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献血反应的调查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飞 张宏 +5 位作者 孔令魁 余枝容 孙凤杰 田怡 刘怡 陈悦康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捐献者在采集过程中及采集后出现的各种反应情况及对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利用“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问卷调查表”,对单采血小板的捐献者进行采集过程中和采集后反应的调查,再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 目的研究和分析捐献者在采集过程中及采集后出现的各种反应情况及对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利用“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问卷调查表”,对单采血小板的捐献者进行采集过程中和采集后反应的调查,再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36份,其中多次捐献者占91%。捐献者在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反应包括8种,其中出现口唇麻木和寒冷反应的比例分别为86.15%和50.77%,以及饥饿(占33.85%)、头昏(占29.23%)、肢体麻木(占11.93%)、心慌(占10.77%)、口渴(占7.69%)、晕厥(占0.23%)症状,在各种反应中轻度反应占绝大多数,对症处理后均可以缓解。采集后的反应中,分别有17.65%、5.88%、8.24%的捐献者出现疲劳、易感性增加、有出血倾向反应。结论应在血小板采集的各个阶段,密切注意因“单采血小板”特殊的采集方式以及饮食要求等不利因素对捐献者造成的影响,避免各种献血反应的发生及在发生时提供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菊 桑列勇 +1 位作者 杜冬芬 李素娥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30期-,共3页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总结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9903人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干预及护理方法,收集53人次献血反应者性别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54%(53/9903...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总结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9903人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干预及护理方法,收集53人次献血反应者性别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54%(53/9903);其中男12人次,女41人次,女性献血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χ2=78.36,P<0.01);3种血细胞分离机中Amicus 14人次,MCS+27人次,Trima12人次,MCS+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Trima最低(χ2=29.20,P<0.01);首次献血5人次,再次献血48人次,首次和再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程序运行结束前5 min内发生献血反应34人次占64.2%。结论献血反应与性别、分离机型、处理血量、精神因素等有关,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护理和服务,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成分献血 献血反应 对策
原文传递
影响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捐献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欧代校 欧阳剑 +3 位作者 戴琳 刘辉忠 钟慧斌 周立桥 《广州医药》 2019年第3期77-79,8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捐献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机采献血者保留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血液中心首次成功捐献机采血小板的13 899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每个献血者献血时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捐献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机采献血者保留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血液中心首次成功捐献机采血小板的13 899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每个献血者献血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与下一年度是否再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相关性。结果男性献血者再次捐献率(10.68%)高于女性献血者再次捐献率(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献血者年龄18~25岁组再次捐献率最高为12.86%,46~60岁组再次捐献率最低为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献血者文化程度高中或职中组再次捐献率最高为11.23%,本科或以上组再次捐献率最低为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生不良反应献血者再次捐献率(10.37%)高于发生不良反应献血者再次捐献率(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男性、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和未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更愿意返回再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对这部分献血者采取针对性保留措施,有利于建立起一支固定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再次捐献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桂芝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3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本站首次行机采血小板献血者3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本站首次行机采血小板献血者3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献血者心理、认知、行为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首次机采血小板后持续献血及成为献血小板志愿者比例高,担心机采血小板对身体影响和存在安全顾虑人数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护理干预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献血者献血的依从性和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机采血小板 献血 不良反应 满意度
下载PDF
