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传输层PBD对Alq_3∶DCJTB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8
1
作者 贾勇 邓振波 +4 位作者 肖静 徐登辉 陈征 刘翔 吕昭月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PBD为电子传输层制作了一组掺杂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研究了掺杂器件中PBD对器件的光谱、亮度等的影响。发现PBD与NPB和DCJTB分别掺杂的器件的光谱与其它的器件不同,然后运用了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及PBD的传输特性等方法对光谱做出了... 以PBD为电子传输层制作了一组掺杂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研究了掺杂器件中PBD对器件的光谱、亮度等的影响。发现PBD与NPB和DCJTB分别掺杂的器件的光谱与其它的器件不同,然后运用了载流子的注入、传输及PBD的传输特性等方法对光谱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运用高斯截谱的方法分析了各个发光峰的产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D 电子传输层 激基复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
下载PDF
基于PVK:NPB掺杂体系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涛 于军胜 +3 位作者 李璐 文雯 唐晓庆 蒋亚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9-814,共6页
利用溶液旋涂的方法,通过改变复合功能层中poly(N-vinylcarbazole)(PVK)和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的质量比,制备结构为indium-tin-oxide(ITO)/PVK:NPB/2,9-dimenthyl-4,7-diphenyl... 利用溶液旋涂的方法,通过改变复合功能层中poly(N-vinylcarbazole)(PVK)和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的质量比,制备结构为indium-tin-oxide(ITO)/PVK:NPB/2,9-dimenthyl-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BCP)/Mg:Ag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对器件的电致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复合功能层中PVK和NPB的质量比为1:1时器件性能最好,在该器件的电致光谱中,除了NPB的本征谱峰外,在长波方向还出现了一个位于640nm处的谱峰,这是PVK和NPB产生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发光,并且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加,电致激基复合物的发光强度也相对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 PVK:NPB掺杂体系 电致激基复合物
下载PDF
(t-bt)_2Ir(acac)超薄层厚度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娟 于军胜 +1 位作者 李璐 蒋亚东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以新型铱配合物黄光磷光染料bis[2-(4-tertbutylphenyl)benzothiazol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ate)[(t-bt)2Ir(acac)]为超薄层,制备了结构为indiumtinoxide(ITO)/N,N′-bis(naphthalen-1-yl)-N,N′-bis(phenyl)-benzi-dine(NPB)(... 以新型铱配合物黄光磷光染料bis[2-(4-tertbutylphenyl)benzothiazol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ate)[(t-bt)2Ir(acac)]为超薄层,制备了结构为indiumtinoxide(ITO)/N,N′-bis(naphthalen-1-yl)-N,N′-bis(phenyl)-benzi-dine(NPB)(45 nm)/(t-bt)2Ir(acac)(d)/NPB(5 nm)/2,2′,2′′(1,3,5-benzenetriyl)tris-(1-phenyl-1H-benzimid-azole)(TPBI)(30 nm)/Mg:Ag(200 nm)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通过改变超薄磷光发光层的厚度,研究了厚度对器件电致发光(EL)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光染料层厚度为0.20 nm时,器件的最大发光亮度近18400 cd/m2,并在6 V电压下可实现CIE色坐标为(0.33,0.32)的白光发射;当磷光层厚度为0.10 nm时,器件的最大功率效率为5.4lm/W。分析表明,器件的高性能是由于磷光染料的直接载流子捕获可限制复合发光区域,以及NPB向磷光染料的能量传递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铱配合物磷光染料 超薄层 厚度变化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多发光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6
4
