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瘟疫与民众心态 被引量:32
1
作者 胡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3-78,共6页
在清末 ,民众面对瘟疫的心态首先是恐惧 ,由恐惧而导致迷信 ,还表现为对现代防疫手段的排拒。在中外杂居地居民的心态则更加复杂 ,但随着防疫的深化和瘟疫的成功扑灭 ,民众的心态迅速发生变异 ,这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及中外文化交流等... 在清末 ,民众面对瘟疫的心态首先是恐惧 ,由恐惧而导致迷信 ,还表现为对现代防疫手段的排拒。在中外杂居地居民的心态则更加复杂 ,但随着防疫的深化和瘟疫的成功扑灭 ,民众的心态迅速发生变异 ,这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因素有联系 ,器物和制度层面的转型 ,为公共卫生观念的确立作了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 民众心态 公共卫生观念 社会转型
下载PDF
中国水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调查分析——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个案 被引量:31
2
作者 顾晓艳 张东秀 +1 位作者 黄胜 王亚琼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7-80,共4页
对中国水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水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已在逐渐淡化,传统体育文化也有逐步消退的趋势。部分在民族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有了一些新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 水族 传统体育 文化变迁
下载PDF
人民调解的正当性论证——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52,共8页
人民调解是一项融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特色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在传统帝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法律和民间习惯的冲突、国家治理技术促成了传统人民调解的形成与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分化以... 人民调解是一项融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特色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在传统帝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法律和民间习惯的冲突、国家治理技术促成了传统人民调解的形成与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分化以及国家法治主义的完善,传统人民调解的功能逐渐发生弱化。但是,国家不仅没有摒弃这一本土的纠纷解决方式,反而成为一种官方提倡和支持的纠纷解决模式。从外部性和国家权力融入基层社会等两个方面分析认为,无论是在中国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人民调解机制之所以具备存在、发展与转化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社会需要的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 传统社会 社会转型 正当性 外部性
下载PDF
论民事在线诉讼中的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以《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为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杨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170-178,共9页
中国民事在线诉讼建设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色,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司法利民,程序主体原则、处分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在线诉讼程序选择权,有利于人民程序利益最大化,回应了人民的多元利益诉求。民事在线诉讼仍以诉讼为本质... 中国民事在线诉讼建设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色,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司法利民,程序主体原则、处分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在线诉讼程序选择权,有利于人民程序利益最大化,回应了人民的多元利益诉求。民事在线诉讼仍以诉讼为本质,其程序选择权的法律性质仍属于程序形成权,应当尊重当事人意志自由。而当前民事在线诉讼制度设计和实践运行皆存在程序选择权不充分、程序异议机制不健全、程序选择权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困境,亟待通过合理限定程序选择权、健全程序异议机制和健全程序选择权保障机制,助力民事在线诉讼在未来发展路径上尊重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之诉讼规律,增强制度设计的科学化与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诉讼 程序主体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 程序选择权 程序转化 程序异议权
下载PDF
无情感不抖音:《人民日报》抖音号的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任志祥 肖苹宁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27,共7页
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中,内容表达方式的转变是核心任务。本文研究了《人民日报》抖音号的表达特征,发现情感性的表达成为普遍现象。在传统的新闻操作中,情感性表达是与新闻客观性相对立的,但在新媒体中却司空见惯。文章认为,新媒体... 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中,内容表达方式的转变是核心任务。本文研究了《人民日报》抖音号的表达特征,发现情感性的表达成为普遍现象。在传统的新闻操作中,情感性表达是与新闻客观性相对立的,但在新媒体中却司空见惯。文章认为,新媒体的表达特点、新媒体受众的特点,以及媒体市场的竞争,都促成了这种表达方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抖音号 媒体融合 媒体转型 新闻客观性
原文传递
论人民调解的复兴与转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进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03-109,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民调解实践陷入困境,自身发展状况与社会认知度皆不尽如人意。在新时期复兴人民调解,应当首先明确其民间性、中立性、自治性以及与民事诉讼的平行性等底线属性。在此基础上,引领人民调解走出困境,从基本功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民调解实践陷入困境,自身发展状况与社会认知度皆不尽如人意。在新时期复兴人民调解,应当首先明确其民间性、中立性、自治性以及与民事诉讼的平行性等底线属性。在此基础上,引领人民调解走出困境,从基本功能、立法特征、调解模式、程序机制、职业主体和经费保障模式等六大方面实现人民调解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 实践困境 底线属性 转型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曼倩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6,共13页
以人民为中心与中华法系中“民为邦本”的传统法律文化一脉相承,都重视法律对“人”的关照。“人”是推动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方面,能够为法治现代化注入中国的文化基因。为此实践目标,需要挖掘中华法系中法律是如何认识“人”、... 以人民为中心与中华法系中“民为邦本”的传统法律文化一脉相承,都重视法律对“人”的关照。“人”是推动中华法系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方面,能够为法治现代化注入中国的文化基因。为此实践目标,需要挖掘中华法系中法律是如何认识“人”、如何体现“人”的,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人”的创造性转化。立足中华法系中“人”的原初意义,梳理历史进程中“人”的嬗变,发现“人”的变与不变。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中国,需要运用变与常的创造性转化逻辑,坚持法律重视“人”的本质和人性、体现“人”的人性、人情并塑造人的品格;从“人”的认识出发,赋予“人”适应时代的科学内容;从法律对“人”的体现出发,建构体现“人”的良法,追求实现“人”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法治文化 民为邦本 以人民为中心 创造性转化 法史
