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训练观念的哲学内涵、作用环节和基本内容 |
邓运龙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
2
|
公共哲学与现代媒体 |
万俊人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3
|
媒介即隐喻——尼尔·波兹曼媒介哲学探究 |
高翊凯
邱慧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4
|
国际战略传播:日本的理念、能力建设及启示 |
吴限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技术图像世界的可能性--试析维兰·弗鲁塞尔的传播艺术与世界构想 |
卢照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20 |
6
|
|
6
|
美学转型的旧命题、新思路与未决疑难——三问“居间美学” |
李嘉华
|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
2024 |
0 |
|
7
|
想象与场景:元宇宙图书馆批判 |
王超
陈定权
董昊南
|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AI忆术:迈向完整电影神话的AI电影本体论之问 |
陈亦水
|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5G背景下党报编辑思想更新调整的可能性分析 |
周文韬
周鑫桐
张晓红
|
《传媒观察》
|
2019 |
5
|
|
10
|
信息方式与哲学方式 |
肖峰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4
|
|
11
|
以技术哲学对抗技术:社交机器人在新闻业的应用及其伦理反思 |
陈曦
|
《天津科技》
|
2022 |
2
|
|
12
|
从“人体延伸”到“思维延伸”:麦克卢汉与凯文·凯利技术哲学述评 |
赖黎捷
李明海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3
|
|
13
|
传播研究的哲学取径:基础、争鸣与未来——约翰·希伯斯(Johan Siebers)教授学术访谈 |
骆世查
|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
2020 |
2
|
|
14
|
论多元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实践 |
刘和海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11 |
1
|
|
15
|
国家信息治理能力的政治哲学诠释及其中国方略 |
张添翼
张文玉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6
|
哲学的艺术史“修正”与新旧图像学之争——基于“原作”的辩难 |
鲁明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7
|
融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
练强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8
|
从行政哲学角度看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关系策略选择——以《易经》泰、否两卦为例 |
徐文
|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9
|
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研究 |
林隆雨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0 |
0 |
|
20
|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主流媒体公众号的战“疫”表现 |
李晶
孔祥莉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