作者 丁桂英 王立忠 +3 位作者 韩强 常喜 黄涛 姜文龙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采用多发光层结构,将一种新型的黄橙色荧光染料2-溴-4-氟苯乙烯-8-羟基喹啉锌(BFHQZn,(E)-2-(2-bromo-4-fluorostyryl)quinolato-Zinc)与蓝色9,10-二-2-萘蒽(ADN)组合在一起实现白光。研究了插入4,4-N,N-二咔唑联苯(CBP)对器件色度的影... 采用多发光层结构,将一种新型的黄橙色荧光染料2-溴-4-氟苯乙烯-8-羟基喹啉锌(BFHQZn,(E)-2-(2-bromo-4-fluorostyryl)quinolato-Zinc)与蓝色9,10-二-2-萘蒽(ADN)组合在一起实现白光。研究了插入4,4-N,N-二咔唑联苯(CBP)对器件色度的影响,通过改变发光层厚度及蓝光发射层采用掺杂结构,制备了多发光层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器件结构为ITO/2T-NATA(15 nm)/NPBX(5 nm)/CBP:13%ADN(15 nm)/BF-HQZn(20 nm)/CBP:6%Ir(ppy)3(5 nm)/CBP:13%ADN(15 nm)/BCP(8 nm)/Alq3(32 nm)/LiF(0.5 nm)/Al,器件在15 V电压下实现了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26,0.27),最大发光亮度为3323 cd/m2,在5 V电压下的最大发光效率为1.16 cd/A,并且器件的色坐标由5 V(5 cd/m2)启亮时(0.34,0.37)到15 V获得最大亮度(3 323 cd/m2)时的(0.26,0.27)均在白光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黄色发光材料 亮度 效率
原文传递
蓝光磷光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韶杰 李艳菲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73-1877,共5页
使用典型蓝色磷光材料Firpic作为磷光金属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发光层,以高反射的Al膜作为阴极顶电极和半透明的Al膜作为阳极底电极,其结构为Glass/Al(15nm)/MoO3(30nm)/NPB(40nm)/mCP:Firpic(30nm,x%)/BCP(10nm)/Alq(20nm)/LiF... 使用典型蓝色磷光材料Firpic作为磷光金属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发光层,以高反射的Al膜作为阴极顶电极和半透明的Al膜作为阳极底电极,其结构为Glass/Al(15nm)/MoO3(30nm)/NPB(40nm)/mCP:Firpic(30nm,x%)/BCP(10nm)/Alq(20nm)/LiF(1nm)/Al(100nm),x%为Firpic的掺杂质量分数,分别为4%、6%、10%、12%和14%。实验制备了不同的OLED,比较了测量角度和不同掺杂浓度对OLED发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发光面积为0.8cm2的器件,测量角度的不同导致蓝光辐射波长蓝移,色坐标发生变化,器件的510nm和472nm两个峰值变化不相同,随着角度的增大,较大的峰值不断衰减,而较小的峰值不断增强;并且,当掺杂浓度为12%时,OLED得到最好的发光性能,12V电压驱动下有最大亮度18 870cd/m2,说明此时的主客体间能量转移最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蓝色磷光 微腔
原文传递
NPB:CBP复合空穴传输层对黄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苏杰 于军胜 +1 位作者 文雯 蒋亚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5-590,共6页
采用N,N′-diphenyl-N,N′-bis(1-naphthyl-pheny1)-1,1′-biphenyl-4,4′-diamine(NPB):4,4′-N,N′-dicarbazole-biphenyl(CBP)掺杂体系为复合空穴传输层,制备了结构为indium-tin oxide(ITO)/NPB:CBP/CBP:bis[2-(4-tert-butylphenyl)b... 采用N,N′-diphenyl-N,N′-bis(1-naphthyl-pheny1)-1,1′-biphenyl-4,4′-diamine(NPB):4,4′-N,N′-dicarbazole-biphenyl(CBP)掺杂体系为复合空穴传输层,制备了结构为indium-tin oxide(ITO)/NPB:CBP/CBP:bis[2-(4-tert-butylphenyl)benzothiazol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ate)[(t-bt)2Ir(acac)]/2,9-dimethyl-4,7-diphenyl-phenanthroline(BCP)/Mg:Ag的黄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通过调节NPB:CBP掺杂体系的组分,研究了不同掺杂质量比的OLEDs的电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将CPB掺杂到NPB中可调控空穴的传输能力,对器件的发光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当NBP和CPB的质量比为1∶3时,器件的的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最大功率效率达到18.1l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 复合空穴传输层 NPB:CBP 器件性能
原文传递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Rubrene超薄层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璐 于军胜 +1 位作者 李仪 蒋亚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45-2048,共4页
