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素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函清 潘文胜 +1 位作者 金冠福 潘邦兴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研究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内镜下216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染色组108例用Lugol氏液对食管黏膜染色,并对不染色和浅染色区进行病理活检;对照组108例食管黏膜患者进行单纯病理活检。将内镜下22... 目的研究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内镜下216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染色组108例用Lugol氏液对食管黏膜染色,并对不染色和浅染色区进行病理活检;对照组108例食管黏膜患者进行单纯病理活检。将内镜下220例胃黏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染色组110例用靛胭脂—美兰染色后进行病理活检,对照组110例胃黏膜病变患者进行单纯病理活检。结果食管染色组不染色或浅染色病例60例(55.6%),病理活检发现早期食管癌12例(11.1%),癌前病变6例(5.6%);胃染色组有69例(62.7%)不同程度染色,病理活检发现早期胃癌14例(12.7%),其中原位癌4例(3.6%),癌前病变9例(8.1%)。发现早期癌及癌前病变与对照组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色素内镜有助于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及病理活检准确率,方法简便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内镜 上消化道早期癌 癌前病变 黏膜染色 诊断
下载PDF
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与色素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月晓 李萍 陈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1-54,66,共5页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与色素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74例患者,术前分别行白光内镜、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色素内镜等检查食管,对所有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阳性或色素内镜阳...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与色素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74例患者,术前分别行白光内镜、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色素内镜等检查食管,对所有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阳性或色素内镜阳性部位均取活检。以ESD后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结果和色素内镜结果与ESD后病理的一致性。分析上述2种内镜检查方式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与ESD后病理一致性高于色素内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与色素内镜相比,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在鉴定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方面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联合窄谱成像 色素内镜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术后病理
下载PDF
色素内镜联合CRP和TRF在青海地区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逯艳艳 马颖才 +2 位作者 曹启迪 孔鑫磊 刘芝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3期4597-4600,共4页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联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在青海地区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选择在本院进行食管癌筛查的青海地区患者25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色素内镜检查,同...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联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在青海地区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选择在本院进行食管癌筛查的青海地区患者25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色素内镜检查,同时给予血浆CRP和TRF检查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25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原位癌2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2例,慢性炎症200例;其中早期食管癌38例。卢戈液色素内镜显示不染色47例,淡染色95例,浓染色108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浆CRP值都高于非早期食管癌患者,TRF值低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食管癌与色素内镜卢戈液不染色、CRP、TRF值存在相关性(P<0.05)。色素内镜联合CRP和TRF在青海地区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7.4%和100.0%。结论:色素内镜联合CRP和TRF在青海地区早期食管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能有效预测早期食管癌发生情况,对早期诊治早期食管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青海地区 色素内镜 C反应蛋白 转铁蛋白
原文传递
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殷桂香 王贞彪 +2 位作者 乔进朋 鲁力峰 王晓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丰台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 880例,分为观察组(406例)和对照组(1 474例),其中观察组进行内镜下醋酸-卢戈碘液、醋酸-美兰的... 目的:探讨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丰台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 880例,分为观察组(406例)和对照组(1 474例),其中观察组进行内镜下醋酸-卢戈碘液、醋酸-美兰的双重染色,并行病理检查;对照组采取经验性活检取材病理检查,观察两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中,食管黏膜染色213例,总检出率为15.5%,早癌4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食管早癌检出率为8.0%;对照组588例,总检出率3.1%,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食管早癌检出率为1.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胃黏膜染色109例,总检出率66.1%,早癌7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检出率为24.8%,对照组548例,总检出率8.6%,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肠黏膜染色84例,总检出率79.8%,早癌1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结直肠早癌检出率为10.7%,对照组338例,总检出率19.8%,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结直肠早癌检出率为0.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醋酸-卢戈碘液、醋酸-美兰的双重染色法可提高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内镜 早癌 消化道
下载PDF
