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明清时期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7,共5页
从明代嘉靖到清代中叶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繁盛期,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传播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民间书坊,并成为小说的重要传播者。传播模式由人际传播的讲说转为以印刷物为主的大众传播,传播的途径从借阅、传抄逐渐... 从明代嘉靖到清代中叶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繁盛期,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传播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民间书坊,并成为小说的重要传播者。传播模式由人际传播的讲说转为以印刷物为主的大众传播,传播的途径从借阅、传抄逐渐转为商品流通,各种形式的版本层现迭出。传播接受者由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群组成,尤其是出现了一批特殊的接受者即评点家,促进了小说的广泛传播。从传播效果来看,既有文学的传播接受如创作续书、改编戏曲等,也有应用的接受和海外的传播。统治者虽不断下令对小说加以禁毁,但无法阻止住小说传播的强劲势头。所有这一切,都使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小说 传播
下载PDF
明清时期徽州的民间禁赌 被引量:11
2
作者 卞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51-455,共5页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赌博活动极为猖獗 ,形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 ,引起徽州地方官府和民间社会的强烈关注。徽州地方官府、民间基层组织和宗族 ,对国家禁赌法令进行了有效的贯彻。
关键词 徽州 明代 清代 民间禁赌活动 赌博 法律 族规 家法
下载PDF
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亚国际通语——汉语之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辉 李无未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4-58,共5页
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明清时期1368—1912年),汉语作为东亚通语,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被广泛应用。各国通事、使者、文人交流应用汉语的具体情况,被记录在《燕行录》(韩国)、《朝鲜王实录》(韩国)、《皇越诗选》(越南)等东... 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明清时期1368—1912年),汉语作为东亚通语,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被广泛应用。各国通事、使者、文人交流应用汉语的具体情况,被记录在《燕行录》(韩国)、《朝鲜王实录》(韩国)、《皇越诗选》(越南)等东亚汉语文献之中,主要应用形式是口语、笔语、唱和、书信和国书等。这些记载说明汉语作为东亚区域国际通语地位已经确立。这是汉语国际化的重要体现,是汉语可以作为国际通用语应用的重要历史证明,为将汉语发展成为世界国际通用语提供历史借鉴,对当前的汉语国际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及应用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东亚 通语 汉语
下载PDF
从明清家训家规看儒家伦理的日常生活指向 被引量:3
4
作者 钱国旗 刘坤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4-73,共10页
明清时期的家训家规通过“孝”的规约化和强制性,以及积极的家族主义、务实的治生之道、贵生养生与明哲保身、约束与禁戒、善恶与因果报应等内容,把精英化的道德理想转化为大众化的实践伦理,从而在家族层面建构了适应世俗社会的道德规... 明清时期的家训家规通过“孝”的规约化和强制性,以及积极的家族主义、务实的治生之道、贵生养生与明哲保身、约束与禁戒、善恶与因果报应等内容,把精英化的道德理想转化为大众化的实践伦理,从而在家族层面建构了适应世俗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通过家族的繁衍生息实现文化的薪火相传。明清家训家规所反映的儒学世俗化、生活化转向,是对精英儒学的调整与纠偏,是把精英化的道德理想转化为大众化的实践伦理的一种有益调适,由此推动了儒家伦理从官样教义进入民间生活,实现了儒家“化民成俗”的教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家规 儒家伦理 日常生活 明清时期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文人曲词对南北曲曲牌定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许莉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4,共5页
随着戏曲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自明代开始出现了一股文人填词制曲的热潮。这虽然促成了戏曲文学的极度繁荣,但同时也产生了另一后果加速了曲牌定腔的消解。其过程为文人曲词中存在着大量的出律现象,这导致歌场上普遍使用“依字声行腔”... 随着戏曲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自明代开始出现了一股文人填词制曲的热潮。这虽然促成了戏曲文学的极度繁荣,但同时也产生了另一后果加速了曲牌定腔的消解。其过程为文人曲词中存在着大量的出律现象,这导致歌场上普遍使用“依字声行腔”的方式,如此才方便将曲作原词搬上舞台,并避免歌者“拗嗓”。而“依字声行腔”方式的普遍使用,其后果是导致古曲牌定腔逐渐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文人曲词 南北曲 曲牌定腔
下载PDF
明清之际天主教在海南的传播、发展及兴衰 被引量:1
6
作者 汤开建 袁国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9-55,共7页
系统介绍了明清之际海南天主教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揭示了该时期海南天主教的兴衰原因。
关键词 传教士 海南 天主教 明代 清代 传播 发展 杨先光教案
下载PDF
明清时期湖北水利堤防管理制度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邓静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6期83-85,共3页
