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米·巴巴阈限空间思想刍议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微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30,共9页
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第三空间是一种阈限空间,是具有临界性和阈限性特质的、包容张力和外延的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范式。这种阈限空间是力图摆脱二元对立并寻求确立新的身份构建与话语权力的临界的他者空间,这一他者是囿于... 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第三空间是一种阈限空间,是具有临界性和阈限性特质的、包容张力和外延的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范式。这种阈限空间是力图摆脱二元对立并寻求确立新的身份构建与话语权力的临界的他者空间,这一他者是囿于本民族内的"他者",亦是他民族内的"他者",被双方双向视为"异类",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介于民族内与他民族之间的双重他者抵制策略,这种非正面对抗式的模式和策略不仅削弱了殖民者的话语权威与殖民权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介于之间的文学话语发声景观。矛盾性、混杂性,模拟和文化翻译是阈限空间主要的解构与阐释策略,其理论指向为文学理论中的文化断裂弥合和他者身份话语建构,前景为多元文化视阈交融中的阈限空间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米·巴巴 阈限空间 阈限性 他者 身份话语
原文传递
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约翰·厄普代克小说《恐怖分子》中的他者叙述与主体建构 被引量:27
2
作者 杨金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8,共7页
厄普代克在其作品《恐怖分子》中采取了“他者”视角的叙述方式,在这种叙述中,信奉伊斯兰教的艾哈迈德既是恐怖分子的“他们”,即行凶者,又是受害者,即“我们”.因此,这种叙述方式模糊了行凶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界限,似乎消解了“他们”与... 厄普代克在其作品《恐怖分子》中采取了“他者”视角的叙述方式,在这种叙述中,信奉伊斯兰教的艾哈迈德既是恐怖分子的“他们”,即行凶者,又是受害者,即“我们”.因此,这种叙述方式模糊了行凶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界限,似乎消解了“他们”与“我们”之间的二元对立.但在这看似消解的过程中,杰克的主体性身份也得到了构建.因此一个更大意义范围上“自我”与“他者”的对立被构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普代克 《恐怖分子》 他者叙述 主体建构
下载PDF
巴赫金对话理论视阈下主体的自我建构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雪丽 朱有义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9年第4期117-124,共8页
本文以巴赫金对话理论剖析了他者主体的存在性,以及对话关系中主体间的异在性。"他者"的主体化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另一个主体的目光返视自我,并以此促进主体的自我建构。最后,借助镜像理论,本文表明了只有通过他者的视角才能认... 本文以巴赫金对话理论剖析了他者主体的存在性,以及对话关系中主体间的异在性。"他者"的主体化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另一个主体的目光返视自我,并以此促进主体的自我建构。最后,借助镜像理论,本文表明了只有通过他者的视角才能认识真实的自我,构建完善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理论 镜像理论 他者 自我建构
原文传递
“他者”身份的社会性建构与主体性重建——基于豫北林村越南籍媳妇日常生活实践的解读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欣 曹锦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6,78,共10页
外籍媳妇作为一群特殊的移民群体,在社会结构性差异中被赋予边缘化的"他者"身份,渗透于日常生活和地方性认知中,再现为一种行动者内化了的身份属性,构成主体的内在张力。只有利用结构和网络资源优先突破行动者自身的局限,才... 外籍媳妇作为一群特殊的移民群体,在社会结构性差异中被赋予边缘化的"他者"身份,渗透于日常生活和地方性认知中,再现为一种行动者内化了的身份属性,构成主体的内在张力。只有利用结构和网络资源优先突破行动者自身的局限,才能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有效发挥个体的积极能动性,实现主体性身份和地位的重建,而朋辈群体的互助共谋和婆家的全方位支持则是其从边缘化地位走向主体性重建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越南籍媳妇 社会性建构 主体性
原文传递
从“我群”到“他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认同转变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云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3年第3期8-14,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的认同经历了剧烈的变化过程,其基本趋向就是在把台湾建构成"我群"的同时,逐渐将中国建构为"他者",并使二者产生某种异己关系、对立关系。认同问题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两岸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的认同经历了剧烈的变化过程,其基本趋向就是在把台湾建构成"我群"的同时,逐渐将中国建构为"他者",并使二者产生某种异己关系、对立关系。认同问题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如何弥合两岸认同差异,增进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与归属感,无疑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认同 建构 两岸关系
