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0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及菌株亲缘性分析 被引量:174
1
作者 糜祖煌 秦玲 金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亲缘性。方法应用PCR检测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结果33株PDRPA blaTEM、blaOXA-10群、blaPER、blaGES、blaCARB、intⅠ1、merA基因阳性率分别...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亲缘性。方法应用PCR检测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结果33株PDRPA blaTEM、blaOXA-10群、blaPER、blaGES、blaCARB、intⅠ1、mer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8.5%、45.5%、33.3%、21.2%、15.2%、78.8%、69.7%;聚类分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PDRPA blaTEM、blaOXA-10群、blaPER、blaGES、blaCARB、intⅠ1、merA基因检出率高,PDRPA可存在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酶 亲缘性分析
原文传递
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大豆属种间亲缘进化关系 被引量:57
2
作者 吴晓雷 吴晓雷 +4 位作者 贺超英 陈受宜 庄炳昌 王克晶 王学臣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9-366,共8页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大豆属11个种37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不同位点在种间的等位基因数为6~29,平均每个位点15.9个等位基因,Soja亚属的等位基因数是Glycine亚属的71.5%,并且Glycine亚属...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大豆属11个种37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不同位点在种间的等位基因数为6~29,平均每个位点15.9个等位基因,Soja亚属的等位基因数是Glycine亚属的71.5%,并且Glycine亚属种间指纹图谱的差异大于Soja亚属种间的指纹图谱。SSR等位基因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属中的Glycine亚属和Soja亚属的分类界限是比较明确的,利用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可较明显地区分开Glycine亚属和Soja亚属。通过UPGMA方法构建了大豆属11个种的遗传进化关系,Soja亚属中G.max、G. soja和G. gracilis3个种在系统分化树上界限是比较明显的,由此看来这3个种是独立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属 进化 SSR标记 亲缘关系
下载PDF
2010~2012年华中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80
3
作者 郑逢梅 霍金耀 +4 位作者 赵军 常洪涛 王晓梦 陈陆 王川庆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5,共9页
2010年底开始,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在中国境内出现严重暴发。为探讨该病突然再次暴发的原因,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于华中地区11个地市收集的12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S、M... 2010年底开始,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在中国境内出现严重暴发。为探讨该病突然再次暴发的原因,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于华中地区11个地市收集的12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S、M和ORF3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并对其序列变化、遗传进化关系、抗原位点、糖基化位点和多肽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株PEDV流行毒株S、M和ORF3基因部分核苷酸及氨基酸的改变使其关键序列明显不同于以往毒株,其中有11株流行毒株的S基因比现用疫苗毒株CV777多9个核苷酸,而且在其S1区N′端存在大量的氨基酸突变。遗传进化分析显示,12株PEDV华中地区毒株与2007~2009年韩国毒株、2007~2008年泰国毒株、2009~2010年越南毒株、2011年日本毒株及2010~2012年中国其它地区流行毒株亲缘关系均较密切,而与欧洲株(CV 777、Br1/87)、中国现用疫苗株(CV777)及2003~2007年中国分离株(LJB/03、JS-2004-2、DX、QH、LZC)亲缘关系均较远。与现用疫苗株(CV777)相比,流行毒株S蛋白的抗原位点、糖基化位点和跨膜螺旋均有明显改变,提示PEDV在近年呈现快速变异和进化的趋势,因而可能需要选择更有效的疫苗株来控制PEDV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分子特征 系统进化分析 S基因 ORF3基因 M基因 病毒变异
原文传递
2012―2013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9
4
作者 周峰 常洪涛 +6 位作者 赵军 陈陆 王新卫 刘红英 姚慧霞 王川庆 杨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98-1404,1410,共8页
为了解河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和发展趋势。通过RT-PCR方法,对2012―2013年采自河南省各地疑似病料进行PRRSV检测,并对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 为了解河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和发展趋势。通过RT-PCR方法,对2012―2013年采自河南省各地疑似病料进行PRRSV检测,并对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54份疑似病料中17份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31.5%,并分离出3株PRRSV;通过完整的ORF5基因和部分NSP2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河南地区流行毒株主要为美洲型PRRSV,且17份阳性样品中10份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高度同源、2份与经典PRRSV高度同源、另外5份与美洲流行毒株NADC30高度同源,该类毒株的NSP2基因在不同部位存在393个核苷酸缺失,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结果表明,2012―2013年河南地区PRRSV主要流行毒株为HP-PRRSV,同时出现了新的变异毒株,使河南地区乃至我国PRRSV变异种类更加多样化,提示加强PRRSV流行及变异的监测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 分子流行病学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应用16S rRNA基因文库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被引量:73
