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因素对DNA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曹家雪 张红平 杜立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9-846,共8页
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A-methyl transferase,DNMT)的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提供甲基供体,将其甲基转移到脱氧胞嘧啶环第5位碳原子形成甲基化脱氧胞嘧啶的共价修饰。DNA甲基化改变组蛋白和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A-methyl transferase,DNMT)的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提供甲基供体,将其甲基转移到脱氧胞嘧啶环第5位碳原子形成甲基化脱氧胞嘧啶的共价修饰。DNA甲基化改变组蛋白和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染色质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总体来说DNA甲基化水平与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越来越多的报道证实,环境因素可以影响表观遗传修饰,其并没有涉及遗传信息的改变,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解释表型变化。文章围绕环境因素(温度、营养供给、异常化学因子、早期环境刺激和辐射等)对DNA甲基化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这些影响包括亲代和子代DNA甲基化的改变及子代行为和表型变化等方面,以期进一步阐释环境因素与基因互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表型变异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
下载PDF
红锥天然分布区表型变异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方秋 梁东成 +11 位作者 扬胜强 刘有成 梁志勇 黄永权 陈志生 朱细检 陈祖旭 王明怀 潘文 朱报著 王裕霞 徐斌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了红锥天然分布区各种源的主要特性,从总体看可划分为3大类,来自水热充沛地区的种源(21.1℃)具有嫁接植株生长快、形成花蕾和开花时间较早,展枝展叶早,叶片短小、枝叶数量多等特性;来自年均温低或较低(<19.9℃)的其余两类种源则... 研究了红锥天然分布区各种源的主要特性,从总体看可划分为3大类,来自水热充沛地区的种源(21.1℃)具有嫁接植株生长快、形成花蕾和开花时间较早,展枝展叶早,叶片短小、枝叶数量多等特性;来自年均温低或较低(<19.9℃)的其余两类种源则嫁接植株生长较慢,物候较迟,叶片较宽大。从全分布区嫁接植株的生长变异看,其变异属随机变异,天然分布中种源的生长变异大于种源内的单株变异,种源选择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单株选择是一种理想的生长改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全分布 表型 变异
下载PDF
紫外线对果蝇生长发育和表型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俊贤 郭光艳 齐志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3,共4页
对紫外线照射黄身果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能够极显著地降低果蝇的寿命,使果蝇成蝇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降低66.31%~83.96%;能够抑制果蝇的产卵量。并降低卵的成活率;影响子代的个体发育,使子二代个体重量减少12.0... 对紫外线照射黄身果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能够极显著地降低果蝇的寿命,使果蝇成蝇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降低66.31%~83.96%;能够抑制果蝇的产卵量。并降低卵的成活率;影响子代的个体发育,使子二代个体重量减少12.08%.紫外线照射还能影响当代或子代的行为性状。引起果蝇子代的表型变化.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和照射频率的增加,其伤害作用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果蝇 寿命 产卵量 个体发育 表型变异
下载PDF
“好好芭”种子实生苗茎节无性系建立及其遗传差异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根发 高晓光 +1 位作者 梁前进 David Mills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采用“好好芭”种子萌发的无菌苗茎节作为外植体 ,利用体外微繁殖技术 ,通过茎节培养获得大量体细胞无性系克隆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脱落酸 (ABA)、矮壮素 (CCC)对试管苗生长繁殖的影响 .随机选择一些克隆进行表型的遗传差异分析 ,... 采用“好好芭”种子萌发的无菌苗茎节作为外植体 ,利用体外微繁殖技术 ,通过茎节培养获得大量体细胞无性系克隆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脱落酸 (ABA)、矮壮素 (CCC)对试管苗生长繁殖的影响 .随机选择一些克隆进行表型的遗传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克隆间的遗传差异是显著的 .因此 ,利用种子实生苗的遗传变异广泛性进行种子实生苗茎节克隆的筛选和培育新品种 ,是完全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好芭 西蒙得木 体细胞克隆 遗传差异
下载PDF
四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及其成熟表型变异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金仲 郝晨 +2 位作者 李云 张国君 贺佳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38,共5页