下载PDF
比较教育的知识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涛 陈时见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1,32,共7页
不管是单纯的认识"他者教育"的活动,还是以"他者视域"反观"我者教育"的活动,都是认识主体从"他者视域"看待教育的认识活动,比较教育由此形成的知识首先具有"他者视域"的特征。人们... 不管是单纯的认识"他者教育"的活动,还是以"他者视域"反观"我者教育"的活动,都是认识主体从"他者视域"看待教育的认识活动,比较教育由此形成的知识首先具有"他者视域"的特征。人们在认识"他者教育"进而反观"我者教育"的基础上,试图建构全球教育的过程中建构比较教育的知识,这是对"他者教育"的二次建构。比较教育天生具有跨越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性,并进一步解读国际教育关系,因而具有解读全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他者视域 二次建构 解读全球
原文传递
从“他塑”走向“自塑”:《民法典》术语系统特征及法治形象建构
7
作者 刘谕静 魏向清 沈家豪 《中国语言战略》 2024年第1期199-211,共13页
长期以来,中国的法治形象由西方“他者”的话语进行塑造,无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和阐释中国的法治实践。要“自塑”中国当代法治形象,关键是有效地传播中国的法治话语。《民法典》是“自塑”中国法治形象的重要话语资源,其术语系统是话语... 长期以来,中国的法治形象由西方“他者”的话语进行塑造,无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和阐释中国的法治实践。要“自塑”中国当代法治形象,关键是有效地传播中国的法治话语。《民法典》是“自塑”中国法治形象的重要话语资源,其术语系统是话语建构的基础。《民法典》的核心术语系统、权利术语系统、多源术语系统和文本术语系统分别呈现出语符表征性、知识系统性、概念丰富性和形态生成性的系统特征。这些术语系统特征从话语主题凸显、话语逻辑构建、话语内容充实和话语形态生成四个方面,对《民法典》话语体系的建构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塑造了具备人文之性、系统之态、多彩之色和科学之形的中国当代法治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术语系统特征 法治形象 他塑 自塑
下载PDF
从“他者”到“主体”——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空间建构及其意义
8
作者 董雪娟 李瑾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7-63,共7页
身为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以“他者”的视角展现了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体现出她对种族问题与自我身份追寻的审慎思考,让读者跟随着她的脚步来还原历史。通过地理空间建构、心理空间建构和社区空间建构,莫里森表达了强烈的... 身为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以“他者”的视角展现了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体现出她对种族问题与自我身份追寻的审慎思考,让读者跟随着她的脚步来还原历史。通过地理空间建构、心理空间建构和社区空间建构,莫里森表达了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种族意识,并试图重塑“他者”的“主体”性。莫里森将“他者”与空间相结合,将自身的文学观与政治观融于对“他者”的空间建构当中,在少数族裔文学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他者 主体 空间建构
下载PDF
全球语境下新词翻译的“他者”解读与“自我”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孔雁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89-93,共5页
从全球化语境视角出发,探讨新词翻译中解读"他者"的理性诉求。首先通过三向度解读"他者"来构建"自我",进而提出新词翻译的有效性不仅来自对新词信息内容的透彻解读,还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能力;再指出目的... 从全球化语境视角出发,探讨新词翻译中解读"他者"的理性诉求。首先通过三向度解读"他者"来构建"自我",进而提出新词翻译的有效性不仅来自对新词信息内容的透彻解读,还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能力;再指出目的语读者获取异质他者时,通过对其文化政治语境的必要了解而将信息同相关文化情境联系的能力必不可少。得出结论:新词翻译应当在有意识性构建自我的基础上,接受和引入"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翻译 全球化语境 他者 自我构建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地之国》解读 被引量:3
10
作者 宫玉波 柳青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出色的表现"9.11事件"后美国的作品之一,但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后殖民主义特征才是其最引人瞩目之处。小说以回忆录的方式记叙了两个不同肤色、不同阶层的男人在美国的境遇和友... 约瑟夫·奥尼尔的《地之国》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出色的表现"9.11事件"后美国的作品之一,但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后殖民主义特征才是其最引人瞩目之处。小说以回忆录的方式记叙了两个不同肤色、不同阶层的男人在美国的境遇和友谊。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理论出发,从移民的美国梦想、身份建构和文化认同几个方面阐释作品的深刻内涵,探索众多移民在西方文化中心论依旧盛行的今天,在全球化的时代获得物质和精神双重满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地之国》 他者 身份建构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跨越场域的情感共鸣——《寻梦环游记》文本内外的场域解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超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在类型范式、艺术创新、观众参与度等方面为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了有益的创作思路。