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_(0.9)Sr_(0.1)Ga_(0.8)Mg_(0.2)O_(2.85)固体电解质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尧巍华 唐子龙 +3 位作者 张中太 罗绍华 李杰 谭强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7-299,共3页
在NH4OH-(NH4)2CO3沉淀体系中用相转移分离法制备了La0.9Sr0.1Ga0.8Mg0.2O2.85(LSGM1020)固体电解质前驱体,并在较低的烧结温度得到了纯度较高,杂质含量低的电解质陶瓷。用XRD,Raman光谱,直流四电极,交流阻抗谱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电解质... 在NH4OH-(NH4)2CO3沉淀体系中用相转移分离法制备了La0.9Sr0.1Ga0.8Mg0.2O2.85(LSGM1020)固体电解质前驱体,并在较低的烧结温度得到了纯度较高,杂质含量低的电解质陶瓷。用XRD,Raman光谱,直流四电极,交流阻抗谱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电解质的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和显微结构。XRD和Raman分析表明LSGM1020电解质具有菱方钙钛矿结构,800oC时测量得到的氧离子电导率达到0.12Scm-1。SEM和交流阻抗分析表明,烧结体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采用相转移分离法合成LSGM1020有利于降低烧结温度,改善电解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分离法 镓酸镧 固体电解质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LSGM1020 氧离子导体
下载PDF
山苍子精油中柠檬醛的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彭湘莲 蔡报林 付红军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22,共6页
以山苍子精油为原料,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相转移催化剂,亚硫酸钠化学加成法分离纯化柠檬醛,以期得到高纯度的柠檬醛。考察了相转移催化剂类型、相转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四种单因素对柠檬醛得率和纯度的影响,在单因素... 以山苍子精油为原料,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相转移催化剂,亚硫酸钠化学加成法分离纯化柠檬醛,以期得到高纯度的柠檬醛。考察了相转移催化剂类型、相转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四种单因素对柠檬醛得率和纯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最佳条件是选择DMSO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醛物质的量的5%(摩尔分数),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10℃;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为:DMSO用量为柠檬醛物质的量的5%,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10℃,此时柠檬醛得率为73.47%,纯度为85.49%。利用DMSO作为催化剂对山苍子精油中的柠檬醛进行分离纯化,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纯化成本,为柠檬醛的分离纯化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精油 相转移 柠檬醛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高纯度柠檬黄的研制 被引量:5
3
作者 丁秋龙 乐一鸣 +1 位作者 王丽斌 张秋娥 《上海化工》 CAS 2006年第10期16-19,共4页
对柠檬黄商品作了有机杂质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跟踪在线控制、相转移催化、膜分离等新技术,研制出高纯度柠檬黄,质量达到美国食用化学品法典(FCCⅤ)柠檬黄标准。
关键词 柠檬黄 相转移催化 膜分离 食品化学品药典
下载PD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during rapid solidification of Fe-Cu peritectic alloys
4
作者 XU JinFeng DAI FuPing WEI BingBo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08年第5期459-469,共11页
The viscose flow and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of Fe-Cu peritectic alloy melts are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fields during rapid solidifi-cation,which is verified by rapid quenching experim... The viscose flow and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of Fe-Cu peritectic alloy melts are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fields during rapid solidifi-cation,which is verified by rapid quenching experiments.It is found that a large temperature gradient exists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melt puddle,whereas there is no obvious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the tangent direction of roller surface.After being sprayed from a nozzle,the alloy melt changes the magnitude and di-rection of its flow and velocity rapidly at a height of about 180 μm.The horizontal flow velocity increases rapidly,but the vertical flow velocity decreases sharply.A thermal boundary layer with 160-300 μm in height and a momentum boundary layer with 160-240 μm in thickness are formed at the bottom of melt puddle,and the Reynolds number Re is in the range of 870 to 1070 in the boundary layer.With the increase of Re number,the cooling rate increases linearl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rmal boundary layer increases monotonically.The thickness of momentum boundary layer decreases slowly at first,then rises slightly and decreases sharply.If Re < 1024,the liquid flow has remarkable effects on the microstructure formation due to dominant momentum transfer.The separated liquid phase is likely to form a fiber-like microstructure.If Re>1024,the heat transfer becomes dominating and the liquid phase flow is suppressed,which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fine and uniform equiaxed micro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TECTIC alloy liquid phase separation fluid flow heat transfer RAPID SOLIDIFICATION