5
作者 刘玮琦 茆振川 +1 位作者 杨宇红 谢丙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44-1350,共7页
【目的】土壤微生物在菜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技术分析典型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情况,为揭示典型的菜田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 【目的】土壤微生物在菜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技术分析典型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情况,为揭示典型的菜田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未培养技术直接从北京和山东两地典型菜田土壤样品中提取微生物总的DNA,分别构建基于通用引物PCR扩增的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通过HinfⅠ和HaeⅢ限制性内切酶对两地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中的克隆进行ARDRA(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striction Analysis)分析,将所有阳性克隆分为若干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目的】通过构建两地细菌克隆文库的系统发育树,并分析主要种群的组成表明:北京和山东菜田土壤细菌克隆文库的优势种群均为γ、β、α变形细菌亚群。两地的细菌种类组成分别包括124个OTUs和92个OTUs。【结论】北京地区和山东地区典型蔬菜地土壤细菌种群中优势种群均为变形细菌,但是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这可能与典型菜田的多年连作,种植蔬菜种类单一直接相关。同时,也可能是造成菜田土壤病害普遍发生,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群落 16SRRNA基因 ARDRA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烟粉虱的分类地位及在中国的分布 被引量:71
6
作者 刘银泉 刘树生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4期247-255,共9页
烟粉虱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20多年,烟粉虱的一些遗传群入侵世界各地,严重危害作物生产。烟粉虱遗传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早已被关注,但其分类地位,尤其是烟粉虱到底是一个包含多个生物型的种还是一个包含许多隐种的物种... 烟粉虱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20多年,烟粉虱的一些遗传群入侵世界各地,严重危害作物生产。烟粉虱遗传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早已被关注,但其分类地位,尤其是烟粉虱到底是一个包含多个生物型的种还是一个包含许多隐种的物种复合体,一直颇受争议。近几年,有关烟粉虱种系发生和系统学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有证据推论其是一个包含至少31个隐种的物种复合体,但生殖隔离证据仍显不足,种系发生分析结果也因仅依据COⅠ一个基因而受到质疑。因此,在大多数从事烟粉虱研究的同行接受其为一个物种复合体的概念的同时,仍有同行沿用生物型的概念。在我国境内已先后报道了包括13个本地种和2个全球入侵种在内的15个烟粉虱隐种。本地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及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岛的东南沿海地区,隐种的多样性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入侵种"中东—小亚细亚1"隐种(MEAM1)(即"B型")和"地中海"隐种(MED)(即"Q型")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003年前后入侵我国,并在许多地区迅速取代了本地种而占据优势地位。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显示,这2个入侵种可在大部分区域共同存在,但自2005年以来,MED在许多地区陆续取代MEAM1,这很可能与MED对大量使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有较强抗性有关。本文还讨论了烟粉虱隐种复合体分类所面临的命名等难题以及大范围抽样调查的数据偏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隐种复合体 种系发生 分布
下载PDF
好氧反硝化菌株的鉴定及其反硝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王弘宇 马放 +3 位作者 苏俊峰 左薇 张献旭 张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48-1552,共5页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C3,并对其反硝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3菌株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培养液中的硝酸盐氮,其脱氮率可达90%以上.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c3...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C3,并对其反硝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3菌株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培养液中的硝酸盐氮,其脱氮率可达90%以上.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c3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同时分析了其在系统发育中的分类地位.对菌株C3的生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其反硝化最适宜的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0.和其他已报道的好氧反硝化菌相比,C3菌株有着更高的氧耐受浓度.C/N对菌株C3的好氧反硝化能力有很大影响,其最适宜的碳氮比是在5.5~6.0,在此区间能进行完全的反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菌 生物脱氮 16S rDNA测序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养殖牙鲆鱼苗腹水症病原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被引量:52
