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性科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哲学境界 被引量:18
1
作者 武杰 孙雅琪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117,共6页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不仅拓展了科学研究的疆域,也为我们增添了理解自然和理解社会的新理念。所以,站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立场,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思路,可以归纳出复杂性科学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具有学科互涉和融贯思维的研究路径,标志着...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不仅拓展了科学研究的疆域,也为我们增添了理解自然和理解社会的新理念。所以,站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立场,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思路,可以归纳出复杂性科学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具有学科互涉和融贯思维的研究路径,标志着一种新的科学范式的形成。由此也折射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深层生成论"。这种新的哲学境界,具体表现为本体论信念的变革、认识论取向的转变和方法论特色的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 学科特征 哲学境界 深层生成论
原文传递
回归中国传统译论的原点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大亮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2,94,共7页
为了摆脱中国传统译论的困境,论文运用回归中国传统译论原点的研究思路,历时梳理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脉络与概念史,追溯其文史哲美传统。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传统译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信"和"美"两条主线,境界哲... 为了摆脱中国传统译论的困境,论文运用回归中国传统译论原点的研究思路,历时梳理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脉络与概念史,追溯其文史哲美传统。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传统译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信"和"美"两条主线,境界哲学是其哲学基础,境界是其元范畴,在理论性质上表现为三个合一。这四个研究发现重新认识了中国传统译论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译论 原点 境界哲学 两条主线 元范畴
原文传递
人·理性·境界——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14
3
作者 蒙培元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3-22,共10页
在中国哲学中,人不仅是现实层面上的"社会角色",而且是与生俱来的德性主体,而德性主体是直接"受"之于天而"成"之于人的,此其一。其二,中国哲学的特质,是情感与理性的合一,是"具体理性"而不是... 在中国哲学中,人不仅是现实层面上的"社会角色",而且是与生俱来的德性主体,而德性主体是直接"受"之于天而"成"之于人的,此其一。其二,中国哲学的特质,是情感与理性的合一,是"具体理性"而不是形式理性,这种理性具有跨越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对立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三,把心灵存在与境界合并起来考察,说明中国哲学的境界论不仅讲主客合一,心物合一,而且讲天人合一,它是心灵的存在状态,或心灵存在的方式,因此是存在论的问题。总之,中西哲学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应当相互参照;中国当前需要补理性主义的课,但决不能以此为由放弃中国哲学关于人的完整性的学说;中西关于人的哲学,尤其是心灵哲学,是有互补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理性 境界 情感 社会 伦理建设
下载PDF
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玉顺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22,共9页
中国哲学可视为一种“生命哲学”或“生存哲学”,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生存结构”或“生命结构”,而这种生命结构本质上又体现为阴阳结构.阴阳结构或阴阳范畴,从其内容来看,其实也就是中国人的心灵结构,同时也是我们的心灵境界,体... 中国哲学可视为一种“生命哲学”或“生存哲学”,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生存结构”或“生命结构”,而这种生命结构本质上又体现为阴阳结构.阴阳结构或阴阳范畴,从其内容来看,其实也就是中国人的心灵结构,同时也是我们的心灵境界,体现了一种生命关怀或“生命忧患”意识;从其形式方面来看,则是一种“结构思维”方法。当今人类面临着许许多多紧迫的世界性、全球性问题,以《周易》哲学为代表的中国生命结构哲学或许能够给我们以相当的启示.答案就是;多元一体,共存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阴阳 生存结构 心灵境界
下载PDF
侨易学的观念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隽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4,共12页
