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被引量:81
1
作者 门洪华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5,155-156,共22页
提倡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并付诸实践,代表着中国超越和平崛起的单向论述、丰富和平发展的内容、谋划崛起之后战略走向的努力。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基于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是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代... 提倡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并付诸实践,代表着中国超越和平崛起的单向论述、丰富和平发展的内容、谋划崛起之后战略走向的努力。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基于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是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代表着中国国际合作理论的新探索。中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塑造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为关键,以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战略视野,以制度化合作为基本路径,以东亚和中国周边为重点,以丰富和完善中国地区战略为指向,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另一方面,新型国际关系构想面临诸多理论挑战与现实困境,我们要深入研究国际潮流、大国历史、中国进程,深化对新型国际关系的认识,丰富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前瞻性地规划中国崛起之后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战略布局;同时在实践中要客观判断国家实力,清晰划定国家利益的底线,恪守和平发展承诺,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塑造新型大国形象,并强化战略管理意识,妥善应对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和平发展 新型国际关系 大国责任 治国理政
原文传递
试论和平发展背景下的两岸共同治理 被引量:43
2
作者 刘国深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2008年5月20日以来,台湾问题出现历史性转折,两岸关系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机遇期。但是,两岸政治上的歧见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差异仍然很大。如何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共同面对和平发展进... 2008年5月20日以来,台湾问题出现历史性转折,两岸关系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机遇期。但是,两岸政治上的歧见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差异仍然很大。如何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共同面对和平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为此,两岸民间社会需要重建人民之间共同的知识基础,两岸行政部门需要谋划与两岸民间往来相关的共同规则,两岸最高公权力部门则需要研究双方和平共存的法理依据问题。根据两岸关系的特殊性,笔者主张区分政治与行政两个不同层面的事务,并借鉴西方的公共治理理念,双方公权力部门可主动地进行适度的战略收缩,让两岸民间社会的力量进一步释放出来,成为引导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新的力量,成为两岸公权力部门合理有效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共同治理
下载PDF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课题浅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国深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在领土主权意义上,"两岸一中"是现存状态,不需要追求,但需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如何正式结束两个政权之间的敌对状态,达成有序分配内政和外交空间安排的共识;如何解决与两岸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 在领土主权意义上,"两岸一中"是现存状态,不需要追求,但需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如何正式结束两个政权之间的敌对状态,达成有序分配内政和外交空间安排的共识;如何解决与两岸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问题。"领土主权一体,政府差序并存;存量原则不变,增量拓展共商"的原则可以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点是解决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问题。双方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新课题
下载PDF
超越和平崛起--中国实施包容性崛起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义桅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0-154,160,共15页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平发展)战略,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些挑战呼吁中国确立现代世界观与国家观,改变线性进化思维与历史经验论,避免外交战略上"左"与右的倾向。中国崛起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自我宣示的层...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平发展)战略,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些挑战呼吁中国确立现代世界观与国家观,改变线性进化思维与历史经验论,避免外交战略上"左"与右的倾向。中国崛起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自我宣示的层面,而要抓住世界主题从和平、安全向发展延伸的时代机遇,适时、有效地从不挑战现行国际体系的路径依赖型崛起,升级为妥善处理与现行国际体系霸主关系的创新性崛起,其要旨是实现三大包容:包容对手、包容他者和包容时代,走"包容性崛起"道路。其出发点是从利我诉求到利他关切,从民族视角到全球关怀,从历史经验到未来诉求,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利益共赢、权力共生、责任共担、价值共享。"包容性崛起"的关键是包容自身——内政包容外交,从而让外交获得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崛起 和平发展 包容性崛起 路径依赖型崛起 创新型崛起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蕴 被引量:27
5
作者 韩喜平 郝婧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史的主线,在生发背景、指导理念、方法途径、价值立场等方面凝结出了独特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以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优化了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史的主线,在生发背景、指导理念、方法途径、价值立场等方面凝结出了独特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以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优化了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向世界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与各国发展展示出的中国示范、中国担当,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具有深刻的世界意蕴,具体表现为突破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参考、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改变了世界分化的格局、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西方现代化模式 和平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五个特征 被引量:26