以黄光荧光染料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作为超薄层,制备了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采用改变荧光超薄层厚度的方法,通过表征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分析了超薄层中染料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荧光染料Rubr... 以黄光荧光染料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作为超薄层,制备了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采用改变荧光超薄层厚度的方法,通过表征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分析了超薄层中染料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荧光染料Rubrene的厚度为0.3 nm时,器件可以同时实现黄光和蓝光的等强度发射,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白光器件,最高亮度达到3700 cd/m2,颜色坐标为(0.32,0.33).器件中蓝光来自N,N′-Bis-(1-naphthyl)-N,N′-b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的电致发光,而器件优良的光电性能是由于Rubrene分子直接载流子陷阱(DCT)效应和NPB分子向Rubrene分子传递能量的协同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白光 超薄层 荧光染料 RUBRENE
下载PDF
Luminescent Enhancement of Heterostructur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Based on Aluminum Quinolines 被引量:1
8
作者 Jun-Sheng Yu Lu Li Ya-Dong Jiang Xing-Qiao Ji Tao Wang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7年第2期183-186,共4页
High performanc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LE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fluorescent bis (2-methyl-8-quinolinolato)(para-phenylphenolato)aluminum(BAlq) as an emissive lay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performanc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LE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fluorescent bis (2-methyl-8-quinolinolato)(para-phenylphenolato)aluminum(BAlq) as an emissive lay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color devices consisting of N, N'-bis-(1-naphthyl)-N,N'diphenyl- 1,1'-biphenyl-4,4'- diamine (NPB) as hole transport lay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heterostructure blue light-emitting device composed of 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 (Alq3) as an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has been dramatically enhanced. In the case of high performance heterostructure devices, the electroluminescent spectra has been perceived to vary strongly with the thickness of the organic layers due to the different recombination reg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various color devices composed of identical components could be implemented by changing the film thickness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quinolines blue emission heterostructur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leds).
下载PDF
高浓度掺杂Ir(ppy)_3和Rubrene的高效率有机发光器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文龙 丁桂英 +3 位作者 王静 汪津 王立忠 常喜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8-1621,共4页
通过采用CBP主体材料中高浓度掺杂Ir(ppy)3和Rubrene,利用Ir(ppy)3敏化黄光发射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器件采用的结构为:ITO/2T-NATA(20 nm)/NPBX(40 nm)/x%CBP:y%Ir(ppy)3:z%rubrene(20 nm)/NPBX(10 nm)/DPVBi... 通过采用CBP主体材料中高浓度掺杂Ir(ppy)3和Rubrene,利用Ir(ppy)3敏化黄光发射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器件采用的结构为:ITO/2T-NATA(20 nm)/NPBX(40 nm)/x%CBP:y%Ir(ppy)3:z%rubrene(20 nm)/NPBX(10 nm)/DPVBi(60 nm)/Alq(60 nm)/LiF(1 nm)/Al,在该器件中限定各功能层的厚度保持不变,当CBPI、r(ppy)3、Rubrene各组分的比例x、y、z分别为:65%、20%、15%时,器件的性能较好,在电压为12 V时,其电流效率最大为21.1 cd/A。在电压为24 V时,其亮度为最大,达到22 670 cd/m2。该器件的色度随电压的增加逐步趋近于白光等能点(0.33,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磷光 敏化剂
