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37
1
作者 柯茹 汪杨 夏俊霞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的盆底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5月对于本院分娩于产后42d复查的产妇常规行盆底B超,以了解盆底组织情况。选择151例有损伤者进行盆底肌力测定、POP-Q分度及... 目的探讨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的盆底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5月对于本院分娩于产后42d复查的产妇常规行盆底B超,以了解盆底组织情况。选择151例有损伤者进行盆底肌力测定、POP-Q分度及SUI调查,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后评价。结果治疗后盆底肌力较前明显提高,SUI发生率降低,POP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会对女性盆底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行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能提高盆底肌肉张力,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下载PDF
经会阴超声对产后近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疗效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艳 王竞宇 +2 位作者 彭利 魏瑶 何莲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90-594,共5页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结构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经会阴超声在评价盆底康复治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首次分娩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结构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经会阴超声在评价盆底康复治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首次分娩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产后6周对其进行常规经会阴超声检查,检查前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本人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给予个性化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一般产后健康教育。两组均于产后24周经会阴超声复查,评价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结构及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两组产妇年龄、体重指数(BMI)及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两组患者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周最大Valsalva状态下,治疗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大于对照组,治疗组膀胱后角(RVA)小于对照组;治疗组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ROT)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综合各个参数分析,产后24周治疗组盆底结构及功能有明显改善的达51.4%,而对照组仅为2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有利于盆底结构及功能的恢复,经会阴超声可推广应用于盆底康复治疗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超声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翠兰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5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8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产科分娩的284例产妇资料,将产后实施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的142例产妇纳入观察组,产后实施常规指导的142例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产...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近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8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产科分娩的284例产妇资料,将产后实施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的142例产妇纳入观察组,产后实施常规指导的142例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观察组盆底肌纤维(Ⅰ类、ⅡA类和ⅡB类)持续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平均肌力、肌电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改善产妇盆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 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近期影响
原文传递
不同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覃碧芳 成志 +3 位作者 金燕 邹文花 邱佩嫦 邓志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9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住院分娩、产后12周内出现尿失禁症状的初产妇33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5例。对照组接受生物... 目的:观察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住院分娩、产后12周内出现尿失禁症状的初产妇33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5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凯格尔(Kegel)运动配合阴道哑铃实施盆底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尿失禁程度评分、1 h尿垫试验检测漏尿量及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测的变化及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趋势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组尿失禁治愈率77.18%,对照组治愈率67.83%,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均有康复效果,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和预后,有效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功能训练
下载PDF
高龄产妇盆底康复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梅 罗新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年第5期11-14,共4页
目的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妇女二胎妊娠和分娩对盆底肌肉和神经的影响已凸现出社会卫生经济学问题,使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发病率有所升高。本文就高龄妇女妊娠和分娩对盆底... 目的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妇女二胎妊娠和分娩对盆底肌肉和神经的影响已凸现出社会卫生经济学问题,使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发病率有所升高。本文就高龄妇女妊娠和分娩对盆底组织的影响,产后早期最佳治疗时机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等盆底康复治疗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和产妇树立个体化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观念,改善早期PFD的症状,防治远期PF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妊娠 分娩 盆底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分娩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产科分娩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以及其分级情况,并观察两组产妇尿失禁、盆腔脱垂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疲劳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盆底肌力分级3级及以上产妇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失禁发生率、盆腔脱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后妇女的盆底功能,对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产后妇女 盆底功能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晓芬 王海燕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研究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改善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性生活质量差的有效性。为推广盆底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200例来盆底肌康复门诊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成治... 目的:研究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改善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性生活质量差的有效性。为推广盆底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200例来盆底肌康复门诊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成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Kegel运动。结果:治疗组100例患者,症状改善92例,对照组症状改善25例。结论:治疗组Ⅰ,Ⅱ肌纤维电活动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改善女性产后盆底肌肌力是确实有效的。对缓解患者压力性尿失禁,恢复阴道紧致性,改善子宫脱垂,阴道膨出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 Kegel运动 电刺激生物反馈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和盆底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肌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雪峰 刘小慧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总结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在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98例的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三组,即对照A组30例执行盆底肌训练,对照B组30例执行盆底电刺激... 目的:总结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在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98例的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三组,即对照A组30例执行盆底肌训练,对照B组30例执行盆底电刺激,观察组38例给予盆底训练联合盆地电刺激,对比三组产妇康复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康复治疗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A、B两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观察组产妇静息压、盆底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妇分娩后通过联合盆底肌训练与盆底电刺激康复治疗,有助于提升产妇产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 效果
