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传统尚民爱民观念的弘扬与超越 被引量:7
1
作者 江畅 朱韬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2,共8页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时代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根基和底蕴,是对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以民为天、仁民爱物...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时代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根基和底蕴,是对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以民为天、仁民爱物、得民心者得天下等尚民爱民观念的传承,更是对其超越和创新。它将传统尚民爱民观念系统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体系,对传统文化的尚民爱民观念的内涵实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确立了检验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是否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标准,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弘扬以民为天观念,坚持人民至上;弘扬民惟邦本观念,紧紧依靠人民;弘扬仁民爱物观念,不断造福人民;弘扬得民心得天下观念,牢牢植根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尚民爱民 人民立场 人民至上 群众史观
原文传递
人民至上与实干为要:百年大党永恒的价值理念与奋斗本色的双向互嵌 被引量:6
2
作者 叶本乾 方素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年光辉历程,是不断追求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和推进实干为要的奋斗本色双向互嵌的伟大历程。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实干为要是中国共产党始终...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年光辉历程,是不断追求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和推进实干为要的奋斗本色双向互嵌的伟大历程。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实干为要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本色,是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生动写照和品质凝练。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有效机制联结,基于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通过理论武装与学习机制、推进工作运行机制、干部担当作为机制、共商共治共享机制,把依靠人民和服务人民有机结合,以实现全体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人以实干为要为行动准则,坚持调查研究,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推进和保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落到实处,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至上的时代内涵,赢得了人民的忠心拥护和爱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至上 实干为要 机制联结 双向互嵌
下载PDF
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演化——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为参照
3
作者 吕耀龙 石钛文 《前沿》 2024年第4期24-35,共12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以人为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将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融合。分析历次党代会报告及相关文献可以得出,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以依...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以人为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将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融合。分析历次党代会报告及相关文献可以得出,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以依靠人民夺取和巩固政权、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独立为主要内涵;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以依靠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富足为主要内涵;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坚持“人民至上”的国家治理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为主要内涵。这一内涵演化过程体现出历史实践性和以更高维度的自由为导向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党代会 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邓小平的人民主体价值观及其当代价值
4
作者 焦晓云 冯美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1期38-42,共5页
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它集中表现为维护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价值驱动和践行群众路线的价值动力。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它集中表现为维护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价值驱动和践行群众路线的价值动力。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彰显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价值引领的人民性、问题导向的实践性等特征,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强化宗旨意识、站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密切联系群众、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人民主体价值观 人民至上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现代化的政策发展特征与实践进路
5
作者 何祖星 舒宗礼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2,共7页
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现代化政策表现为坚持人民至上,全人群共享的包容性体育政策不断巩固;坚持问题导向,全生命周期覆盖的支持性体育政策不断优化;坚持系统观念,全要素发展的综合性体育政... 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体育现代化政策表现为坚持人民至上,全人群共享的包容性体育政策不断巩固;坚持问题导向,全生命周期覆盖的支持性体育政策不断优化;坚持系统观念,全要素发展的综合性体育政策不断完善;坚持融合发展,全社会参与的融合性体育政策不断突破;坚持项目带动,全链条落实的体育政策质效不断提升等发展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高质量发展助推体育现代化建设,应以构建现代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重要基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以提升政府体育治理能力为重要保障,深入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以发展体育新质生产力为重要增长极,加快体育改革步伐,实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政策 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现代化 人民至上 体育强国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百年嬗变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唐献玲 曹洪军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6期20-27,共8页
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兴旺发达的政治优势,贯穿在建党百年来的全部实践之中。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人民至上的实践逻辑表现为具体工作方式上升为根本工作方法、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上升为长期执政的强大武器、中国共产党的生... 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兴旺发达的政治优势,贯穿在建党百年来的全部实践之中。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人民至上的实践逻辑表现为具体工作方式上升为根本工作方法、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上升为长期执政的强大武器、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上升为人民的幸福感等嬗变脉络;人民至上的理论内核经过了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主体论,以人民赞成、高兴、满意为工作准则的标准论,始终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利益论,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民本位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至上论等五阶段的时代发展;新时代必须通过传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优良传统,坚持知行合一厚植真挚的人民情怀,全力提高做好人民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建设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保障人民至上的制度安排等来坚持人民至上,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人民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至上 百年嬗变 时代发展 基本经验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旭 侯爱萍 《焦作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7-11,共5页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从理论维度上看,这一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传承,是对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从价值维度上看,这一理念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从理论维度上看,这一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传承,是对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从价值维度上看,这一理念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推剂。从实践维度上看,这一理念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至上 理论维度 价值维度 实践维度
