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青少年自杀现象看学校的生命教育 |
尹伶俐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0
|
|
2
|
“未知死,焉知生”——中国古代死亡观探究 |
毕治国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03 |
9
|
|
3
|
从丧葬礼仪看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
郭金秀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9
|
|
4
|
白族丧葬习俗中的死亡观探析 |
李福军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6
|
|
5
|
死亡学视域中的佛教研究 |
海波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6
|
云南少数民族死亡观的起源 |
陈艳萍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7
|
“舍生取义”与“死伤勇”——兼论孟子“义”字的含义 |
周恩荣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0 |
|
8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
葛英杰
|
《长春大学学报》
|
2014 |
0 |
|
9
|
从《失乐园》看渡边淳一的生活观 |
吕莎
曾绍琼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9 |
0 |
|
10
|
卡夫卡的死亡观探析 |
钟华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2 |
0 |
|
11
|
儒道两家的苦乐生死观比较 |
辛艳伟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04 |
3
|
|
12
|
灿烂的牺牲──毛泽东对终极价值的追问探析 |
朱前星
|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3
|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
侯朝阳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
2011 |
16
|
|
14
|
威廉·华兹华斯的生命意识 |
张叉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5
|
老子的道论与生死观 |
王怡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6
|
汉画中的人鱼形象 |
郑茜方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4
|
|
17
|
浅谈佛教对日本人生死观的影响 |
王钦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4
|
|
18
|
论汉画像艺术“深沉雄大”美的内在意蕴 |
王莎
马驰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临终的眼” 无限的话——川端康成自杀原因浅析 |
金琼
|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2
|
|
20
|
生命的复归——略论当代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 |
陈京军
周险峰
|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
200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