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党的群众组织力的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 被引量:12
1
作者 龚少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7,共7页
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活动的现实基础。中西政党所赖以生存发展的政党与国家、政党与社会的关系的差异性,也使其群众组织力发生分野,而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中,随着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活动的现实基础。中西政党所赖以生存发展的政党与国家、政党与社会的关系的差异性,也使其群众组织力发生分野,而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中,随着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发生变化,这必然影响到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成长。新时代我们应当呼应变化了的党、国家与社会关系对党的群众组织力所带来的挑战,从组织体系、治理机制以及网络社会动员的技术更新等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不断推动党的群众组织力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群众组织力 党与国家 党与社会 群众路线
下载PDF
再组织化:基层党组织应对社会形态变化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周颖 郑琦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8,共10页
步入数字化时代,伴随平台经济的崛起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形态呈现出结构扁平化、人员流动化、诉求多元化、治理碎片化等特征,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出全新要求。基于政党—社会的理论分析,基层党组织作为执政党联系群众、连接社会... 步入数字化时代,伴随平台经济的崛起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形态呈现出结构扁平化、人员流动化、诉求多元化、治理碎片化等特征,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出全新要求。基于政党—社会的理论分析,基层党组织作为执政党联系群众、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需要就社会形态变化加强自我革新的能力与水平,以再组织化战略适应社会更迭,引领社会发展。具体实践中,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以结构优化、功能拓展、机制创新三个向度为突破口,科学构建再组织化的实践路径,推动形成“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强大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基层党组织 社会形态变化 再组织化 政党—社会
下载PDF
西方国家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变迁——一种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二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奇琦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27,共6页
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政党与社会分离的现象。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自由主义的胜利。然而,自由主义中内含的消极政党参与也导致了代议工具主义和公民犬儒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一种新的协商政治模式在汲取共和主义中积极... 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政党与社会分离的现象。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自由主义的胜利。然而,自由主义中内含的消极政党参与也导致了代议工具主义和公民犬儒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一种新的协商政治模式在汲取共和主义中积极政党参与传统的基础上,力图解决自由主义的问题。本文认为,将政党因素考虑进协商民主的讨论中,可以增强这一新政治范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与社会 自由主义 共和主义 协商政治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回顾与思考
4
作者 尹德慈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4-20,共7页
政党与社会关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关系。政党与社会关系,与政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不断深刻认识和调整党与社会关系的90年。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正确处理政... 政党与社会关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关系。政党与社会关系,与政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不断深刻认识和调整党与社会关系的90年。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正确处理政党与社会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与社会 党的领导 历史分析
下载PDF
政党与社会关系视阈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长芬 《临沂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0-13,共4页
沂蒙精神,在本质上反映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政治关系和真挚情感,它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精神凝聚功能、意志激励功能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党必须切实扎根于社会之中,引领社会,服务群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关键词 政党与社会 沂蒙精神 时代价值 群众路线
下载PDF
有组织的合作行动何以可能?——上海梅村党建激活社区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徐选国 吴佳峻 杨威威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45,218,共24页
【问题】社区治理日益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关键场域,然而真正实现社区有效治理的情形并不多见。纵观上海梅村30年治理变迁,其从效果不彰转向治理成功,论文将这种转变视作有组织的合作行动所致,进而探究社区治理中有组织的合作行动... 【问题】社区治理日益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关键场域,然而真正实现社区有效治理的情形并不多见。纵观上海梅村30年治理变迁,其从效果不彰转向治理成功,论文将这种转变视作有组织的合作行动所致,进而探究社区治理中有组织的合作行动何以可能、如何可能。【方法】通过5年非连续时间对梅村治理实践及变迁进行的长时段观察,以及对各类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借助个案研究法对梅村治理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发现】上海梅村治理的转型体现出政党激活社会、社会助推治理效能的双向运作机理,促进了社区从治理失败到治理成功的转变。一方面,社区党组织通过规则制定和组织观念塑造,以再组织化机制将原先隐蔽的社会力量激活;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借助党组织搭建的项目化平台,以自组织化机制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之中,提升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效能。【贡献】论文批判性地反思了集体行动的经典理论命题,结合特定社区治理情境提出了“政党激活社会”的本土解释框架;从再组织化和自组织化两个方面阐释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运作机制,对目前意义宽泛的党建引领机制进行了学理建构,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实践效能提供了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激活社会 有组织的合作行动 社区治理 再组织化 自组织化