明清时期,随着堤防的增加,堤防的重要性明显提高,有关修防的规章制度逐渐建立起来。拟就明清时期堤防管理制度中修防制度、修防经费的来源以及官督民修与绅衿作用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析。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湖北 堤防制度
下载PDF
明清时期云南书院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敖娟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2期62-67,共6页
明清时期,云南的经济、文化发展为书院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书院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教育 场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并研究云南书院.本文拟从中国知网收录的17篇期刊 和3篇硕士论文进行研究综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云南书... 明清时期,云南的经济、文化发展为书院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书院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教育 场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并研究云南书院.本文拟从中国知网收录的17篇期刊 和3篇硕士论文进行研究综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云南书院的数量、地域分布、历史沿革,以及对云 南典型书院的个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云南书院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万荣笑话浅议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娟 《太原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65-68,共4页
万荣笑话是成长于黄土高原上的一支幽默之花,它大约产生于明清时期,由"谢村挣"演化而成,具有创作群体广泛、大巧若拙、藏智显愚、违反逻辑、与时俱进、寓教于笑等特点,集中表现了万荣人争强好胜、幽默诙谐的民风。万荣笑话同... 万荣笑话是成长于黄土高原上的一支幽默之花,它大约产生于明清时期,由"谢村挣"演化而成,具有创作群体广泛、大巧若拙、藏智显愚、违反逻辑、与时俱进、寓教于笑等特点,集中表现了万荣人争强好胜、幽默诙谐的民风。万荣笑话同时也是万荣人智慧的结晶和万荣社会发展的民间史书,是万荣精神的抽象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荣笑话 万荣挣 谢村 明清时期 藏智显愚 违反逻辑
下载PDF
明清时期萧绍平原水利事业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权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96-102,共7页
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环境逐步由运河河网水系向三江水系转变,在此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人口的增长以及地方官员的支持等方面的原因,萧绍平原的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海塘以及闸、坝、堰、堤等... 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环境逐步由运河河网水系向三江水系转变,在此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人口的增长以及地方官员的支持等方面的原因,萧绍平原的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发展,海塘以及闸、坝、堰、堤等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是这一时期萧绍平原水利工程修建的重点,在修建过程中呈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明清时期萧绍平原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萧绍平原 水利工程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安徽淮河流域蚕丝业的推广与变迁
11
作者 张崇旺 《中国发展》 CSSCI 2010年第6期28-33,共6页
该文对明清时期安徽淮域蚕丝业的变迁、官府对蚕丝业的推广及其效果、发展的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振兴皖北经济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和启示。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安徽 淮河流域 蚕丝业 农业推广
下载PDF
明清时期海州地区基层教育机构述略
12
作者 陈婧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80-82,共3页
明清时期,教育事业显著发展,在朝廷的重视之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明清时期海州地区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不但建置了州县官学,也出现了包括书院、社学、义学在内的诸多基层教育机构,为普及教育、培养人才、... 明清时期,教育事业显著发展,在朝廷的重视之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明清时期海州地区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不但建置了州县官学,也出现了包括书院、社学、义学在内的诸多基层教育机构,为普及教育、培养人才、推动社会教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海州 基层教育
下载PDF
族谱所见明清时期中菲贸易的月港海商
13
作者 苏惠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明代隆庆初年,官府废除明初以来的海禁政策,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禁,月港成为明中叶之后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港口,逐渐享有"天子南库"的盛誉。1571年,西班牙人占领菲律宾,开始了从吕宋到美洲阿卡普尔科港的大帆船贸易,并与月... 明代隆庆初年,官府废除明初以来的海禁政策,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禁,月港成为明中叶之后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港口,逐渐享有"天子南库"的盛誉。1571年,西班牙人占领菲律宾,开始了从吕宋到美洲阿卡普尔科港的大帆船贸易,并与月港海商发生了联系。从散落在民间的族谱资料入手,关注中菲贸易中的普通海商及其背后家族,探讨他们与吕宋的贸易往来。明末清前期,月港出洋人数在族谱中留下的印记远远超过之前,这一现象是当时闽南海洋社会老百姓生计模式的新转向,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族谱 月港 海商 中菲贸易
