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商民主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允熙 杨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1-156,共6页
中国对协商民主理解的实质,是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形成、民众参与要求日益高涨和多党合作逐步活跃的情况下,对如何整合群体利益、扩大政治参与、推进社会和谐而作出的一种政治选择。随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已逐渐... 中国对协商民主理解的实质,是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形成、民众参与要求日益高涨和多党合作逐步活跃的情况下,对如何整合群体利益、扩大政治参与、推进社会和谐而作出的一种政治选择。随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已逐渐显现出协商民主的某些特征和趋势。协商民主的发展需要制度上的建设相配合,要大力完善和丰富协商民主的形式,要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还要处理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同其他民主形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 政治协商
下载PDF
为人民谋幸福: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党责任 被引量:10
2
作者 钱再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10,共9页
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物,是现代民主政体的标志,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党政治的发展过程就是政党责任的生成和践行过程。政党的根基在社会,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宗旨是为人民谋幸福。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 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物,是现代民主政体的标志,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党政治的发展过程就是政党责任的生成和践行过程。政党的根基在社会,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宗旨是为人民谋幸福。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领导为民是通过统一战线凝聚为人民谋幸福政党责任的人心与力量,参政党合作为民是在多党合作中汇聚为人民谋幸福政党责任的共识与合力,为人民谋幸福是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领导参政党合作共同履行的政党责任。新型政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必须在政党协商中始终坚持协商为民,凸显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无疑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并且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接受民主党派的党际监督,还要在人民政协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中接受协商式监督。党际监督主要是为了促进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而更好地履行执政为民的政党责任,当好人民公仆,始终为人民谋幸福。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呼唤各国政党承担起政党责任,共同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正义性和国际秩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责任 人民民主 为人民谋幸福 新型政党制度 人民政协 国家治理 协商民主
下载PDF
新时期人民政协界别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被引量:7
3
作者 严兴文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20,共9页
新时期人民政协与"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的前四届相比较,无论在界别数量、构成成分还是在界别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以及加强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新时期人民政协与"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的前四届相比较,无论在界别数量、构成成分还是在界别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以及加强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原因使然。人民政协的不断发展、完善,对于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人民政协 界别 全国政协
原文传递
协商民主视野下的人民政协制度建设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罡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2,共5页
以协商民主理论为参照,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中已有制度的特点和应有制度之建设,从中可获得若干启发:即协商民主所追求的价值理念与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理念相契合;协商民主所期望的实践成果在人民政协制度建设中有具体体现;协... 以协商民主理论为参照,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中已有制度的特点和应有制度之建设,从中可获得若干启发:即协商民主所追求的价值理念与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理念相契合;协商民主所期望的实践成果在人民政协制度建设中有具体体现;协商民主所引发的广泛讨论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改革提供了民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人民政协职能拓展——基于四川“有事来协商”平台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凤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3,共7页
政协协商向基层拓展,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和探索。四川政协搭建了“有事来协商”平台,通过组织各种小微协商活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了政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政协职能拓展对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具有显... 政协协商向基层拓展,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和探索。四川政协搭建了“有事来协商”平台,通过组织各种小微协商活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了政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政协职能拓展对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和优势。政协协商向基层拓展,应厘清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边界,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推动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协协商 基层协商 四川“有事来协商”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人民政协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叶本乾 桂智鹏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81,126,共10页
基层治理共同体是基层治理主体通过合作参与方式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体。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与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的互嵌逻辑。... 基层治理共同体是基层治理主体通过合作参与方式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体。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与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的互嵌逻辑。通过拓展基层协商支点、培育主体协商能力、完善内化外联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路径发挥人民政协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独特作用,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要素有机融入基层治理共同体,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政协 基层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协商民主视域下推进人民政协界别协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罗维 孙翠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3-78,共6页
界别协商作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又一大创新,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界别性、专业性、协商性和平等性。同时,界别协商作为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的又一创新,在协商民主审视下,还存在协商主体参与意识、协商能力不足,协商客体公共利益性、平等性... 界别协商作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又一大创新,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界别性、专业性、协商性和平等性。同时,界别协商作为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的又一创新,在协商民主审视下,还存在协商主体参与意识、协商能力不足,协商客体公共利益性、平等性缺乏,协商过程开放性、公开性欠缺的问题。从原则、形式、难点等维度,探讨界别协商的推进思路,能够弥补上述不足,并能将界别协商打造成人民政协又一大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别协商 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
下载PDF
基于人民政协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特点与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振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基于人民政协的公民有序参与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从...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基于人民政协的公民有序参与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界别特色优势,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覆盖面;其次,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运作机制;再次,切实推进人民政协"三化"建设,强化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最后,积极培育民主协商文化氛围,增加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深层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特点 路径
下载PDF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实践成就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文丰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80-86,共7页
我国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和加强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工作能力、形成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运作方式、推进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系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尚需改进的地方。为此,提出新阶段推进人民政... 我国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和加强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工作能力、形成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运作方式、推进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系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尚需改进的地方。为此,提出新阶段推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路径是:重视与加强党的领导,营造浓厚的协商氛围,继续创新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注重民主监督工作协商成果的实效性,建立健全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制度的保障、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协商 人民政协 民主监督
下载PDF
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法治化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永红 沈书炯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7-124,共8页
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可激活宪政体制内的协商民主资源。在现行宪制框架内进行法治整合,将政治协商制度与相关政治制度有机衔接,是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必然之路。但是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与制度衔... 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可激活宪政体制内的协商民主资源。在现行宪制框架内进行法治整合,将政治协商制度与相关政治制度有机衔接,是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必然之路。但是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与制度衔接不畅、基层组织不健全和纵向系统不完善、代表性偏低与实效性不足、协商内容不确定与协商程序不规范等法治障碍。应当明确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法律地位,加强多种制度之间的衔接,并且健全基层政协组织机构,优化政协委员的代表机制以及规范政协参与的程序性机制,以期在人民政协的体制框架内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基层协商民主 法治化
