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具身认知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意蕴与培养路径 被引量:58
1
作者 姜勇 马晶 赵洪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3,共6页
“具身认知”强调认知生成的具身性逻辑,与学校体育以身体为依托实现对学生全面教育的内涵相吻合。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均具有明显的具身认知性意蕴。... “具身认知”强调认知生成的具身性逻辑,与学校体育以身体为依托实现对学生全面教育的内涵相吻合。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均具有明显的具身认知性意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明晰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具身认知的内在逻辑、树立以身体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造具身认知思维的体育教学过程、营造积极身体生成的体育教学情境等方面将具身认知的科学理念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体育与健康学科 核心素养 体育教学
下载PDF
为素养而教: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特征与实践指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文 吴锡坤 +2 位作者 李学荣 苏晓梅 杨志强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推动跨学科素养养成成为21世纪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轴。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剖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教学的概念、特征、难点与教学指引。认为,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教学是指教师通...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推动跨学科素养养成成为21世纪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轴。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剖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教学的概念、特征、难点与教学指引。认为,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以问题或项目为内核,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知识及思维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其具有依托体育学科、注重身体体认、强调复杂情境与反哺现实生活等基本特征。而教学目标的精准概述、内容创生的融会贯通、教学过程的靶向设计是教学实践难点。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要进一步明确跨学科教学主题,遴选大概念群;理清素养发展主轴,制定跨学科教学目标;聚焦目标维度,设计问题链与任务群;紧扣真实生活情境,实施问题导向的探究教学;彰显育人效益,健全多元性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教学 体育学科素养 跨学科素养
下载PDF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体现 被引量:7
3
作者 崔洁 贾洪洲 +1 位作者 刘超 李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129,共9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已被广泛探讨,但缺乏针对此问题的专题研究,为深入理解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20年来诸多学者关于课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相关文献的归纳...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已被广泛探讨,但缺乏针对此问题的专题研究,为深入理解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20年来诸多学者关于课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相关文献的归纳梳理分析,认为:21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由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组成。宏观层面为哲学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观层面为学科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科、心理学科、社会学科、生物学科和体育学科;微观层面是原理基础,主要包括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动技能形成理论和体能理论等。这3个层面构成了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体系,并指导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 哲学基础 学科基础 原理基础
原文传递
体教融合理念下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争 陶玉流 丁金艳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第7期129-132,共4页
体教融合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工作的重点问题,此背景下探究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学校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表明,体教融合、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的逻辑起... 体教融合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工作的重点问题,此背景下探究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学校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表明,体教融合、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尤为重要。二者相互联系又有所制约,但均以健康第一和培养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三大策略:设置阶梯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打造融合型学校体育教育特色校园;构建以学校为纽带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联合培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体育与健康 学科核心素养 学校体育
下载PDF
以理解为导向: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的提炼与应用
5
作者 祝芳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3,共9页
分析学科大概念的意义与内涵,比较多种学科大概念的表达范式,区分学科大概念、核心概念、一般概念、学科事实性知识,建立概念层级图以把握大概念的内涵属性、明确提炼大概念的一般路径。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本质与内容特点,重点围绕“... 分析学科大概念的意义与内涵,比较多种学科大概念的表达范式,区分学科大概念、核心概念、一般概念、学科事实性知识,建立概念层级图以把握大概念的内涵属性、明确提炼大概念的一般路径。针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本质与内容特点,重点围绕“健康教育”“运动技能”两大课程内容进行大概念分析,提出运动技能大概念的提炼模型:学科事实性知识与技能指向技战术内容;一般概念指向技战术特征与策略;核心概念指向技战术价值与原理;大概念指向运动项目本质思想论方法论。同时结合篮球、体操案例进行模型的应用阐述,强调以理解为导向实现“少而精”统领“多而杂”,以期对改进教学现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学科大概念 运动技能大概念模型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育途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佳川 肖谋文 魏瑶 《福建体育科技》 2021年第2期78-81,共4页
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青少年学生在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方面存在不足。加强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树立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修正体育品德培养计划和目... 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青少年学生在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方面存在不足。加强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树立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修正体育品德培养计划和目标;丰富体育品德教育方法,完善体育品德评价体系;掌握体育品德知识,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利用课堂教学阵地,拓展实践教育形式。有利于广大体育教师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育品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学科 核心素养 体育品德 培养
下载PDF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目标达成的实践策略——基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陆辉 《教育参考》 2023年第2期20-26,42,共8页