6
作者 燕连福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5,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五个方面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就要有“大”的样子,从实处推进;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就要有“全”的样子,避免“片面”误区;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五个方面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就要有“大”的样子,从实处推进;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就要有“全”的样子,避免“片面”误区;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就要有协调的思维,推动两个文明相互支撑、协同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要有和谐的思维,推动人与自然互为支撑、颉颃发展;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就要有和平的思维,推动中国与世界相互促进、携手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充分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五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道路 共同富裕 和平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被引量:22
7
作者 邢丽菊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8,125,共16页
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宝贵精神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落脚点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互学互鉴... 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宝贵精神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落脚点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互学互鉴、开放包容等理念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依据。"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文明交流与互鉴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等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性、关联协作性、整体大局性、包容互补性、和谐共生性等内涵。习近平外交思想启示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力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 互利共赢
原文传递
“和谐世界”观的三重内涵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义桅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71,共5页
“和谐世界”观的提出,是中国外交哲学和外交理念的重大创新和转型。它从关注中国到关注世界、从为世界所表达到表达世界、从过程到结果等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国家意志,完成了中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自我定位,从世... “和谐世界”观的提出,是中国外交哲学和外交理念的重大创新和转型。它从关注中国到关注世界、从为世界所表达到表达世界、从过程到结果等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国家意志,完成了中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自我定位,从世界层面有力驳斥了“中国威胁论”,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总结了“和谐世界”观的三重内涵:秩序和谐、力量和谐、价值和谐,认为只有塑造世界整体观、人类共赢观、国际共生观等三维和谐观,世界才能是稳定的、安全的、和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崛起 和平发展 和谐世界 中国大战略
原文传递
美国对华地缘战略与中国和平发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陆俊元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美国对华地缘战略具有遏制加利用的两面性。在传统层面,美国主要把中国看作战略对手,进行地缘政治围堵,对中国发展构成显著的制约性。但是,从现实利益出发,美国又利用中国,在反恐、防扩散等方面谋求与中国的地缘战略合作,为中国和平发... 美国对华地缘战略具有遏制加利用的两面性。在传统层面,美国主要把中国看作战略对手,进行地缘政治围堵,对中国发展构成显著的制约性。但是,从现实利益出发,美国又利用中国,在反恐、防扩散等方面谋求与中国的地缘战略合作,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和平发展 美国 地缘政治 地缘战略
下载PDF
“一带一路”对中国外交新理念的实践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文 蔡建红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4-9,共6页
为有效化解美国旨在遏制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哲学层面,习近平主席提出以"和谐、和睦与和平"为核心内容的外交新理念;在战略层面,提出实现"亚太梦"与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的长远目标;在政策实践层面,... 为有效化解美国旨在遏制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哲学层面,习近平主席提出以"和谐、和睦与和平"为核心内容的外交新理念;在战略层面,提出实现"亚太梦"与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的长远目标;在政策实践层面,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构想。"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可以使多元化、多样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实现利益共享,扩大共同安全,推进合作安全,促进发展安全,增进可持续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和平发展 外交新理念
下载PDF
区域治理理论与中国外交定位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树勇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7-54,共8页
本文定义了区域治理的概念和特征,认为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条件、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与国家治理及全球治理具有联动性和同向性;阐述区域治理的历史、安全、经济与文化等四个维度;分析中国在区域治理格局中的外交定位,指出中国... 本文定义了区域治理的概念和特征,认为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条件、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与国家治理及全球治理具有联动性和同向性;阐述区域治理的历史、安全、经济与文化等四个维度;分析中国在区域治理格局中的外交定位,指出中国仍然主要是一个区域性大国,应该采取区域治理为主、全球治理为辅的外交政策,并认为经过两个三十年的区域政策和区域战略实践,我国在第三个三十年的区域战略重点确定中,应当更加重视区域文化和区域生态合作,以使得国内各方资源可支撑,国际公共物品不透支,区域治理与国家治理以及全球治理相协调、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政策 国家治理 全球治理 周边外交 和平发展