早期胃癌胃镜诊断情况阐述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文静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9期61-63,共3页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发展以及饮食习惯不健康等情况下,胃癌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长期以来,受到生活习惯、经济因素等影响,定期参与健康体检与恶性肿瘤筛查人员较少,致使较多恶性肿瘤患者在...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发展以及饮食习惯不健康等情况下,胃癌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长期以来,受到生活习惯、经济因素等影响,定期参与健康体检与恶性肿瘤筛查人员较少,致使较多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对早期胃癌的及时发现有助于尽早对胃癌患者实施治疗,保证患者预后,提高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目前,胃癌检查中可选择的方法较多,比如实验室检查、CT影像学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等,其中胃镜是目前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在胃癌诊断与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目前胃镜在早期胃癌诊断方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主要结合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中对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相关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以及促进胃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胃镜检查 诊断情况 色素内镜 放大内镜
下载PDF
放大内镜对早期消化系肿瘤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熊超亮 黄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3086-3090,共5页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日益收到重视,放大内镜在临床中也逐渐受到青睐,并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目前新型的放大内镜可清晰显示消化道黏膜腺管开口和微细血管等细微结构的变化,发现和诊断普通内镜难以发现的一些早期病变...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日益收到重视,放大内镜在临床中也逐渐受到青睐,并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目前新型的放大内镜可清晰显示消化道黏膜腺管开口和微细血管等细微结构的变化,发现和诊断普通内镜难以发现的一些早期病变,特别是早期恶性肿瘤及其癌前病变.近年来在放大内镜检查中更配于染色对比及窄带成像等技术,使放大内镜的的运用得到进一步拓展.本文就放大内镜对早期消化系肿瘤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色素内镜 窄带成像 消化系肿瘤 癌前病变
下载PDF
亚甲蓝色素内镜及普通内镜在早期胃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硕旦 植中敬 谭飞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1期153-157,共5页
目的:研究亚甲蓝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9月本院收治的96例疑似早期胃癌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检查。观察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的检查结果,分析两... 目的:研究亚甲蓝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9月本院收治的96例疑似早期胃癌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检查。观察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并比较两种内镜图像清晰度评分情况。结果:亚甲蓝色素内镜检查诊断58例患者为癌前病变,准确率为85.42%、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89.66%、阴性预测值为78.95%、Kappa值为0.692。普通内镜检查诊断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准确率为48.96%、灵敏度为41.67%、特异度为61.11%、阳性预测值为64.10%、阴性预测值为38.60%、Kappa值为0.025。亚甲蓝色素内镜对炎性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正确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色素内镜图像清晰度评分为1、2分的患者例数均显著少于普通内镜,评分为3、4分的患者例数均显著多于普通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色素内镜能够提高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率,且内镜图像清晰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色素内镜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放大内镜对结节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石运涛 庄丽维 +4 位作者 朱承雁 汪丽燕 李滨 凌霄华 王立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892-895,共4页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放大内镜在临床中的应用尤为受到重视,并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诊断。目前新型的放大内镜可清晰显示消化道粘膜腺管开口和微细血管等细微结构的变化,从而,发现和诊断普通内镜难以发现的一些早期病变,特别是早期恶性肿...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放大内镜在临床中的应用尤为受到重视,并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诊断。目前新型的放大内镜可清晰显示消化道粘膜腺管开口和微细血管等细微结构的变化,从而,发现和诊断普通内镜难以发现的一些早期病变,特别是早期恶性肿瘤及其癌前病变。近年来在放大内镜检查中加上染色对比技术及窄带成像等技术,使放大内镜的运用得到进一步拓展。本文就放大内镜对结节性胃炎及其相关病变的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色素内镜 窄带成像 结节性胃炎
原文传递
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色素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友生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6期62-65,70,共5页
目的分析探究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应用色素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的临床效能。方法以回顾性方法研究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根据不同的诊断检查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及观察... 目的分析探究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应用色素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的临床效能。方法以回顾性方法研究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根据不同的诊断检查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及观察组(n=60),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最终的诊断结果、病变组织的轮廓清晰度以及疾病检出率。结果对照金标准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更低,诊断方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变轮廓清晰度为2分的分布区域占比相对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提示为≤中度非典型增生的病例占比更高(P<0.05)。结论在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临床诊断中应用色素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临床诊断 色素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应用情况
下载PDF
