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一些原油中钙化合物分布及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侯典国 汪燮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4-59,共6页
用水抽提法研究了原油中水溶性钙的比例 ;用有机溶剂抽提法研究了减压渣油中钙的分布 ;用酸解 -醇碱溶液抽提法研究了大港减压渣油中钙化合物的形态 ;还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透射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场致解吸质谱等对钙化合物的... 用水抽提法研究了原油中水溶性钙的比例 ;用有机溶剂抽提法研究了减压渣油中钙的分布 ;用酸解 -醇碱溶液抽提法研究了大港减压渣油中钙化合物的形态 ;还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透射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场致解吸质谱等对钙化合物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随着原油中含钙量的增加 ,水溶性钙的比例逐渐降低 ;与水溶性钙结合的阴离子中没有氯 ,大部分为含硅的无机盐及少量的含硫化合物 ;原油中的钙 96 %以上存在于减压渣油中 ;不同减压渣油中的钙分布有较大差别。大港减压渣油中的钙大部分为油溶性石油酸钙 ,相应的石油酸相对分子质量为 2 70~ 730 ,碳数分布为 1 6~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分布 钙形态 石油酸 原油 溶剂萃取
下载PDF
高酸原油的加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祝馨怡 田松柏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5年第1期7-10,31,共5页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高酸值原油的产量逐年增加。在加工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酸原油的加工方法,并对碱中和、抽提、吸附、化学转化、加氢、热分解等脱酸方法及其技术路线进行了比较...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高酸值原油的产量逐年增加。在加工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酸原油的加工方法,并对碱中和、抽提、吸附、化学转化、加氢、热分解等脱酸方法及其技术路线进行了比较,指出加氢脱酸是较为彻底且无公害的方法,但投资较高;热加工法由于方便可行且成本较低,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酸环烷酸 高酸原油 脱酸 加氢热分解
下载PDF
原油脱酸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苗勇 纪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2-294,321,共4页
简要介绍了含酸原油的腐蚀机理,综述了国内外原油脱酸的研究进展,叙述了物理脱酸、热脱酸以及化学转化脱酸等方法,并作了简要对比。
关键词 原油 石油酸 环烷酸 脱酸
下载PDF
高酸原油直接催化脱酸裂化成套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龙军 毛安国 +1 位作者 田松柏 侯栓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和量子化学理论研究了各种石油酸中原子的电荷分布、键级和在不同催化材料上的反应行为,发现羧基可从石油酸分子中脱除,生成无腐蚀性的CO_2和烃类化合物,尤其在酸性裂化催化剂作用下脱羧基速率更快、更彻底。开发了高...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和量子化学理论研究了各种石油酸中原子的电荷分布、键级和在不同催化材料上的反应行为,发现羧基可从石油酸分子中脱除,生成无腐蚀性的CO_2和烃类化合物,尤其在酸性裂化催化剂作用下脱羧基速率更快、更彻底。开发了高酸原油经脱盐、脱水后直接进入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与高温新型催化剂接触,瞬间汽化,同时实现脱酸和裂化反应,生成高价值石油产品的新工艺。工业应用结果:催化脱酸率大于99%,汽油、柴油可直接作为产品的调合组分,在平衡催化剂上金属污染物总量达40 620μg/g(其中镍为24 000μg/g)时,总轻油收率比常规加工技术提高1.36百分点,能耗(相对于原油)降低271.7 MJ/t,对工业应用装置没有特殊防腐要求。为炼油企业扩大原油资源选择范围、降本增效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原油 催化裂化 石油酸 腐蚀 乳化
下载PDF
高酸原油催化脱酸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傅晓钦 田松柏 +1 位作者 侯栓弟 汪燮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68-970,共3页