影片之所以能在中国大陆掀起观影狂潮,关键在于故事中两个世界的交互建构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契合,以及文本内外跨越场域和超越类...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在类型范式、艺术创新、观众参与度等方面为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了有益的创作思路。影片之所以能在中国大陆掀起观影狂潮,关键在于故事中两个世界的交互建构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契合,以及文本内外跨越场域和超越类型的情感共鸣。文本之内,人类世界与亡灵世界交互建构,跨越了两个世界的情感交融;文本之外,超越生死的永恒亲情及对人类生死的终极拷问,跨越了地域文化的藩篱,直击人类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梦环游记》 家庭场域 第二世界 交互建构 情感共鸣
下载PDF
好莱坞影片中的华裔女性形象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璠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3-48,共6页
本文以不同时期好莱坞电影对华裔女性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以史为线,找出不同时期华裔女性形象的特点及其共性。发现虽然不同时期电影中的华裔女性形象各具特点,但是这些形象往往被贴上"他者"的标签。究其原因,好莱坞的电影制... 本文以不同时期好莱坞电影对华裔女性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以史为线,找出不同时期华裔女性形象的特点及其共性。发现虽然不同时期电影中的华裔女性形象各具特点,但是这些形象往往被贴上"他者"的标签。究其原因,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在"东方主义"影响下来建构华裔女性形象。本文揭示了这一权力关系,提倡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华裔女性形象的自我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影片 华裔女性 形象 他者 自我建构
下载PDF
从他者凝视到主体建构——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在当代欧美的接受阐释 被引量:3
13
作者 涂慧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4-176,共13页
伴随1980年代兴起的“动物转向”,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在当代欧美备受关注,呈现出从边缘依附到综合独立的演变态势。在接受态势上,当代欧美对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的接受态势主要以肯定认同、接纳欢迎和质疑反思为主,呈现出关注社... 伴随1980年代兴起的“动物转向”,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在当代欧美备受关注,呈现出从边缘依附到综合独立的演变态势。在接受态势上,当代欧美对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的接受态势主要以肯定认同、接纳欢迎和质疑反思为主,呈现出关注社会性与注重思想史的宏观特征。在接受作家上,当代欧美对动物书写的接受阐释具有均衡性、广泛性和多样性,既关注西顿、罗伯茨和莫厄特等经典作家,也瞩目桑德斯、博兹沃斯和柯伍德等知名作家。在阐释观点上,当代欧美对动物书写的阐释认知勾连加拿大殖民主体性、物种歧视、族裔消亡和身份建构等重要话题,牵涉加拿大肉食消费、生态伦理、性别秩序、大众文化等权力话语。在阐释路径上,当代欧美普遍将对弱势动物的关注与对少数族裔的同情和对女性群体的关心予以关联,关注其中的社会多元化、动物伦理学和文化差异性等热点问题。由此,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在当代欧美的接受阐释至少表现出三个宏观特点,即鲜明的跨学科性与综合性特征、强烈的泛政治化与泛文化倾向、明显的他者想象与主体间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英语文学 动物书写 接受阐释 他者凝视 主体建构
原文传递
装配式技术在装饰设计阶段和预制构件生产阶段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超 栾晨 《黑龙江科学》 2019年第22期88-89,共2页
装配式技术在装饰设计阶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能提高设计质量,优化线路,设计标准化构件。装配式技术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可优化生产工艺,加快组件模型的生产,模拟施工。
关键词 装配式构件 其他专业 一体化协同 装饰施工
下载PDF
论文学叙述与性别建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传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80,共6页
人的自我主体性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核心理论,而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少数男性精英知识分子的立场之上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瓦解了人的主体说,认为主体是被建构的,而不是完整独立、恒定不变的。女性主义者将这些研究成果纳入性别研究领域,提出主... 人的自我主体性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核心理论,而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少数男性精英知识分子的立场之上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瓦解了人的主体说,认为主体是被建构的,而不是完整独立、恒定不变的。女性主义者将这些研究成果纳入性别研究领域,提出主体性是男权压迫和男权控制的形式,作为人的主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主体,也是被建构的,而文学叙述是现代性别建构的重要场域。现代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权力秩序和男性主体地位的确立,在于掌握了话语权的男性建立了一套"男性化主体"的自我再现系统,而女性的屈从和他者地位的形成,也是在于女性被剥夺了再现自我和他人的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客体 自我 他者 性别建构 文学叙述
