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有机培肥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晓娟 贾志宽 +1 位作者 梁连友 赵二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7,共5页
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试验设计,秸秆还田量为主处理,施有机肥量为副处理,在渭北旱塬合阳试验基地进行了两年的旱地有机培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秸秆还田量为13500、9000、0 kg.hm-2时,与不施肥... 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试验设计,秸秆还田量为主处理,施有机肥量为副处理,在渭北旱塬合阳试验基地进行了两年的旱地有机培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秸秆还田量为13500、9000、0 kg.hm-2时,与不施肥相比,施有机肥22500 kg.hm-2的玉米产量增加2021~3638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34~8.19 kg.hm-2.mm-1;秸秆不还田时,施有机肥11250 kg.hm-2的玉米产量比不施肥增加2838~3402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6.54~6.86 kg.hm-2.mm-1;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的效果不显著。旱作条件下秸秆还田和施有机肥处理的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量间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有机肥 秸秆还田 春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肥沃耕层构建对白浆土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陆欣春 范欣欣 +4 位作者 邹文秀 严君 陈旭 韩晓增 邓维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3-891,共9页
为探究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对白浆土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富锦市的白浆土上进行了3年的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整地方法(T15)和肥沃耕层构建方法[秸秆深混还田(T35+S)、有机肥深混施用(T35+M)、秸秆与有机肥深混还田(T... 为探究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对白浆土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富锦市的白浆土上进行了3年的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常规整地方法(T15)和肥沃耕层构建方法[秸秆深混还田(T35+S)、有机肥深混施用(T35+M)、秸秆与有机肥深混还田(T35+S+M)、深翻35 cm+秸秆深混+有机肥+化肥(T35+S+M+F)]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1)肥沃耕层构建处理均比常规对照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增幅15.4%~50.9%。2)与常规对照相比,肥沃耕层构建前两年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到第3年显著提高了耕层(0~15 cm)土壤pH值;T35+S+M+F、T35+S+M、T35+M处理显著提高了亚耕层(15~35 cm土层)土壤pH值,T35+S处理对亚耕层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3)肥沃耕层构建处理(T35+S+M+F、T35+S+M、T35+M、T35+S)可提高耕层和亚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其中亚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2%~46.6%、9.1%~51.8%、17.5%~130.1%、4.4%~62.8%、22.2%~68.7%,导致亚耕层肥力丰富度指数增加,其养分含量趋近于耕层水平,构建了35 cm肥沃耕层。4)肥沃耕层构建处理第2、3年0~35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8.8%~23.2%、13.2%~30.1%;土壤有机碳储量逐步增加。5)T35+S处理碳转化率为9.3%~20.9%,T35+M、T35+S+M和T35+S+M+F处理碳转化率为10.6%~24.6%;肥沃耕层构建处理土壤固碳速率为815.7~3066.4 kg·hm^(-2)·a^(-1),T35+S处理固碳速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其他3个处理第二年达到碳饱和。采用玉米秸秆或者玉米秸秆配合有机肥深混的肥沃耕层构建方式能够同步培肥白浆土耕层和亚耕层土壤,提高玉米产量,从经济效益考虑,实际生产中可采用秸秆、有机肥和化肥深混一次性还田方式结合保护性耕作培肥白浆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秸秆深混还田 有机肥还田 土壤肥力 产量
原文传递
生态有机肥对日光温室西葫芦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司东霞 吕福堂 +1 位作者 戴保国 张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2,共6页
以西葫芦品种"碧绿"为供试作物,以单施化肥和鸡粪配施化肥的农民传统施肥为对照,研究了生态有机肥不同用量及其与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西葫芦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培年限6年的高龄温室中,与鸡粪配施化肥的... 以西葫芦品种"碧绿"为供试作物,以单施化肥和鸡粪配施化肥的农民传统施肥为对照,研究了生态有机肥不同用量及其与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西葫芦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培年限6年的高龄温室中,与鸡粪配施化肥的传统施肥方式相比,单施生态有机肥可获得与其相近的较高的产量,生态有机肥用量37.5t/hm^2时,产量提高5.4%;大量施用生态有机肥并配施化肥,产量降低。不同的品质指标对施肥方式的反应存在差异。生态有机肥用量56.3t/hm^2与化肥配施,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传统施肥方式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单施化学肥料果实的NO_3^-含量最高,生态有机肥单施或与化肥配施均可有效降低NO_3^-含量。从施肥方式对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分析,生态有机肥用量56.3t/hm^2并配施化肥,可获得较高的果实品质。除单施生态有机肥18.8、37.5t/hm^2分别可产生0.66万、0.15万元/hm^2的纯收益增量外,其它生态有机肥处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生产的纯收益,这与生态有机肥生产过程中附加了二次加工的成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有机肥 日光温室 西葫芦 产量品质 经济效益