下载PDF
从政社关系到党社关系: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的情景变迁与理论转向 被引量:32
7
作者 徐选国 黄景莲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85,共18页
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专业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嵌入社区治理是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以深圳市M社区党群中心项目运作实践为例,对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居权力主体之间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互动关系及其行动逻辑进行深描发现:在社区服务中... 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专业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嵌入社区治理是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以深圳市M社区党群中心项目运作实践为例,对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居权力主体之间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互动关系及其行动逻辑进行深描发现:在社区服务中心项目逻辑下,二者呈现出(弱)社会工作力量嵌入与(强)街居权力主体的反向嵌入关系,导致专业社会工作嵌入的失败;而在党建核心引领的项目逻辑下,社区治理结构得到了重构和优化,专业社会工作能够主动整合基层党政资源、聚焦生活实践,进而促进了专业社工自主性的生长,形成一种有效嵌入的实践。促成上述转变的关键在于: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机制,将多主体整合到共同关注社区治理的中心关注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区治理 政社关系 有效嵌入 党社关系
下载PDF
政党统领社会:新时代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演化逻辑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文华 李海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4,共10页
新时代十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得以实现,乡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乡村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时代乡村治理取得辉煌成就的秘诀在于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领导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统... 新时代十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得以实现,乡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乡村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时代乡村治理取得辉煌成就的秘诀在于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领导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统合能力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政治引领、组织嵌入、利益整合和价值塑造。“政党统领社会”分析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特质的生动呈现,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治理传统的总结与提炼,是对乡村治理困境的现实性回应,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取得成就的内在机理,而且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统领社会 新时代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下载PDF
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何以可能——基于动力——路径的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越倩 张倩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30,共9页
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是理解党社互动的重要面向,也是衡量党建引领和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重要维度。在“动力—路径”的分析框架下,对浙江长兴县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作用进行考察,发现满足政治要求、达成利益契合以及提升组织能力... 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是理解党社互动的重要面向,也是衡量党建引领和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重要维度。在“动力—路径”的分析框架下,对浙江长兴县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作用进行考察,发现满足政治要求、达成利益契合以及提升组织能力是推动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动力因素,在现实中存在价值共享、资源整合、反向嵌入等层面的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融合的路径选择,而政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党建运作机制的转换以及党建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等使这一融合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动力—路径 党建 党社关系
下载PDF
政党建设社会:新时代推进社区自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基于皖中J社区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义平 王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9,M0004,共13页
社区自组织建设是透视社会建设的重要窗口。“政党建设社会”这一路径主要体现为社区党组织通过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在社区自组织建设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要素培育,确保其能够遵循自组织逻辑而成长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和构建活力社会... 社区自组织建设是透视社会建设的重要窗口。“政党建设社会”这一路径主要体现为社区党组织通过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在社区自组织建设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要素培育,确保其能够遵循自组织逻辑而成长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和构建活力社会的重要基础。这种政治优势具体可归纳为社区党员的社会化身份优势、社区党组织的资源枢纽角色优势及注重“过程—结果”的价值理性优势。正是基于这一政治优势,社区党组织在推进社区自组织建设的实践中,有效超越了政府科层体制下的技术治理局限,并突破了社区自组织内生动力不足的困境,从而确保社区自组织建设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区治理 社会建设 社区自组织 政党建设社会
下载PDF
试论政党与公民社会间的双向赋权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奇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43,258-261,共16页