下载PDF
文化研究:以形象为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2,70,共8页
以形象为方法的形象研究与以形象为对象的形象研究的根本不同,是以形象为方法的研究不再把形象作为研究客体、将研究的目标聚集于形象本体,而是以形象为切入点展开对形象形成过程与背景的研究,将研究的目标集中在讨论形象形成背后的文... 以形象为方法的形象研究与以形象为对象的形象研究的根本不同,是以形象为方法的研究不再把形象作为研究客体、将研究的目标聚集于形象本体,而是以形象为切入点展开对形象形成过程与背景的研究,将研究的目标集中在讨论形象形成背后的文化语境。以形象为方法的研究将形象界定为对他者的集体性文化想象。因此,研究他者形象其实是要考察想象主体所面临的文化困境,为想象主体寻找解决自我认同、文化价值和文化战略等方面深层矛盾的方法。以形象为方法的形象研究所采用的具体研究途径就是以感性思维为立足点去辨识形象,以辩证思维为核心手段去探寻形象背后的文化困境,以宏大思维为框架去寻找解决文化困境的最终办法。因此,以形象为方法是一种兼具开放性、深刻性与现实性的学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 文化语境 他者 文化想象 文化建构
下载PDF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他者建构传统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慧 朱媛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3-55,共3页
文章借助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理论,分别以荒岛和星期五为例,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他者建构传统进行研究,分析了地理他者和民族他者是怎样被建构和被征服的,并进一步探讨了深层原因。
关键词 他者 后殖民主义 建构
下载PDF
自塑与他塑的互文性建构——论朱自清散文对“扬州”形象的重构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小凤 《写作》 2019年第4期91-96,共6页
朱自清以其曾在扬州生活多年的'本土人'身份和移居外地的他者姿态对扬州进行了客观而多重的审视,其散文在他塑与自塑的多重视角下多维度地对'扬州'进行了重构,即富有诗情画意、文化深厚的柔美、人文扬州,同时又不无土... 朱自清以其曾在扬州生活多年的'本土人'身份和移居外地的他者姿态对扬州进行了客观而多重的审视,其散文在他塑与自塑的多重视角下多维度地对'扬州'进行了重构,即富有诗情画意、文化深厚的柔美、人文扬州,同时又不无土腔土调的朴实一面,体现了朱自清作为扬州'本土人'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觉,客观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扬州形象,是对'扬州'的一次再发现,更是对扬州文化的追寻与再认,对于重新认识'扬州'不仅具有文学意义,亦不乏史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扬州书写 自塑 他塑 互文性建构
下载PDF
“小他者Ⅱ”在哈姆雷特主体性建构过程中的功能及功能实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金罗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2020年第1期83-92,共10页
主体性建构过程是人的感性存在被社会规则代替的过程,也是人的真实性存在被社会规则的自动言说所代替的过程。哈姆雷特王子在回国之后重新经历主体性建构。即哈姆雷特王子的真实存在需要被克劳狄斯代表的社会规则重新代替的过程。哈姆... 主体性建构过程是人的感性存在被社会规则代替的过程,也是人的真实性存在被社会规则的自动言说所代替的过程。哈姆雷特王子在回国之后重新经历主体性建构。即哈姆雷特王子的真实存在需要被克劳狄斯代表的社会规则重新代替的过程。哈姆雷特王子的主体性重建受到已经进人无意识的社会规则的抵制,不仅面临着主体和作为大他者的克劳狄斯之间的对话(a1a1′),而且面临着主体和作为大他者的老哈姆雷特之间的对话(aa′)以及主体和两个大他者之间对话(aa′和a1a1′)。哈姆雷特王子因为认同老哈姆雷特和不认同克劳狄斯而陷入彷徨和苦闷之中。对老哈姆雷特的认同被出现的老哈姆雷特鬼魂激活之后,小他者Ⅱ趋于活跃,牵动主体性建构。因此,aa′,而不是a1a1′主导着哈姆雷特王子的主体性建构过程,哈姆雷特王子的主体性建构受到小他者Ⅱ′的和a1a1′对话的影响。海盗船上,书信的拆封导致国王阴谋的败露。决斗中,被告知剑上已经涂上毒药,酒中放人毒药,克劳狄斯的罪行已经完全败露。小他者Ⅱ主导着小他者Ⅱ的影响,aa′对话主导a1a1′对话的影响,哈姆雷特王子果断地刺杀凶手。因此,哈姆雷特王子的复仇行为受到小他者Ⅱ和aa′对话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他者Ⅰ 小他者Ⅱ 大他者 主体建构
下载PDF
生命关怀与社会责任: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农村老人生存状态 被引量:1
20
作者 冉华 高嘉潞 《传媒观察》 2020年第3期54-62,共9页
中国农村老人自杀问题是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挑战之一。笔者通过扎根理论法,聚焦2003-2018年间国内媒体对农村老人自杀事件的新闻报道,探讨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农村老人自杀现象,以及不同阶段媒体对该议题的建构策略有何变化。笔者发现媒体在... 中国农村老人自杀问题是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挑战之一。笔者通过扎根理论法,聚焦2003-2018年间国内媒体对农村老人自杀事件的新闻报道,探讨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农村老人自杀现象,以及不同阶段媒体对该议题的建构策略有何变化。笔者发现媒体在建构该议题时存有一个共性模式,即"一份悲伤故事的煽动、一种特定社会情境的植入、一个‘他者’形象的建构",并发现媒体报道视角、情感基调、媒体角色与生命关怀意识有着历时性的积极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自杀报道 农村老人 媒体建构 他者建构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