原文传递
习近平主席索契冬奥会之行看体育与外交的相互融合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盼盼 刘纯献 冉祥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共6页
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习近平主席的索契之行如何把体育与外交相互融合、多边与双边相互促进,重点突出,一举多得,实现中国体育外交又一创新实践。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建设体育强国的体育外交创新进行探究。习主席利用短、平、快... 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习近平主席的索契之行如何把体育与外交相互融合、多边与双边相互促进,重点突出,一举多得,实现中国体育外交又一创新实践。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建设体育强国的体育外交创新进行探究。习主席利用短、平、快的"点穴式"体育外交首开我国国家元首出席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先河,赋予中国体育外交新的内涵:1)习主席的索契之行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倾注巨大正能量。2)巧妙运用体育外交的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为国家的总体外交服务。3)利用体育外交实践来验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4)利用体育外交平台,2国元首保持密切交往,为正面营造国家形象、让本国文化和价值观更多为国际社会交流借鉴、相互促进提供良好契机。5)体育外交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同时承载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担当。研究意义在于从习主席把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的团结、友谊、和平的人类共同愿望融入中国外交矢志不渝的目标,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了福音,为加强我国体育强国的内涵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研究价值证明中国政府始终从提高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我国体育事业固本培元,激励把个人梦和体育强国梦汇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体育外交 中国梦 公共外交 软实力 外交理念 和平发展
原文传递
从“随势”到“谋势”——有关中国进一步和平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5
13
作者 潘忠岐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8,共15页
中国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实现阶段性和平发展。随势而不逆势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最重要的历史经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尽管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对优势、明显加快的多... 中国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实现阶段性和平发展。随势而不逆势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最重要的历史经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尽管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对优势、明显加快的多极化进程、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上升和国际社会"中国观"的理性化,却使中国处于相对得势地位,从而成为中国续写和平发展篇章的重要历史机遇。为进一步推进和平发展,打造世界级强国,加深外部世界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认同和适应,中国应善于乘势和用势,并从经济增长、战略地位、国际影响和国家形象等方面积极造势和谋势,在坚持韬光养晦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地有所作为,将战略重点从"务实"过渡到"务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发展 随势 得势 谋势
原文传递
中国对外关系4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蕴岭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6,156,共22页
中国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是一场大变革。中国之所以成功,得益于指导思想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对外政策的转变。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有为,发挥新型... 中国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是一场大变革。中国之所以成功,得益于指导思想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对外政策的转变。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有为,发挥新型大国的建设性作用。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是原有国际经济机制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而且是新机制的倡议者和引领者,中国在世界市场开放、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大大增强。未来的几十年,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是中国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取得更为辉煌成就的时期,其中对外关系的变化和成就会更为引人注目。中国现代化的路还很长,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真正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其中,既有来自内部的挑战,也有来自外部的挑战。在对外关系方面,最严峻的挑战是如何发挥新型大国作用,在稳定和平的环境中推动新型国家关系与国际秩序的建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大变革 和平发展 引领者 新时代
原文传递