下载PDF
传统坐墩的发展演变与文化内涵
14
作者 徐萍 杨琳 《林业和草原机械》 2021年第3期54-56,共3页
中国传统的起居方式经历了从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转变,中国传统家具作为人们起居方式的载体,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历史各个时期都呈现新的特点和演变。坐墩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家具发展演变的... 中国传统的起居方式经历了从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转变,中国传统家具作为人们起居方式的载体,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历史各个时期都呈现新的特点和演变。坐墩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家具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以坐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坐墩的发展演变过程,厘清其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墩 明清 绣墩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的商业伦理体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郝继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21,共5页
中国古代的商业伦理体系,形成于商业经济繁荣的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商业伦理,以儒家思想中的"义"与"和"为核心理念,提出了道德规范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从而形成完善的商业伦理体系。
关键词 明清时期商人 商业伦理 儒家思想
下载PDF
明清晋商对俄茶叶贸易行为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璐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将整个中国版图纳入视野之内时,积极从事外向型经营,不失时机地开展对外交往。本文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出发,运用相互需求理论和H—O理论,分析了1840年之前的明清晋商茶帮对俄国的茶叶贸易行为,...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将整个中国版图纳入视野之内时,积极从事外向型经营,不失时机地开展对外交往。本文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出发,运用相互需求理论和H—O理论,分析了1840年之前的明清晋商茶帮对俄国的茶叶贸易行为,认为在没有外力干扰(如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两国的茶叶贸易遵循的是相互需求理论和资源禀赋论,从而揭示了明清晋商对俄茶叶贸易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晋商 需求 供给 资源禀赋
下载PDF
论明清之际的时事剧
17
作者 董云龙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4-46,共3页
时事剧是以现时的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的戏剧作品,它具有时效性、轰动性、真实性等艺术特点,是明清之际动荡社会的特殊产物。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时事剧 时效性 轰动性 真实性
下载PDF
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诗性精神与文化寄托 被引量:2
18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162,共6页
生活于明清交替、政治动荡之际的岭南人屈大均穷二十年精力于晚年完成的《广东新语》,不仅是一部关于广东文化风俗名物的空前、全面、详实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而且表现出浓重的诗性精神和文化寄托。诗性精神使该书获得了鲜明的个性色彩,... 生活于明清交替、政治动荡之际的岭南人屈大均穷二十年精力于晚年完成的《广东新语》,不仅是一部关于广东文化风俗名物的空前、全面、详实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而且表现出浓重的诗性精神和文化寄托。诗性精神使该书获得了鲜明的个性色彩,成为作者个人心灵史的一部分;文化寄托则使该书获得了浓郁的世变感慨和时代印记。二者的互补与融通、相生与辉映,共同造就了《广东新语》独特的人文意蕴和学术价值,从而使之获得了不可替代的文化史价值,成为岭南历代史志著作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广东新语》 诗性精神 文化寄托 明清之际
下载PDF
存亡之隙:明清之际的王时敏家族
19
作者 耿晶 《艺术探索》 2013年第5期16-24,4,共9页
明亡以后,在世家右族大量倾颓的社会现实之中,王时敏为承续祖、父所传家业,延续太原王氏的家族荣耀不遗余力,最终书写了家族历史的一段辉煌。把王时敏家族置于"明清之际"这一历史情境之中加以考察,一方面可使我们了解王时敏... 明亡以后,在世家右族大量倾颓的社会现实之中,王时敏为承续祖、父所传家业,延续太原王氏的家族荣耀不遗余力,最终书写了家族历史的一段辉煌。把王时敏家族置于"明清之际"这一历史情境之中加以考察,一方面可使我们了解王时敏及其家族在易代之际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由此角度切入审视王时敏与历史环境、家族命运之间的互动关系,可更有效地深入到艺术史的细节与肌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时敏 家族 明清之际 艺术史
下载PDF
李渔戏曲叙事中的“消愁”观念与明末清初的江南城市文化
20
作者 黄春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5-109,共5页
在李渔的观念中,"传奇原为消愁设",戏曲的主要功用是娱乐消愁。李渔的戏曲创作宗旨就是博人一笑,替人消愁。这一观念反映出中国古典载道文艺向娱乐文艺的蜕变,这种蜕变是明末清初江南城市社会文艺活动的一个特点,显现了江南... 在李渔的观念中,"传奇原为消愁设",戏曲的主要功用是娱乐消愁。李渔的戏曲创作宗旨就是博人一笑,替人消愁。这一观念反映出中国古典载道文艺向娱乐文艺的蜕变,这种蜕变是明末清初江南城市社会文艺活动的一个特点,显现了江南城市文化的一种时代特征。同时,李渔的诙谐又是明末清初江南城市这一特殊时空里的一种生存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戏曲叙事 消愁 明末清初 江南城市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