原文传递
以CzHQZn为主体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文龙 丁桂英 +4 位作者 张刚 丛林 孟昭晖 欧阳新华 曾和平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5-1028,共4页
采用真空热蒸镀技术,分别制备了结构为ITO/2T-NATA(25nm)/CzHQZn(10~25nm)/TPBi(35nm)/LiF(0.5nm)/Al、ITO/2T-NATA(30nm)/CBP:6%Ir(ppy)3:x%CzHQZn(20nm)/Alq3(50nm)/LiF(0.5nm)/Al和ITO/2T-NATA(30nm)/CBP:6%Ir(ppy)3:10%CzHQZn(xnm)... 采用真空热蒸镀技术,分别制备了结构为ITO/2T-NATA(25nm)/CzHQZn(10~25nm)/TPBi(35nm)/LiF(0.5nm)/Al、ITO/2T-NATA(30nm)/CBP:6%Ir(ppy)3:x%CzHQZn(20nm)/Alq3(50nm)/LiF(0.5nm)/Al和ITO/2T-NATA(30nm)/CBP:6%Ir(ppy)3:10%CzHQZn(xnm)/Alq3((70-x)nm)/LiF(0.5nm)/Al的3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器件中,CzHQZn既有空穴传输特性,又是黄光发射的主体。为了提高其发光效率,利用磷光敏化技术,研究了掺杂层中不同掺杂浓度和掺杂层不同厚度时器件的发光效率。结果表明,器件的效率随着掺杂发光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当发光层的厚度为18nm时,CzHQZn掺杂浓度为10%的器件性能较好;在10V电压下,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3.26cd/A,色坐标为(0.4238,0.5064),最大亮度达到17560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新空穴传输材料 CzHQZn 效率
原文传递
Improvement of electron injection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by inserting a thin aluminum layer into cesium carbonate injection layer
11
作者 辛利文 吴晓明 +4 位作者 华玉林 肖志慧 王丽 张欣 印寿根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90-393,共4页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 injection effect of inserting a thin aluminum(Al) layer into cesium carbonate(Cs2CO3)injection layer. Two groups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 are fabricated. For the first...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 injection effect of inserting a thin aluminum(Al) layer into cesium carbonate(Cs2CO3)injection layer. Two groups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 are fabricated. For the first group of devices based on Alq3, we insert a thin Al layer of different thickness into Cs2CO3 injection layer, and the device's maximum current efficiency of 6.5 cd/A is obtained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thin Al layer is 0.4 nm. However, when the thickness of Al layer is 0.8 nm, the capacity of electron injection is the strongest. To validate the universality of this approach, then we fabricate another group of devices based on another blue emitting material. The maximum current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without and with a thin Al layer is 4.51 cd/A and 4.84 cd/A, respectively. Inserting a thin Al layer of an appropriate thickness into Cs2CO3 layer can result in the reduction of electron injection barrier, enhancement of the electron inje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OLEDs.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mechanism that thermally evaporated Cs2CO3 decomposes into cesium oxides, the thin Al layer reacts with cesium oxides to form Al–O–Cs complex, and the amount of the Al–O–Cs complex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thin Al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Cs complex Cs2CO3 electron injection layer thin Al laye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