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男性献血者白细胞与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宋英伟 卞成蓉 +5 位作者 潘雪 张晓娟 冯丽梅 张宏飞 宋丽娟 汪德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2年第5期610-615,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献血总次数的男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常规中血小板与白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估献血次数对献血者外周血液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3日~2021年4月23日在本中心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且献血总次数分别为初次、十的... 目的分析不同献血总次数的男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常规中血小板与白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估献血次数对献血者外周血液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3日~2021年4月23日在本中心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且献血总次数分别为初次、十的整数倍次及百次以上的448名男性自愿无偿献血者,其中十次以上的献血者年献血次数≥8次,比较献血者末次单采前外周血中PLT、PDW、MPV、P-LCR、PCT、WBC、NEUT#、LYMPH#、MONO#、EO#和BASO#指标的变化。结果总献血次数百次以上男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WBC、PLT、PCT、NEUT#和LYMPH#相较于初次男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WBC、PCT、NEUT#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献血者三项指标中位数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PLT则在可捐献单采血小板血液检查要求(≥150×10^(9)/L且<450×10^(9)/L)范围内。百次以上男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LYMPH#低于正常参考值发生率为86.21%,初次男性单采血小板献血者LYMPH#低于正常参考值发生率为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献血次数越多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LYMPH#水平整体显著更低;献血次数为20、30次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LYMPH#低于正常参考值者高达46.38%,且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多,LYMPH#低于正常参考值者占比逐步增高。结论多次数捐献单采血小板会导致献血者LYMPH#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采供血机构在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工作中应重视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数成分献血 男性 成分献血者 血常规 淋巴细胞
下载PDF
海岛城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特点及采供现状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衡 陈燕林 +2 位作者 王海红 宋晶 李浩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44-1150,共7页
目的 了解舟山群岛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人群特点及其单采血小板采供现状与发展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舟山市中心血站登记捐献单采血小板的1 151名无偿献血者中,选择最终通过健康体检的1 038名单采血小板献血... 目的 了解舟山群岛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人群特点及其单采血小板采供现状与发展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舟山市中心血站登记捐献单采血小板的1 151名无偿献血者中,选择最终通过健康体检的1 038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人口学、献血时间分布及血象检测等数据做统计分析;考察现有的单采血小板采供量对临床用血达到满足情况;电话访谈其中仅捐献过1次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调查其尚未再次捐献血小板的原因。结果 2017年~2021年舟山市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占人口的中位数(M)比例为0.454‰,报名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完成捐献率90.18%(1 038/1 151),共捐献2 659(人)次、3 205 U单采血小板,人均捐献量(1.29±0.77)U/(人)次,基本满足舟山群岛临床用血需求,1 038名献血者年龄18~59[M(QR)34(16)]岁,其中31~45岁献血者占47.50%(493/1 038),男女献血者比例2.0∶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0.61%(733/1 038);献血者中ABO血型分布:A>O>B>AB;捐献血小板时间分布:2017年~2019年第2季度为第1高峰期、第3季度为第2高峰期;2020年只有第3季度为高峰期,2021年则全年呈波动性,没有明显高峰期;历年第1季度献血人次占比均为最低;2017年和2018年捐献血小板1次者比例分别占79.79%(75/94)、51.63%(95/184),2019年~2021年捐献血小板≥2次者比例分别达60.35%(137/227)、57.36%(187/326)、53.13%(170/320)。5年共有10.88%(113/1051)自愿捐献血小板者不合格者未能捐献(采集)单采血小板,其中72.57%(82/113)为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论 海岛城市舟山单采血小板自愿捐献者的各种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均影响其捐献行为;结合群岛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口学特征,健全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体系,提升了公众对捐献单采血小板的认知和血站采供血服务水平,舟山市单采血小板捐献量逐年增加且基本满足全岛临床用血小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无偿献血者 海岛城市 献血小板影响因素 舟山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身心健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廖红梅 李军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3期492-494,共3页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宝贵的临床医疗资源。虽然科学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目前血液只能来源于献血者。保护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是确保血液安全的基础,也是输血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临床常见的大出血、化疗、放疗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血小板...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宝贵的临床医疗资源。虽然科学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目前血液只能来源于献血者。保护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是确保血液安全的基础,也是输血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临床常见的大出血、化疗、放疗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血小板数量或者功能下降的患者,均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 献血者