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可分为一元关系与二元关系。一元关系可具体分为政党优位关系和公民社会优位关系,而二元关系又可分为温和二元关系和极化二元关系。从规范意义上讲,在这四种关系中,笔者最倾向温和二元关系。温和二元关系的实质是... 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可分为一元关系与二元关系。一元关系可具体分为政党优位关系和公民社会优位关系,而二元关系又可分为温和二元关系和极化二元关系。从规范意义上讲,在这四种关系中,笔者最倾向温和二元关系。温和二元关系的实质是实现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双向赋权。双向赋权指向到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合法性问题。哈贝马斯的"重建的合法性"概念实质便是本文所论及的双向赋权,即构建一个政党与公民社会之间的交往共同体,政党与公民社团都可以自由而平等的介入其中,通过论辩和协商达成双方的合意与共识。在中国,这种相互赋权的重要推进途径便是党社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公民社会 中国共产党 双向赋权 党社协商
下载PDF
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念平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33,124,共14页
现有文献从价值-功能、政党-社会关系、事件-过程三个视角建构起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究的框架。从基于本土经验的事件-过程类研究中可以发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价值维度上突出使命型政党的担当精神、吸纳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在基层治... 现有文献从价值-功能、政党-社会关系、事件-过程三个视角建构起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究的框架。从基于本土经验的事件-过程类研究中可以发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价值维度上突出使命型政党的担当精神、吸纳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嵌入政党价值;在结构维度上多层次整合内部资源与外部治理主体,纵向科层动员以整合条块资源、弹性化层级结构,横向政治动员以吸纳多元治理主体,形成一核多元的治理网络;在治理方式上,遵循低成本撬动机制,体现出简约治理的逻辑,采取协商治理等多种方式综合施策;在治理动力上,依托压力型体制的动力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基层组织增能赋权。对比经典的科层制等理论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经验现象,可以发现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某种独特性。未来仍需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本土经验基础上,推动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国家与社会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中国经验
下载PDF
分类嵌入:当前中国“党社关系”的一个描述框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唐文玉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3,M0003,共12页
在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中,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即"党社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嵌入性领导,塑造了当前中国"党社关系"的"分类嵌入"体系格局。面对高度多样化和异... 在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中,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即"党社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嵌入性领导,塑造了当前中国"党社关系"的"分类嵌入"体系格局。面对高度多样化和异质性的社会组织,党对不同种类社会组织的嵌入性领导采用了不同的政党权力嵌入路径,由此呈现出不同的政党权力嵌入形态,并带来不同种类社会组织的不同自主性状况。"分类嵌入"体系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大的改变,但存在着动态变迁的动能。党的"赋权性嵌入"和社会组织的"协同性自主"代表着"党社关系"变迁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社关系 政社关系 嵌入性领导 社会组织 分类嵌入 延伸性嵌入 赋权性嵌入 覆盖性嵌入
下载PDF
社会回应政治:社会组织党建的内在逻辑与功能进阶——以Y社区服务中心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利文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党建作为执政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组织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互动治理机制,是观测社会组织发展以及党建如何走向治理中央的关键维度。但现实中对于社会组织党建的研究存在明显的“窄化”。为理解和认识社会组织党建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本文... 党建作为执政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组织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互动治理机制,是观测社会组织发展以及党建如何走向治理中央的关键维度。但现实中对于社会组织党建的研究存在明显的“窄化”。为理解和认识社会组织党建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本文建构了“制度同构与治理嵌入”的分析框架,以Y社区服务中心党建实践和治理过程为例,从治理角度研究社会组织党建,也从党建本体角度观察其在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引领功能与治理价值。社会组织党建是一个多重逻辑的“同构”“叠合”过程,存在制度同构与治理嵌入两个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社会组织党建通过在社会组织内部新构“党社结构”实现了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治理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同构 治理嵌入 党建 党社结构
下载PDF
当代中国执政党党社关系检视——基于政治合法性视角的历史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京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2,282,共10页
什么样的党社关系,才是保持政党和社会双方关系动态平衡、合乎政治生态要求的理想关系,才能提升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从而更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代中国执政党的党社关系史予以梳理和检讨,汲取其经验教训,进而展望未来党社关系新... 什么样的党社关系,才是保持政党和社会双方关系动态平衡、合乎政治生态要求的理想关系,才能提升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从而更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代中国执政党的党社关系史予以梳理和检讨,汲取其经验教训,进而展望未来党社关系新局,对于化解这些命题,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社关系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从"革命党"向"建设党"变轨的夭折,重回"革命党",重回"建设党"等三次历史性转折。在当下"社会自我觉醒"的公民社会背景下,围绕社会公平重建党社关系,整固社会基础,在社会公平中寻求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和正当性,实现执政党由"建设党"向"公平党"的变轨,解除执政党所面临的公平性危机,将成为执政党未来一个时期不可回避的首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社关系 执政党 革命党 建设党 公平党 政治合法性
下载PDF
执政党社会领导力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仰义方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6,共6页