下载PDF
新型双极性TPABMI的高效率非掺杂蓝色OLED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桂英 常喜 +2 位作者 汪津 姜文龙 欧阳新华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11-1916,共6页
通过研究双极性蓝色荧光染料对(4-三苯胺)-联二苯基-(2-苯基)苯并咪唑(TPABMI)的电致发光(EL)特性,发现TPABMI不仅具有较强的发光特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空穴/电子传输特性。利用此特性,制备了蓝光器件ITO/NPBX(40nm)/TPABMI(20nm)/TPBi(... 通过研究双极性蓝色荧光染料对(4-三苯胺)-联二苯基-(2-苯基)苯并咪唑(TPABMI)的电致发光(EL)特性,发现TPABMI不仅具有较强的发光特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空穴/电子传输特性。利用此特性,制备了蓝光器件ITO/NPBX(40nm)/TPABMI(20nm)/TPBi(20nm)/LiF(0.5nm)/Al(93nm);进而在空穴传输层NPB和发光层TPABMI之间插入TCTA薄层,并对ITO表面用MoO3进行修饰,制备了结构为ITO/MoO3(10nm)/NPB(80nm)/TCTA(5nm)/TPABMI(20nm)/TPBi(40nm)/LiF(1nm)/Al(100nm)的蓝色OLED。实验结果表明,器件在16V电压下实现了蓝光发射,发光波长为464nm,色坐标为(0.150 9,0.143 8),最大发光亮度为18 970cd·m-2,获得最大发光效率为5.48cd·A-1;器件效率由启亮后6V时的3.53cd·A-1到14V时的3.66cd·A-1比较稳定,从15V时的3.89cd·A-1到16V时的5.48cd·A-1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器件的色度从启亮到获得最大亮度的过程中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新型蓝色荧光染料 双极性 亮度 效率 ITO修饰层
原文传递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新型芴类小分子材料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锦程 贾鲲鹏 +3 位作者 于军胜 娄双玲 蒋亚东 张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5-629,共5页
针对新型芴类小分子材料6,6-(′9H-fluoren-9,9-diyl)bis(2,3-bis(9,9-dihexyl-9H-fluoren-2-yl)qui-noxaline)(BFLBBFLYQ)和空穴传输材料N,N-′biphenyl-N,N-′bis-(3-methyl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TPD)及二者混合体... 针对新型芴类小分子材料6,6-(′9H-fluoren-9,9-diyl)bis(2,3-bis(9,9-dihexyl-9H-fluoren-2-yl)qui-noxaline)(BFLBBFLYQ)和空穴传输材料N,N-′biphenyl-N,N-′bis-(3-methyl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TPD)及二者混合体系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进行了测试表征,制备了结构为indium-tin oxide(ITO)/BFLBBFLYQ∶TPD/Alq/Mg∶Ag的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发现,BFLBBFLYQ∶TPD混合薄膜存在一个不同于单独分子薄膜的低能量发射光谱,发光峰在530 nm处,与tris(8-hydroxyquinolinato)a-luminum(Alq)薄膜的荧光光谱相同,亦与结构为BFLBBFLYQ∶TPD/Alq双层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相同。鉴于荧光染料4-(dicyanomethylene)-2-ter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yl-9-enyl)-4H-pyran(DCJTB)的吸收光谱与Alq的荧光光谱有很好的重叠,利用Forster能量传递理论,将DCJTB红色染料引入双层器件,通过调节掺杂位置,考察器件的发光光谱情况,进而对BFLBBFLYQ∶TPD/Alq双层器件的载流子复合区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层器件的载流子复合区域位于BFLBBFLYQ∶TPD/Alq界面附近的Alq层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芴类小分子 能量转移 复合区域
下载PDF
基于MCzHQZn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4
作者 王广德 姜文龙 +4 位作者 丁桂英 黄涛 高永慧 欧阳新华 曾和平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6-499,共4页
通过结构为ITO/2T-NATA(20nm/NPBx(20nm)/MCzHQZn(30nm)/BCP(10nm)/Alq3(20nm)/LiF(0.5nm)/Al、ITO/2T-NATA(30nm/MCzHQZn(30nm)/BCP(10nm)/Alq3(30nm)/LiF(0.5nm)/Al和ITO/2T-NATA(20nm/MCzHQZn(30nm)/NPBx(16nm)/BCP(10nm)/Alq3(25nm)... 通过结构为ITO/2T-NATA(20nm/NPBx(20nm)/MCzHQZn(30nm)/BCP(10nm)/Alq3(20nm)/LiF(0.5nm)/Al、ITO/2T-NATA(30nm/MCzHQZn(30nm)/BCP(10nm)/Alq3(30nm)/LiF(0.5nm)/Al和ITO/2T-NATA(20nm/MCzHQZn(30nm)/NPBx(16nm)/BCP(10nm)/Alq3(25nm)/LiF(0.5nm)/Al的3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证明了MCzHQZn既具有空穴传输特性,又具有较好的发光特性。MCzHQZn在器件1中作发光层,器件最大亮度在电压16V时达到3692cd/m2,电压13V时的最大效率为0.90cd/A,发光的峰值波长为564nm;MCzHQZn在器件2中既作发光层又作空穴传输层,器件最大亮度在电压为13V时达到1929cd/m2,电压12V时的最大效率为0.57cd/A,发光的峰值波长也为564nm;MCzHQZn在器件3中作空穴传输层,由NPBx作发光层,器件最大亮度在电压为14V时达到3556cd/m2,电压9V时的最大效率为1.08cd/A,发光的峰值波长为44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MCzHQZn 空穴传输特性