原文传递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盖福亮 董晓霞 +2 位作者 闫爱美 尹伟鹏 董菲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研究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的筛查结果。方法回顾并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潍坊市中心血站500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结果,根据年龄分为18~25岁组(87例)、>25~35岁组(119例)、>35~45岁组(142例)、>... 目的研究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的筛查结果。方法回顾并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潍坊市中心血站500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结果,根据年龄分为18~25岁组(87例)、>25~35岁组(119例)、>35~45岁组(142例)、>45~55岁组(106例)、>55岁组(46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献血者的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筛查不合格情况,同时比较2020年与2021年的筛查不合格率。结果500例献血者中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筛查不合格率为17.80%。女性抗-梅毒螺旋体(抗-TP)不合格率明显高于男性,丙氨酸转氨酶(ALT)、核酸扩增技术(NAT)筛查不合格率以及总不合格率均明显低于男性(抗-TP:3.85%比0.31%,ALT:0.55%比3.77%,NAT:1.10%比2.52%,总不合格率:13.19%比20.44%,均P<0.05)。不同年龄献血者的筛查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筛查不合格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列顺序为>35~45岁、>25~35岁、18~25岁、>45~55岁、>55岁(不合格率分别为23.24%、21.85%、16.09%、12.26%、6.52%,P<0.05)。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021年的筛查总不合格率明显高于2022年(24.11%比12.68%,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筛查不合格率较高,需要对献血前的健康咨询、体检初筛等工作进行规范,发展和固定无偿献血队伍,以降低血液报废率,促进临床用血安全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献血 输血相关传染病 标志物 筛查
下载PDF
一次性口服钙剂在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查小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一次性口服钙剂在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于扬州市中心血站进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2 4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 480)与观察组(n=976)。对照组在单采血小板过程中少量多... 目的:分析一次性口服钙剂在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于扬州市中心血站进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2 4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 480)与观察组(n=976)。对照组在单采血小板过程中少量多次口服钙剂,观察组在单采血小板前一次性口服钙剂。比较两组钙离子、磷离子、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枸橼酸盐中毒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采集前甲状旁腺激素、钙离子、磷离子水平以及采集后钙离子、磷离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后,两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采集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枸橼酸钠中毒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一次性口服钙剂应用于单采血小板的效果较好,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葡萄糖酸钙 甲状旁腺素 献血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京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5期93-94,共2页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的献血人员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并且探讨预防以及处理的措施,以提升献血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市市区内5台献血车以及5座献血站当中献血的人员中随机选取410名献血者,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的献血人员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并且探讨预防以及处理的措施,以提升献血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市市区内5台献血车以及5座献血站当中献血的人员中随机选取410名献血者,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原因,并总结预防和处理的措施。结果在410名献血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9%,导致献血者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头晕、恶心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症状的成因包括心理因素以及献血者个人体质因素等方面,行以适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基本上都能够康复。结论对于机采血小板献血人员来说,创建良好的献血环境,辅以适当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如果不良反应已经发生,行以及时有效的处理也能够将影响控制在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机采血小板 献血 预防措施 处理
下载PDF
广州地区停止互助献血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小芳 谢桂芸 +2 位作者 柯蓉蓉 谭咏恩 梁华钦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87-590,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停止互助献血前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量、人群结构、献血次数及血液感染性指标阳性等情况,探讨停止互助献血政策对广州采血情况的影响,为调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方案提供支持。方法2017年4月-2019年3月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停止互助献血前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量、人群结构、献血次数及血液感染性指标阳性等情况,探讨停止互助献血政策对广州采血情况的影响,为调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方案提供支持。方法2017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广州地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31130名,以2018年3月31日为分界,将2017-04-01至2018-03-31的献血者分为互助组,2018-04-01至2019-03-31为非互助组。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量、人群结构、单次献血量、献血次数及血液感染性指标阳性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4月-2019年3月,机采血小板献血量在下降6个月后出现稳定增长;11248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7015人(62.37%)为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但69886 U血小板总量中,43137 U(61.72%)来源于非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与停止互助献血前1年相比,单次献血量2 U献血者占比(75.75%)增加,献4次及以上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占比(26.85%)增加,传染病四项筛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阳性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停止互助献血后,广州地区血小板供应有所上升,未来应提高初次血小板献血者的人均献血量及转化为重复献血者的比例,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止互助献血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PLT