原文传递
An Observation on the Microphase Separation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block-Polystyrene Copolymer 被引量:1
5
作者 Jie DENG Xin Song LI +2 位作者 Zheng Mei WANG Gang SHAO Ju Zheng LI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67-470,共4页
The phase behavior of a well-define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b- polystyrene block copolymer was studi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microphase transition may have occurred in the co... The phase behavior of a well-define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b- polystyrene block copolymer was studi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microphase transition may have occurred in the copolymer film. A kind of lamellae and an ordered bicontinuous double-diamond morphology are observed clearly. The lamellar morphology reveals a larger period of about 4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copolymer phase separation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EM
下载PDF
支撑液膜法构建三相体系提取洁霉素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乾琨 宋林林 +2 位作者 刘乔 高胜寒 高瑞昶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7,共6页
采用支撑液膜技术建立了进料相、膜相、反萃取相三相体系,实现了对洁霉素的分离提纯。该体系采用了洁霉素+异构烷烃(Isopar L)+HCl的反应体系,验证了进料浓度(Cbf)、进料相溶液pH、反萃取相溶液pH、萃取剂组成等因素对分配系数(D)的影... 采用支撑液膜技术建立了进料相、膜相、反萃取相三相体系,实现了对洁霉素的分离提纯。该体系采用了洁霉素+异构烷烃(Isopar L)+HCl的反应体系,验证了进料浓度(Cbf)、进料相溶液pH、反萃取相溶液pH、萃取剂组成等因素对分配系数(D)的影响。同时,优化了膜组件实现萃取实验的操作条件,根据传质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当洁霉素Cbf为11.9 mmol/L、Isopar L体积分数(VF)为80%、进料相pH为10.1、反萃取相pH为1.2时,D最大为2.34。确定了膜组件操作条件为:管程流量Vf=520 m L/min,壳程流量Vs=500 m L/min。根据所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部分传质阻力,其中管程传质阻力为6.7×10~5s/m,壳程传质阻力为3.7×10~5s/m,跨膜传质阻力为2.7×10~6s/m,跨膜传质阻力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体系 支撑液膜 洁霉素 建模 传质分析 分离提纯技术
下载PDF
高纯度柠檬黄的研制
7
作者 丁秋龙 乐一鸣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7年第G00期300-303,共4页
本文对柠檬黄商品做了有机杂质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在线跟踪控制、相转移催化、膜分离等新技术,研制出高纯度柠檬黄,质量达到了美国食用化学品法典(FCCV)柠檬黄标准。
关键词 柠檬黄 相转移催化 膜分离 食品化学品药典
下载PDF
温控相转移催化——水/有机两相催化新进展 被引量:27
8
作者 金子林 梅建庭 蒋景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41-946,共6页
综述了“温控相转移催化”的原理 ,温控膦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水溶性极小的底物高碳烯烃的水 /有机两相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
关键词 水溶性膦配体 温控相转移催化 水/有机两相催化
下载PDF
相转移分离法制备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超细粉末 被引量:9
9
作者 尧巍华 唐子龙 +1 位作者 罗绍华 张中太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66-669,共4页
相转移分离法是1种新颖的陶瓷粉末制备方法,能迅速有效地从溶液中分离出高度亲水的氢氧化物沉淀,从而达到液-固分离的目的。本研究首次用该方法制备了8mol%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8YSZ)超细粉末。合成的8YSZ粉末具有赝立方结构,平均粒径在2... 相转移分离法是1种新颖的陶瓷粉末制备方法,能迅速有效地从溶液中分离出高度亲水的氢氧化物沉淀,从而达到液-固分离的目的。本研究首次用该方法制备了8mol%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8YSZ)超细粉末。合成的8YSZ粉末具有赝立方结构,平均粒径在20nm~30nm左右。粉末中Na和Cl的含量分别为7.05×10-6和1.414×10-4。工艺中的石油醚可以回收,回收率为80%。可以认为,相转移分离法是1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超细陶瓷粉末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 相转移分离法 粉末制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下载PDF
温控液/液两相催化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金子林 刘宁 刘春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95-1309,共15页
本文以作者在温控水/有机两相及温控非水液/液两相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为主线,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评述,重点是环绕经典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存在"应用范围受底物水溶性限制"的根本问题展开。特别是对"温控相转移催化... 本文以作者在温控水/有机两相及温控非水液/液两相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为主线,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评述,重点是环绕经典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存在"应用范围受底物水溶性限制"的根本问题展开。特别是对"温控相转移催化"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按体系介质不同,对氟两相体系、PEG两相体系、离子液体两相体系等非水液/液两相体系以及温控相分离催化分别做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催化多相化 液/液两相催化 温控相转移催化 水/有机两相催化 非水液/液两相催化 催化剂分离回收
