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f Filling Ratio Effect on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in a Multi-Heat Pipe with Graphene Oxide/Water Nanofluids 被引量:2
1
作者 Mohamed Salem Tarek A. Meakhail +1 位作者 Magdy A. Bassily Shuichi Torii 《World Journal of Nan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年第4期153-164,共12页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i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a multi-heat pipe cooling device in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filling ratios (40%, 60%, 80% and 100%) and different constant heat fluxe...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i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a multi-heat pipe cooling device in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filling ratios (40%, 60%, 80% and 100%) and different constant heat fluxes (10 - 30 W). Here, pure water (distilled water) and graphene oxide (GO)/water nanofluids are employed respectively as working fluid. GO/water nanofluid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modified Hummers method with 0.05%, 0.10%, 0.15%, and 0.20% volume concentrations. Multi-heat pipe is fabricated from copper;the heating and cooling sections are the same size and both are connected by four circular parallel tubes. Temperature fields and thermal resistance are measured for different filling ratio, heat fluxes and volume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heat pip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GO nanoparticles in the base fluid, while the maximum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was observed at 0.20% volume concentration. GO/water nanofluids showed lower thermal resistance compared to pure water;the optimal thermal resistance was obtained at 100% filling charge ratio with 0.20% volume concentration. Studies wer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heat pipe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input heat flux and GO nanoparticles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Heat pipe Graphene Oxide Filling ratio volume Fraction Thermal Resistance
下载PDF
大尺寸固体颗粒提升过程中管道内的固液两相流动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宋龙波 滕爽 +3 位作者 曹骞 康灿 丁可金 李长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1-1117,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性质的大颗粒固液两相流对深海采矿输送系统的影响,应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中的离散单元法(DEM),对垂直管道内不同工况时的流动特征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输送含有不同粒径颗粒的固液两相流时,颗粒的... 为了研究不同性质的大颗粒固液两相流对深海采矿输送系统的影响,应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中的离散单元法(DEM),对垂直管道内不同工况时的流动特征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输送含有不同粒径颗粒的固液两相流时,颗粒的平均速度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而下降;随着中间尺寸颗粒(d_(p)=15.0 mm)体积比的增大,颗粒的平均速度降低,大颗粒的滑移速度降低,小颗粒的滑移速度升高;大颗粒趋向液体速度较低的区域聚集,而小颗粒趋向液体速度较高的区域聚集.在输送含有不同形状颗粒的固液两相流时,当颗粒的形状系数减小时,颗粒的平均速度先降低后增大,颗粒的滑移速度先增加后下降;相比于球形颗粒,形状系数较小的颗粒受到的壁面效应更加严重,更容易在壁面附近发生速度骤降;球形颗粒(颗粒的形状系数为1.0)的平均速度最高,平均滑移速度最低,颗粒速度沿管道径向的分布最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两相流动 固体颗粒 垂直管道 颗粒体积比 形状系数
下载PDF
长输天然气管道投产氮气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磊 白道然 +1 位作者 侯鹏坤 王则川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10期85-89,95,共6页
为探究大口径长输天然气管道投产过程中的氮气运移规律,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式建立了二维管道组分运输模型,根据现场投产实践检验模型可靠性,研究了重力、初始注氮管容比和气头速度对氮气运移的影响,确定不同工况下的最低注氮管容比。... 为探究大口径长输天然气管道投产过程中的氮气运移规律,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式建立了二维管道组分运输模型,根据现场投产实践检验模型可靠性,研究了重力、初始注氮管容比和气头速度对氮气运移的影响,确定不同工况下的最低注氮管容比。结果表明,重力作用对于大口径管道氮气运移的影响较大,天然气沿管壁上方突进,氮气运移至管壁下方;气头速度越快,置换至相同管道位置处的剩余纯氮气段管容比越大,但这种趋势逐渐减弱,存在一个最大气头速度;气头速度为5、7、9、12、20 m/s时,对应的最低注氮管容比为7.5%、4.9%、4.4%、4%和4%;随着气头速度增加,氮气-空气混气段的管容比基本不变,而天然气-氮气混气段的管容比不断变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天然气管道投产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氮气运移 CFD 气头速度 管容比
下载PDF
脉动热管可视化实验普遍性问题研究
4
作者 刘玉东 周跃国 周小三 《制冷与空调》 2010年第3期65-69,共5页
对内径为3mm,外径为7mm的玻璃质闭合回路型脉动热管进行实验研究,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如脉动热管的结构形式、内部容积的确定、真空度的实现、热电偶的布置位置和固定方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阀门不但可以控制工质的... 对内径为3mm,外径为7mm的玻璃质闭合回路型脉动热管进行实验研究,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如脉动热管的结构形式、内部容积的确定、真空度的实现、热电偶的布置位置和固定方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阀门不但可以控制工质的流动方向,而且有利于工质的泵出。气液柱的分布是随机的,不能人为控制其分布的均匀性。热电偶宜布置在弯头处。应用间接测量加修正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内部容积 充液率 真空度 热电偶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重力热管间歇沸腾特性
5
作者 徐超 张兴华 +2 位作者 张晓刚 张柏林 郭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6-50,共5页
针对工质体积比和输入热功率对重力热管间歇沸腾影响,建立重力热管实验平台。通过监测重力热管轴向测温点温度变化分析间歇沸腾初现时间、周期及液柱平均高度。结果表明:提高输入热功率会提前产生间歇沸腾、缩短间歇沸腾周期、降低间歇... 针对工质体积比和输入热功率对重力热管间歇沸腾影响,建立重力热管实验平台。通过监测重力热管轴向测温点温度变化分析间歇沸腾初现时间、周期及液柱平均高度。结果表明:提高输入热功率会提前产生间歇沸腾、缩短间歇沸腾周期、降低间歇沸腾平均高度;增加工质体积比会降低间歇沸腾时液柱平均高度;不同输入热功率下,工质体积比为100%的重力热管的间歇沸腾周期最短;输入热功率为60 W、工质体积比为25%的工况下未发生间歇沸腾。因此,研究能够用于改变重力热管内间歇沸腾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热管 间歇沸腾 工质体积比 输入热功率 轴向测温点
下载PDF
倾角对微热管平板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董良好 于恬淼 杨金钢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6-30,47,共6页
为研究微热管平板倾角对微热管平板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填充工质为丙酮、充液率为15%的微热管平板为对象,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条件下,对0°,45°和90°等3个典型倾角的微热管平板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测量了该平板表面温度、加热... 为研究微热管平板倾角对微热管平板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填充工质为丙酮、充液率为15%的微热管平板为对象,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条件下,对0°,45°和90°等3个典型倾角的微热管平板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测量了该平板表面温度、加热板耗电量等参数,并根据所测参数,分析了倾角对微热管平板启动特性和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倾角为45°时微热管平板的启动特性和传热性能最佳,因为此时微热管平板的升温最快、所能达到的稳态温度最高和传热热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热管平板 倾角 性能 影响 充液率
下载PDF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管桩延性性能试验研究
7
作者 戎贤 张健新 +1 位作者 李艳艳 刘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129,共3页
通过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中掺加钢丝端钩型钢纤维、剪切端钩型钢纤维和同等条件下未掺加钢纤维的管桩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研究钢纤维及其体积率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延性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破坏特征、承... 通过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中掺加钢丝端钩型钢纤维、剪切端钩型钢纤维和同等条件下未掺加钢纤维的管桩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研究钢纤维及其体积率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延性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及延性性能。结果表明,钢纤维增强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破坏特征得到改善,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得到提高,延性性能得到显著改善。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延性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 管桩 延性 钢纤维体积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