侨易学的观念,一方面追溯此概念的直接来源,强调李石曾发明"侨学"概念的历史贡献,另一方面更侧重《易经》在世界文化语境流传后所产生的多重意义发生,这既是一种学术史梳理,同时也凸显侨易学概念的重要资源。分两个层面阐述... 侨易学的观念,一方面追溯此概念的直接来源,强调李石曾发明"侨学"概念的历史贡献,另一方面更侧重《易经》在世界文化语境流传后所产生的多重意义发生,这既是一种学术史梳理,同时也凸显侨易学概念的重要资源。分两个层面阐述侨易学的观念,一是在广义的理论/哲学层面,所谓"理论"乃是指一种相对普适意义的概念运用,具有跨学科的学术宏观层面意义,而"哲学"则更是最高端的理论境界,即能尝试在最深刻的层次上解释人类、世界、宇宙的基本规律问题。建构起最基本的"乾元—坤贞"的二元结构,同时在各自的内部建立三维(上、中、下;始、中、终)、六步(起、承、持、转、合、极)的基本层次,强调"限止"、"断念"等核心概念;二则下降到学科/领域层面,即作为一般意义的侨易学,它也可以确立自己的学科界限和研究对象,提出学科概念、核心内容、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学 《易学》 侨易学 学术史 理论/哲学 学科/领域
下载PDF
中国传统译论融合统一的两种境界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大亮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1,共5页
中国传统译论深受儒、道、释境界哲学的影响,形成了翻译的道德和审美两种境界,前者追求的是翻译的"信",后者推崇的是翻译的"美",两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在人生境界那里得到融合和统一,体现了"信"与"... 中国传统译论深受儒、道、释境界哲学的影响,形成了翻译的道德和审美两种境界,前者追求的是翻译的"信",后者推崇的是翻译的"美",两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在人生境界那里得到融合和统一,体现了"信"与"美"和而不同的翻译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哲学 道德境界 审美境界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功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卞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8,共6页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服务时代,指导实践。然而,哲学智慧有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反思批判的性质,哲学功能有超越时代、把握未来、终极关怀的特征。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开拓、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发挥其...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服务时代,指导实践。然而,哲学智慧有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反思批判的性质,哲学功能有超越时代、把握未来、终极关怀的特征。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开拓、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发挥其本体论承诺的价值目标、提升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人类寻求精神家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关怀 本体论 人生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管理哲学的问题域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慧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85-88,共4页
管理哲学是关于管理的本质以及管理科学的整个发展进程的考察和反思 ,是对管理科学的基本问题即元问题的研究。而管理哲学问题域的明确是建立在对管理科学元问题全面考察的基础上 ,试探性地给出管理哲学的问题域的划界。
关键词 管理哲学 管理科学 管理 价值判断
下载PDF
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境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哲学逻辑 被引量:4
9
作者 任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74,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谱写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核心纲领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新篇章。其一,报告郑重宣告了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任务,集中体现了“现代化为了人民、现代化依靠...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谱写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核心纲领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新篇章。其一,报告郑重宣告了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任务,集中体现了“现代化为了人民、现代化依靠人民、现代化成果让人民共享”等“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思想,成为开辟新境界、谱写新篇章的根本宗旨与时代根据。其二,系统阐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为开辟新境界、谱写新篇章注入了全新的思想纲领。其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纲举目张地展开构成了“三新”发展观的战略布局: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其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哲学逻辑,贯穿于“共同富裕”的经济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现代化、“和谐发展的社会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文化现代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现代化发展战略之中,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轴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哲学 新境界
原文传递