对四倍体刺槐和二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过程及花器成熟表型进行常规和电镜扫描观察,比较分析2类刺槐在成熟花器表型方面的差异。四倍体刺槐的苞片、萼裂、花瓣、子房的数目及对称性与二倍体刺槐完全相同,均为↑K(5)C5A(9)+1,G(1∶1∶∞)... 对四倍体刺槐和二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过程及花器成熟表型进行常规和电镜扫描观察,比较分析2类刺槐在成熟花器表型方面的差异。四倍体刺槐的苞片、萼裂、花瓣、子房的数目及对称性与二倍体刺槐完全相同,均为↑K(5)C5A(9)+1,G(1∶1∶∞),但四倍体刺槐的相应器官明显比二倍体大。四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的顺序为花萼→花冠→雄蕊→雌蕊,与蝶形花科植物的正常分化模式相比无明显不同。四倍体刺槐各花器的细胞均较大,苞片、花萼及花瓣的表皮毛较长、粗而硬(花萼远轴面除外),表皮细胞表面比较光滑,花器边缘的结构比较圆润;花药形态结构更为丰满,药室空间较大,柱头面积增大且分泌的粘液较多,花丝和花柱以及它们的表皮细胞均较长。四倍体刺槐自身花粉粒的形状结构之间表现出丰富的变异:体积与形状多样,萌发孔沟的数量及位置不固定,外壁表面的纹饰特征彼此不同等等;四倍体刺槐花粉粒体积明显较大,形态、萌发孔沟状态及外壁饰纹也明显不同于二倍体刺槐。在综合分析上述变异的基础上,讨论这些变异的遗传育种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四倍体 花器变异 花原基分化 表型变异
下载PDF
濒危植物凹叶厚朴种实特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1 位作者 王洁 檀国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7-1081,共5页
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为中国二级保护植物。本文对该树种不同分布群体的种实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凹叶厚朴结实数量较少,平均结实3.19个;种实特征在不同种群间差异显著,其变异主要来源于单株间及单株内,其... 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biloba)为中国二级保护植物。本文对该树种不同分布群体的种实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凹叶厚朴结实数量较少,平均结实3.19个;种实特征在不同种群间差异显著,其变异主要来源于单株间及单株内,其中果实性状的方差分量要大于种子性状,表明果实的性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果实性状与郁闭度及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种子宽与种子质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种子厚度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生境及土壤条件相关性并不明显。凹叶厚朴在野生状态下单株结实率低,单果出种率低是其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种实性状 表型变异 致濒原因
原文传递
云南保存橡胶树部分种质资源干形及分枝变异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凤良 毛常丽 +2 位作者 胡永华 倪书邦 吴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4-539,共6页
对保存于“农业部景洪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的1904份橡胶树81’IRRDB种质资源的主干通直度、主干分杈、侧枝分枝轮、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侧枝伸展等6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保存橡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对保存于“农业部景洪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的1904份橡胶树81’IRRDB种质资源的主干通直度、主干分杈、侧枝分枝轮、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侧枝伸展等6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保存橡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0.2604~1.6731),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干通直度,达1.6731,其次是主干分杈、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轮和侧枝分枝角,最低的是侧枝伸展。6个表型性状的相对分布频率最小值为2.92%~8.05%,最大值为41.26%~93.37%。用UPGMA法聚类,当欧式距离为1.05时,1904份样本被聚为5组,其中最大1组包括98.42%的样本,表明同一性状在每份种质资源间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用Furthest Neighbor法聚类,在欧式距离为1.45时,1904份样本被聚为7组。2种聚类方法都能将每份种质明显区分出来,表明各性状变异极其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种质资源 表型变异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梨(Pyrus communis L.)多倍体新种质表型变异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清荣 孙美娟 +3 位作者 孙洪雁 李国田 辛力 张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为选育梨(Pyrus communis L.)突破性品种提供新种质。【方法】以二倍体梨品种‘丰产’及其衍生的系列多倍体无性系为研究试材,对其在试管内及移出试管外在田间生长的自根苗植株的表型变异进行了观测。【结果】多倍体植株比二倍... 【目的】为选育梨(Pyrus communis L.)突破性品种提供新种质。【方法】以二倍体梨品种‘丰产’及其衍生的系列多倍体无性系为研究试材,对其在试管内及移出试管外在田间生长的自根苗植株的表型变异进行了观测。【结果】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茎粗、节间短;四倍体的叶色比二倍体深,厚度比二倍体大;多倍体和二倍体的叶形指数差异显著,叶缘差异明显。不同倍性无性系的叶缘变异表现多样性,有全缘变异,也有锐锯齿变异。试管繁殖条件下,混倍体叶片形状不一,有大量畸形叶片产生,而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很少观察到畸形叶片产生。移栽入田间生长后,相对于二倍体,多倍体植株的株高显著变矮、节间长显著变短、地面以上30 cm处的树干直径显著变小。混倍体对自然环境条件适应性差,没有获得在试管外正常生长的植株。【结论】相同环境条件下,梨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衍生的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对照生长慢,且株高明显矮于二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 多倍体 新种质 表型变异
