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权强度与农民的土地权益:一个引论 被引量:51
1
作者 罗必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6,共6页
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但产权的不同形成方式隐含着不同的强度。产权强度决定着产权实施,是政府代理下的国家法律赋权、社会规范与产权主体行为能力的函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重点在于改善法律赋权的非歧视性、农民行为能... 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但产权的不同形成方式隐含着不同的强度。产权强度决定着产权实施,是政府代理下的国家法律赋权、社会规范与产权主体行为能力的函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重点在于改善法律赋权的非歧视性、农民行为能力的提升以及社会对农民权益的认同与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产权制度 产权强度 农民土地权益
下载PDF
禀赋效应与自发社会秩序:一个行为经济理论 被引量:17
2
作者 董志强 张永璟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4-192,共19页
本文以自然产权为例,建立了一个考察自发社会秩序的行为经济理论模型,证明禀赋效应对自发社会秩序形成有根本性重要作用:禀赋效应使得人们更愿意为拥有之物而战,从而导致他人对先占权的自发尊重;当社会中具有重度禀赋效应的个体达到较... 本文以自然产权为例,建立了一个考察自发社会秩序的行为经济理论模型,证明禀赋效应对自发社会秩序形成有根本性重要作用:禀赋效应使得人们更愿意为拥有之物而战,从而导致他人对先占权的自发尊重;当社会中具有重度禀赋效应的个体达到较高比例,对先占权的尊重就会普遍存在,形成无须依赖第三方实施的自然产权秩序。并且,有利于尊重先占权的重度禀赋效应这一心理倾向,看似非理性,但在时刻面临侵略威胁的社会中却有益于个体生存竞争,所以它们最终得以穿透演化的筛子,为自发社会秩序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赋效应 社会秩序 自然产权 行为经济学
原文传递
中草药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武佰玲 刘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第7期581-585,共5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抗抑郁中草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结果: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草药主要有贯叶连翘、柴胡、石菖蒲、巴戟天、银杏叶、合欢花、积雪草、罗布麻、槟榔... 目的:了解近年来抗抑郁中草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结果: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草药主要有贯叶连翘、柴胡、石菖蒲、巴戟天、银杏叶、合欢花、积雪草、罗布麻、槟榔、刺五加、人参等。结论:中医药临床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抑郁症及其相关症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有可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抑郁症 知识产权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论纲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党的十九大之后,乡村治理现代化被正式提上中国政治议程。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系列部署难以直接导入分化和多元的乡村社会。对此,本文重点讨论中国快速转型背景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要义、社会基础与治理体... 党的十九大之后,乡村治理现代化被正式提上中国政治议程。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系列部署难以直接导入分化和多元的乡村社会。对此,本文重点讨论中国快速转型背景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要义、社会基础与治理体制。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布局、农民形态和产权制度等一系列变迁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当前,特殊的土地制度不但阻滞和过滤了社会基础变动所带来的导向效应,并且塑造了独特的土地产权秩序,成为乡村治理的一个特定参数。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顺应乡村社会基础结构之变,构建开放性的土地产权秩序,并在城乡布局、县镇关系、村庄体制方面作出适应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社会基础 产权秩序 治理体制
下载PDF
我国职业体育的制度结构失序与产权结构治理 被引量:8
5
作者 许延威 于文谦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5,共4页
运用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职业体育制度结构失序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根源在于我国职业联赛的产权结构不合理,治理之道在于产权制度及相应的内部治理机制改革。应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共有产权结构和社会中介组... 运用产权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职业体育制度结构失序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根源在于我国职业联赛的产权结构不合理,治理之道在于产权制度及相应的内部治理机制改革。应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共有产权结构和社会中介组织为目标,对我国职业体育制度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体育 秩序 产权结构 共有产权 社会中介组织
下载PDF
市场秩序的微观基础:契约和产权 被引量:6
6