原文传递
探究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整体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结珠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第4期22-23,25,共3页
目的探究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我站采血小板献血者200例,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目的探究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我站采血小板献血者200例,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SAS评分、SDS评分低,生活质量高,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能有效降低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给予及时的处理,改善献血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献血 不良反应 整体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丽颜 贝孟辉 +1 位作者 梁映媚 卢晓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236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献血指标、生活方...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236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献血指标、生活方式指标、献血知识了解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持续献血率、成功招募献血志愿者率分别为96.61%、36.44%,高于对照组的43.22%、7.63%(P<0.05);停止献血小板率、全血和血小板间隔献血率分别为1.69%、5.08%,低于对照组的25.42%、27.12%(P<0.05);坚持运动率为78.81%,高于对照组的26.27%(P<0.05);高盐饮食率、高脂饮食率、作息紊乱率、饮酒率、吸烟率分别为5.08%、6.78%、3.39%、12.71%、10.17%,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的30.51%、33.90%、16.95%、27.12%、23.73%(P<0.05);献血生理知识、临床作用、采血安全性、献血小板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率分别为92.37%、97.46%、100.00%、24.58%,高于对照组的52.54%、50.85%、34.75%、1.69%(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5.76%,高于对照组的74.58%(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可以提高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改善献血者的生活方式,提高其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率,促进其积极配合采集血小板,提高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单采血小板 再次献血率 生活方式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建设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利华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2期1-1,3,共2页
目的扩大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队伍,保证临床机采血小板的供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历年来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趋势,调整宣传和服务方向,成立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献血信息编辑部、爱心之家等机构,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使更多的自愿者参加... 目的扩大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队伍,保证临床机采血小板的供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历年来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趋势,调整宣传和服务方向,成立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献血信息编辑部、爱心之家等机构,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使更多的自愿者参加机采血小板。结果 4年来,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由原来的1610人次增长到2452人次,机采血小板由原来的1619个治疗量增长到3354个治疗量。结论通过形式不同宣传和招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基数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许多自愿者已成为机采血小板队伍中低危的、固定的无偿献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献血队伍 建设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采集前后献血者外周血溶血率的变化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素英 陈青容 傅琍琍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9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究献血者单采血小板采集前后的外周血溶血率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本血站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38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采集前后的外周血中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计算外周血的溶血... 目的 探究献血者单采血小板采集前后的外周血溶血率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本血站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38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采集前后的外周血中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计算外周血的溶血率,同时收集献血者的性别、捐献量等资料,分析影响溶血率的因素。结果 138名献血者在采集单采血小板后的外周血溶血率高于采集前(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献血量的献血者采集后的外周血溶血率均高于采集前(P<0.05);其中男性采集后外周血溶血率低于女性,1个治疗量的采集后外周血溶血率低于2个治疗量(P<0.05)。结论 献血者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会对血小板采集管路体系内的红细胞造成一定破坏,导致采集后的外周血溶血率会明显升高,且性别和采集的献血量均会影响外周血溶血率变化,采集时间是影响外周血溶血率的关键因素。血站在单采血小板采集中应尽量考虑到献血者的性别等因素,合理控制影响因素,降低采集后的外周血溶血率,提高采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外周血溶血率 血红蛋白 捐献量 血常规
下载PDF