执政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其作为社会政治组织带有明显的政治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工具性作用,执政党对社会的领导力具有主导性、动态性、系统性、目标性等基本特征。新时代应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方向、增强党... 执政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其作为社会政治组织带有明显的政治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工具性作用,执政党对社会的领导力具有主导性、动态性、系统性、目标性等基本特征。新时代应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方向、增强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的任务导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指向加强我们党的社会领导力建设,提升党引领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全面领导 执政党与社会 党的领导力 执政能力
下载PDF
统一战线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主体力量的价值旨归、历史逻辑和现实路径
17
作者 范劭兴 王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的政党、社会和国家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主体力量层面区别于西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统一战线是增强人民的政党、社会和国家力量的重要法宝,对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政党引领水平、社会团结程度、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的政党、社会和国家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主体力量层面区别于西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统一战线是增强人民的政党、社会和国家力量的重要法宝,对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政党引领水平、社会团结程度、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人民的政党依靠统一战线在强党进阶中确证领导地位,人民的社会依靠统一战线在社会调适中实现社会团结与稳定,人民的国家依靠统一战线在强国跨越中整合人心力量。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统一战线工作要紧扣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把握好团结与领导、民生、民主之间的内在关联,实现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全面领导,并在“民生绩效”的目标导向下,提升统一战线工作的民主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中国式现代化 政党-社会-国家 人民
下载PDF
政党、社会和民众关系的内涵分析——从普遍意涵到时代意涵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共7页
政党、社会和民众关系问题是国家治理关注的重大问题,对它进行内涵分析有助于为政党联系民众的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政党-社会关系与政党-民众关系是一组相近但不相同的范畴或分析视角,对其进行逻辑区分是观察现实政治的起点。政党、... 政党、社会和民众关系问题是国家治理关注的重大问题,对它进行内涵分析有助于为政党联系民众的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政党-社会关系与政党-民众关系是一组相近但不相同的范畴或分析视角,对其进行逻辑区分是观察现实政治的起点。政党、社会和民众关系的基本内涵由普遍意涵和限定意涵构成,前者形成于政党在历史和政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后者形成于不同政治过程和特殊时代条件。中国的政党与民众关系与国外不同,是特指党群关系,即强调政党组织与民众个人、党员与民众个人之间的联系。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政党、社会和民众关系的传统内涵,政党政府须充分挖掘并把握其时代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社会关系 政党-民众关系 党群关系 信息网络时代
下载PDF
“党社关系”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理路及其经验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110-121,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政党主导型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很好地处理了党的领导动员和社会的支持认同之间的关系。基于“党社关系”的视角来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理路发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很好地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政党主导型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很好地处理了党的领导动员和社会的支持认同之间的关系。基于“党社关系”的视角来梳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理路发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很好地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极大地调动了社会积极自主性,在调适中不断重塑良好的“党社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闯出一条既具特色又具共性的现代化道路。环顾世界,不少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所以遭遇挫折,就是因为缺少获得社会支持的权威政治力量的领导,难以实现社会解放和有效整合社会,发达国家也面临如何走出社会极化的困境,中国式现代化对其都具有启发意义,即如何处理好精英建构和民众认同之间的关系。回到中国语境下,需要从时空流变维度,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从策略选择维度,处理好管理与疏导的关系;从主客互构维度,处理好党的领导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从自我反思维度,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党的自身建设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社关系 政党中心主义 使命型政党 社会支持理论
下载PDF
塑造“积极居民”:政党引领社区自治的耦合路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裴元圆 罗中枢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7,126,共10页
社区自治的难点是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不足、主体间的协作关系不顺、主体集合的主体性及社区认知不强,究其根源在于社区社会的耦合机制缺位,自发秩序无法形成。政党具有再塑社会的相对自主性和政治能动性,尤其在社会力量发育不足、公共理... 社区自治的难点是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不足、主体间的协作关系不顺、主体集合的主体性及社区认知不强,究其根源在于社区社会的耦合机制缺位,自发秩序无法形成。政党具有再塑社会的相对自主性和政治能动性,尤其在社会力量发育不足、公共理性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政党可作为引领主体承担起弥补社会权力真空、以政治行为撬动社会活力的职责,这是政党引领社区自治的合理性所在,也是“政党引领”与“社区自治”不相冲突的底层逻辑。因此,社区党组织可通过发挥组织动员、利益协调、话语建构的优势,培养个体能动、个体间合作、整体性自觉的“积极居民”,构建有机团结、良序关联的主体间关系,进而达到重塑社区社会、助推社区自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社会关系 社区治理 社区自治 积极居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