介绍了高酸原油催化加氢脱酸法、催化热解脱酸法和催化化学反应脱酸法,展望了该工艺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根据高酸原油的特点及其腐蚀特性,开发催化脱酸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原油 石油酸 环烷酸 催化脱酸
下载PDF
用乳状液稳定性实验考察化学驱中油滴聚并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梅钦 吴肇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共6页
用乳状液稳定性实验考察了碱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三元复合化学驱中油滴聚并规律。结果表明 ,乳状液中油滴上浮、絮集、聚并过程受水相组成变化的影响较大。原油中石油酸与碱的反应和碱的强弱、浓度有关。高浓度强碱体系油水混合后易形... 用乳状液稳定性实验考察了碱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三元复合化学驱中油滴聚并规律。结果表明 ,乳状液中油滴上浮、絮集、聚并过程受水相组成变化的影响较大。原油中石油酸与碱的反应和碱的强弱、浓度有关。高浓度强碱体系油水混合后易形成 W/O型乳状液 ,低浓度弱碱体系油水混合后易形成 O/W型乳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 石油酸 化学驱油 稳定性实验 油滴聚并
下载PDF
苏丹高酸值重质原油脱酸新工艺探索 被引量:11
7
作者 任晓光 齐亮 +1 位作者 宋永吉 任绍梅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1-405,共5页
采用醇、胺等复合溶剂,对高酸值原油中的环烷酸进行抽提,详细讨论了抽提温度、搅拌速度、相分离时间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脱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乳化现象严重的缺点,经复合溶剂抽提,一次脱酸率可达70%以上.
关键词 原油 环烷酸 石油酸 抽提 乙醇胺
下载PDF
馏分油脱酸剂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工业试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唐晓东 安蓉 +1 位作者 张海军 张凤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2,共5页
开发了一种新的馏分油脱酸剂技术,完成了该技术的最佳实验室操作条件评选和工业试验研究。与馏分油碱洗脱酸工艺相比较,该技术具有适应原料范围宽,碱用量低,混合强度不影响脱酸效果,脱酸剂可再生循环使用,无废碱液排放等优点。在最优操... 开发了一种新的馏分油脱酸剂技术,完成了该技术的最佳实验室操作条件评选和工业试验研究。与馏分油碱洗脱酸工艺相比较,该技术具有适应原料范围宽,碱用量低,混合强度不影响脱酸效果,脱酸剂可再生循环使用,无废碱液排放等优点。在最优操作条件下精制油酸度小于7.0mgKOH/(100mL),回收石油酸达到石油酸一级品65号酸的质量标准(SH/T0530-92)。馏分油脱酸剂技术使用现有的馏分油碱洗电精制工艺设备,只需增加水洗和脱酸剂回收系统,技术改造费用少,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油脱酸剂技术 混合强度 脱酸处理 技术原理 脱酸温度 相分离时间 混合强度
下载PDF
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考察 被引量:9
9
作者 范维玉 杨孟龙 +2 位作者 陈树坤 刘兴玉 南国枝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9年第2期82-84,共3页
以石油酸和有机胺为原料合成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对胜利油田多个采油厂回注水的试验表明,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适用于中性及偏酸性污水的缓蚀。当缓蚀剂的加入量在10~20mg/L时,其缓蚀效果可达90%左右,平... 以石油酸和有机胺为原料合成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对胜利油田多个采油厂回注水的试验表明,SF103油田注水缓蚀剂适用于中性及偏酸性污水的缓蚀。当缓蚀剂的加入量在10~20mg/L时,其缓蚀效果可达90%左右,平均静态腐蚀速率小于0.076mm/a.SF103缓蚀剂的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简单且无三废污染,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油田注水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石油酸 油田注水 注入水处理
下载PDF
从原油中脱除石油酸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锐 耿新国 +1 位作者 刘铁斌 李洪广 《当代化工》 CAS 2008年第4期357-359,445,共4页