下载PDF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的伦理精神——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作 被引量:1
8
作者 许银英 贺汉魂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
发展理念的实质是发展精神,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的内在伦理精神。人民至上的伦理精神把"人是目的"的道德法则落实为人民幸福至上的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从毛泽东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提出实... 发展理念的实质是发展精神,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的内在伦理精神。人民至上的伦理精神把"人是目的"的道德法则落实为人民幸福至上的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从毛泽东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表述虽有差异,不变的初心是人民至上的伦理精神。人民至上同时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的一以贯之之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均是科学的发展观,人民至上是二者一脉相承的共同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 伦理精神
下载PDF
理解人民至上观的四重向度
9
作者 李根寿 刘进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0-50,共11页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是贯穿党百年政治实践的价值关怀。党从争取人民解放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再到全面从严治党,生动演绎了人民至上观的党史逻辑。人民至上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创新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是贯穿党百年政治实践的价值关怀。党从争取人民解放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再到全面从严治党,生动演绎了人民至上观的党史逻辑。人民至上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创新发展,超越了以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等一切旧式人民理论的思维桎梏,在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民江山论”“人民情怀论”“人民利益论”与“人民中心论”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至上观的时代要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至上观 习近平 人类文明新形态 向度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法理解读 被引量:47
10
作者 胡玉鸿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1,共15页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核心要义之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法治基础、法律目的、法律效果的深刻认识,是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的思想指引。于法理而言,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以人民至上为原则,确立人...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核心要义之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法治基础、法律目的、法律效果的深刻认识,是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的思想指引。于法理而言,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以人民至上为原则,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为此,要通过选举制度保证人民有权决定国家工作人员的选任;保障人民能够持续参与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使人民拥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是否依法履职的权利。其次,以人民福祉为宗旨,维护人民的合法权利。要将事关人民生活的事项纳入法治调整的轨道,以法治的刚性来推进民生事业;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为民生夯实法治的根基;倡导底线思维,通过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实行兜底保护。再者,以人民关切为导向,回应人民的利益期待。要确立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确保人民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的同等机会;将人民的利益期待作为制定法律的根本动力,确保法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在法律实施中回应人民的利益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至上 人民福祉 人民关切 人民性
下载PDF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在价值与逻辑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红军 邸淑珍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8-13,共6页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蕴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执政为民的价值信守、民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实践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在其内在逻辑...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蕴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执政为民的价值信守、民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实践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在其内在逻辑上,人民至上是基本立场,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基本遵循,执政为民和民生为本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基础,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目标和归宿。"四位一体"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严密的逻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至上 执政为民 民生为本 人民利益
下载PDF
人民至上的国家治理观初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俊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2,共11页
习近平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其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是对我国国家治... 习近平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其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对补齐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短板、推进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伟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为抗击疫情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和基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民至上 国家治理观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下载PDF
论党章的基本规范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小婉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91,共12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处理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关系。党章是开展依规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规范。通过党章基本规范提炼总结党章的核心价值,是形成具有内在统一秩序的党内法规体系的前提与基础。虽然... 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处理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关系。党章是开展依规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规范。通过党章基本规范提炼总结党章的核心价值,是形成具有内在统一秩序的党内法规体系的前提与基础。虽然建党百年来党章的文本和结构已发生重大变迁,但其中居于基础地位,并被历史验证、洗礼、沉淀后而形成的规范性命题应作为党章基本规范,类似框架在公法中已经形成,可以作为借鉴。党章中“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少数服从多数”“服从党中央领导”“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等条款始终作为党章的基本规范,发挥了宣示党的性质、构建党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基本框架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共产主义原则、党的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三大原则共同指向“人民至上”精神,应作为党章的核心价值。党章“人民至上”价值与宪法“人民主权原则”统一,构成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在价值层面相统一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规治党 基本规范 人民至上 党的领导 民主集中制