下载PDF
野生硬核种子的表型变异 被引量:6
9
作者 吴裕 张凤良 +2 位作者 毛常丽 曾建生 何美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3,共5页
对云南野生油料树种硬核(Scleropyrum wallichianum)4个县7个群体80株树的种子进行群体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硬核种子大小在群体内的平均表型变异占93.72%,而群体间平均表型变异占6.28%。7个群体海拔分布范围为1 100-1 580 m,群体间... 对云南野生油料树种硬核(Scleropyrum wallichianum)4个县7个群体80株树的种子进行群体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硬核种子大小在群体内的平均表型变异占93.72%,而群体间平均表型变异占6.28%。7个群体海拔分布范围为1 100-1 580 m,群体间平均种子长为22.27-24.70 mm,平均种子宽为17.91-20.28 mm,平均单粒种子质量为3.17-4.33 g,海拔越高,种子越小。种子形态和种皮刻纹深浅等质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种子 油料树种 表型变异
下载PDF
喜马拉雅紫茉莉野生居群叶和花表型变异研究
10
作者 汪书丽 肖建华 +1 位作者 罗建 吉哈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69-3476,共8页
目的对喜马拉雅紫茉莉不同居群进行形态学研究,揭示其表型变异特征,为其种质收集、利用和保护、品种选育等提供依据,并探讨其种下分类问题。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对28个野生居群叶、花的18个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18个性状的变... 目的对喜马拉雅紫茉莉不同居群进行形态学研究,揭示其表型变异特征,为其种质收集、利用和保护、品种选育等提供依据,并探讨其种下分类问题。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对28个野生居群叶、花的18个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1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2.06%~51.01%,花梗长变异最大,雄蕊数目变异最小。各性状在不同居群间、不同省区间差异均极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叶长宽比、叶形、花梗长、叶长、总苞裂片宽、叶柄长、花梗及总苞腺毛黏性7个性状是造成居群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喜马拉雅紫茉莉多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经度和海拔对性状的影响较大;聚类结果显示,28个居群可分为3个类群,聚类结果与各居群的地域分布和地理距离并无关联。结论喜马拉雅紫茉莉在叶和花的形态上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种质资源的保存要依据变异规律进行广泛的采样。目前用于喜马拉雅紫茉莉种下等级分类鉴定的性状并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紫茉莉 不同居群 表型变异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珠江鲮的形态变异及与人工繁殖群体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卫二建 朱新平 +3 位作者 郑光明 陈昆慈 赵建 叶卫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7-360,共4页
对珠江野生鲮的形态变异进行了观察研究,同时将野生鲮与人工繁殖群体进行了比较。发现采集的珠江野生鲮中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类群:一个群体背部呈绿色,颜色较深,称为深色群体;一个群体背部呈黄色,颜色相对较浅,称为浅色群体;人工繁殖群体... 对珠江野生鲮的形态变异进行了观察研究,同时将野生鲮与人工繁殖群体进行了比较。发现采集的珠江野生鲮中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类群:一个群体背部呈绿色,颜色较深,称为深色群体;一个群体背部呈黄色,颜色相对较浅,称为浅色群体;人工繁殖群体的体色与深色群体相近。在3龄鲮中,浅色群体与深色群体个体的平均体重具有显著差异(P<0.001),前者比后者高37.8%;在5龄鲮中,两个群体的个体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根据11项可量数据转化来的9项特征参数,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方法对野生鲮两个类群及养殖群体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结果显示:3个群体在形态上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野生群体中的浅色群体与养殖群体的差异较明显,表明珠江鲮已有一定的分化,外型的不同为开展鲮优良品系的选育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形态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形态变异
下载PDF
Phenotypic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i>Phaseolus vulgaris</i>Plants from Non-Cryopreserved and Cryopre-served Seeds 被引量:1
12