原文传递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Rubrene掺杂剂的荧光光谱性质
15
作者 李璐 于军胜 +1 位作者 陈苏杰 蒋亚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66-3069,共4页
通过改变黄色荧光染料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的溶液浓度,研究了溶液的浓度改变对荧光小分子染料的发光光谱的影响。采用测试不同浓度Rubrene溶液光致发光(PL)的光谱强度手段,确定了溶液中染料的最佳浓度,即最大程... 通过改变黄色荧光染料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的溶液浓度,研究了溶液的浓度改变对荧光小分子染料的发光光谱的影响。采用测试不同浓度Rubrene溶液光致发光(PL)的光谱强度手段,确定了溶液中染料的最佳浓度,即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弱浓度效应(浓度猝灭)且光致发光强度最大时的溶液浓度。首先确定极限浓度的范围,然后通过测试范围内的不同浓度的PL光谱强度判断精确的极限浓度位置。结果表明,在Rubrene浓度为2×10-3mol·L-1时,PL光谱强度最大,并且随着溶液浓度的继续增加,PL光谱强度的降低仅为11%,进而确定Rubrene分子的极限浓度应该在2×10-3mol·L-1左右。通过对比不同掺杂比例的Rubrene:N,N’-Bis(naphthalen-1-y)-N,N’-bis(phenyl)benzidine(NPB)在溶液中的混合体系的PL光谱发现,NPB与Rubrene分子之间存在不完全的能量传递过程,有利于实现NPB分子和Rubrene分子共同的蓝光和黄光发射,从而得到色纯度较高的白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荧光光谱 浓度变化 染料掺杂剂 RUBRENE
下载PDF
基于薄层铱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16
作者 曾国庆 林慧 +2 位作者 张磊 张伟 于军胜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0-254,共5页
采用蓝色磷光染料bis[(4,6-diflourophenyl)-pyridinato-N,C2’)](picolinato)Iridium(III)(FIrpic)和黄色磷光染料bis[2-(4-tertbutylphenyl)benzothiazol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ate)[(t-bt)2Ir(acac)]为超薄层,制备了结构为IT... 采用蓝色磷光染料bis[(4,6-diflourophenyl)-pyridinato-N,C2’)](picolinato)Iridium(III)(FIrpic)和黄色磷光染料bis[2-(4-tertbutylphenyl)benzothiazolato-N,C2,]iridium(acetylacetonate)[(t-bt)2Ir(acac)]为超薄层,制备了结构为ITO/NPB/mCP/(t-bt)2Ir(acac)/mCP/FIrpic/mCP/TPBi/Mg∶Ag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调节磷光染料双超薄层FIrpic和(t-bt)2Ir(acac)的厚度,优化了白光器件的性能。结果表明,白光器件的最高电流效率为13.08cd/A,最高功率效率为7.21lm/W,发光光谱稳定,在9V时得到色坐标为(0.33,0.33)的标准白光,并且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仅有(±0.08,±0.08)变化。这是由于超薄层FIrpic和(t-bt)2Ir(acac)形成的陷阱效应直接俘获电子和空穴,从而将载流子复合区域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仅有利于增加激子的辐射发光效率,且提高了光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磷光材料 超薄层 白光
下载PDF
有机发光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及其对器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娜 孙永铎 +2 位作者 乔娟 段炼 邱勇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17,共11页
有机发光器件(OLED)在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过去的二十多年来,OLED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器件的稳定性仍有待提高.在OLED器件中,通常认为载流子的传输涉及分子反复的氧化还原.因此,OLED材料的电化学性质是影... 有机发光器件(OLED)在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过去的二十多年来,OLED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器件的稳定性仍有待提高.在OLED器件中,通常认为载流子的传输涉及分子反复的氧化还原.