下载PDF
选举式民主、协商式民主与人民政协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爱军 杨晓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0-23,共4页
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选举式民主与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的协商式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色。选举式民主与协商式民主这两种民主形式的结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选举式民主与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的协商式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色。选举式民主与协商式民主这两种民主形式的结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协商政治发展的主体,是选举式民主的重要补充,是协商式民主的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选举式民主 协商式民主
下载PDF
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新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丹丹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65-469,共5页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人...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思想内涵不断深化,职能定位更加精准,议政格局日益完善,对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政治协商 社会主义民主 协商民主 习近平 新时代
下载PDF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约束与对策——以人民政协为平台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蒙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46-152,共7页
目前,人民政协已成为在现有政治体制下新阶层实现其政治参与目的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但存在一系列约束性因素:法律对人民政协的功能定位与其实际作用不相符、政协自身建设滞后、其提供的政治资源相对稀缺等,均会激发阶层利益与现存问题的... 目前,人民政协已成为在现有政治体制下新阶层实现其政治参与目的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但存在一系列约束性因素:法律对人民政协的功能定位与其实际作用不相符、政协自身建设滞后、其提供的政治资源相对稀缺等,均会激发阶层利益与现存问题的矛盾。新阶层通过人民政协进行政治参与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因而需要在完善人民政协功能定位、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化解阶层利益矛盾等方面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阶层 人民政协 政治参与 约束性条件
下载PDF
毛泽东对确立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的历史性贡献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连稳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76,共8页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其长期存在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从其筹备到成立后的几年,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职能作用、与人大和政府的关系等根本问题得到解决,并被纳入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的保障之中,加上一系列具体工作制度出台...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其长期存在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从其筹备到成立后的几年,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职能作用、与人大和政府的关系等根本问题得到解决,并被纳入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的保障之中,加上一系列具体工作制度出台,人民政协制度得以正式确立并进一步完善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政协制度 贡献
原文传递
努力扩大政协影响力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国强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8-70,共3页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命题,明确了人民政协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渠道作用,必然要求进一步扩大人民政协的影响力。根据人民政协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市...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命题,明确了人民政协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渠道作用,必然要求进一步扩大人民政协的影响力。根据人民政协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市州以下政协组织的情况,扩大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必须着力解决好一些政协组织不敢发声、不善发声、不能发声、不会发声的问题。当前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从加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高度,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和实质,去掉各种思想杂念,发扬民主,勇于发声,发出好声,为民发声,扩大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协商民主 政协组织 多党合作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背景下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研究
16
作者 张力一翔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7-11,共5页
凝聚共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关联。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形式、民主主体等内容,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背景下人民政协凝聚共... 凝聚共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关联。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形式、民主主体等内容,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背景下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运行机理,有利于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助力全过程人民民主。但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阈看,人民政协存在对凝聚共识工作认识不系统、凝聚共识常态化机制相对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完善政协制度体系和推动履职提质增效等举措,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背景下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路径,使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进一步完善,更好地助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政协 凝聚共识 协商民主
下载PDF
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逻辑
17
作者 秦勃 《长沙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6,12,共7页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都是我国民主政治形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蕴涵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三个逻辑维度解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展现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生机活力以及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都是我国民主政治形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蕴涵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三个逻辑维度解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展现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生机活力以及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践中的发展。新时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继续发挥重大作用,就必须重视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的有机结合,把协商民主贯穿其履行职能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全过程人民民主 协商民主 民主政治
下载PDF
人民政协在落实新型政党制度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祝平 郑晓丽 《行政与法》 2019年第4期30-38,共9页
人民政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型政党制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项伟大政治创造,七十年的伟大实践,在其确立、完善和发展过程中,人民政协始终与其同频共振、互相契合。新时代,落实我国新型政党制度,需... 人民政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型政党制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项伟大政治创造,七十年的伟大实践,在其确立、完善和发展过程中,人民政协始终与其同频共振、互相契合。新时代,落实我国新型政党制度,需要更好地把握人民政协的属性定位,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治理重要平台、多党合作重要机构的独特作用,在加强政治引领、推进政治聚合、夯实政治保障等方面彰显优势,不断激发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增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制度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新型政党制度 政治引领
下载PDF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优化构图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红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40,共9页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必须对其进行优化构图。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予以优化构图,既要厘清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又要把握其主要功能和明显特色,同时还要在认识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探寻...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必须对其进行优化构图。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予以优化构图,既要厘清政协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又要把握其主要功能和明显特色,同时还要在认识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探寻其提升之道。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进程中,对政协协商民主进行优化构图,不仅可以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思路,也能够为其他形式的协商民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协商民主 优化构图
下载PDF
协商民主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兆文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1-44,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协商民主在西方异军突起,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近年来,随着协商民主理论文献资料的大量翻译和出版,在我国学术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充分汲取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基本精神,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党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协商民主在西方异军突起,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近年来,随着协商民主理论文献资料的大量翻译和出版,在我国学术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充分汲取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基本精神,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的完善和发展,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水平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就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政治功能提出了五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 政治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