下载PDF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范博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3期187-192,共6页
女性盆底是支持子宫、阴道等重要组织的器官,其健康与否直接影响排尿、排便功能以及性生活质量。妊娠分娩是许多女性都会经历的一个特殊生理过程,而产后则极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作为一种保守疗法,其作用逐渐受到... 女性盆底是支持子宫、阴道等重要组织的器官,其健康与否直接影响排尿、排便功能以及性生活质量。妊娠分娩是许多女性都会经历的一个特殊生理过程,而产后则极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作为一种保守疗法,其作用逐渐受到临床与患者的认可,但这类疗法种类众多,其作用机制如何,对疾病产生的效果均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文章就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康复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包括运功疗法、物理疗法、中医疗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盆底肌肉生物反馈训练 中医疗法
下载PDF
产后盆底肌力改变与妊娠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效果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颖 徐志强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2期302-304,共3页
目的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其妊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生产并于产后6周内进行盆底肌力筛查的51... 目的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其妊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生产并于产后6周内进行盆底肌力筛查的510例初产妇以分娩方式分组(新生儿体重正常者)以及以新生儿体重对产妇分组,分别从这两方面对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其妊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Kege1训练联合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统计疗效情况。结果新生儿正常体重组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低出生体重组(x^2值分别为9.332、9.917,均P<0.01),巨大儿组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低出生体重组(x^2值分别为9.962、10.829,均P<0.01)。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相比,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0.183、0.472,均P>0.05)。采用Kege1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方案对肌纤维肌力异常的产妇(400例)进行康复治疗后,产妇的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和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27.456、25.067,均P<0.001)。结论分娩方式不同对产后盆底肌力可能无影响,新生儿体重影响产后盆底肌力。产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于产妇的盆底肌功能的康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 分娩方式 新生儿体重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远期疗效的随访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雪姣 许成芳 《新医学》 2018年第8期601-605,共5页
目的了解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3年后盆底功能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产后2个月复诊并填写压力性尿失禁(SUI)问卷和进行盆腔器官脱垂(POP)定量分度法(POP-Q)及盆底肌纤维肌力评分的产妇,根据其本人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进... 目的了解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3年后盆底功能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产后2个月复诊并填写压力性尿失禁(SUI)问卷和进行盆腔器官脱垂(POP)定量分度法(POP-Q)及盆底肌纤维肌力评分的产妇,根据其本人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进行盆底康复综合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指导长期坚持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治疗及指导。3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进行SUI评估,鼓励所有患者返院复诊,对最终复诊者进行POP-Q及盆底肌纤维肌力评分,比较2组SUI、POP发生率及盆底肌纤维肌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444例产妇,其中治疗组101例、对照组343例(有SUI电话随访资料),3年后治疗组复诊45例、对照组复诊49例(有POP-Q及盆底肌纤维肌力评价资料)。2组复诊和未复诊的患者在产后2个月的POP发生率及盆底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2组的SUI、POP发生率及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年,2组SUI发生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1),POP发生率均无变化(P均>0.05)。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比治疗前改善(P均<0.01)。治疗后3年,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SUI、POP减少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纤维肌力的远期改善有效,未发现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减少SUI及POP发生率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肌纤维肌力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力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与足部穴位按摩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产后早期对初产妇进行康复治疗,探讨中医参与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产后纤维肌力异常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法... 目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与足部穴位按摩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产后早期对初产妇进行康复治疗,探讨中医参与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产后纤维肌力异常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法(Kegel训练法),治疗组采用Kegel训练并配合穴位按摩进行盘底肌力的康复治疗,通过对2组肌电压及自身满意度的统计,总结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康复治疗后,所有产妇Ⅰ、Ⅱ类型肌纤维肌电压均得到提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提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满意率对照组达80.5%,治疗组达90.0%,2组比较,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能帮助产妇提高Ⅰ、Ⅱ类型肌纤维的肌电压,对产妇盆底肌力功能的康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力 穴位 按摩疗法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夏影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盆底康复治疗对120例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足月单胎顺产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一般产后康复教育,实验组60例除接受产后康复教育外再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子...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盆底康复治疗对120例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足月单胎顺产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一般产后康复教育,实验组60例除接受产后康复教育外再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痔疮、尿失禁、腰骶痛等的发生率,通过尿垫实验、性生活调查问卷等评价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发生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痔疮、腰骶痛等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3%,对照组发生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产后妇女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提高产后妇女盆底肌力,预防和治疗其盆底功能疾病,效果明显,有助于产后妇女身体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产 盆底康复治疗 初产妇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詹凤丽 赵仁峰 吴月莲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10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7-06因非子宫脱垂的良性疾病于该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0例,术前及术后3个月常规妇科检查、盆底功能评估及完善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术后盆底Ⅰ类肌及Ⅱ类肌肌力、...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7-06因非子宫脱垂的良性疾病于该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0例,术前及术后3个月常规妇科检查、盆底功能评估及完善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术后盆底Ⅰ类肌及Ⅱ类肌肌力、阴道压力及性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盆底Ⅰ类肌及Ⅱ类肌疲劳度、每周平均漏尿次数、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较术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对患者盆底功能有显著的影响,术后3个月应常规行妇科检查及盆底筛查评估,以期早期开展盆底功能康复干预治疗,改善盆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 盆底功能 盆底康复治疗
下载PDF
