合组成的破壁溶液同有机溶剂氯仿边破壁边提取的方法最为有效。在该方法中,当EDTA溶液、SDS溶液和NaClO的体积比为5∶5∶9、污泥干重与总破壁剂体积(g/mL)之比为0.29%时,在35℃下提取7 h可达最佳提取效果,此时活性污泥内PHB提取率达7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phb) 活性污泥 提取
下载PDF
甲烷氧化细菌生物催化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的分子量调控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昊 张颖鑫 +1 位作者 辛嘉英 夏春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9,共10页
在甲烷氧化细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3011细胞内生物催化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过程中,对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碳源、培养基组分NH4+,NO3-,HPO24-,Mg2+,某些导向PHB合成的关键中间产物以及PHB的... 在甲烷氧化细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3011细胞内生物催化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过程中,对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碳源、培养基组分NH4+,NO3-,HPO24-,Mg2+,某些导向PHB合成的关键中间产物以及PHB的提取方法均会对PHB的分子量产生影响.同时,通过对胞内PHB合成酶系中关键作用酶的活性变化进行研究,发现β-酮硫解酶催化着控制进入PHB循环入口的关键反应,而PHB分子量的变化则主要取决于PHB合成酶和PHB降解酶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phb) 分子量 甲烷氧化细菌
原文传递
聚-β-羟基丁酸酯的特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俊梅 王璐 +4 位作者 李琢伟 王丹 王辉 王庆 杨盼盼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5期5-8,共4页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微生物在碳、氮营养失衡的情况下,作为碳源和能源贮存而合成的热塑性聚酯。PHB生产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低透氧性、生物可降解性和抗凝血性等独特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医药、微电、生物化工等领域。本文对近期国内外...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微生物在碳、氮营养失衡的情况下,作为碳源和能源贮存而合成的热塑性聚酯。PHB生产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低透氧性、生物可降解性和抗凝血性等独特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医药、微电、生物化工等领域。本文对近期国内外PHB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其特性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 phb) 特性 鉴定 检测
下载PDF
内含肽介导PHB纯化人源抗菌肽LL-37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银霞 周学章 +1 位作者 宋振威 王玉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2-76,共5页
新颖的内含肽介导PHB纯化蛋白体系,是一种高效表达、自动切割、纯化方便、费用低廉的蛋白表达纯化体系,有利于蛋白规模化纯化。选用对原核细胞具有毒害作用的小肽——人源抗菌肽LL-37作为纯化对象,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内含肽介导PHB... 新颖的内含肽介导PHB纯化蛋白体系,是一种高效表达、自动切割、纯化方便、费用低廉的蛋白表达纯化体系,有利于蛋白规模化纯化。选用对原核细胞具有毒害作用的小肽——人源抗菌肽LL-37作为纯化对象,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内含肽介导PHB纯化人源抗菌肽LL-37体系,并利用该体系纯化LL-37。结果表明,构建的内含肽介导PHB纯化人源抗菌肽LL-37体系可高效表达LL-37融合蛋白,利用构建的纯化体系能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表达聚 β-羟基丁酸酯(phb) 内含肽 人源抗菌肽LL-37
下载PDF
黄连素与聚β-羟基丁酸酯对大口黑鲈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5
作者 刘雅荣 夏耘 +6 位作者 魏东 张凯 谢骏 王广军 龚望宝 郁二蒙 孙金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BBR)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幼苗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BBR与PHB在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和大口黑鲈反季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口黑鲈秋苗(体...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BBR)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幼苗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BBR与PHB在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和大口黑鲈反季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口黑鲈秋苗(体质量130.34±0.26 mg)为试验材料,以投喂基础饲料为对照(CK),B、P和MIX组分别投喂饲料B(1‰BBR)、饲料P(1‰PHB)和饲料BP(1‰BBR+1‰PHB),BP5、BP7和BP14组分别以每5、7和14 d的频率交替投喂饲料B与饲料P,养殖30 d,测定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肝脏和肠道生化指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结果】在生长性能上,与CK相比,除P和MIX组外,其余处理组终末总体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下同),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BP5、BP7和BP14组增重率、存活率均显著高于CK;BP7组终末总体质量、增重率和存活率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在肝脏中,B、P、BP5、BP7、BP14和MIX组的ACP和AKP活性均显著高于CK,同时GOT和GPT活性均显著低于CK。在肠道中,与CK相比,其他处理组MDA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CAT和LZM含量均显著提高;BP5和BP7组TNF含量均显著低于CK。肠道菌群物种在门分类水平分布上,与CK相比,BP5、BP7和MIX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BP7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在属分类水平分布上,与CK相比,BP5和BP7组无色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增加。BP7组微生物功能基因在代谢通路和环境信息处理通路显著富集。【结论】饲料中添加BBR可提高大口黑鲈秋苗的生长性能,BBR和PHB的添加或混合添加均能有效提高鱼体免疫能力及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损伤和降低肠道炎症反应,以每7 d的频率交替投喂含BBR的饲料与含PHB的饲料效果最好;推测是由于BBR和PHB改变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改善了肝脏及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BBR) β-羟基丁酸酯(phb) 大口黑鲈 生长 免疫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PHB)在细菌建立感受态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文化 谢志雄 +1 位作者 陈向东 沈萍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0-33,共4页