介绍了原油脱酸的研究背景,阐述了溶剂抽提脱酸技术、吸附分离脱酸技术、热分解脱酸技术、碱洗脱酸技术、金属氧化物脱酸技术、脂化脱酸技术、非临氢催化脱酸技术、加氢脱酸技术等脱除原油中环烷酸的技术,分析对比了各种脱酸技术的优劣... 介绍了原油脱酸的研究背景,阐述了溶剂抽提脱酸技术、吸附分离脱酸技术、热分解脱酸技术、碱洗脱酸技术、金属氧化物脱酸技术、脂化脱酸技术、非临氢催化脱酸技术、加氢脱酸技术等脱除原油中环烷酸的技术,分析对比了各种脱酸技术的优劣。并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展的加氢脱酸探索研究工作,试验结果表明,在较缓和的条件下,脱酸率高达95%,同时原油性质得到极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酸原油 石油酸 环烷酸 脱酸
下载PDF
含酸原油脱酸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清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9期51-53,共3页
介绍了原油脱酸技术的研究背景,重点叙述了脱除石油酸分子的羧基和将石油酸整体分离脱酸的两种脱酸路线。脱除石油酸分子的羧基路线包括用催化加氢、非临氢催化以及非临氢热解法;石油酸整体分离脱酸路线包括碱水溶液中和法、胺和季铵溶... 介绍了原油脱酸技术的研究背景,重点叙述了脱除石油酸分子的羧基和将石油酸整体分离脱酸的两种脱酸路线。脱除石油酸分子的羧基路线包括用催化加氢、非临氢催化以及非临氢热解法;石油酸整体分离脱酸路线包括碱水溶液中和法、胺和季铵溶液的中和法、石灰液中和法、烷氧基胺水溶液中和法以及酯化脱酸法等。并对两种脱酸路线作简要比较,认为脱除石油酸分子的羧基路线中非临氢热解法较简单,投资少,除酸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除 羧基 烷氧基 中和法 脱酸 催化加氢 水溶液 石油酸 原油 碱水
下载PDF
减三线馏分油醇氨法脱酸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进会 《润滑油》 CAS 1999年第3期8-12,共5页
考察了醇氨法脱酸工艺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组成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脱酸和石油酸回收过程中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破乳剂,结果表明:使用本工艺得到的石油酸,其纯度达到83.7%,但是其纯酸值和粗酸值较低,还要对大分子量石... 考察了醇氨法脱酸工艺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组成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脱酸和石油酸回收过程中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破乳剂,结果表明:使用本工艺得到的石油酸,其纯度达到83.7%,但是其纯酸值和粗酸值较低,还要对大分子量石油酸的应用进行专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油 醇氨法 脱酸 石油酸 工艺 润滑油 原料
下载PDF
馏分油脱酸剂技术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晓东 安蓉 +2 位作者 于志鹏 崔盈贤 肖黄飞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44,共4页
介绍了馏分油脱酸剂技术在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Ⅳ套常减压蒸馏装置应用的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馏分油;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生产的柴油和闪光油产品的酸度约小于5 mgKOH/100mL;脱酸助剂可完全回用;碱渣排... 介绍了馏分油脱酸剂技术在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Ⅳ套常减压蒸馏装置应用的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馏分油;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生产的柴油和闪光油产品的酸度约小于5 mgKOH/100mL;脱酸助剂可完全回用;碱渣排放量大大降低;制备的石油酸样品可达到石油酸一级品65号酸的质量标准(SH/T053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油脱酸剂技术 常减压蒸馏装置 石油酸 质量控制 原料油 工艺流程 油气加工
下载PDF
稠油催化改质降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晓东 邓刘扬 +2 位作者 李晶晶 魏宇涛 陈晓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9-702,720,共5页