作者 洪银兴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0-96,共7页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秩序应该建立在有效的契约制度和产权制度基础上。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微观上就是要实现由关系交易向契约关系交易的转变。契约交易与所有权(产权)是不可分的。产权保护制度也就是契约权益保护制度。产权保护有两个层...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秩序应该建立在有效的契约制度和产权制度基础上。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微观上就是要实现由关系交易向契约关系交易的转变。契约交易与所有权(产权)是不可分的。产权保护制度也就是契约权益保护制度。产权保护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市场的自动保护,具体体现就是等价交换、平等竞争的权利。第二个层次是在市场保护失效时由政府保护。产权流转实际上是产权保护的重要途径。产权流转的基础在企业的产权组织必须允许产权流动。产权的初始界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产权通过交易进行重新调整。现阶段企业之间交易秩序的混乱往往是有代理人的行为导致的。因此,委托—代理关系不只是解决代理人向委托人负责的问题,还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规范代理人的市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秩序 契约 产权保护 市场经济 产权组织
原文传递
信息不对称、市场秩序与公民财产权保护 被引量:6
7
作者 程民选 白晔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5,共8页
市场交易中利用信息优势侵害公民财产权的事件频发于转型期的中国,而现有文献对公民财产权受损根源的分析具有一定片面性。理论分析表明,只有当"利己"倾向嬗变为机会主义倾向,且市场秩序不能起到有效约束时,信息占优的企业才... 市场交易中利用信息优势侵害公民财产权的事件频发于转型期的中国,而现有文献对公民财产权受损根源的分析具有一定片面性。理论分析表明,只有当"利己"倾向嬗变为机会主义倾向,且市场秩序不能起到有效约束时,信息占优的企业才能借此侵害公民财产权。因此,良好的市场秩序对约束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保护公民财产权有着重要作用。有序的市场竞争和有效的市场监管是良好市场秩序形成的标志,市场秩序的形成和维护有赖于第三方治理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市场秩序 公民财产权 第三方治理
原文传递
关系、产权与社会秩序:一种尝试的解释框架——以洞庭湖区湖村的土地产权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
8
作者 史亚峰 《中国农村研究》 2021年第1期202-215,共14页
关系、产权与社会秩序密切相关。以洞庭湖区湖村的土地产权为分析对象,考察关系、产权与社会秩序的演进发现,传统时期,在分置的合作性产权基础上及关系主导下形成了"关系—权利"型秩序;集体化时期,国家主导高度集中的集体产... 关系、产权与社会秩序密切相关。以洞庭湖区湖村的土地产权为分析对象,考察关系、产权与社会秩序的演进发现,传统时期,在分置的合作性产权基础上及关系主导下形成了"关系—权利"型秩序;集体化时期,国家主导高度集中的集体产权和村落社会,形成了强制型秩序;分田到户时期,以分置的集体产权为主导,并受到关系的影响,形成了"权利—关系"型秩序。产权与社会秩序共同演进,关系与产权权利的组合可以形成四种秩序类型:关系型秩序、"关系—权利"型秩序、"权利—关系"型秩序和权利型秩序。关系、产权及社会秩序的类型,还与国家介入的性质有关。如果国家介入是干预产权,既有社会秩序会异化为强制型秩序;如果国家介入是保护和尊重产权,则可以促进既有社会秩序向着权利主导的秩序演进。随着国家对产权保护的加强,社会秩序将向着权利型秩序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社会秩序 土地 产权权利 国家
原文传递
政府控制——影响转型社会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
9
作者 闫大卫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5-90,共6页
尽管一些文献在对中俄经济转轨的比较研究中,已经发现政府对于社会的控制能力的差异使两者经济绩效明显不同,但是,已有的文献并没有真正揭示出政府控制对于经济绩效产生影响的机制到底是什么。转型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是整个社会秩序与... 尽管一些文献在对中俄经济转轨的比较研究中,已经发现政府对于社会的控制能力的差异使两者经济绩效明显不同,但是,已有的文献并没有真正揭示出政府控制对于经济绩效产生影响的机制到底是什么。转型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是整个社会秩序与社会财产权制度的重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完全有责任通过沿袭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社会的控制力在这样的重建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政府控制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其效率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控制 转型社会 社会秩序 财产权制度 经济绩效
原文传递
徒“法”不足以自行——从“张学英诉蒋伦芳遗赠纠纷案”看我国继承法、婚姻法相关制度的完善
10
作者 杨晋玲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0-21,共12页
我国继承法与婚姻法由于立法规定过于原则而缺乏可操作性,加之相关规定的缺乏,使司法实务在遇到一些类型的纠纷时,只能依据公序良俗这类基本原则来判案。因理论界与实务界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差异,导致法院判决经常受到各方质疑,法院承受... 我国继承法与婚姻法由于立法规定过于原则而缺乏可操作性,加之相关规定的缺乏,使司法实务在遇到一些类型的纠纷时,只能依据公序良俗这类基本原则来判案。因理论界与实务界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差异,导致法院判决经常受到各方质疑,法院承受了不应承受的重负。而公序良俗原则尚属于一个相当不确定及高度抽象的概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还会发生变化,适用的效果也会呈现出两极化的倾向。为了保证法的安定性,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主要通过类型化及价值补充的方法来解决。但这两种方法的适用都存在着不足之处,类型化的方法需要长期的案例积累和总结,价值补充法又存在主观性过大的问题。在我国目前案例指导制度刚建立、法官素质及相关因素对司法实务影响过大的现实背景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容易导致司法不公的现象发生。而解决的对策莫过于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使法官的判案真正有法可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序良俗原则 特留份制度 配偶权制度 夫妻财产权利行使