两种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田秀花 王英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模式("一对一"护理模式,即一名护士对应一台机器一名献血者;"一对多"护理模式,即一名护士对应多台机器多名献血者)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良心理及献血反应的影响,预防和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模式("一对一"护理模式,即一名护士对应一台机器一名献血者;"一对多"护理模式,即一名护士对应多台机器多名献血者)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良心理及献血反应的影响,预防和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过程中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身心健康和机采血小板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接待的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72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一对一"护理模式)和对照组(采用"一对多"护理模式),两组献血者在献血小板的同时均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一对一"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及献血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理状态发生忧虑、紧张、恐惧的比率明显减少,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实验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对一"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并有效减少献血反应发生率,对保证献血者身心健康及血液质量,促进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再次招募及无偿机采血小板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对一”护理模式 “一对多”护理模式 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 心理状态 献血反应
下载PDF
武汉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保留策略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涵薇 林卉 谢松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和实施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方法和保留策略,稳步提升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尤其是定期献血者队伍的人数,确保及时充足安全单采血小板的临床供应。方法调查2007-2013年单采血小板采集量,2012-2013年不良反应例数。采用电话,定期发纸... 目的探讨和实施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方法和保留策略,稳步提升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尤其是定期献血者队伍的人数,确保及时充足安全单采血小板的临床供应。方法调查2007-2013年单采血小板采集量,2012-2013年不良反应例数。采用电话,定期发纸质信件,短信群发,进高校讲座宣传等招募方式,优质的献血服务,大型节假日特殊活动等保留策略,使献血者队伍逐步扩大。结果单采血小板采集人次数从2007年5 789人次增长到2013年32 502人次(增长了5.61倍),采集制备量从8 817单位增加到了42 030单位(增长了4.77倍)。通过优质服务、过硬的操作技术和有效的献血不良反应预防措施,2012-2013年成分献血不良反应率<0.1%。2007年以来100%自愿无偿成分献血完全满足临床需要。结论献血者的招募需要持续跟进,采用多种方法才能提高招募效果,更重要的是优质的献血全程服务和过硬的操作技术是献血者保留的重要手段,双管齐下,才能逐步扩大稳定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招募 献血反应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侠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2期116-118,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者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1869人次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者有37例,发生...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者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1869人次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者有37例,发生率为1.98%,其中轻度反应有32例,占86.49%,中度反应有5例,占13.51%;无重度反应。结论: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献血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提高穿刺技术,改善献血环境等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初次单采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时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玥 周倩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初次单采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时间特征。方法对近年本中心用MCS+单采分离机采集的505名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286名初次献血者在采集第1循环、第2循环、第3循环、第4循环及以后的时间... 目的探讨初次单采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时间特征。方法对近年本中心用MCS+单采分离机采集的505名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286名初次献血者在采集第1循环、第2循环、第3循环、第4循环及以后的时间段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同时与219名多次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初次献血组第1循环和第2循环不良反应发生率38.5%(110/286)和27.3%(78/286)显著高于多次献血组13.7%(30/219)、11.9%(26/219)(P<0.01);第3循环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在2组无显著差异(P>0.05);多次献血组在第4循环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6.2%(123/219)显著高于初次献血组18.2%(52/286)(P<0.01)。结论初次单采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多发生在采集初期。因此,对初次单采献血者在采集初期应该重点关注并进行心理护理,以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不良反应 时间特征
下载PDF
间隔期为2周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部分参数的观测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郑翠萍 陈元振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单采血小板间隔时间由4周缩短至2周,探讨频繁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间隔期缩短至2周,并且每年献血24次后对献血者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10月,间隔2周采集1次血小板,1年捐献血小板24次的献血者,观察... 目的单采血小板间隔时间由4周缩短至2周,探讨频繁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间隔期缩短至2周,并且每年献血24次后对献血者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10月,间隔2周采集1次血小板,1年捐献血小板24次的献血者,观察分析每次捐献前外周血血常规参数。结果 58名献血者间隔2周捐献1次血小板,24次捐献前外周血血常规有一定的波动。Plt和RBC,第1次与第24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Hb和WBC,第1次与第24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短至2周后,献血者血常规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需要增加观察的时间,以确保献血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 血常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