制备了4种油溶性过渡金属石油酸盐催化剂,进行了室内稠油催化改质降黏实验,评选出了最优催化剂及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石油酸铁质量分数为0.12%、改质温度365℃、改质时间40 min的条件下,可使鲁克沁稠油黏度从17 460降至125 mPa&... 制备了4种油溶性过渡金属石油酸盐催化剂,进行了室内稠油催化改质降黏实验,评选出了最优催化剂及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石油酸铁质量分数为0.12%、改质温度365℃、改质时间40 min的条件下,可使鲁克沁稠油黏度从17 460降至125 mPa·s,降黏率达99.28%。改质稠油饱和分增加了17.61%,胶质减少了18.55%,350、500℃以下馏分分别增加了9.82%、29.45%。改质油轻组分的增加便于稠油降黏和管输,降低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石油酸 溶性催化剂 催化改质 降黏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下载PDF
原油中的石油酸组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媛媛 蒋启贵 +2 位作者 宋晓莹 钱门辉 刘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5-691,共7页
通过分析原油酸性组分衍生化样品,初次尝试了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GC×GC-TOFMS)鉴定原油有机酸性化合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的原油中含有脂肪酸和环烷酸2类酸性化合物,其中脂肪酸类化合物主要由正构一元脂肪... 通过分析原油酸性组分衍生化样品,初次尝试了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GC×GC-TOFMS)鉴定原油有机酸性化合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的原油中含有脂肪酸和环烷酸2类酸性化合物,其中脂肪酸类化合物主要由正构一元脂肪酸、类异戊二烯酸、2-乙基链烷酸和正构二元脂肪酸构成;环烷酸类化合物主要由单环长链脂肪酸、1,4-二甲氧基蒽、脱氢松香酸和甾烷酸等化合物构成。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为石油酸组分的精细地球化学剖析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石油酸 脂肪酸 环烷酸
下载PDF
风城稠油中石油酸组成结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敬一 何萧 +1 位作者 蔡海军 徐心茹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由氢氧化钾-乙醇水溶液分离风城稠油中的石油酸,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电喷雾质谱(ESI-MS)、紫外光谱(UV-Vis)和荧光色谱等方法分析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风城稠油所含石油酸主要是一元羧酸二聚体,平均相对分... 由氢氧化钾-乙醇水溶液分离风城稠油中的石油酸,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电喷雾质谱(ESI-MS)、紫外光谱(UV-Vis)和荧光色谱等方法分析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风城稠油所含石油酸主要是一元羧酸二聚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65,平均分子式为C43.51H78.47O3.78,氢碳原子比为1.80;各类酸分布范围较广,其中,环烷酸含量最高,占79.84%,脂肪酸次之,占20.16%;环烷酸中一环环烷酸、二环环烷酸、三环环烷酸、四环环烷酸/芳环羧酸、五环环烷酸/芳环并一环羧酸和六环环烷酸/芳环并二环羧酸的含量相当,均在11.00%~18.88%之间。此外,还检测到微量3~4环的芳香结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酸 环烷酸 红外光谱 电喷雾质谱 核磁共振 稠油
下载PDF
石油酸的腐蚀动力学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子锋 田松柏 +1 位作者 张雷 王子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6-829,共4页
采用铁粉腐蚀法研究了石油酸的腐蚀特性,分析了柴油馏分石油酸腐蚀反应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酸值相同时,柴油馏分中的石油酸腐蚀性比减四线馏分强,石油酸腐蚀高峰的温度与石油酸的平均沸点和分解温度有关。确定了石油酸动态腐蚀的表... 采用铁粉腐蚀法研究了石油酸的腐蚀特性,分析了柴油馏分石油酸腐蚀反应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酸值相同时,柴油馏分中的石油酸腐蚀性比减四线馏分强,石油酸腐蚀高峰的温度与石油酸的平均沸点和分解温度有关。确定了石油酸动态腐蚀的表观总反应级数为2级,并求出反应活化能为55.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酸 环烷酸 腐蚀 腐蚀动力学
下载PDF
石油酸含量对稠油流体性质影响实验
18