中国外交的价值追求——“人类共同价值”框架下的理念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肖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0,共17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了"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理念,这是中国对联合国建立共同价值体系的首次正式回应,具有突破性意义。这一理念框架概括了中国外交在新时期的价值追求,是指导中国外交全局的理念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了"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理念,这是中国对联合国建立共同价值体系的首次正式回应,具有突破性意义。这一理念框架概括了中国外交在新时期的价值追求,是指导中国外交全局的理念内核。在来源上,它将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当代中国的发展经验与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普遍政治价值的追求融为一体,既是中国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尝试,也是顺应世界潮流所做出的理论创新。人类共同价值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六项重要理念为内核,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和吸引力。但是与西方所提倡的相似理念不同,中国高度重视和平与发展在实现一切价值追求中的基础地位和首要作用,深刻理解了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倡导国家间交往要坚持公平与正义原则,在打造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之外,还应践行道义为先、先义后利的道德原则;强调不仅要维护世界各国及其公民在国内和国际政治中的民主和自由,还要切实为它们在各层面上的落实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对自身和平发展经验的高度提炼,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方向,必将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价值 中国外交 国际话语权 和平发展 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战略边疆:助推中国和平发展的切入点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迎春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5,共9页
战略边疆指的是一国影响力所能达到和实际控制的地理空间范围。各国为了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大利益,积极拓展其战略空间。当然,由于国力、手段以及战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等大国的战略边疆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从当... 战略边疆指的是一国影响力所能达到和实际控制的地理空间范围。各国为了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大利益,积极拓展其战略空间。当然,由于国力、手段以及战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等大国的战略边疆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从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而言,中国也需要构建自己的战略边疆。随着中国国家利益日益纵深扩展,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与周边地区国家的关系不断密切,战略边疆问题就成为推动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切入点。与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相适应,中国应该高举发展、和平、合作的旗帜,立足于和谐周边,依据国家实力、利益分布等因素构造自己的战略边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边疆 中国 利益空间:和平发展
下载PDF
中国的“结伴外交”战略:特征、缘由及路径 被引量:14
17
作者 戴维来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38,66,共9页
"结伴外交"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呈现出多层、多样、多元性的特征,体现了中国接触世界、融入世界、塑造世界的努力,有助于避免体系性对抗冲突,推动国际体系变革朝着健康稳定、良性互动的发展方向。选择"结... "结伴外交"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呈现出多层、多样、多元性的特征,体现了中国接触世界、融入世界、塑造世界的努力,有助于避免体系性对抗冲突,推动国际体系变革朝着健康稳定、良性互动的发展方向。选择"结伴外交"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它深刻反映了国际环境变化、中国发展需求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中国采用更加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以适应更为复杂和不确定的国际体系,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展望未来,中国要推动"结伴外交"继续深入发展,持续打造发展更高层次、更富内涵的伙伴关系,突出支点国家作用,运筹大国竞争合作,构建遍及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锻造出中国特色的大国新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结伴外交 伙伴关系网络 战略支点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的内生逻辑与时代要求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9,共8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始终把坚持和平发展作为根本追求。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始终把坚持和平发展作为根本追求。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目标以及对当今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于把自己事情做好;始终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始终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始终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和平发展 内生逻辑 时代要求
下载PDF
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主导性国际舆论环境——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任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议题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承诺,国际舆论并非全是赞誉,"中国威胁论"始终未曾退出国际舆论场,只不过版本和形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议题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承诺,国际舆论并非全是赞誉,"中国威胁论"始终未曾退出国际舆论场,只不过版本和形式不断翻新而已。目前,"中国威胁论"的变种"中国责任论"成为中国面临的主导性舆论环境。对这种舆论导向我们要有清醒认识,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定位,要处理好承担国际责任与国内责任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承担国际责任与协调西方大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发展 国际舆论环境 中国威胁论 中国责任论
下载PDF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先才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9年第1期22-30,共9页
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正在不断形成,随着两岸互信的不断积累和共识的不断增加,两岸之间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可能性也在增长。对于海峡两岸来说,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双方的政治互信,而且有利于... 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正在不断形成,随着两岸互信的不断积累和共识的不断增加,两岸之间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可能性也在增长。对于海峡两岸来说,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双方的政治互信,而且有利于长久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军事互信机制 和平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