盆底超声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诊断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牛雅芳 段晓晓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7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诊断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妇产科70例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与7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产后均实施盆底...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诊断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妇产科70例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与7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产后均实施盆底超声检查。比较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的盆底超声检查指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盆底肌力诊断结果为参照,分析盆底超声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并分析盆底超声与盆底肌力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将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中的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分别设为A组、B组,均实施盆底康复治疗,比较A组与B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超声检查指标、盆底肌力评分、阴道最大收缩压。结果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移动度、静息及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8.57%,高于剖宫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盆底肌力诊断结果,盆底超声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7%、96.91%、97.14%、93.33%、98.95%;盆底超声与盆底肌力诊断结果之间存在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34。治疗后,A组、B组的膀胱颈移动度、静息及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小于治疗前,盆底肌力评分、阴道最大收缩压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的膀胱颈移动度、静息及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盆底肌力评分、阴道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可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测,对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分娩方式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治疗 阴道自然分娩 剖宫产分娩
下载PDF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欣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该院经阴道分娩的25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对照组在出院前经指导在家自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盆底功能康复训...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该院经阴道分娩的25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对照组在出院前经指导在家自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定期来院行盆底低频电刺激康复治疗。借助多普勒超声仪和盆底康复治疗系统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间距(BSD)、膀胱颈下降值(BND)、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距离(UVJ-M)、膀胱尿道后角(PUVA)、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及阴道动态压力,组间对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SD、BND、UVJ-M、PUVA均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两组I类II类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和阴道动态压力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的23.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开展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改善盆底肌力和电生理特征,从而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升产妇产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盆底康复治疗 预防 盆底功能 盆底功能性疾病
下载PDF
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及尿失禁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慧星 秦少珠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4期89-91,126,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及其对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6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不同康复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按常规进度开展常规盆底肌训... 目的探究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及其对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6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不同康复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按常规进度开展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盆底功能改善效果、尿失禁改善效果、性生活质量改善效果、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盆底功能改善效果、尿失禁改善效果及性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是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优势,也是促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和治疗尿失禁的有效方式,同时还能提高性生活质量,减轻性交时的疼痛感,提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进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 尿失禁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子宫脱垂 分娩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Kegel运动联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雅娟 张晋 +1 位作者 白枫 李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5期77-78,83,共3页
目的:观察Kegel运动联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Kegel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Kegel运动联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Kegel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机测肌纤维肌电压水平和手测盆底肌力等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测肌力V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测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egel运动联合康复治疗可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等级及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Kegel运动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Kegel运动 肌电压 肌力等级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盆底康复治疗患者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一项基于3033例患者的研究
19
作者 吴纯华 刘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9-644,共6页
目的:分析接受盆底康复治疗患者的分布及变化特征,探讨其有临床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就诊特征。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盆底康复治疗患者的年龄、分娩方式、产次、治疗时间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分析接受盆底康复治疗患者的分布及变化特征,探讨其有临床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就诊特征。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盆底康复治疗患者的年龄、分娩方式、产次、治疗时间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接受盆底康复治疗患者共3033例,无临床症状者72.8%(2209/3033),近十年呈下降趋势(P=0.000);有临床症状者27.2%(824/3033),呈上升趋势(P=0.000),8类临床症状中尿失禁症状的比例为72.5%(597/824)。②十年间盆底康复治疗患者中,40岁以上患者比例逐年增加(P=0.001);③经阴道分娩的妇女所占比例最高(70.3%),近十年趋势保持平稳(P=0.054)。④十年间盆底康复治疗患者中初产妇占比最高(73.1%),经产妇(产次≥2)的患者有增高趋势(P=0.000);⑤84.8%(2573/3033)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距离末次分娩时间<1年,治疗距离末次分娩时间≥1年的患者呈增多的趋势(P=0.002,r=0.855)。⑥年龄≥40岁(OR 10.884,P<0.001)、孕次为3次(OR 1.634,P=0.001)、孕次≥4次(OR 1.908,P<0.001)、产次为2次(OR 1.305,P=0.038)、产次≥3次(OR 2.327,P=0.001)、经阴道分娩(OR 2.079,P<0.001)是已生育接受盆底康复治疗患者有临床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盆底康复治疗有临床症状患者中,以尿失禁症状为主,呈增加的趋势;强化对年龄≥40岁、有阴道分娩史、孕次≥3次、产次≥2次的女性早期筛查和干预,对年龄≥40岁、距离末次分娩≥1年的女性可考虑将治疗时间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康复治疗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常规盆底康复联合盆底肌肉康复器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宋玉敏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5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盆底康复联合盆底肌肉康复器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长春市妇幼保健院(长春市妇产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各45例。A组实... 目的探讨常规盆底康复联合盆底肌肉康复器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长春市妇幼保健院(长春市妇产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各45例。A组实施常规盆底康复联合盆底肌肉康复器训练治疗,B组实施常规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A组阴道肌张力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Ⅰ类、Ⅱ类纤维收缩时间长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高于B组(P<0.05);A组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及总肌电值高于B组(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常规盆底康复联合盆底肌肉康复器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阴道肌张力,提升盆底肌力,促进盆底收缩与静息压力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肉康复器训练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