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末画家李流芳的“诗意画”创作及审美风貌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广杰 张世斌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68-72,共5页
李流芳是明末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生当国家颠危之际,多次应会试而不中,无奈息影林泉,以诗画自娱。他或依诗作画,将唐、宋诗家清旷萧疏的诗意化为朦胧恍惚的画境;或以诗意为画,借助缣素笔墨以泻胸中意趣和情思。他的"诗意画"... 李流芳是明末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生当国家颠危之际,多次应会试而不中,无奈息影林泉,以诗画自娱。他或依诗作画,将唐、宋诗家清旷萧疏的诗意化为朦胧恍惚的画境;或以诗意为画,借助缣素笔墨以泻胸中意趣和情思。他的"诗意画"多为意境清雅的山水,墨韵滋润浑厚,寄寓了哀乐无端的感慨之情。他这种以绘画消解功名无着的现实焦虑,缓释没世而名不传的生命忧伤的情怀,促使他形成了酣畅而清润的笔墨特征和简练有法的构图模式,在画面简远超逸的朦胧中,传达出明丽清绝的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流芳 诗意画 依诗作画 以诗为画
下载PDF
诗意画中的隐逸情怀——陆治《唐人诗意图册》阐幽
2
作者 孙彩琪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明代画家陆治科举之路受挫,中年之后隐居苏州西郊支硎山,并将自身隐逸山水的心境通过诗意画传达出来,以精妙巧思的构图、细笔淡墨的勾勒以及清雅简淡的设色绘制了《唐人诗意图册》。该图册所题诗句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以意境悠远的画面... 明代画家陆治科举之路受挫,中年之后隐居苏州西郊支硎山,并将自身隐逸山水的心境通过诗意画传达出来,以精妙巧思的构图、细笔淡墨的勾勒以及清雅简淡的设色绘制了《唐人诗意图册》。该图册所题诗句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以意境悠远的画面反映归隐山林的闲适,以风骨峻峭的山石象征独立的人格及自由的精神,以质朴天真的人物点绘出隐逸生活的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治 诗意画 《唐人诗意图册》 隐逸思想
下载PDF
诗画关系视角下“饮中八仙”的文图转释
3
作者 洪鑫 程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1期6-10,共5页
唐代题画诗的发展在杜甫之上达到了高潮,杜甫所创作的《饮中八仙歌》是其诸多名作中最为独特的一篇作品,它在体裁上往往被人怀疑为题画诗。该文通过对杜甫题画诗的罗列,认为《饮中八仙歌》在题材上并不一定属于题画诗,但在内容上极具其... 唐代题画诗的发展在杜甫之上达到了高潮,杜甫所创作的《饮中八仙歌》是其诸多名作中最为独特的一篇作品,它在体裁上往往被人怀疑为题画诗。该文通过对杜甫题画诗的罗列,认为《饮中八仙歌》在题材上并不一定属于题画诗,但在内容上极具其他诗体所不具备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更加接近于空间艺术的呈现,在多个层面促进了后世大量相关诗意画的转释。宋代之后,尤其李公麟以来的画家,唐寅、任仁发、张翀等以各自的独到理解打破了诗画壁垒,书写了《饮中八仙歌》的接受史长卷,也在多个方面加速了“饮中八仙”形象由语言到图像的超文本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饮中八仙 题画诗 诗意画 文图关系 诗画壁垒
下载PDF
论诗画转化的方法——以《琵琶行》诗意画为例
4
作者 刘望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0-83,共4页
诗与画的关系无须赘述,二者皆能体现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本文即以《琵琶行》多幅诗意画分析为切入点,借用翻译学及文学艺术创作当中的理论,探讨诗歌向绘画转化过程当中所用到的一些方法,以期以小见大地理解其他诗意画创作的某些规律。
关键词 诗歌 绘画 转化 方法 《琵琶行》 诗意画
下载PDF
乾隆时期御制诗意图
5
作者 孙强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40-543,共4页
乾隆时期御制诗意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一是大量署名乾隆的诗文创作,以及他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使得诗意图在当时经历了空前的发展,从数量还是技法与风格上,都足以作为独立的传统艺术现象加以研究;二是御用画家通过创作诗... 乾隆时期御制诗意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一是大量署名乾隆的诗文创作,以及他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使得诗意图在当时经历了空前的发展,从数量还是技法与风格上,都足以作为独立的传统艺术现象加以研究;二是御用画家通过创作诗意图迎合、表达皇帝的精神意志,从众多作品中归纳出一定的风格规律很值得研究。本文添补了将御制诗意图作为独立的艺术问题进行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御制诗 诗意图
下载PDF
符号间性语境中的语图修辞——以诗意图和题画诗为例
6
作者 吴昊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44,共7页
无论是在诗画唱和的古代还是当今的图像时代,语言与图像的符号间性语境都是理解两者意义不可忽视的“共享语境”。在这一语境中,语言和图像都因彼此提高了审美表达效果,可以说是两种符号间的互文修辞。从诗意图和题画诗看符号间性语境... 无论是在诗画唱和的古代还是当今的图像时代,语言与图像的符号间性语境都是理解两者意义不可忽视的“共享语境”。在这一语境中,语言和图像都因彼此提高了审美表达效果,可以说是两种符号间的互文修辞。从诗意图和题画诗看符号间性语境中诗画之间的修辞,诗以“畅情”的方式修饰画,生发绘画所蕴蓄之情,能够点明象外之意、画外之音,从而提升图像的价值,这与中国绘画理论至宋代从重形似到重神似、从重政教功能到重性情抒发的发展趋势有关;而画以“显景”的方式修饰诗,提高了题画诗的地位和价值,空间的景物描写是诗歌情感的载体和表现手段,题画诗之所以在图像语境中大放异彩,在很大程度上是空间感受的增强对诗歌价值的帮衬。诗和画通过某种相似性的关联互为隐喻,并以各自擅长的方式给对方以补足,画不能表现的意境借诗来传达,诗不能呈现的意象由画来补足,诗与画共同营造了丰富幽远的艺术意境。因此,诗意画和题画诗才呈现出更好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间性语境 语图修辞 诗意图 题画诗
下载PDF
归去来兮: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页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秋兰 《艺术探索》 2018年第3期15-25,共11页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页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这一册页中,陶渊明的诗、石涛的画和王文治的跋形成一种互文关系,陶渊明诗意被石涛和王文治借来自写心曲。实际上,和陶者对陶渊明诗意追和的方式,恰好呈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诗画一律的...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页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这一册页中,陶渊明的诗、石涛的画和王文治的跋形成一种互文关系,陶渊明诗意被石涛和王文治借来自写心曲。实际上,和陶者对陶渊明诗意追和的方式,恰好呈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诗画一律的关系。该册页的诗中画、画中诗,最终都指向和陶的文化现象。文人的和陶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他们的文化归属和身份认同,表明了他们的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意图》册 诗画一律 互文 和陶 身份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