作者 Inaudis Cejas Roberto Méndez +7 位作者 Ariel Villalobos Felix Palau Carlos Aragón Florent Engelmann Domenico Carputo Riccardo Aversano Marcos Edel Martínez José Carlos Lorenzo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4期844-849,共6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evaluate if cryostorage of Phaseolus vulgaris L. seeds induced variations in regenerated plants at the phenotypic and molecular levels.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traits was measured 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evaluate if cryostorage of Phaseolus vulgaris L. seeds induced variations in regenerated plants at the phenotypic and molecular levels.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traits was measured on plants grown from control, non-cryopreserved and cryopreserved seeds, and the genetic stability of plant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was analysed at selected microsatellite loci. The phenotyp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plants was evaluated as well.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henotypic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parameters measured, neither in the first nor in the second generations. Averaging both treatments, about 76% of the seeds had germinated 10 days after sowing. At harvest we recorded plants with about 73 cm in height, 13 stem internodes, 25 fruits, 103 grains and 4 grains per fruit. One hundred seeds weighted about 26 g. The genetic analyses performed 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plants using six nuclear Simple Sequences Repeats (SSR) markers revealed no changes in microsatellite length between control and cryopreserved samples, implying that there was no effect of seed liquid nitrogen exposure on genome integrity. The phenotypic and molecular results reported here confirm that cryostorage is an efficient and reliable technique to conserve P. vulgaris seeds and regenerate true-to-type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on BEAN CRYOSTORAGE Genotype variation phenotype variation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下矮牵牛表型变异生理及RAPD多态性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宗波 张晋豫 +1 位作者 孙立 岳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327,共5页
采用增强UV-B辐射矮牵牛,研究增强UV-B辐射下矮牵牛发生变异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变异矮牵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矮牵牛(P<0.01),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矮牵牛(P<0.01),高效液相色谱图的最... 采用增强UV-B辐射矮牵牛,研究增强UV-B辐射下矮牵牛发生变异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变异矮牵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矮牵牛(P<0.01),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矮牵牛(P<0.01),高效液相色谱图的最高主峰保留时间分别为11.818min(对照矮牵牛)和13.783min(变异矮牵牛).同时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 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矮牵牛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引物在对照矮牵牛及变异矮牵牛之间扩增出差异性多态条带,表明增强UV-B辐照引起矮牵牛基因组DNA发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矮牵牛 表型变异 HPLC RAPD
原文传递
New Pineapple Somaclonal Variants: P3R5 and Dwarf
14
作者 Guillermo Pérez Ermis Yanez +7 位作者 Andrew Mbogholi Bárbara Valle Fernando Sagarra Lourdes Yabor Carlos Aragón Justo González Miriam Isidrón José Carlos Lorenzo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2年第1期1-11,共11页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has highlighted pineappl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opical fruits. Since classical pineapple breeding is difficult, biotechnology has emerged as an attractive instrument. We ...