文章基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视角,聚焦体育学科德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注重高立意教学导向、高思辨教学方略、高互动教学技艺。在体育教学过程组织中注重无痕渗透,在体育教学方法选择上注重德智交融,在体育教学行为历练中注重深度探究,... 文章基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视角,聚焦体育学科德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注重高立意教学导向、高思辨教学方略、高互动教学技艺。在体育教学过程组织中注重无痕渗透,在体育教学方法选择上注重德智交融,在体育教学行为历练中注重深度探究,在体育课内外活动中注重内外联动,共同推进体育与德育的融合,促进体育精神的内化与学生体育品格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学科德育 新课程新教材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论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基本任务及教学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秋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7-91,共5页
通过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确定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项核心素养的解读,概括出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技能、促进学生增强体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5项基本任务,并基于这5... 通过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确定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项核心素养的解读,概括出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技能、促进学生增强体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5项基本任务,并基于这5项基本任务给出具体的教学策略.研究成果可为体育教师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学科 核心素养 运动技能 终身体育
下载PDF
核心素养背景下啦啦操教学研究
9
作者 李雪 肖爽 邱烈峰 《武术研究》 2021年第10期149-151,共3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培养高校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啦啦操教学对培养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对啦啦操教学培养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啦啦操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培养高校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啦啦操教学对培养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对啦啦操教学培养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啦啦操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学科 啦啦操 大学生
下载PDF
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论解读 被引量:87
10
作者 程传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作出解读。研究认为:1)从构成体育教学基本框架体系的目标、内容、实施等维度论述学科核心视域下的体育教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体育教学目标需要...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作出解读。研究认为:1)从构成体育教学基本框架体系的目标、内容、实施等维度论述学科核心视域下的体育教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体育教学目标需要从“依据目标执行教”走向“基于目标如何教”,教学内容要增强生活化内容和跨学科内容,教学实施过程要从严格执行教学方案的方式逐渐走向师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共同创造学习经验的方式,教学评价要在以往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评价方法和主体的多样化与强调运动情境中的评价;2)体育教师要从教师角色、教学效果、教学方式、运动技能、教学主体等维度再次认识体育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要从“控制他人”走向“重要他人”,教学效果的认识要从“关注目标”走向“过程体验”,课堂教学的转型要从“传统教学”走向“深度教学”,运动技能的认识要从“肯定技能”走向“超越技能”,教学主体的转变要从“师讲生练”走向“师生对话”,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从“技能教学”走向“主题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教学
下载PDF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偏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美超 王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2-5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初、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偏好的关系.方法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340名学生(初、高中生各占5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认为最重要的体育教学目标是鼓励采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大...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初、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偏好的关系.方法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340名学生(初、高中生各占5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认为最重要的体育教学目标是鼓励采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数学生(n=845,63%)参加体育运动是为了“乐趣—娱乐—娱乐”,而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n=419,31%)更喜欢“锻炼—出汗—健身”的模式.相关分析发现,体育教学目标4对体育课程偏好2具有负向作用,对体育课程偏好3具有正向作用;体育教学目标7对体育课程偏好1具有负向作用,对体育课程2具有正向作用;体育教学目标9对体育课程偏好1具有负向作用,对体育课程2具有正向作用;体育教学目标12对体育课程偏好1具有正向作用,对体育课程2和4具有负向作用.结论准确地把握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体育课程偏好的关系,是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性手段之一.体育教学目标设置应符合学生不同性别和学段对体育课程的偏好,女生更偏好富有“兴趣化”的体育课,男生则更偏好“专项化”形式的体育课,这两种体育课程偏好的比例应该随着学段的变化而调整,逐渐增加与运动相关的形式和减少与兴趣相关的形式.建议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转变体育教学成效的评估理念;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课程偏好
下载PDF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职毽球课程推进策略
12
作者 吴向宁 段炼娥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4-88,共5页
从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高职毽球课程的推进策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构建要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质、明确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拓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内课外目标、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 从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高职毽球课程的推进策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构建要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质、明确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拓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内课外目标、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分解落实。进而提出高职毽球推进策略:将学生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推进主体、将课程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推进方向、将评价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推进标准、将健康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推进重点、将教师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推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毽球课程 核心素养 健康素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