哲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哲学境界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炜 《榆林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1-93,共3页
哲学是探究宇宙人生真谛、研究"安身立命"的智慧之学。它依赖人的"天赋能力",而人的"天赋能力"只是人之"才",需要锻炼和提高,这就依赖哲学教学。哲学教学就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史。通过学习... 哲学是探究宇宙人生真谛、研究"安身立命"的智慧之学。它依赖人的"天赋能力",而人的"天赋能力"只是人之"才",需要锻炼和提高,这就依赖哲学教学。哲学教学就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史。通过学习哲学、学习哲学史,不仅掌握哲学知识、锻炼哲学能力、培养哲学素养,更重要的要提升哲学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学 哲学知识 哲学能力 哲学素养 哲学境界
下载PDF
哲学文化与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境界论要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亮 郭柏春 《嘉应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5-7,共3页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先进文化和领导者的潜在群体。在培养他们具有综合文化素质的同时,一定要培养他们具备高品味文化和高超的领导才能,这里的核心和重点是必须构建、塑造他们的辩证思维品质和哲学文化素养。这个哲学文化是基于辩证唯物主...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先进文化和领导者的潜在群体。在培养他们具有综合文化素质的同时,一定要培养他们具备高品味文化和高超的领导才能,这里的核心和重点是必须构建、塑造他们的辩证思维品质和哲学文化素养。这个哲学文化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理性思维形态上所达到的一种状态和程度。构建属于自己的理性头脑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最高境界。哲学文化是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文化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境界
下载PDF
论中医之“有境”“无道”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龙云 郭杨 +3 位作者 黄桂成 陈旭青 马勇 郑苏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57-3959,共3页
世皆以"有"为微妙,人皆以"无"为笑谈。然世事浮沉,大智若愚,细散纷繁何所恋,朴简归根才为真。文章欲从何谓"有""无","有""无"相生,何以近至"无"等方面详细探讨... 世皆以"有"为微妙,人皆以"无"为笑谈。然世事浮沉,大智若愚,细散纷繁何所恋,朴简归根才为真。文章欲从何谓"有""无","有""无"相生,何以近至"无"等方面详细探讨中医之"有境""无道"。笔者认为,"有"为识,虽有形其实无限,"无"似慧,虽无边实为一原。思随识则闭于一角,慧生识则活于无涯。执于"有",困于心智,活于"无",尽于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哲学 文化 阴阳 有境 无道
原文传递
论《中庸》的生态智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连伟 李晗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0年第2期39-46,共8页
《中庸》是儒家的经典文献,也是构建生态儒学的经典依据。儒家中庸思想为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是面向实践的生态智慧。它以“中”为根本和核心,遵循适度、适宜原则,谨守底线思维,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中庸》以... 《中庸》是儒家的经典文献,也是构建生态儒学的经典依据。儒家中庸思想为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是面向实践的生态智慧。它以“中”为根本和核心,遵循适度、适宜原则,谨守底线思维,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中庸》以天道作为人以及万物内在价值的形而上根据,既建立了人与万物的关联,也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价值自觉及其参赞化育的生态主体责任。同时,《中庸》以心灵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为基础,追求“中和”的生态境界,把崇高的精神境界寓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生态哲学 参赞化育 中和 境界
下载PDF
陈献章诗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俞燕 王珍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19-123,共5页
陈献章不但在思想方面由程朱理学转向心学,成为明代心学的开山之人,而且在文学方面也由"抑情"转向"重情",成为晚明文学发展史上诗风转捩的发轫人物。陈献章引以"心"为本体,以自得之法直叩自然的哲学观念... 陈献章不但在思想方面由程朱理学转向心学,成为明代心学的开山之人,而且在文学方面也由"抑情"转向"重情",成为晚明文学发展史上诗风转捩的发轫人物。陈献章引以"心"为本体,以自得之法直叩自然的哲学观念入诗学,形成了诗抒性情、诗尚雅健、宗自然和以诗传道的诗学思想。这种心学思想与文学形式的相互交融不仅呈现出了一种诗学意义上迥异流俗的审美体验,还呈现出了一种价值追求意义上洒脱自如的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献章 心学思想 诗学思想 诗学境界
下载PDF
心性论意义上的“物不迁”——兼谈所谓“心性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坚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3-90,共8页