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has highlighted pineappl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opical fruits. Since classical pineapple breeding is difficult, biotechnology has emerged as an attractive instrument. We obtained two new pineapple somaclonal variants derived from in vitro culture of cv. Red Spanish Pinar: P3R5 and Dwarf. The AFLP analysis revealed an existing genetic distance. So far 44 phenotype indicators selected due to their relation to a wide range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have been evaluated. P3R5 differed from the donor in 19 variables (19/44;43.18%), while Dwarf varied in 31 indicators (31/44;70.45%). The number of shoot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three plant materials. Dwarf showed two shoots per plant while P3R5 and the donor did not form any shoots. We also observed that water use efficiency, chlorophyll b concentration, total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transpiration rate,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thickness of leaf photosynthetic parenchyma, fruit mass with crown, content of free phenolics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pecific activity were also very different among the three plant materials. The Euclidean distances of each somaclonal variant to the donor plant material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genotype (AFLP) and the phenotype evaluations were also calculated. Regarding the genotype information, P3R5 is separated from cv. Red Spanish Pinar by 2.83 units of Euclidean distance, and Dwarf by 3.00 units. However, the phenotype indicators revealed higher differences: 3.74 in P3R5 and 4.71 in Dwarf.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ineapple somaclonal vari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nas Comosus (L.) Merr GENOTYPE variation phenotype variation
下载PDF
星油藤蒴果及种子的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4-270,共7页
为进行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 L.)良种选育,对其蒴果和种子的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星油藤蒴果中4、5、6裂片果分别为49.71%、37.69%和12.60%,以4和5裂片为主;种子性状变异系数比果实的小,种子性状比果实更稳定。按果裂... 为进行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 L.)良种选育,对其蒴果和种子的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星油藤蒴果中4、5、6裂片果分别为49.71%、37.69%和12.60%,以4和5裂片为主;种子性状变异系数比果实的小,种子性状比果实更稳定。按果裂片类型统计,以4裂片的性状变异系数最小,性状也较为稳定,性状分化变异率有54.19%~95.63%来自蒴果间,而果实和种子性状分化变异率分别有79.81%~95.76%和67.66%~93.0%来源于裂片类型,性状分化变异受裂片数影响大,而相同裂片数不同蒴果间的变异程度低。不同裂片类型的果实与种子大多数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果裂数是造成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种子萌发率以6裂片果>5裂片果>4裂片果,平均萌发率超过91%;种子萌发率与单果重、单果重与果形态指标、种子重与种子形态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单果重对果厚、种子重对种子宽的影响大于其它性状。综合分析星油藤以4裂片果的生物产量最高,平均果重和种子重均好于其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油藤 蒴果 裂片 种子 表型变异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菌落产色变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维达 吕桂霞 +1 位作者 王金燕 吴建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2-314,共3页
红色毛癣菌菌落产生红色是该菌重要鉴定特征之一,但常遇到不产生红色的菌株。了解这种产色变异的范围和频率以及影响因素,对提高鉴定正确性、更好地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00株不同地区来源的临床株进行初代分离和传代培养... 红色毛癣菌菌落产生红色是该菌重要鉴定特征之一,但常遇到不产生红色的菌株。了解这种产色变异的范围和频率以及影响因素,对提高鉴定正确性、更好地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方法:对200株不同地区来源的临床株进行初代分离和传代培养,并观察1%葡萄糖玉米粉吐温琼脂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对产色的恢复作用;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产色变异的影响,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初代产色消失率为34%,传代诱导消失率为49%,稳定消失率达24%。大多数传代消失为可逆的,而大多数初代变异为不可逆的;较高的pH和较低的培养温度不利于产色。北方分离株产色消失率显著高于南方分离株。结论:红色毛癣菌产色消失率发生较高,已对其鉴定产生影响,其确切的发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产色消失 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