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西诗学对话的两种方式——以朱光潜与梁宗岱的诗学观为中心 |
卞东文
|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1
|
|
2
|
禅意的再生——文化诗学视角下王维禅诗英译新探索 |
钟铭恩
|
《宜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创立口头传统研究中国学派的新范式:以交流诗学为例 |
朱刚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作者、资源、读者:叙事的修辞诗学 |
詹姆斯·费伦
聂宝玉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5
|
中国古代诗学书学互通论 |
任文京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6
|
声音、表演与民俗的“再发现”:新媒体网络传播情境下的中国当代民族志诗学发展 |
邱婧
李薇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7
|
博学鸿儒与清初京师诗坛的宗唐诗风——以庞垲、李澄中的诗学交往为中心 |
代亮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8
|
论钱孟钿与非亲属师友的诗歌交游 |
曹海月
|
《德州学院学报》
|
2018 |
0 |
|
9
|
多维视阈下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会徽为例 |
曾方本
|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2017 |
1
|
|
10
|
文化诗学在中国的若干问题 |
钱文彬
王艳勤
|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0 |
|
11
|
唐代佛教寺院文化与诗歌创作 |
李芳民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2
|
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的诗意叙事 |
焦朦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20 |
9
|
|
13
|
论诗歌翻译中的文化交流——评《长恨歌》的两种译本 |
戴玉群
|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4
|
成为你自己--贝拉·塔尔访谈 |
贝拉.塔尔
彭万荣
谢诗思
谢小红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5
|
“诗意地栖居”:城市楼盘命名中的传播景观解读 |
潘祥辉
孙一鸣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6
|
民族文化审美与外国诗歌形式的误译 |
熊辉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7
|
施佩特和雅各布森学术渊源之对比研究 |
王新朋
王永祥
|
《俄罗斯文艺》
CSSCI
|
2018 |
1
|
|
18
|
王安石与欧阳修的交游及其他--从《祭欧阳文忠公文》说起 |
王若尘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9
|
诗歌重建的标尺——评吕进《对话与重建》 |
任洪国
|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0 |
|
20
|
理性识见的诗性传达——读宋生贵教授新著《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 |
陈春燕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