下载PDF
市政、娱乐与文化 上海人民广场地区城市空间变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晓春 《时代建筑》 2016年第6期144-151,共8页
文章在简述上海人民广场地区从跑马场到市民广场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着重对这一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建筑形态、空间场景的变迁进行分析,认为不同时期的建筑与空间反映了相应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城市文化。这一地段城市空间场景的转换伴随... 文章在简述上海人民广场地区从跑马场到市民广场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着重对这一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建筑形态、空间场景的变迁进行分析,认为不同时期的建筑与空间反映了相应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城市文化。这一地段城市空间场景的转换伴随着该地段的主要功能、城市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市民活动方式的变异:从租界时期的跑马娱乐,到相当长时间强调政治意识形态的市民集会游行,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元文化休闲,该地区的空间形态和空间性质被彻底改变,被认为是上海在不同时期城市空间变迁及文化竞夺的又一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广场 上海 娱乐空间 城市空间 文化竞争 空间变迁
下载PDF
新乡市人民公园局部改造设计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崔惠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8期101-102,共2页
介绍了新乡市人民公园概况,分析了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局部改造,力求不断完善公园各项设施以满足现代人群的休闲娱乐要求。
关键词 人民公园 基础设施 改造 效果
下载PDF
基于类型转变研究的人民公社旧址改造设计——以湖北“石骨山人民公社”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婷 谭刚毅 《南方建筑》 2018年第1期16-21,共6页
人民公社时期建筑是我国现当代重要历史建筑,其建筑空间组织中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意志和时代色彩。文章以湖北"石骨山人民公社"为例,首先根据对人民公社建筑空间及其价值的调研与研究,发掘其特定的空间组织模式背后的更深... 人民公社时期建筑是我国现当代重要历史建筑,其建筑空间组织中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意志和时代色彩。文章以湖北"石骨山人民公社"为例,首先根据对人民公社建筑空间及其价值的调研与研究,发掘其特定的空间组织模式背后的更深层次决定因素。然后基于对类型学及类型学转换的理解和实际使用需求对"石骨山人民公社"旧址进行改造设计,以改善其建筑质量和村民的生活品质。并且文章以此次改造设计为例,提出在历史建筑和街区改造设计中,应对新时代特征的类型转换设计思路的一种可能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类型学 类型转换 村落改造
下载PDF
诚信文化高校育人路径的探究和思考——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11
作者 陈昱锜 梁雪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1期147-152,共6页
随着社会的变迁,面对日益复杂的交往,诚信这一优秀传统美德更应该被传承和发扬。该文首先阐述了诚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中诚信文化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从多角度分析了诚信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随着社会的变迁,面对日益复杂的交往,诚信这一优秀传统美德更应该被传承和发扬。该文首先阐述了诚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中诚信文化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从多角度分析了诚信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初步探索诚信文化育人道路,即打造诚信文化品牌,开展多元化活动;多方联动促进校园诚信文化体系建设。最后该文探讨了诚信文化高校育人的创造性转化路径,从教学、校园文化、品牌、体系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以期为培养大学生诚信价值观打好诚信根基,为高校诚信文化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诚信文化 育人 四川文理学院 创造性转化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社团组织与民意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曾祥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3,共3页
无组织的个人不能顺畅表达民意,上令下行的行政组织也不能顺畅表达民意,能够顺畅表达民意的,是公民自主自愿联合起来的非政治性和非营利性社团组织;民意的表达、民意的整合与民意的贯彻,各自遵循着互不融合的原则要求;发展社团组织有利... 无组织的个人不能顺畅表达民意,上令下行的行政组织也不能顺畅表达民意,能够顺畅表达民意的,是公民自主自愿联合起来的非政治性和非营利性社团组织;民意的表达、民意的整合与民意的贯彻,各自遵循着互不融合的原则要求;发展社团组织有利于公民维护自身权利,有利于党整合人民意愿,有利于政府建设和谐社会,应当将其纳入“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总体设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意表达 社团组织 社会转型
下载PDF
人本视角下济南老商埠区慢行交通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舒悦 李卓然 《物流科技》 2023年第16期95-99,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机动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长期以来,以发展机动车为主的交通理念使得慢行交通正在逐渐被遗忘,步行、骑行活动群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被剥夺。文章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分析济南老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机动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长期以来,以发展机动车为主的交通理念使得慢行交通正在逐渐被遗忘,步行、骑行活动群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被剥夺。文章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分析济南老商埠区道路交通特性及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适用于济南老商埠区的慢行交通发展形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济南老商埠区慢行交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交通 以人为本 老商埠区 优化改造
下载PDF
海南黎族织锦的现代变迁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瑞莲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3-87,共5页
代表黎族传统文化的黎锦,随着时代发展到今天,其在工艺织造过程、图案题材、原材料、品种、功能、传承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迁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黎锦发展的需要。黎锦只有紧跟时代的脉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才能经... 代表黎族传统文化的黎锦,随着时代发展到今天,其在工艺织造过程、图案题材、原材料、品种、功能、传承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迁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黎锦发展的需要。黎锦只有紧跟时代的脉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才能经久不衰,走得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 织锦 变迁
下载PDF
