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求美者心理状况以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周蓓 杨雨婷 +1 位作者 凌笑笑 李俊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80-381,J0003,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求美者心理状况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求美者512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261例,对照组251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术前常规治疗和护理;心理干预组除给予...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求美者心理状况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求美者512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261例,对照组251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术前常规治疗和护理;心理干预组除给予一般的治疗和护理外,术前进行会谈咨询,了解求美者的心理特点,并对其动机和期望值给予调整等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求美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术后6个月对两组求美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以评估早期心理干预对求美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心理干预组干预治疗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其术后的焦虑与抑郁状况较术前有显著缓解;对照组常规治疗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常规治疗前无显著变化,说明其焦虑与抑郁状况未得到明显缓解。术后6个月随访,心理干预组非常满意87例(占33.3%),比较满意153例(占58.6%),不满意21例(占8.1%);对照组非常满意53例(占21.1%),比较满意165例(占65.7%),不满意33例(占13.2%)。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组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求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术后满意率,并有助于提高美容整形手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手术 早期心理干预 术后满意度 抑郁 焦虑
原文传递
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瑾 李雪萍 张培华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5期1236-1237,共2页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42例整形美容受术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症状自评量表各...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42例整形美容受术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1)。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精神质(P)、神经质(N)、效度(L)量表分均高于常模,内外向(E)量表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形美容受术者SCL-90各因子分与EPQ中N分呈正相关,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与P分呈正相关,强迫、抑郁、焦虑、恐惧与L分呈正相关,焦虑、恐惧与E分呈负相关。[结论]整形美容受术者存在较多心理症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具有内外向不稳定及较强的神经质和掩饰性人格特征,对受术者心理状况影响显著。在护理工作中应了解受术者的心理和人格特征,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 心理状况 人格特征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心理护理模式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冰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7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整形美容科行整形美容手术的150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n=...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整形美容科行整形美容手术的150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n=75)与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模式,n=75)。对两组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一般体像心理问题评分及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一般体像心理问题评分[(5.37±0.57)分]低于对照组[(8.07±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护理中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与心理问题,使其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并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手术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满意度
下载PDF
唯物辩证法在吸脂术与脂肪移植术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齐越 马桂娥 +4 位作者 吕倩雯 顾云鹏 孙晶晶 金骥 刘珍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8期185-189,共5页
吸脂术(包括脂肪移植术)是全世界最常用的美容手术之一,然而也是并发症比较多、死亡率最高的美容手术之一。因此提高手术医生的水平和技能势在必行。医生临床实践学习是我国整形美容医生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是... 吸脂术(包括脂肪移植术)是全世界最常用的美容手术之一,然而也是并发症比较多、死亡率最高的美容手术之一。因此提高手术医生的水平和技能势在必行。医生临床实践学习是我国整形美容医生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是医生的责任。医生临床实践整个过程充满了辩证法,因此将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吸脂术与脂肪移植术临床实践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其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转换结合图片翻转教学、量变渐进到质变的认识教学、枯燥转为生动有趣的教学、一分为二的观点指导、图片形象化作用推动整体教学应用于理论培训课堂中,这提高了实习医生的学习积极性;用联系的观点指导实习医生临床观摩与实习,使实习医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手术相联系、不同手术阶段之间相联系,有利于提高临床观摩与实习的效率,并通过竞争选拔机制选出优秀实习医生成为手术医生助手等措施,推动了实习医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气氛;通过不同方式的检查措施使教师和实习医生相辅相成,最终达到教与学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脂术 脂肪移植 整形美容 继续医学教育 辩证法 临床实习
下载PDF
面部皮肤厚度的高频超声测量 被引量:4
5
作者 朱虎威 张婷婷 +3 位作者 李婧宇 胡巧洪 范小明 吴溯帆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537-541,共5页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技术测量面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方法自2022年2月至2022年7月,蚌埠医学院采用切面宽度为12.8 mm的23 MHz高频探头,对30名健康的中国汉族成年人面部的32个部位进行扫查,将每个部位的切面3等分,对其中点的皮肤厚度进行...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技术测量面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方法自2022年2月至2022年7月,蚌埠医学院采用切面宽度为12.8 mm的23 MHz高频探头,对30名健康的中国汉族成年人面部的32个部位进行扫查,将每个部位的切面3等分,对其中点的皮肤厚度进行测量,共获得2880个测量数据。对于同部位3个测量数据接近、无统计学差异的列为“一致区”,计算出平均厚度;对于同部位3个测量值差异较大、有统计学差异的列为“差异区”,将3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分别列出。结果高频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面部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等各层结构。面部大部分区域属于“一致区”,而上睑、下睑、鼻背、鼻尖、鼻唇沟部、人中、颏部等7个部位属于“差异区”。上睑下缘的皮肤最薄处为(0.238±0.043)mm,鼻尖部的皮肤最厚处为(2.244±0.341)mm;额部的皮肤由内向外逐渐变薄、由上向下逐渐变厚;颊部的皮肤以内侧中央部位最厚;男性的皮肤厚度(1.120±0.162)mm>女性(0.952±0.080)mm,P<0.05。不同的BMI、不同的年龄,其皮肤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成人面部皮肤厚度男性>女性,各部位的皮肤厚度差异有一定的规律,对整形美容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皮肤厚度 皮肤声像图 整形美容
