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甘仁小儿温病急症治验浅探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学麟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43-44,共2页
通过对《丁甘仁医案》中小儿温病急症治验的探析,认为丁氏对小儿温热之邪,善于清疏透泄;温热变证,善用清温挽危;肺胃蕴实,善取涤痰导滞。将温病与伤寒融汇贯通,在近代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温病 中医药疗法 丁甘仁 儿童
下载PDF
俞长荣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 被引量:5
2
作者 许仕纳 俞宜年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3,共3页
俞长荣教授认为高血压病血压的升高与内脏功能的失调有一定关联,阴阳、气血紊乱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对本病的治疗应该根据中医临证思维方法,通过辨证论治,以求从根本上解除高血压病的内在因素。使用中药降压不能依赖实验室结... 俞长荣教授认为高血压病血压的升高与内脏功能的失调有一定关联,阴阳、气血紊乱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对本病的治疗应该根据中医临证思维方法,通过辨证论治,以求从根本上解除高血压病的内在因素。使用中药降压不能依赖实验室结果选择降压药,要跳出"见病套药"的框子,不能简单地使用平肝降火,养阴凉血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药疗法 俞长荣
下载PDF
俞慎初教授运用陈修园时方的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德荣 杨云明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4-5,共2页
本文举例介绍俞慎初教授临床灵活运用清代陈修园《时方歌括》和《时方妙用》所载方剂的经验,如用百合汤加味治气滞日久化热之胃痛;在消瘰丸基础上增入软坚散结药物,拟成“散结消瘿汤”治气瘿;正元丹广泛应用于脾胃气虚证的治疗,临... 本文举例介绍俞慎初教授临床灵活运用清代陈修园《时方歌括》和《时方妙用》所载方剂的经验,如用百合汤加味治气滞日久化热之胃痛;在消瘰丸基础上增入软坚散结药物,拟成“散结消瘿汤”治气瘿;正元丹广泛应用于脾胃气虚证的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中医药疗法 脾气虚 百合汤
下载PDF
黄宗勖教授治疗脑性瘫痪16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俞昌德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2,共2页
16例小儿脑性瘫痪,按中医辨证以肾虚为主。针灸主穴:大椎、风池、风府、肾俞、腰阳关、环中、风市、四强、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丘墟、昆仑,并随症加减。手法:毫针飞刺进针,得气后小幅度快频率捻转,配服中药地黄饮子加减。结... 16例小儿脑性瘫痪,按中医辨证以肾虚为主。针灸主穴:大椎、风池、风府、肾俞、腰阳关、环中、风市、四强、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丘墟、昆仑,并随症加减。手法:毫针飞刺进针,得气后小幅度快频率捻转,配服中药地黄饮子加减。结果:治愈3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中医药疗法 脑性瘫痪 黄宗勖
下载PDF
论柳宝诒治疗伏气温病顾护阴液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4
5
作者 林君平 徐果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42-43,共2页
晚清名医柳宝诒擅长治疗伏气温病,对护阴法的应用更是独具特色。柳氏认为治疗伏气温病当“步步顾及阴液”。临床治疗体现4个原则,①慎用温散解表药以护阴;②清热养阴并用;③缓下养阴并用;④助阴以托邪。
关键词 春温 补阴 中医药疗法 学术思想
下载PDF
杨世瀛对儿科疳证的诊治特色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春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37-39,共3页
杨世瀛对儿科疳证的诊治特色是:①疳皆脾虚积滞,气液干涸而成;②五脏分证论疳,重在脾胃气液;③五疳出虫恶证,举宏摄要条析;④治疳园机活法,组方意味深长。其治病方药的特点是消积为先,炼丸缓治,专病专方。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诊断 杨世瀛 医案医话 疳证
下载PDF
黄宗勖教授治疗疑难症验案
7
作者 针推系 俞昌德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93-194,198,共2页
黄老针药论治疑难症糖尿病、哮喘、失眠及中风偏瘫4侧,疗效显著。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哮喘 失眠 偏瘫
下载PDF
俞长荣教授论脉诊 被引量:2
8
作者 许仕纳 俞宜年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3-5,共3页
