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控辩协商制度研究——刑事诉讼特别程序之探讨 |
国家森
|
《法学论坛》
|
2004 |
17
|
|
2
|
我国刑事特别程序之取舍——从诉讼效率的角度 |
何之慧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
2003 |
4
|
|
3
|
台湾地区认罪协商程序的引入及实践成效分析 |
刘学敏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4
|
对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分析与思考——以新近司法解释为视角 |
张忆寒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5
|
建立中国式辩诉交易制度之刍议 |
高珊琦
|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6
|
意大利式“辩诉交易”与美国辩诉交易之比较 |
孙维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4
|
|
7
|
公正与效率之间的艰难抉择——论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可行性 |
黄豹
张林鸿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8
|
辩诉交易制度在中国适用性论析 |
张肇津
|
《黑河学院学报》
|
2016 |
3
|
|
9
|
浅议在我国司法活动中建立辩诉交易制度的构想 |
宋珊珊
字文锐
|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0
|
关于在中国建立辩诉交易制度的思考 |
司雪侠
|
《榆林学院学报》
|
2008 |
3
|
|
11
|
关于辩诉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
戴中祥
夏佳平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2
|
辩诉交易与诉讼效率——基于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 |
魏恒荣
|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
2003 |
2
|
|
13
|
我国实施诉辩交易制度的探索 |
郝新华
|
《政法学刊》
|
2003 |
1
|
|
14
|
辩诉交易制度及其中国化模式选择 |
刘廷华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5
|
辩诉交易制度:诉讼效率与公正的取舍 |
穆丽霞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6
|
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
汤卫松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7
|
我国刑事和解程序的探析与完善——以辩诉交易制度为视角 |
郎婧
|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8
|
论诉辩交易制度及其在我国的借鉴 |
靳国胜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9
|
对辩诉交易制度的理性思考 |
刘文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20
|
辩诉交易及其制度环境分析 |
周立英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