原文传递
中国整形美容手术麻醉行业现状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严佳 申乐 +1 位作者 姜虹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440-448,共9页
目的 对我国医疗整形美容手术麻醉行业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规范行业行为、保障患者围术期麻醉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开展整形美容麻醉业务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 目的 对我国医疗整形美容手术麻醉行业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规范行业行为、保障患者围术期麻醉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开展整形美容麻醉业务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疗机构麻醉科设置,麻醉科主任/负责人基本信息,实施整形美容手术麻醉的人员配置,麻醉相关设备/设施及急救药品配置,整形美容亚专业麻醉医生工作、培训和科研情况,整形美容手术麻醉相关不良事件6个方面,并对公立医疗机构与非公立医疗机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调查了244家医疗机构,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18家,非公立医疗机构126家。(1)麻醉科设置:100%的公立医疗机构和98.41%的非公立医疗机构设置了麻醉科,其中非公立医疗机构麻醉科以学组形式隶属于整形美容外科的比例显著高于公立医疗机构(32.54%比17.80%,P=0.008)。(2)麻醉科主任/负责人基本信息:与非公立医疗机构比较,公立医疗机构麻醉科主任/负责人为高级职称(94.07%比64.29%,P<0.001)、研究生学历(61.02%比26.19%,P<0.001)、麻醉学执业年限大于15年(86.44%比38.10%,P<0.001)的比例均更高。(3)实施整形美容手术麻醉的人员配置:15.87%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无专职整形美容亚专业麻醉医生,34.92%聘请了外院兼职整形美容亚专业麻醉医生;虽然公立医疗机构每个手术间配置的专职麻醉医生数量显著高于非公立医疗机构(1.35±0.15比0.85±0.10,P=0.004),但手术间与麻醉医生数量的比值均未达1∶1.5。关于职称和学历分布,公立医疗机构职称为主任医师(11.14%比6.50%,P=0.009)和住院医师(28.77%比20.42%,P=0.020),学历为博士研究生(13.81%比2.36%,P<0.001)和硕士研究生(45.03%比21.51%,P<0.001)的专职整形美容亚专业麻醉医生占比更高。(4)麻醉相关设备/设施及急救药品配置:公立医疗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手术 麻醉 医疗机构 麻醉安全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楚斐 廖俊琳 +3 位作者 韦壹 谢聪 陈燕 陈碾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77-680,共4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为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带来了更高的精准性、安全性和满意度。数字化技术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信息、数据、图像等进行处理、存储、传输和展示。通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对信息的准确捕捉和呈现,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为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带来了更高的精准性、安全性和满意度。数字化技术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信息、数据、图像等进行处理、存储、传输和展示。通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对信息的准确捕捉和呈现,提高信息处理的精确性,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个性化的定制,进行信息的交互式展示和可视化。整形美容外科旨在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改善个体的外貌,以满足个体的美学需求或修复外形缺陷,具有个性化治疗、应用范围广泛、美学与医学结合、技术不断创新等特点。本综述主要从数字化医学人体测量、计算机辅助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3D生物打印技术、有限元分析法展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 3D生物打印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数字化技术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面部整形麻醉中的应用
8
作者 时娟 徐科 李元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面部整形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0例择期面部整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两组,对照组(n=123)入室后给予3.6μg/kg/h的生理盐水,观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面部整形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0例择期面部整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两组,对照组(n=123)入室后给予3.6μg/kg/h的生理盐水,观察组(n=117)泵注等量右美托咪定,10 min后将泵注速度调整为0.3μg/kg/h,术中两组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前15 min(T1)、插管后2 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30 min时(T4)、拔除气管导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围术期药物靶质量浓度、麻醉恢复各指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MAP、HR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MAP、HR,T4时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5时MAP,T2、T3、T5时H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丙酚及瑞芬太尼靶质量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后10 min时的Richmond镇静-躁动(RA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呕吐、窦性心动过缓、呛咳与恶心,对照组(12.20%)与观察组(8.54%)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瑞芬太尼对面部整形患者进行麻醉可维持患者围术期HR与MAP平稳,降低异丙酚、瑞芬太尼靶质量浓度,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围术期不良反应,可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异丙酚 瑞芬太尼 麻醉 整形美容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孟会敏 郭建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于笔者医院行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就医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就医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于笔者医院行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就医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就医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就医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评分、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和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就医者SAS评分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56.87±6.9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39±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11.66±7.68)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60±9.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围术期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改善就医者焦虑心态,减少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就医者护理满意度,医护人员应根据就医者实际情况及需求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整形美容 围手术期 常规护理