心性论是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模式,它围绕着心性境界而展开言说,比如僧肇在《物不迁论》中提出的"物不迁"就不是一个认识论命题,而是一个心性论命题。心性论意义上的"物不迁"乃是主体达到佛教"空"的境界时... 心性论是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模式,它围绕着心性境界而展开言说,比如僧肇在《物不迁论》中提出的"物不迁"就不是一个认识论命题,而是一个心性论命题。心性论意义上的"物不迁"乃是主体达到佛教"空"的境界时"般若"智慧所观照到的一种景象,具体地说就是,"心空"则"心在当下";"心在当下"则"心不迁";"心不迁"则"物不迁",总之,一个人若能达到"心空"的境界,那么这个世界就对他呈现"物不迁"的景象,这种"物不迁"的景象是不可能通过世俗的认识而获得的。在僧肇看来,"心性论"意义上的"物不迁"乃是世界的真实相状即"实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论 佛教境界 僧肇 “物不迁” 般若
下载PDF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论庄子哲学之文化品格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立新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27-29,共3页
乱世的现实 ,激发了庄子对人生激切而又独特深刻的反思 ,在对乱世之因的冷峻揭示和分析之后 ,庄子希望以寻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达到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实际上 ,从批判反思到寻求内心的自由超脱 ,再到最后以自由超脱的内心关注并关爱这个... 乱世的现实 ,激发了庄子对人生激切而又独特深刻的反思 ,在对乱世之因的冷峻揭示和分析之后 ,庄子希望以寻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达到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实际上 ,从批判反思到寻求内心的自由超脱 ,再到最后以自由超脱的内心关注并关爱这个世界正是庄子哲学文化品格所蕴含的三重内涵。庄子哲学的文化品格价值就在于 ,体现人类对高层次精神领域的新的探索 ,启迪着后人开拓人生视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哲学 文化品格 现实价值 境界
下载PDF
论方东美的生存哲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卫平 《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2-45,共4页
方东美的生存哲学是针对西方主客二分思想的弊端提出来的 ,它包括生命本体论和生命精神六境界两个层面 ,通过对这两个层面的论述 ,分析方东美生存哲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及其缺失 ,以增益现代对人的意义与价值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 方东美 生存哲学 生命本体 境界
下载PDF
大成管理哲学:人生哲学与人本境界的追求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远成 周纯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5-49,共5页
大成管理哲学,是生命哲学、人生哲学、生存智慧学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它研究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人生治理协调规律、人伦人际关系规律,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有效拓展并挥发出自己的生存智慧、生活能量来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或潜在财富的... 大成管理哲学,是生命哲学、人生哲学、生存智慧学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它研究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人生治理协调规律、人伦人际关系规律,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有效拓展并挥发出自己的生存智慧、生活能量来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或潜在财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成管理哲学 人生哲学 人本境界 追求
原文传递
哲学与人
19
作者 马毅 《大连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52-57,共6页
哲学从人的心灵深处护守着人的精神家园。人的生存与生活割舍不了哲学精神的支撑。哲学源于人对自然和人自身存在奥秘的惊疑 ,是对“自我”及其存在过程的积极自觉反思 ;
关键词 哲学 人学 生存智慧 学术研究 抽象思维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下载PDF
数码艺术哲学:信息时代艺术世界的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鸣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
在当代信息科技支持下崭露头角的数码艺术具备迥异于传统艺术的诸多特点。有一门学科从本质上为之定性,这就是数码艺术哲学。它具备漫长的前史,在当代语境中是哲学、艺术学与信息科技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数码艺术哲学将"艺... 在当代信息科技支持下崭露头角的数码艺术具备迥异于传统艺术的诸多特点。有一门学科从本质上为之定性,这就是数码艺术哲学。它具备漫长的前史,在当代语境中是哲学、艺术学与信息科技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数码艺术哲学将"艺术世界"作为自己的主要视角,将文理融合作为这种视角的依托。由此出发,数码艺术的特色在于:通过数码编程创造艺术世界,通过非物质性的数码文本展示艺术世界,通过联机性的数码媒体扩展艺术世界,通过可计算性的数码文化建设艺术世界,通过超中介性的数码现实进入艺术世界,通过人机共生性的数码进化丰富艺术世界。在从事数码艺术哲学建设时,既要汲取数码艺术所提供的新鲜经验,又要超越数码艺术具体实践的眼界;既要关注哲学与数码艺术相互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又要注重培养跨领域感受性,推进数码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双向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 艺术哲学 艺术世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