原文传递
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旱地玉-麦二熟体系作物产量、品质和化肥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郭锦花 李梦瑶 +9 位作者 张军 李爽 彭彦珉 肖慧淑 田文仲 李俊红 张洁 李芳 黄明 李友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
为探明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旱地夏玉米-冬小麦二熟体系作物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5—2020年度设置不施肥+秸秆不还田(CK)、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NP)、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商品有机肥(NPO)和施氮磷肥+秸秆还田(NP... 为探明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旱地夏玉米-冬小麦二熟体系作物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5—2020年度设置不施肥+秸秆不还田(CK)、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NP)、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商品有机肥(NPO)和施氮磷肥+秸秆还田(NPS)4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并分析作物产量、氮磷肥农学效率、籽粒养分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冬小麦籽粒中蛋白质组分含量。结果表明:(1)与NP和NPO处理相比,NPS处理夏玉米5 a平均产量分别显著提高21.33%和20.77%,周年产量分别显著提高9.99%和13.43%,但3个施肥处理间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2)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夏玉米、冬小麦的籽粒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与NP处理相比,NPO处理冬小麦籽粒各蛋白质组分含量提高5.69%~8.28%;NPS处理冬小麦籽粒氮含量、钾含量和各蛋白质组分含量分别提高4.68%、3.96%和7.75%~11.38%。相较于NPO处理,NPS处理冬小麦籽粒钾含量、谷蛋白含量、贮藏蛋白含量和谷醇比分别显著提高14.41%、9.86%、5.39%和9.65%,夏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产量和籽粒氮、籽粒磷含量以及周年蛋白质产量分别显著提高6.45%、28.89%、6.40%、23.08%和10.43%。(3)相较于NP和NPO处理,NPS处理夏玉米氮肥的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18.35%和113.25%,周年氮、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42.83%和64.36%、42.86%和64.27%,但3个施肥处理间冬小麦氮肥、磷肥农学效率5 a均值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长期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改善冬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组分特性,秸秆还田还能增加夏玉米籽粒钾含量和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秸秆还田较施用商品有机肥更利于提高旱地玉-麦二熟区作物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施氮磷肥+秸秆还田的管理模式更适宜在旱地玉-麦二熟区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秸秆还田 玉-麦二熟 产量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组分 肥料农学效率
下载PDF
菌渣有机肥堆制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奇 陈礼鹏 +3 位作者 郭正厅 周训祥 敖云焕 陈莹 《现代农业装备》 2021年第1期65-69,共5页
通过不同发酵菌剂下的菌渣有机肥堆制试验,测定有机肥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试验表明,以代表草腐菌的双孢菇菌渣和代表木腐菌的香菇菌渣为原料,按照菌渣48.00%、牛粪10.00%、酒糟40.00%、石灰1.96%、红糖0.02%(主要活化... 通过不同发酵菌剂下的菌渣有机肥堆制试验,测定有机肥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试验表明,以代表草腐菌的双孢菇菌渣和代表木腐菌的香菇菌渣为原料,按照菌渣48.00%、牛粪10.00%、酒糟40.00%、石灰1.96%、红糖0.02%(主要活化培养发酵菌剂)的质量配比,并添加发酵菌剂进行堆制发酵,间隔7 d翻堆1次,经42 d即可生产合格的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菌剂 堆制 有机肥 菌渣 还田技术
下载PDF
滇池农田废弃物生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官会林 张云峰 +1 位作者 张无敌 刘士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625-628,共4页
以蔬菜根茎及花卉秸秆废弃物、鲜猪粪、有机物腐熟剂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堆肥处理,自然发酵35 d还田试验。通过测定堆沤制备的有机肥品质及还田作物的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含量,优选出相同堆肥期内还田应用的优化堆肥处理,以指导生产... 以蔬菜根茎及花卉秸秆废弃物、鲜猪粪、有机物腐熟剂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堆肥处理,自然发酵35 d还田试验。通过测定堆沤制备的有机肥品质及还田作物的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含量,优选出相同堆肥期内还田应用的优化堆肥处理,以指导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在相同堆沤期内,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与鲜猪粪按34∶配比堆沤,其有机肥品质和还田效果较好;若加大废弃物处理量,短期堆沤不易腐熟分解,还田后影响西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与鲜猪粪堆沤配比大于32∶,还田后容易造成当季作物减产;有机物腐熟剂对促进固体废弃物的快速处理和还田利用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固体废弃物 堆沤有机肥 还田肥效 产量品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