从国企到社区:集体主义认同的延续、调适与重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兰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23年第2期146-168,共23页
20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转制不仅是一场经济转型,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在这场转型中,大量企业职工离开国有企业回归社区,社会的组织结构实现了从“单位办社会”向“社区兜底社会”的转变。在这场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一群国有企业中层... 20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转制不仅是一场经济转型,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在这场转型中,大量企业职工离开国有企业回归社区,社会的组织结构实现了从“单位办社会”向“社区兜底社会”的转变。在这场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一群国有企业中层干部转型成为城市社区干部并参与其中,但他们自身的转变及其作用较少受到关注。本文聚焦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有企事业单位转制干部群体,通过口述历史和档案材料获取一手素材,研究他们从国企干部向社区干部转型的行为历程。与单位惰性阻碍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型的传统观念不同,研究发现,这批干部通过延续、调适和重构国有企业中的集体主义认同,实现了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场”“入场”与“在场”过程,不仅完成了自身从国企干部向社区干部的身份转变,而且参与了国家调控社会方式的转换,重构了社区功能,也重建了国家与个人的连接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认同 基层干部 单位人 社会转型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微观研究的实质与范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均 黄丹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3,共10页
高等教育微观研究的实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研究视阈或主题的微观性,而是对微观问题的人本研究,即以人为本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高等教育微观研究将微观问题赋予“属人意义”,通过超越逻各斯中心主义,打破研究中的“主客二分”,以实... 高等教育微观研究的实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研究视阈或主题的微观性,而是对微观问题的人本研究,即以人为本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高等教育微观研究将微观问题赋予“属人意义”,通过超越逻各斯中心主义,打破研究中的“主客二分”,以实现“人”在微观研究中的回归与复魅。以“课堂研究”为例,通过对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技术三个教育研究领域代表性刊物相关论文的比较发现:高等教育微观研究以理论思辨见长,重视对课堂基本理论的探讨;基础教育微观研究重视案例分析与课堂观察,质性研究水平较高;教育技术微观研究关注编程、建模等技术手段,已尝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学习分析、精准教学等新领域。高等教育微观研究范式是理论、方法、技术的结合:通过理论思辨,实现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有机统一,突破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壁垒;通过方法兼容,开展基于现场、观察和深描的人本研究,建构微观研究的生命场域;通过技术赋能,引领微观研究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微观研究的智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微观研究 人本研究 以人为本 技术手段 智能化转型
下载PDF
中华文明的根基 被引量:5
17
作者 易中天 黎荔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共3页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三个唯一":第一代文明中唯一存留下来延续至今的,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崛起于周原的周人或周族,是中华文明根基的奠基者;周人提出的天下、中国、天命、革命等...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三个唯一":第一代文明中唯一存留下来延续至今的,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崛起于周原的周人或周族,是中华文明根基的奠基者;周人提出的天下、中国、天命、革命等一系列概念或观念,为中华文明奠定了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立序、以乐致和的文明范式;中国当前的转型从根本上是文化或文明层面的转型,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既能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又适合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以人为本 以德治国 文明系统 文明转型 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大数据与人民调解的智能化转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中 《江汉学术》 2023年第1期35-42,共8页
人民调解是当代中国调解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民调解虽然也要接受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司法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但人民调解委员会并不是国家机构,而是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员也不具有国家公务员的身份。这是人民调解区别于... 人民调解是当代中国调解制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民调解虽然也要接受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司法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但人民调解委员会并不是国家机构,而是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员也不具有国家公务员的身份。这是人民调解区别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一个制度特征。随着大数据的兴起,由人民调解案例汇聚起来的大数据,正在重塑当代中国的人民调解,正在促使传统的人民调解转向新型的智能化的人民调解。传统的人民调解高度依赖人民调解员的个体经验与个人声望,在传统的熟人社区中能够发挥较好的解决纠纷的功能。智能化的人民调解主要依赖大数据,能够满足当下的陌生人社区对人民调解的需求。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智能化转型的方向,可以从人民调解向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延伸。因此,虽然人民调解的智能化转型仅仅是中国法治的一个局部,但却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人民调解 人工智能 智能化转型
下载PDF
大学治理的核心——上海交通大学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杰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共4页
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动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坚持道路自信,勇于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以人为本"的大学治理之道,推动建设四大创新体系,激励师生创新,实现三大模式转... 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动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坚持道路自信,勇于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以人为本"的大学治理之道,推动建设四大创新体系,激励师生创新,实现三大模式转变以建立持久有效的"制度激励"体系,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治理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以人为本 模式转变 制度激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