8
作者 莫照兰 茅云翔 +3 位作者 陈师勇 张振冬 徐永立 张培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从患腹水症养殖牙鲆鱼苗分离到一株细菌B1 7,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具有致病性。用Biolog GN细菌鉴定系统对B1 7进行测试 ,发现其与参考菌株的相似性较低 ,不能进行鉴定。常规生理生化测试表明 ,B1 7具有弧菌属的特征 ,其表型特征与Vibrios... 从患腹水症养殖牙鲆鱼苗分离到一株细菌B1 7,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具有致病性。用Biolog GN细菌鉴定系统对B1 7进行测试 ,发现其与参考菌株的相似性较低 ,不能进行鉴定。常规生理生化测试表明 ,B1 7具有弧菌属的特征 ,其表型特征与Vibriosplendidus非常相似。为了进一步明确菌株B1 7的分类学地位 ,测定了其 1 6SrRNA基因序列 ,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 ,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结果表明菌株B1 7与V .splendidus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结果 ,菌株B1 7可鉴定为V .splendid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腹水症 16SRRNA基因 系统发育学分析 Vibriosplendidus
下载PDF
一株牙鲆皮肤溃烂症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48
9
作者 莫照兰 茅云翔 +1 位作者 陈师勇 张培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9,共7页
从山东荣成养鱼场发病牙鲆分离到一株病原菌M3 ,革兰氏阴性 ,杆状 ,能运动 ,菌落半透明 ,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不能鉴定。通过 1 6Sr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检索发现M3菌株与弧菌属的同源性较高 ,为 94%~ 98%。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菌株M3... 从山东荣成养鱼场发病牙鲆分离到一株病原菌M3 ,革兰氏阴性 ,杆状 ,能运动 ,菌落半透明 ,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不能鉴定。通过 1 6Sr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检索发现M3菌株与弧菌属的同源性较高 ,为 94%~ 98%。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菌株M3与鳗弧菌关系最近 ,相似性为 99 6 % ,其生化性状也和鳗弧菌的特征相似 ,故可把M3定为鳗弧菌 (Vibrioan guilla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皮肤溃烂症 病原菌 鉴定 鳗弧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学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60
10
作者 杨秀惠 何家鑫 +3 位作者 严延生 何爱华 沈晓娜 陈前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明确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体并对其进行遗传性分析。方法收集部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粪便标本,以及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同时应用传统的病毒分离与鉴定、双份血清中和抗体变化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进行病因学诊断... 目的明确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体并对其进行遗传性分析。方法收集部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粪便标本,以及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同时应用传统的病毒分离与鉴定、双份血清中和抗体变化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进行病因学诊断;并进一步针对病原体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树图构建分析。结果应用RT-PCR及序列分析方法,从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直接扩增基因快速诊断为CAV16;8例病例中3例病毒分离阳性,应用RIVM肠道病毒组合血清均无法定型,而应用CAV16特异性引物RT-PCR诊断均为阳性,35例密切接触者标本中10例病毒分离阳性,6例(60%)为CAV16,同时EV71诊断均为阴性;用病例的分离株病毒对5个病例双份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其中3例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呈4倍及以上增长;CAV16的本研究分离株和来源于GenBank中参考株.基于衣壳蛋白VP1基因同时进行遗传性分析,显示本研究分离株间同源性达99.7%~99.9%,具有直接的流行病学联系,在遗传树图中位于C基因型下相对独立的一分支,与同属于C基因型其它参考株核苷酸差异性达4.1%~5.1%。结论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传统的病毒分离与鉴定,既可快速又能准确鉴定引起本次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为CAV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型 手足口病 病原诊断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三株菲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周德平 夏颖 +1 位作者 韩如旸 闵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到 3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好氧、不形成芽孢、端生或侧生单根鞭毛 ,分别命名为菌株ZX4、ZX6和EVA17.据部分片段长度的 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确认此 3株菌均为鞘...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到 3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好氧、不形成芽孢、端生或侧生单根鞭毛 ,分别命名为菌株ZX4、ZX6和EVA17.据部分片段长度的 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确认此 3株菌均为鞘氨醇单胞菌属 (Sphingomonas)细菌 ,菌株ZX4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S .paucimobilis) ,菌株ZX6为溶芳烃鞘氨醇单胞菌 (S .aromaticivorans) ,菌株EVA17尚不能确定 .分析了各菌株在系统发育中的分类地位 .菌株ZX4在 14d内对含量为 10 0 0mg·L-1的菲降解率可达 98 74%.不同底物实验结果表明 ,菌株EVA17可能同时拥有两条菲降解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特性 鞘氨醇单胞菌属 16Sr DNA序列 系统发育 菌株分离 菌株鉴定 土壤污染