下载PDF
整形美容技术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大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整形美容技术对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缝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紧急修复。... 目的探讨分析整形美容技术对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缝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紧急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满意度及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美容效果满意度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1<0.05)。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1<0.05)。结论整形美容技术用于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比常规急诊缝合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在改善颜面部损伤术后伤口美观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伤口感染,使得患者在治疗中得到更大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技术 颜面部皮肤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瘢痕组织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怡 牙祖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瘢痕组织作为填充材料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法一,去表皮瘢痕组织原位充填法23例,即去除瘢痕表皮,瘢痕主体组织原位保留,瘢痕两侧或周围皮肤带皮下脂肪跨越瘢痕组织缝合,主要用于凹陷性瘢痕的整复;方法二,瘢痕... 目的:探讨瘢痕组织作为填充材料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法一,去表皮瘢痕组织原位充填法23例,即去除瘢痕表皮,瘢痕主体组织原位保留,瘢痕两侧或周围皮肤带皮下脂肪跨越瘢痕组织缝合,主要用于凹陷性瘢痕的整复;方法二,瘢痕组织瓣转移充填法9例,即将去表皮的瘢痕组织瓣转移填充邻近组织缺损区。总共32例。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效果满意,2例基本满意,均未出现感染、破溃、移植物坏死等情况,所有伤口甲级愈合。结论:自体瘢痕组织作为一种填充材料,既避免了应用人工材料可能造成的排异和过敏反应,又可减少人工材料的费用,在整形美容外科中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组织 整形美容 应用
下载PDF
整形美容外科门诊手术室医用耗材的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萍 刘毅 +2 位作者 刘萍 刘洁 李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室医用耗材的管理。方法:对医用耗材进行科学有序地摆放,规范申购流程,并且专人负责,耗材管理严格落实"五常法"。结果:规范有效的医用耗材管理不仅节约了耗材,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也减轻了门诊手术室护理...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室医用耗材的管理。方法:对医用耗材进行科学有序地摆放,规范申购流程,并且专人负责,耗材管理严格落实"五常法"。结果:规范有效的医用耗材管理不仅节约了耗材,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也减轻了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保质保量完成每日手术。结论:整形美容外科门诊手术室医用耗材的管理是一项繁琐而精细的工作,任何医用耗材都与每一台手术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外科 门诊手术室 医用耗材 耗材管理 五常法
下载PDF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柳晶晶 《智慧健康》 2021年第6期77-79,共3页
目的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临床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皮肤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护理中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60例)和术前心理护理(观察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目的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临床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皮肤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护理中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60例)和术前心理护理(观察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3.33%)低于观察组患者(96.6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一般能够利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进行调整与疏导,并且能够大大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整形美容手术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整形美容外科方法处理小面积深度烧伤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丹丹 郝强 郭文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7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整形美容外科方法处理小面积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 100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法 ,观察组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整形美容外科方法处理小面积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 100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法 ,观察组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形美容外科方法处理小面积深度烧伤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外科 小面积深度烧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锁边连续垂直褥式内缝合法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晋元 朱利鹏 张浩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锁边连续垂直褥式内缝合法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0例面颈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采用锁边连续垂直褥式内缝合法(A组);60例采用传统的垂直褥式间断内缝合法(B组);60例采用传统的垂直褥式连续内缝合法(C组)... 目的探讨锁边连续垂直褥式内缝合法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0例面颈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采用锁边连续垂直褥式内缝合法(A组);60例采用传统的垂直褥式间断内缝合法(B组);60例采用传统的垂直褥式连续内缝合法(C组)。所有患者术后4~5 d拆线,并对行伤口恢复情况进行满意度评分;术后3、6个月随访瘢痕增生情况,并请患者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4~5 d拆线时,伤口恢复情况的满意度调查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A组患者瘢痕增生情况与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优于B组,而B组优于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边连续垂直褥式内缝合法较传统的缝合法可减少瘢痕增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理论上还可以提高缝合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缝合 瘢痕 整形美容外科 锁边连续垂直褥式内缝合法