介绍了PHB作为细胞膜上的物质运输通道成分在细菌感受态中的结构、分布、分析方法以及其可能的作用 ,阐明了PHB的合成与细菌感受态建立的关系和PHB在感受态细胞摄取外源DNA时的作用方式 ,同时也对控制生物体合成PHB的相关基因和酶作了... 介绍了PHB作为细胞膜上的物质运输通道成分在细菌感受态中的结构、分布、分析方法以及其可能的作用 ,阐明了PHB的合成与细菌感受态建立的关系和PHB在感受态细胞摄取外源DNA时的作用方式 ,同时也对控制生物体合成PHB的相关基因和酶作了简要介绍 ,并探讨了研究PHB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 运输通道 感受态
下载PDF
利用光合细菌生产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芮晗 卢海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03-1716,共14页
石油基塑料进入环境后会造成污染并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寻找石油基塑料的替代品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生物塑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与安全性,近年来备受关注,尤其是作为生物塑料之一的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 石油基塑料进入环境后会造成污染并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寻找石油基塑料的替代品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生物塑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与安全性,近年来备受关注,尤其是作为生物塑料之一的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已成为生产生物塑料制品的重要来源。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是生产PHB的重要原料。PSB可利用废水中廉价的碳源为底物累积PHB,能实现废水资源化,其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可生产PHB的PSB菌种、PHB在菌体内的合成途径、影响PSB累积PHB的因素和目前利用废水培养紫色非硫菌(Purple Non-Sulfur Bacteria,PNSB)并累积PHB的研究现状,并对以废水生产PHB的PNSB污水资源化这一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解决石油基塑料污染与废水资源化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紫色非硫菌 聚-β-羟基丁酸酯 聚羟基脂肪酸酯
原文传递
A_2N系统中低碳污水的反硝化除磷优化及运行稳定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耀斌 邢亚彬 +2 位作者 秦四飞 全燮 陈硕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0-1026,共7页
采用序批式生物移动床(SBMBBR),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可以取得较高的聚-β-羟基丁酸盐(PHB)富集效率,通过双泥系统的操作,可以实现低碳下的高效反硝化除磷.在进水COD 200 mg/L、pH为中性的生活污水中,并在搅拌速度为80 r/min下,磷的去除率达... 采用序批式生物移动床(SBMBBR),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可以取得较高的聚-β-羟基丁酸盐(PHB)富集效率,通过双泥系统的操作,可以实现低碳下的高效反硝化除磷.在进水COD 200 mg/L、pH为中性的生活污水中,并在搅拌速度为80 r/min下,磷的去除率达到83.7%,NO 3--N的去除率达到81.4%,NO 2--N的去除率接近100%,取得较好的反硝化除磷作用.较大的生物量是保证较高效率的反硝化除磷的关键之一.采用双泥系统运行SBMBBR,可以获得稳定的、较高效率的脱氮除磷.在COD为140~170 mg/L,TN为34~42 mg/L低碳氮比的实际废水处理中,磷的去除率达到89.2%,TN的去除率达到84.5%.在处理过程中,排泥中的磷量基本与进水中磷的量一致,未发现磷的其它去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泥系统 反硝化除磷 低碳污水 聚-β-羟基丁酸盐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原文传递
新建产PHB基因工程菌VG1(pTU14)的碳源代谢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慧敏 尹进 +2 位作者 李红旗 杨胜利 沈忠耀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4-56,共3页
为解决聚 β-羟基丁酸酯 (PHB)生产过程中的高成本问题 ,构建了具有高溶氧利用能力及可自动裂解破壁的PHB高产基因工程菌 VG1(p TU14)。对该重组菌的葡萄糖耐受能力、乙酸的辅助同化作用及较廉价的淀粉水解液替代葡萄糖的可行性等进行... 为解决聚 β-羟基丁酸酯 (PHB)生产过程中的高成本问题 ,构建了具有高溶氧利用能力及可自动裂解破壁的PHB高产基因工程菌 VG1(p TU14)。对该重组菌的葡萄糖耐受能力、乙酸的辅助同化作用及较廉价的淀粉水解液替代葡萄糖的可行性等进行了研究。该重组菌可以在初糖浓度2 0 0 g/ L 的培养基中良好生长 ;无机氮源乙酸铵可同时提供乙酸作为辅助碳源 ;采用淀粉水解液可以完全替代葡萄糖 ,发酵结束时菌体生长和 PHB积累均提高 ,还原糖利用率也可达到 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基丁酸酯 基因工程菌 碳源代谢
原文传递
厌氧时聚-β-羟基丁酸酯(PHB)最大化积累的影响因子 被引量:2
20
作者 易丹 方茜 +1 位作者 张可方 李典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6,共6页
为实现有限碳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厌氧/限氧曝气序批式生物系统的基础上,以碳源偏低的模拟城市污水为对象,分析比较厌氧阶段典型周期内不同碳源浓度,总磷浓度对聚-β-羟基丁酸酯(PHB)积累的影响,并考察了运用新的前曝气模式对PHB积累的影... 为实现有限碳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厌氧/限氧曝气序批式生物系统的基础上,以碳源偏低的模拟城市污水为对象,分析比较厌氧阶段典型周期内不同碳源浓度,总磷浓度对聚-β-羟基丁酸酯(PHB)积累的影响,并考察了运用新的前曝气模式对PHB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源浓度为140、280和400 mg/L时,PHB积累的最大值分别为10.53、22.75和32.61 mg/g;当总磷浓度为6、12和18 mg/L时,PHB最大积累值分别为25.75、32.54和38.27 mg/g。说明进水碳源浓度和总磷浓度与PHB的最大积累量呈正相关,且碳源浓度对PHB积累量的影响比总磷浓度的影响大。比较无前曝气时厌氧PHB最大积累量,前曝气时间为10、20和30 min的最大积累量分别增长了25.1%、57.1%和69.5%,说明增设前曝气运行方式有利于PHB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污水 聚-β-羟基丁酸酯(phb) 序批式反应器(SBR) 前置曝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