因此,OLED材料的电化学性质是影响器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OLED材料电化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探讨了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与器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总结发现:(1)单极性材料的电化学不稳定性是导致器件衰减的本质原因之一;(2)双极性材料高度的电化学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器件的稳定性,但并不一定保证器件具有高稳定性;(3)有关材料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对器件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器件的本征衰变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相信,对OLED发光材料稳定性和器件衰变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其他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的稳定性,从而推动有机电子学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 电化学稳定性 器件稳定性 衰变机制
原文传递
新型间隔层对荧磷杂化白光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会 张方辉 +2 位作者 林志超 赵紫玉 薛震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5-1272,共8页
以杂化白光结构ITO/HAT-CN(10 nm)/TAPC(30 nm)/TCTA(10 nm)/TCTA:PO-01(10 nm,4%)/MADN:DSA-ph(10 nm,5%)/BPhen(40 nm)/Liq(1 nm)/Al(100 nm)为基础,分别用CBP、SO和SO:TCTA作为间隔层,调节厚度及掺杂比例,研究不同间隔层对杂化白光... 以杂化白光结构ITO/HAT-CN(10 nm)/TAPC(30 nm)/TCTA(10 nm)/TCTA:PO-01(10 nm,4%)/MADN:DSA-ph(10 nm,5%)/BPhen(40 nm)/Liq(1 nm)/Al(100 nm)为基础,分别用CBP、SO和SO:TCTA作为间隔层,调节厚度及掺杂比例,研究不同间隔层对杂化白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作间隔层可以有效提高电子与空穴在黄光层的复合,增大器件电子传输能力而使器件偏向白光,提高器件效率,且由于SO高的三线态能级,可以有效控制激子复合区域的移动,器件色稳定性也得到提高。再将TCTA与SO掺杂作为间隔层,增强空穴传输,调控空穴和电子的传输与平衡,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当SO∶TCTA掺杂比为9∶1时,有最大电流效率31.60 cd/A,最大功率效率30.16 lm/W,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CIE色坐标为(0.39,0.43),从0.1 mA/cm^2-80 mA/cm^2电流密度变化下色坐标变化(Δx,Δy)仅为(0.02,0.01),色坐标漂移小,色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OLED 荧磷混合 间隔层
原文传递
DCJTB掺杂Alq体系的发光特性研究
19
作者 孙玲玲 汪东明 +4 位作者 张步新 朱文清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研究了以DCJTB掺杂Alq作为发光层的红色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通过分析Alq与Alq:DCJTB的激发光谱与发光光谱,得出了存在着从Alq到DCJTB的能量传递.同时给出并分析了不同DCJTB掺杂浓度对器件发光... 研究了以DCJTB掺杂Alq作为发光层的红色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通过分析Alq与Alq:DCJTB的激发光谱与发光光谱,得出了存在着从Alq到DCJTB的能量传递.同时给出并分析了不同DCJTB掺杂浓度对器件发光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 能量传递 红色发光 DCJTB Alq
下载PDF
不同掺杂位置对双层异质结OLEDs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黎威志 贺鑫 +2 位作者 钟志有 季兴桥 蒋亚东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32-1435,共4页
通过在双层异质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ITO/N,N′-Diphenyl-N,N′-bis(1-naphthyl)(1,1′-biphenyl)-4,4′-diamine(NPB)/tri-(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3)/Mg:Ag发光层Alq3中的不同位置掺杂红色荧光材料4-(dicyanomethylene... 通过在双层异质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ITO/N,N′-Diphenyl-N,N′-bis(1-naphthyl)(1,1′-biphenyl)-4,4′-diamine(NPB)/tri-(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3)/Mg:Ag发光层Alq3中的不同位置掺杂红色荧光材料4-(dicyanomethylene)-2-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yl-9-enyl)-4H-py-ran(DCJTB),研究了该类器件中载流子的输运过程、复合位置及能量传递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掺杂剂对于载流子有较强的俘获能力,并影响器件的载流子输运过程以及电流机制;掺杂位置的不同导致器件发光性能发生很大变化,而当掺杂层位于有机/阴极金属界面时还起到阴极电子注入缓冲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 双层异质结 掺杂 载流子输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