原文传递
急诊儿童面部外伤的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娜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急诊儿童面部外伤的应用效果,为面部外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62例面部外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急诊儿童面部外伤的应用效果,为面部外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62例面部外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缝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术后6个月瘢痕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缝合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瘢痕VSS总评分(6.11±1.31)分,低于对照组(7.39±1.55)分,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70.97%(P<0.05)。结论: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治疗急诊儿童面部外伤,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外伤 整形美容外科 瘢痕
下载PDF
小腿远端蒂筋膜皮瓣在整形外科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卫东 王琳 +1 位作者 游晓波 卢帆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545-546,共2页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根部骨、关节、钢板外露创面用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后的效果。方法应用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足部创面67例,男41例,女26例;损伤情况:骨、关节外露48例,跟腱外露15例,慢性溃疡4例。结果67例皮瓣全部存活,足...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根部骨、关节、钢板外露创面用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后的效果。方法应用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足部创面67例,男41例,女26例;损伤情况:骨、关节外露48例,跟腱外露15例,慢性溃疡4例。结果67例皮瓣全部存活,足部外形、感觉及行走的稳定性均恢复良好。结论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用于足跟部、小腿创面的修复,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不破坏小腿主要血管、皮瓣的成活率高、术后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远端蒂筋膜皮瓣 整形外科 修复
下载PDF
局部麻醉透皮技术与整形美容手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默晗 孙丰润 +3 位作者 王涛 贺渝淼 马超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358-362,共5页
术中麻醉根据麻醉药物分布范围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其中局部麻醉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传统剂型经皮递送局麻药作用时间较短,且脂溶性差,限制了其在体表透皮方面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新型体表镇痛局麻... 术中麻醉根据麻醉药物分布范围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其中局部麻醉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传统剂型经皮递送局麻药作用时间较短,且脂溶性差,限制了其在体表透皮方面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新型体表镇痛局麻药递送系统可将涂抹于皮肤的药物递送至真皮层以阻滞神经末梢痛觉传入,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提高了药物递送效率。此外,透皮给药相较于注射给药可显著增加给药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本文概述了常用的局麻药透皮吸收促进方法以及目前已上市的透皮局麻药物,并结合研究进展对局部麻醉透皮技术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和发展作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体表麻醉药 透皮递药系统 整形美容手术
下载PDF
PDCA管理模式在烧伤整形美容外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杨永 徐颖辉 马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护理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实施前(2021年7月—2022年1月)给予传统护理管理,实施后(2022年2—8月...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护理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实施前(2021年7月—2022年1月)给予传统护理管理,实施后(2022年2—8月)给予PDCA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不同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后的护士核心能力、护理风险事件、管理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烧伤整形美容外科护理管理,可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也有助于提升管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管理模式 烧伤整形美容外科 护理管理 护理服务
下载PDF
地塞米松预防整形美容术后PCA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周激 张小丽 李永荣 《现代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美容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A)后发生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静脉复合全麻及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整形美容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共817例,术毕接PCA泵行芬太尼静脉PCA(PC IFA)。将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25例,B...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美容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A)后发生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静脉复合全麻及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整形美容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共817例,术毕接PCA泵行芬太尼静脉PCA(PC IFA)。将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25例,B组392例。A组予氟哌利多2.5 mg加入静脉泵中;B组予地塞米松8 mg于静脉诱导前静推,并于镇痛泵中加入地塞米松10 mg,氟哌利多2.5 mg。于术后24 h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结果: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较传统用氟哌利多能更有效地防治PC IFA引起的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 芬太尼 地塞米松 氟哌利多 整形美容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