下载PDF
资本市场秩序的宪法选择 被引量:6
11
作者 伍文辉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13,共13页
资本市场秩序是不同利益主体通过复杂交换和博弈选择所达致的一种制度过程。中国资本市场的公、私二元产权结构,政府是公有产权管理者,同时又是市场制度供给者和市场秩序维护者,由于自身特殊利益偏好,政府行为演化为市场内在要素,形成... 资本市场秩序是不同利益主体通过复杂交换和博弈选择所达致的一种制度过程。中国资本市场的公、私二元产权结构,政府是公有产权管理者,同时又是市场制度供给者和市场秩序维护者,由于自身特殊利益偏好,政府行为演化为市场内在要素,形成一种权力选择市场,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单向度资本市场制度体系无法有效制约政府行为,更难以实现公、私产权的市场制衡,由此促发当前资本市场的利益失衡和秩序扭曲。以私人利益保护为逻辑起点,超越现有市场规则内选择的固有进路,通过个体内核公共选择形式的双向度制度系统来促进资本市场各利益主体走向开放的"宪法式"趋同,寻求公、私产权在资本市场的宪制均衡,从而实现平等自由交易秩序的法治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秩序 私人利益 产权制衡 宪法选择
原文传递
法官地位的经济学分析——以美国为范例的考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宏强 黄浴宇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法官地位问题是目前司法改革中遇到的核心问题之一 ,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在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的基础上 ,以社会分工为逻辑起点 ,沿“经济人”理性选择的路径 ,探讨初始产权的界定以及法官所面对的内外约束机制对于法官地位形成的重... 法官地位问题是目前司法改革中遇到的核心问题之一 ,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在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的基础上 ,以社会分工为逻辑起点 ,沿“经济人”理性选择的路径 ,探讨初始产权的界定以及法官所面对的内外约束机制对于法官地位形成的重要意义 ,给我们的启示是 :中国司法改革应借鉴美国法官地位确定的经验 ,建立法官排他性产权的制度保障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实行审级中的双轨制和社会各利益集团的有限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地位 经济学分析 美国 经济人理性 社会博弈 自发秩序理论 社会分工
下载PDF
市场秩序的理论范式、制度基础和实施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凯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0-45,共6页
市场秩序是指市场运行的规则及对规则的遵从。市场秩序有两种理论范式:竞争范式和制度范式。二者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规则体系及重点。当前有必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加强市场秩序的制度基础建设。市场秩序的制度基础是产权和契约,产权和契约... 市场秩序是指市场运行的规则及对规则的遵从。市场秩序有两种理论范式:竞争范式和制度范式。二者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规则体系及重点。当前有必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加强市场秩序的制度基础建设。市场秩序的制度基础是产权和契约,产权和契约之间的协调机制应围绕适应契约交易需要的产权制度有效性来展开,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有效竞争的基础。市场秩序的实施机制包括对规则认同的自我实施和第三方即政府的强制实施,后者是前者的成文化、正式化。竞争、产权、契约和政府是构成市场秩序的四个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秩序 制度 政府 产权
下载PDF
市场秩序、产权性质与企业效率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小林 李青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77,共5页
笔者选择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樊纲、王小鲁编制的市场化进程数据衡量市场秩序,以会计上的"营业费用"衡量交易费用,考察了市场秩序、产权性质对交易费用及企业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秩序与交易费用显著负相关,与企... 笔者选择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樊纲、王小鲁编制的市场化进程数据衡量市场秩序,以会计上的"营业费用"衡量交易费用,考察了市场秩序、产权性质对交易费用及企业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秩序与交易费用显著负相关,与企业运行效率显著正相关,没有发现产权性质对二者有显著影响。笔者在夏立军、方轶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市场秩序之所以能够提高企业价值是因为节约了交易费用和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秩序 产权性质 交易费用 运行效率
下载PDF
论基于交易的物权秩序之形成——关于财产关系上的“到此为止的安宁”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南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38-45,共8页
物权秩序体现为财产关系上的"到此为止的安宁"。存在于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具有内部性的侵权、合意、或者对合同的效力评价等因素,是物权秩序形成的主要障碍。因此,通过限制意思自治、设定做成外观与查询公示的法定义务,以及通... 物权秩序体现为财产关系上的"到此为止的安宁"。存在于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具有内部性的侵权、合意、或者对合同的效力评价等因素,是物权秩序形成的主要障碍。因此,通过限制意思自治、设定做成外观与查询公示的法定义务,以及通过公信原则、强制有效与相对不生效的效力评价方案,并借助无因性法律技术,具有社会性并超越交易相对性的物权秩序得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 物权秩序公示效力评价无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