下载PDF
Genome-wide analysis of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ies in rice and Arabidopsis 被引量:54
12
作者 Jingkang Guo Jian Wu +5 位作者 Qian Ji Chao Wang Lei Luo Yi Yuan Yonghua Wang Jian Wang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18,共14页
The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s (HSFs) are the major heat shock factors regulating the heat stress response. They participate in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which are critical in ... The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s (HSFs) are the major heat shock factors regulating the heat stress response. They participate in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which are critical in the protection against stress damage and many other important biological processes. Study of the HSF gene family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by which plants respond to stress. The completed genome sequences of rice (Oryza sativa) and Arabidopsis (Arabidopsis thaliana) constitute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as they ar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wo major evolutionary lineages within the angiosperms: the monocotyledons and the dicotyledons. The identification of phylogenefic relationships among HSF proteins in these species is a fundamental step to unravel the functionality of new and yet uncharacterized genes belonging to this family.In this study, the full complement of HSF genes in rice and Arabidopsis has probably been identified through the genome-wide scan. Phylogenetic analyses resul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major 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enes that contain members belonging to both species, which must have been represented in their common ancestor before the taxonomic splitting of the angiosperms. Fttrther analysis of the phylogenetic tree reveals a possible dicot specific gene group. We also identified nine pairs of paralogs, as evidence for studies on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rice HSF family and rice genome evolution. Expression data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HSF proteins are widely expressed in plants.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solid base for future functional genomic studies of the HSF gene family in rice and Arabidop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stress transcription factor Oryza sativa (rice) Arabidopsis thaliana phylo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中国境内首次发现输入性D4基因型麻疹病例 被引量:52
13
作者 王慧玲 郑蕾 +4 位作者 王骥涛 郜慧 张燕 孔晓慧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本文报道了2009年中国首例输入性D4基因型麻疹病例。使用Vero/SLAM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对该麻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本文报道了2009年中国首例输入性D4基因型麻疹病例。使用Vero/SLAM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对该麻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扩增出麻疹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羧基(COOH)端676个核苷酸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以COOH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该麻疹病毒分离株(MVi/Shanxi.CHN/20.09/1)和WHOD4基因型参考株Mont-real.CAN/89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上同属一个分支,核苷酸同源性为97.3%;与2009年流行于美国、加拿大、印度和俄罗斯的D4基因型麻疹野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0%~100%和97.3%~100%。结果表明,在本次输入性麻疹病例中分离到的麻疹病毒属于D4基因型,这对积累我国麻疹分子流行病学基线数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监测和阐明麻疹病毒的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病毒学监测 D4基因型 亲缘性分析
原文传递
溶磷性大豆根瘤内生菌的筛选、抗性及系统发育和促生 被引量:51
14