俞长荣教授根据临床实践,对常见脉象、危重脉象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3方面论述了自己的经验体会。指出常见脉象、危重脉象的不同特性,并介绍了对"郁脉"的特征、主证和体会。俞老认为脉诊在临床上确有一定意义,但不是绝对的,强调要... 俞长荣教授根据临床实践,对常见脉象、危重脉象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3方面论述了自己的经验体会。指出常见脉象、危重脉象的不同特性,并介绍了对"郁脉"的特征、主证和体会。俞老认为脉诊在临床上确有一定意义,但不是绝对的,强调要四诊合参,脉证合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脉象 俞长荣 医案医话
下载PDF
黄宗勖教授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8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俞昌德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67-69,共3页
黄宗勖教授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以阳萎、早泄为主。从中医脏腑经络阴阳和病因辨证分为8法:补肾壮阳法;交通心肾法;补益心脾法;宁神益肾法;活血化瘀法;清利湿热法;滋补固涩法;疏肝解郁法。每法均有其主症主方及针灸主穴,尤对调理阴阳,重... 黄宗勖教授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以阳萎、早泄为主。从中医脏腑经络阴阳和病因辨证分为8法:补肾壮阳法;交通心肾法;补益心脾法;宁神益肾法;活血化瘀法;清利湿热法;滋补固涩法;疏肝解郁法。每法均有其主症主方及针灸主穴,尤对调理阴阳,重于任督及老年阳萎治验,体现了黄老临床针刺手法与用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痿 性功能障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俞慎初教授治疗咳喘的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德荣 俞鼎芳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介绍俞慎初教授临床治疗咳喘证的经验。用自拟方止咳定喘汤治风寒咳喘;加减止嗽散治疗多种类型咳嗽;灵活化裁运用古代名方治疗因痰浊、气郁和肺肾虚损所致的咳喘证。
关键词 咳嗽 中医药疗法 喘证 俞慎初
下载PDF
刘仕昌教授治疗急重病经验
11
作者 钟嘉熙 史志云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75-79,共5页
本文介绍刘仕昌教授对“病毒性脑炎”、“原发性肝癌”、“重症糖尿病”等急重病的治疗经验。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刘老抓住暑湿致病的特点,最易蕴蒸三焦,易酿痰内蒙心窍,后期易耗气伤津,易出现食复,病情缠绵难愈等特点,采用层层... 本文介绍刘仕昌教授对“病毒性脑炎”、“原发性肝癌”、“重症糖尿病”等急重病的治疗经验。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刘老抓住暑湿致病的特点,最易蕴蒸三焦,易酿痰内蒙心窍,后期易耗气伤津,易出现食复,病情缠绵难愈等特点,采用层层分解透泄外邪,步步维护正气津液,配合细心调护,临床治愈不少危重病例。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刘老认为本病多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正常气血化为瘀毒,耗伤正气最甚。故治疗宜攻补兼施,疏理气血。故常以疏肝理气方,并重用片仔癀化结散瘀,退黄解毒,辅以西洋参补益津气,扶正祛邪,治疗数例疗效确实。在“重症糖尿病”治疗中,刘老认为本病多与肺、脾、胃、肾有关,但关键在脾。刘老主张通过补牌养胃的方法,往往屡用屡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仇症 脑炎 中医药疗法 肝肿瘤
原文传递
郑慕韩治急性肾盂炎的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中梁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2年第4期196-197,共2页
我省近代已故名老中医郑慕韩先生治疗急性肾盂炎疗效卓著。他认为:急性肾盂炎初呈新感之症状,继现伏邪之体征。临证分为3型,每能执简驭繁。初起症见寒热,头痛、咽痛、鼻塞、脉浮,为感冒型,亟宜辛凉解表,冀邪从外透;若凛寒壮热,小溲短欠... 我省近代已故名老中医郑慕韩先生治疗急性肾盂炎疗效卓著。他认为:急性肾盂炎初呈新感之症状,继现伏邪之体征。临证分为3型,每能执简驭繁。初起症见寒热,头痛、咽痛、鼻塞、脉浮,为感冒型,亟宜辛凉解表,冀邪从外透;若凛寒壮热,小溲短欠拘急,腰痛如折,为湿热型,治当宣清导浊,泄热渗湿;倘邪不外解,湿与热合,下迫浊道,深入血分,为血热型,务宜清肝泄热,凉血通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炎/中医药疗法 中医师 @郑慕韩(福建)
下载PDF
肖熙教授诊治顽固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敬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4-6,共3页
顽固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是现代中西医均感棘手的问题之一。肖熙教授临证数十年,对本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笔者在肖老的口传面授和临证指点下,得以继承,加深理解。本文仅将跟师点滴心得交流于同道。
关键词 头痛 诊断 中医药疗法 名医类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