原文传递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的理论蕴涵、成就递嬗与实践要求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星海 邓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2-284,共13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在实践基础上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前进的战略任务。就理论蕴涵而言,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以及广泛传播,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在实践基础上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前进的战略任务。就理论蕴涵而言,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以及广泛传播,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催生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开辟新境界奠定重要基础;坚持党的领导,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了坚强、稳定、可靠的力量,以及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开辟新境界提供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标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节点与显著成就,与开辟新境界有着密切关联;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具有中国特色,指明了开辟新境界的发展趋势。就成就递嬗而言,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引领、制度保障、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注重创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粹和精神实质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与此同时,党紧紧围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就实践要求而言,新征程需要我们聚焦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新任务,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根本出发点、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两个结合 伟大成就 人民至上
下载PDF
乡村文化振兴“三位一体”的路径建构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小华 汪正巧 《邢台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5-91,共7页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环。新发展阶段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卡点瓶颈,严重掣肘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要振兴,文化必先行。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新时代应着力构建物质文化奠基、精神文化铸...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环。新发展阶段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卡点瓶颈,严重掣肘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要振兴,文化必先行。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新时代应着力构建物质文化奠基、精神文化铸魂、制度文化固本“三位一体”乡村文化振兴之路径,以期全面振兴乡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 “三位一体”
下载PDF
人民至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遵循 被引量:4
16
作者 吉志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41-47,共7页
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制度规定。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根本生态利益和美好生活需要的最普惠民生福祉,人民性是其内在政治立场规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遵循。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建设生态文明... 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制度规定。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根本生态利益和美好生活需要的最普惠民生福祉,人民性是其内在政治立场规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遵循。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建设依靠人民、建设成效由人民评判、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如此,才能真正让人民过上生态良好的幸福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新时代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价值遵循
下载PDF
“枫桥经验”的价值冲突、选择与再厘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少平 李锡青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93-102,共10页
"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标杆与典范,在进行推广和运用的实践过程中要力求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与选择,如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安全与秩序、安全与效率等。当多重价值之间... "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标杆与典范,在进行推广和运用的实践过程中要力求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与选择,如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安全与秩序、安全与效率等。当多重价值之间存在冲突时,实践者本身就已作出某种考量和选择。"枫桥经验"的选择体现了自由优于秩序、公平优于效率、安全优于秩序、安全优于效率。为了使"枫桥经验"在新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应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厘定与整合。新时期"枫桥经验"的时代价值应体现为人民至上、实事求是、公平正义、效率补充和数字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安全 自由 秩序 公平 效率 人民至上 实事求是 数字正义
下载PDF
主体性·发展性·价值性:论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人民至上的三重维度
18
作者 刘艳玲 虞满华 张朝龙 《邢台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9-84,91,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而生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意蕴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内含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立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而生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意蕴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内含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立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的内涵不断深化,具有为中国人民探索幸福之路、为人类社会探索发展之路以及为世界探索大同之路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至上 主体性维度 发展性维度 价值性维度
下载PDF
创建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人本范式 被引量:4
19
作者 麻宝斌 杜平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3-99,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快速发展,但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理性人”理论假设和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影响,没有真正形成并彰显中国特色。公共管理旨在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公共管理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快速发展,但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理性人”理论假设和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影响,没有真正形成并彰显中国特色。公共管理旨在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公共管理实践的核心要素,是公共管理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穿公共管理研究的一条主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关键在于创建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人本范式,将“以人为本”贯彻到公共管理的理论假设与价值、管理主体与对象、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立足“现实的人”研究公共管理问题。这既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也能够为人类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研究 人本范式 人民至上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重要论述的理论意涵与实践要求 被引量:4
20
作者 汤素娥 柳礼泉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29-35,共7页
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论述,彰显出深刻的理论意涵、价值旨趣和实践品性。从核心要义看,民生福祉是为了全民、重在全面、持续增进的,其基本遵循是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其价值旨趣在于... 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论述,彰显出深刻的理论意涵、价值旨趣和实践品性。从核心要义看,民生福祉是为了全民、重在全面、持续增进的,其基本遵循是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其价值旨趣在于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助力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其实践要求是在根本立场上,坚持人民至上;在基本策略上,注重量力而行;在实现方式上,践行统筹发展;在保障机制上,完善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福祉 习近平 幸福生活 人民至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