作者 赵龙飞 徐亚军 +6 位作者 曹冬建 李源 厉静杰 吕佳萌 朱自亿 秦珊珊 贺学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425-4435,共11页
对采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大豆根瘤进行内生菌分离纯化、溶磷性筛选试验。根据能否产生溶磷圈及溶磷圈直径(D)、菌落直径(d)和D/d值大小确定菌株溶磷能力,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平板筛选法对筛选菌株进行耐盐性、耐酸... 对采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大豆根瘤进行内生菌分离纯化、溶磷性筛选试验。根据能否产生溶磷圈及溶磷圈直径(D)、菌落直径(d)和D/d值大小确定菌株溶磷能力,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平板筛选法对筛选菌株进行耐盐性、耐酸碱、重金属等抗性测定,并对筛选菌株进行理化特性、16S r DNA、rec 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从分离纯化的324株内生菌中筛选出36株具有溶磷特性,其中20株有较强溶磷性。菌株DD291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452 mg/L),发酵液p H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最大降幅达2.92。大部分溶磷性内生菌具有较强耐盐碱性,对Pb2+、Cr6+和Cu2+有较高耐受性,对Ni2+和Hg2+抗性较弱。结合细胞形态、生理生化、16S r DNA、rec 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确定为Bacillus cereus,Enterobacter cancerogenus,E.cloacae和Pseudomonas putida。部分溶磷菌株对大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瘤内生菌 溶磷性 筛选 抗性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我国首例输入性D_9基因型麻疹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51
15
作者 张燕 何吉兰 +2 位作者 孙莉 王慧玲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9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分离并鉴定我国首例输入性D9基因型麻疹病毒。方法使用Vero/SLAM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分离病毒,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编码核蛋白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 目的分离并鉴定我国首例输入性D9基因型麻疹病毒。方法使用Vero/SLAM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分离病毒,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编码核蛋白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四川省D9基因型麻疹病毒分离株MVi/Sichuan.CHN/07.09/1和世界卫生组织D9基因型代表株Victoria.AUS(维多利亚?澳大利亚)/12.99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上同属一个分支,核苷酸同源性为96.9%;和2008年流行于泰国和荷兰的D9基因型麻疹野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8%~100%和99.3%~100%;和中国大陆目前所使用的麻疹疫苗株沪191相比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3%和90.7%;和中国目前流行的麻疹病毒绝对优势本土基因型H1基因型代表株相比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8%和92.1%。结论输入中国四川省的麻疹病毒株为D9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病毒学监测 D9基因型 亲缘性分析
原文传递
Genome-Wid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Expression Pattern of TCP Gene Famili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Oryza sativa 被引量:46
16
作者 Xuan Yao Hong Ma +1 位作者 Jian Wang Dabing Z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85-897,共13页
Several TCP gen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plant development; the TCP homologs encode a plant-specific family of putative transcription factors.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of TCP ... Several TCP gen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plant development; the TCP homologs encode a plant-specific family of putative transcription factors.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of TCP genes of Arabidopsis thallana and Oryza sativa L. (hereafter called rice), we have identified 23 and 22 TCP genes in the Arabidopsis and rice genomea, respectively. Using phylogenetic analysis, we grouped these TCP genes into three classes. In addition, the motifs outside the TCP domain further support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genes. The genome distribution of the TCP genes strongly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genome-wlde and tandem duplication contributed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TCP gene family.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the TCP genes was analyzed further, providing useful clues about the function of these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dopsis thaliana expression pattern Oryza sativa (rice) phylogenetic analysis TCP.