原文传递
基于相转移-碳化法的白云石煅烧粉制备轻质碳酸钙工艺条件研究
11
作者 王文泽 苏彦龙 +3 位作者 任兴虎 乔昕 王鑫 王百年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3期26-31,38,共7页
以白云石为原料可制备碳酸钙、氢氧化镁、轻质氧化镁以及金属镁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可广泛用于化工、建材、陶瓷、耐火材料和农业等领域。我国白云石储量大、质量优,但由于钙、镁分离困难,导致产品的纯度难以保证,因此白云石中钙、镁的... 以白云石为原料可制备碳酸钙、氢氧化镁、轻质氧化镁以及金属镁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可广泛用于化工、建材、陶瓷、耐火材料和农业等领域。我国白云石储量大、质量优,但由于钙、镁分离困难,导致产品的纯度难以保证,因此白云石中钙、镁的高效分离是白云石综合利用的关键。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白云石煅烧粉的相转移反应以及相转移液碳化反应的操作条件,克服了传统白云石综合利用中需强酸浸取、气液固三相反应难以控制等难题,实现了钙、镁的高效分离。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工艺流程短、原料利用率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煅烧粉 相转移-碳化法 轻质碳酸钙 钙镁分离 综合利用
下载PDF
水/有机两相温控相转移催化新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国柱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6期94-95,共2页
综述了水/有机两相"温控相转移催化"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以非离子型水溶性膦配体和两性双吡啶配体,并与过渡金属络合制备出温控相转移催化剂。综述了其在水/有机两相CO还原,烯烃加氢和Heck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配体 温控相转移催化 氢甲酰化 烯烃加氢 均相催化剂分离
下载PDF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两种液相传质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宏 方群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53-2060,共8页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微米级结构不仅显著增大内部流体的比界面积,同时缩短微通道内不同溶液间的传质距离,使传质效率相比于宏观体系有显著提高,从而可实现试样分析检测前的高效扩散分离和萃取富集等。本文综述了微流控分析芯片中两种液相... 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微米级结构不仅显著增大内部流体的比界面积,同时缩短微通道内不同溶液间的传质距离,使传质效率相比于宏观体系有显著提高,从而可实现试样分析检测前的高效扩散分离和萃取富集等。本文综述了微流控分析芯片中两种液相传质模式即互溶液相间扩散分离分析和不互溶液相间萃取分离分析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上述传质模式在微芯片装置和功能的集成化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相关研究的难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分析芯片 液相传质 扩散 萃取 分离
原文传递
Phase separations in graded-indium content InGaN/GaN multiple quantum wells and its function to high quantum efficiency
14
作者 郭洪英 孙元平 +4 位作者 Yong-Hoon Cho Eun-Kyung Suh Hai-Joon Lee Rak-Jun Choi Yoon-Bong Hahn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3-16,共4页
Phase separations have been studied for graded-indium content In_xGa_(1-x)N/GaN multiple quantum wells(MQWs) with different indium contents by means of photoluminescence(PL),cathodeluminescence(CL) and time-re... Phase separations have been studied for graded-indium content In_xGa_(1-x)N/GaN multiple quantum wells(MQWs) with different indium contents by means of photoluminescence(PL),cathodeluminescence(CL) and time-resolved PL(TRPL) techniques.Besides the main emission peaks,all samples show another 2 peaks at the high and low energy parts of the main peaks in PL when excited at 10 K.CL images show a clear contrast for 3 samples,which indicates an increasing phase separation with increasing indium content.TRPL spectra at 15 K of the main emissions show an increasing delay of rising time with indium content,which means a carrier transferring from low indium content structures to high indium content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ier transfer phase separation graded-indium content multiple quantum wells
原文传递
以磁纳米粒子为热源的双相滞后热传输
15
作者 孙逸尧 菅永军 《建模与仿真》 2020年第3期195-205,共11页
磁感应热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领域。本文研究了以磁纳米粒子为热源的双相滞后传热模型。引入了描述温度和热流量的两个滞后参数τt和τq对Pennes热传导方程进行修正。利用分离变量法对修正的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温度的解析解,并分析... 磁感应热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领域。本文研究了以磁纳米粒子为热源的双相滞后传热模型。引入了描述温度和热流量的两个滞后参数τt和τq对Pennes热传导方程进行修正。利用分离变量法对修正的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温度的解析解,并分析了不同磁化率和磁场频率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磁化率或磁场频率增加,会使磁纳米粒子产生更多的热量,同时温度也会有所升高。此外,当无量纲时间为0.7左右时温度达到最大值。本研究对于磁流体热疗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滞后模型 磁纳米粒子 分离变量法 滞后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