作者 李步林 张胜飞 +3 位作者 王强 苟燕 沈德煌 王红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石油酸是稠油体系中的强极性组分,为研究石油酸对稠油流体类型、黏度及乳化特征的影响,以新疆风城油田SAGD井组超稠油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能质谱仪分析石油酸分子结构特征。通过实验研究石油酸含量对稠油黏温特性及剪切流变性的影响规... 石油酸是稠油体系中的强极性组分,为研究石油酸对稠油流体类型、黏度及乳化特征的影响,以新疆风城油田SAGD井组超稠油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能质谱仪分析石油酸分子结构特征。通过实验研究石油酸含量对稠油黏温特性及剪切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分析含水率在不同石油酸含量条件下对稠油表观黏度的影响特征以及其相应的油水乳化特性。研究表明:超稠油样品酸值(以KOH计)为5.46 mg/g,样品中石油酸含量约为1.71%,以2~3环一元酸为主,碳数主要分布在15~35;稠油黏度随石油酸含量增加而降低;石油酸含量从0增至50%时,样品从牛顿流体转为非牛顿流体的拐点温度从120℃降至100℃;含水率升高时表观黏度先增加后降低,当石油酸含量从0增至50%时,反相点的含水率由30%~40%降至20%~30%,且不同含水率下的黏度均有大幅下降。该研究揭示了中国西部超稠油石油酸分子结构特征和石油酸含量对稠油流体性质的影响规律,可为降低稠油乳化、腐蚀程度,以及稠油资源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石油酸 黏温关系 流变性 乳化 风城油田
下载PDF
三种非质子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孟龙 范维玉 南国枝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6期45-48,共4页
用实验考察了氧化亚锡、钛酸四丁酯和六水合三氯化铁等 3种非质子酸催化剂在石油酸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在 180~ 2 30℃下 ,石油酸与一元醇的摩尔比为 0 .5 ,氧化亚锡或钛酸四丁酯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 1%~ 2 % ,反应 3~ 4... 用实验考察了氧化亚锡、钛酸四丁酯和六水合三氯化铁等 3种非质子酸催化剂在石油酸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在 180~ 2 30℃下 ,石油酸与一元醇的摩尔比为 0 .5 ,氧化亚锡或钛酸四丁酯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 1%~ 2 % ,反应 3~ 4h后都可使石油酸的酯化率达 99%。在石油酸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 2 .2时 ,氧化亚锡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 2 % ,反应 4h可使二元醇羟基的酯化率达 99%。氧化亚锡可重复使用 ,且酯液的后处理工艺简单。在 12 0~ 140℃下 ,石油酸与一元醇的摩尔比为 0 .33~ 0 .40 ,六水合三氯化铁的用量占石油酸用量的 2 1% ,反应 4h可使石油酸的酯化率达到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酸 石油酸酯 催化剂 氧化亚锡 钛酸四丁酯 六水合三氯化铁
下载PDF
渣油中铁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杰明 徐茜 邢丹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2,共4页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渣油中不同形态铁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三氯化铁、环烷酸铁、2-乙基己酸铁、四苯基卟啉氯化铁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萃取方法的可行性及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纯水对三氯化铁的萃取率可达...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渣油中不同形态铁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三氯化铁、环烷酸铁、2-乙基己酸铁、四苯基卟啉氯化铁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萃取方法的可行性及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纯水对三氯化铁的萃取率可达到100%;采用稀酸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后,可将渣油中的铁分为酸提出铁、油中残留铁及其它铁,其中酸提出铁包含水溶性铁、绝大部分石油酸铁以及少量的卟啉铁类化合物;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对石油酸铁的萃取效果最好,对环烷酸铁和2-乙基己酸铁的萃取率分别为100.5%和93.2%;适宜的萃取时间为3h。采用所建方法分析实际渣油加氢原料和产物中铁的组成分布,发现其它铁在加氢后大部分消失了,说明这部分铁极易通过加氢反应脱除;而油中残留铁的脱除率远低于总铁脱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酸 卟啉 渣油 ICPO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