原文传递
PCR-DGGE研究处理垃圾渗滤液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中的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41
17
作者 肖勇 杨朝晖 +4 位作者 曾光明 马延和 刘有胜 王荣娟 徐峥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5-1101,共7页
为了研究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细菌多样性及其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从同步高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氨氮和高COD的SBBR生物膜和渗滤液原水中采集微生物样品并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细菌通用引物对(GC341F/907R)从总DN... 为了研究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细菌多样性及其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从同步高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氨氮和高COD的SBBR生物膜和渗滤液原水中采集微生物样品并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细菌通用引物对(GC341F/907R)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目标16S rDNA片段,然后对扩增的16S rDNA进行DGGE,对凝胶染色并进行条带统计分析和切胶测序,使用序列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驯化后的SBBR生物膜和渗滤液原水中都有比较丰富的细菌多样性,驯化的生物膜细菌主要来自渗滤液原水,而且生物膜细菌在反应器正常运行时不会出现明显的群落结构变化;在该SBBR中有多种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好氧反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共存,说明该反应器中可能同时存在全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3种脱氮方式.研究结果为SBBR脱氮微生物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 SBBR PCR DGGE 垃圾渗滤液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用matK序列分析探讨木兰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亚玲 李勇 +1 位作者 张寿洲 余兴生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47,共13页
用木兰科Magnoliaceae57种植物的matK基因序列构建了该科的系统发育分支图。结果表明:(1)木兰属MagnoliaL.是一个因为性状的趋同演化而建立的多系类群;(2)木兰亚属subgen.Magnolia和玉兰亚属subgen.Yulania(Spach)Reichenb.亲缘关系较远... 用木兰科Magnoliaceae57种植物的matK基因序列构建了该科的系统发育分支图。结果表明:(1)木兰属MagnoliaL.是一个因为性状的趋同演化而建立的多系类群;(2)木兰亚属subgen.Magnolia和玉兰亚属subgen.Yulania(Spach)Reichenb.亲缘关系较远,支持将后者从该属中分出建立玉兰属YulaniaSpach,木兰亚属作为木兰属保留;(3)木兰亚属的sect.SplendentesDandyexVazquez组与皱种组sect.RytidospermumSpach的两个美洲种M.macrophyllaMichaux和M.dealbataZucc.亲缘关系较近,荷花玉兰组sect.TheorhodonSpach与常绿组sect.GwillimiaDC.的亲缘关系较近;(4)盖裂木属TalaumaJuss.可以成立,而其分布于亚洲的BlumianaBlume组可归入木兰属;(5)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Hu&Cheng、华盖木属ManglietiastrumLaw以及单性木兰属Kmeria(Pierre)Dandy形成一个单系群,与玉兰亚属和含笑属MicheliaL.的亲缘关系较近。花的着生位置不足以作为木兰科的分族依据,含笑族Michelieae和木兰族Magnolieae的特征及其界定应做修改。将玉兰亚属从木兰属分出后,木兰属与含笑属无性状交叉,成为两个区别明显的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木兰属 mark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一株多菌灵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38
19
作者 张桂山 贾小明 +2 位作者 马晓航 周宏斌 程天凡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7-421,共5页
从被多菌灵污染的湖南红壤土中分离到一株能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 1_1 ,该菌在含酵母膏多菌灵 (5 0 0mg 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与无酵母膏的多菌灵 (5 0 0mg L)无机盐培养基中 ,2 4d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分别为 95 5 6 %和 1 9 ... 从被多菌灵污染的湖南红壤土中分离到一株能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 1_1 ,该菌在含酵母膏多菌灵 (5 0 0mg 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与无酵母膏的多菌灵 (5 0 0mg L)无机盐培养基中 ,2 4d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分别为 95 5 6 %和 1 9 1 6 %。根据表型特征、G +C含量及 1 6S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 1_1鉴定为 β Proteobacteria中的Ral stoniasp .(罗尔斯通氏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生物降解 16S RDNA 罗尔斯通氏菌 系统发育 鉴定 分离
下载PDF
一株碱性果胶酶高产细菌的分离、系统发育分析和产酶条件的初步优化 被引量:39
20
作者 张健红 李寅 +2 位作者 刘和 刘登如 陈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从腐烂的苹果表皮筛选到一株碱性果胶酶的高产菌株,命名为WSHB04-02.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芽孢,菌落颜色为乳白色.分离菌株WSHB04-02的16SrDNA全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Bacillussubtilus具有99%的相似性,并与其他13株产碱性果胶... 从腐烂的苹果表皮筛选到一株碱性果胶酶的高产菌株,命名为WSHB04-02.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芽孢,菌落颜色为乳白色.分离菌株WSHB04-02的16SrDNA全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Bacillussubtilus具有99%的相似性,并与其他13株产碱性果胶酶菌株的16SrDNA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菌株WSHB04-02在不含果胶类物质与Mg2+的培养基上能高产碱性果胶酶,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碱性果胶酶的酶活达到34U/mL,在国内还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果胶酶 16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 发酵条件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