常规内镜和色素内镜对早期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王秋玲 贺欢 高峰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7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内镜和色素内镜在早期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疑似早期食管癌、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甲苯胺蓝染色组、美兰... 目的探讨常规内镜和色素内镜在早期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疑似早期食管癌、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甲苯胺蓝染色组、美兰染色组、常规内镜组,每组40例。常规内镜组行常规内镜检查,甲苯胺蓝染色组行甲苯胺蓝染色检查,美兰染色组行美兰染色检查,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清晰度评分。结果甲苯胺蓝染色组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美蓝染色组、常规内镜组,美兰染色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常规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组清晰度评分高于美兰染色检查组、常规内镜组,且美兰染色组清晰度评分高于常规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胺蓝染色内镜检查诊断早期食管癌、胃癌及癌前病变,清晰度较高,便于观察胃肠道、食管情况,提高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内镜 色素内镜 食管癌 胃癌 癌前病变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多重内镜技术对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唐晓燕 史学森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705-707,共3页
在各大恶性肿瘤中,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排第十位,在我国排第四位。临床上,食管癌早期无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其早期诊断较困难。在内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其内镜诊断方式呈现多样化。充分认识不同内镜技术下食管早期癌的形态特... 在各大恶性肿瘤中,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排第十位,在我国排第四位。临床上,食管癌早期无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其早期诊断较困难。在内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其内镜诊断方式呈现多样化。充分认识不同内镜技术下食管早期癌的形态特点,对消化科医师来说十分必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其检出率和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期癌 普通内镜 色素内镜 超声内镜 NBI+放大内镜 荧光内镜 诊断
下载PDF
色素内镜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霞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22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色素内镜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大肠黏膜病变患者65例,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内镜检查(不进行染色)及单纯病理活检;观察组33例采用0.4%... 目的:分析色素内镜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大肠黏膜病变患者65例,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内镜检查(不进行染色)及单纯病理活检;观察组33例采用0.4%靛胭脂和0.2%醋酸黏膜染色剂染色后进行内镜检查,对染色区域进行病理活检。比较两组病理活检率及内镜诊断结果,并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统计观察组染色前后大肠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病理活检率为54.55%(18/33),低于对照组的100%(3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或者增生性息肉、腺瘤以及癌或癌变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6.24、6.78,P<0.05)。观察组患者染色前大肠癌诊断符合率3.03%(1/33),低于染色后的诊断符合率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P=0.01)。结论:大肠黏膜病变采用色素内镜检查有助于其病理类型的确诊,病理活检的成功率较高,能提高大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色素内镜 病理活检
原文传递
色素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中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张小英 韩大英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4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究色素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早期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收诊的疑似上消化道早期癌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色素内镜检查,并以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色素内镜的诊断效能。结... 目的探究色素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早期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收诊的疑似上消化道早期癌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色素内镜检查,并以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色素内镜的诊断效能。结果108例患者经活检病理检查金标准检出上消化道早期癌70例,色素内镜检出结果为68例。色素内镜诊断上消化道早期癌的灵敏度为91.43%(64/70)、特异度为89.47%(34/38)、准确度90.74%(98/108)(Kappa=0.799)。且7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结果中,早期食管癌有19例,早期胃癌51例。色素内镜诊断结果为:早期食管癌17例,早期胃癌53例。色素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的符合率分别为89.47%、96.22%。结论色素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诊断价值高,能准确观察食管和胃肠道的情况,有助于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早期癌 胃癌 食管癌 色素内镜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色素内镜在胃部浅表瘤样病变筛查中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宏斌 胡杰 +1 位作者 苏秉杰 马永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1期1714-1714,1717,共2页
目的研究色素内镜在胃部浅表瘤样病变中的诊断筛查效果,明确色素内镜对发现胃部浅表病变中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比回顾分析2种不同胃部病变活检方法(常规活检和常规+美蓝染色)诊断明确的胃镜资料。结果观察组胃镜检查时,除对肉眼可见... 目的研究色素内镜在胃部浅表瘤样病变中的诊断筛查效果,明确色素内镜对发现胃部浅表病变中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比回顾分析2种不同胃部病变活检方法(常规活检和常规+美蓝染色)诊断明确的胃镜资料。结果观察组胃镜检查时,除对肉眼可见病灶行常规活检,发现有颜色略变化的黏膜(更红或更苍白)、不规则的微血管或轻度的隆起及凹陷性病变等,用美蓝染色后使病灶充分清晰显示,多点活检病灶。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小病灶检出率明显提高,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色素内镜技术对胃癌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应用方便、安全、价廉的优势,应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部 浅表瘤样病变 色素内镜 诊断
下载PDF
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卫宁 曹彬 +3 位作者 林杰 万新霞 张丽君 李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ZO-1和ZO-2表达差异。方法将活检的早期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液氮冷冻保存后,分别进行RT-PCR、Western blot来观察ZO-1和ZO-2表达。结果ZO-1和ZO-2的表达广泛存在于人类胃癌和癌旁组织中,ZO-1和ZO-2在人类...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ZO-1和ZO-2表达差异。方法将活检的早期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液氮冷冻保存后,分别进行RT-PCR、Western blot来观察ZO-1和ZO-2表达。结果ZO-1和ZO-2的表达广泛存在于人类胃癌和癌旁组织中,ZO-1和ZO-2在人类胃癌组织的表达量均较癌旁组织有显著下降。结论ZO-1和ZO-2可能与人类胃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内镜 早期胃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